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225章 朝會上議一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225章 朝會上議一議

    萬歷十年六月,大明首輔張居正病危之時,神宗皇帝很是悲痛,他飽含深情的對張居正說︰“先生功大,朕無可為酬,只是看顧先生的子孫便了。”

    當時的神宗皇帝對于張居正的功勞是肯定的。

    然而,張居正死後,萬歷皇帝的態度卻發生了巨大轉變。

    他對張居正進行了最為嚴酷的清算,剝奪了張居正的全部榮譽,還對張家子孫進行了抄家、流放等嚴厲的懲罰。

    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不堪受刑,自殺身亡,其他兒子也遭受了各種磨難。

    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到了生命終點後,張居正迎來的是地獄……

    朱翊鈞看著面前的張居正,在這一刻,也終于知道為何,他會走到那一步了。

    歷史上的神宗皇帝有錯,而張居正本人同樣有錯。

    他迫切的希望神宗皇帝是他所制定政策的延續者,成為他心目中的明君,但……故事的開始,是充滿希望的,故事的結束,卻是一地荒涼……

    “今日,朕召你們前來,便是想說一說,開海之事……”

    “隆慶開關,是父皇在世之時,高愛卿主導推行之策,這麼多年,頗有成果,朕前些時日,也曾與高愛卿談論過此事……”

    說到這里,朱翊鈞再次停頓,他看向了高拱︰“高愛卿,你懂得多一些,你來說一說……”

    高拱聞言,立即出列︰“是,陛下……”

    而後,便開始列舉了開海之後的諸多好處,以及他最先選定的開海地區。

    廣州港,寧波港,泉州港,以及松江府的上海港……不過,這次與上次談論的時候,高拱又加上了天津港……

    這也是他在得到開海旨意後,經過深入思考之後,得到的結論。

    天津衛對于京師來說,意義重大,是京師的門戶,扼守海路和京杭大運河,建國兩百余年,天津衛對于京師軍事方面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這里有著規模龐大的軍隊,並且天津衛的港口,是是南北漕運的重要樞紐,南方的糧食和物資通過漕運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師……

    現在既已大規模開海,可通過寧波港與天津港形成一條海運通道,這樣既能緩解南北兩地漕運的壓力,也能讓南北的聯系更加密切……

    而當朱翊鈞听到高拱所言港口有天津之時,有些驚訝,實際上,就算高拱此時不說,他也會將天津加上去,不然,南方的老爺們會盡得大明開海的宏利,導致做大做強……

    別北方的問題解決了,南方的問題又尾大不掉……

    高拱今日在乾清宮所講,全是他籌謀許久的。

    喋喋不休講了許久。

    而朱翊鈞一直都在認真的听著……

    張居正,郭樸兩人也在認真听著……

    但君臣之間的感受卻不相同。

    朱翊鈞對于高拱的能力很是滿意,不住的點頭……

    而張居正,郭樸兩人滿是震撼 ,他們本以為隆慶開關的延續,會開放一兩個海港,組建一兩支水師,但現在听高拱所說,這可不是小打小鬧,這是要玩大的了……

    張居正數次想要打斷高拱,但看著陛下听的如此認真,當下,只能選擇忍受……

    高拱講完之後,朱翊鈞從龍椅上站起身來,他“大為驚嘆”︰“高愛卿,所言,深得朕心……”

    “高愛卿,可有人才舉薦,朕要親自召見他們,听听他們的見解……”

    高拱在主持隆慶開關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一整套的模式,參與的官吏,現在直接可以拿來用……

    “陛下,都察院副都御史,原福建巡撫涂澤民曾直言上書,廢除海禁,隆慶開關之事,也有他親自操持,福建官吏六十三名,有詳細名單……”

    張居正看著皇帝陛下表現得這麼熱衷,高拱準備的這麼充分,他不由暗嘆口氣,前些時日的馮保到訪,已經告訴了張居正,他阻止不了大明開海的大勢了……

    此時的他,只能保持沉默……

    涂澤民,字志伊,號任齋,四川成都府漢州人。

    他在四川鄉試中名列第十八,嘉靖二十三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一百六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一名進士。

    歷任山東參議,嘉靖四十四年由福建右布政使擢升任福建巡撫,任內剿滅閩廣巨寇曾一本。

    隆慶元年,涂澤民上書條陳海禁利弊,力主開放海禁,與海外通商,得到高拱的賞識,在高拱的推動下,他的建議被穆宗皇帝陛下同意,毅然廢除了“祖宗之制”的海禁政策,宣布“除販夷之律”,且為海上的貿易活動開啟綠燈,允許當時船商巨賈“準販東西二洋”貨物,使傳統的“重本抑末,貴農賤商”的經濟思想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而當時的涂澤民便在福建主持此事,到了隆慶六年,調回京師,任都察院副都御史……

    “副都御史涂澤民,是那個高高瘦瘦的……”

    “是,陛下……”

    朱翊鈞點了點頭,而後看向張居正︰“張愛卿,對高愛卿所言,有何看法?”

    高拱,郭樸兩人听完朱翊鈞的話後,全部轉頭看向了張居正。

    高拱在等著與張居正,在御前大辯三百回合……

    而郭樸卻是心中不住的嘀咕,可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反對啊……

    “陛下,高大人為首輔多年,行事向來老成持重,經驗豐富,處理諸多事務皆能權衡利弊,考慮周全……以臣之見,若此事交由高拱大人處理,定能妥帖得當……臣認為,開海之事可行……”

    張居正的表態,讓高拱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執拗的家伙,被自己的想法打動了,不,肯定有什麼事情,自己不知道……

    而郭樸卻是松了一口氣,考成法正在推行,若是這個時候,因開海之事,張居正與高拱徹底鬧掰,還得罪了陛下,那麼此等整頓吏治的良策,定會受到影響。

    對于張居正的表態,朱翊鈞倒是不感稀奇。

    “既然,張愛卿也覺可行,那朕便更加放心了,高愛卿,此事全權交給你來辦……”朱翊鈞笑著說道。

    等到朱翊鈞說完之後,張居正再度開口︰“陛下,開海終究是大事,不放在朝會上議一議嗎?”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225章 朝會上議一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225章 朝會上議一議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