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人性

第307章 你不爭,也會有人搶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我有錢我有顏 本章︰第307章 你不爭,也會有人搶

    生活中,我們常常被教導要懂得謙讓,秉持著“不爭為上”的處世哲學。然而,現實卻往往呈現出另一番景象︰即便你選擇不爭,也總會有人主動來搶。

    在家庭中,那些看似溫情脈脈的血緣紐帶下,隱藏著無數關于利益、偏愛和資源的無聲爭奪。

    老家有戶人家,兄弟二人共同照顧年邁的母親。哥哥常年在外工作,每年只有春節才回家一次,每次回來都會給母親買一堆昂貴的保健品和新衣服,在親戚面前表現得格外孝順。

    弟弟住在母親隔壁,每天下班都會去給母親做飯、收拾屋子,陪母親聊天解悶,周末還會帶母親去醫院做體檢。村里人都覺得弟弟才是真正孝順的那個,但母親心里卻更偏愛會說甜言蜜語的哥哥。

    後來母親去世,留下了一筆存款和一套老房子。哥哥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從外地趕回來,拿著幾張給母親買東西的發票,聲稱自己為母親花了很多錢,要求繼承大部分遺產。

    弟弟覺得都是一家人,沒必要為了錢傷了和氣,便沒有與哥哥爭辯。但哥哥卻得寸進尺,不僅拿走了大部分存款,還以“弟弟住得近,照顧母親更方便”為由,要求弟弟放棄老房子的繼承權。弟弟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不爭,反而讓哥哥變本加厲地搶奪本該屬于自己的東西。

    這樣的故事並非個例。在很多家庭中,父母的偏愛往往會導致子女之間的矛盾。有一位讀者曾分享過自己的經歷︰上面有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從小,父母就告訴她︰“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于是,她的新衣服、零花錢、甚至是喜歡的玩具,常常都要讓給弟弟。

    後來,她考上了外地的大學,弟弟則留在本地工作。父母總是以“弟弟需要照顧”為由,讓她把工資的一部分寄回家。她起初覺得這是自己的責任,便默默照做。

    但後來她發現,自己寄回家的錢,父母大部分都給了弟弟,甚至還幫弟弟付了房子的首付。而弟弟卻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甚至還經常抱怨她寄的錢不夠多。

    在婚姻家庭中,“搶”的現象也無處不在。有對夫妻結婚五年,感情一直很好。一方性格溫和,不擅長表達,另一方則活潑外向,善于交際。溫和的一方每天下班回家都會主動做家務,照顧孩子,把工資卡也交給對方保管。他覺得夫妻之間沒必要計較太多,自己多付出一些沒關系。

    但沒想到的是,對方卻利用這份信任,偷偷把家里的積蓄拿出去給娘家弟弟買房,還謊稱是投資虧損了。

    當發現真相時,對方卻反過來指責︰“我們是夫妻,給我弟弟買房怎麼了?你是不是太小氣了?”這時才明白,自己的不爭,反而讓對方覺得可以隨意搶奪屬于這個小家庭的共同財產。

    為什麼在家庭中也會出現“你不爭,有人搶”的現象呢?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有自我中心的一面,都希望自己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和關注。而在家庭中,因為有親情的紐帶,很多人會覺得爭搶是一件傷感情的事情,于是選擇退讓。但這種退讓往往會被一些人視為軟弱可欺,從而變本加厲地去搶奪。

    同時,家庭中的爭搶也與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圍有關。如果父母從小就偏愛某個孩子,或者總是強調“大的要讓著小的”,就會讓被偏愛的孩子養成理所當然的心態,也會讓另一個孩子覺得自己的付出不被重視,從而導致家庭矛盾的產生。

    在學校的班級里,這樣的例子就屢見不鮮。小組合作完成項目時,總有一些人看似在默默付出,實則早已暗中規劃好了如何在匯報時凸顯自己的功勞。那些埋頭苦干、不擅言辭的人,往往在最後成果展示時,發現自己的勞動成果被他人巧妙地截取,成為了別人表現的墊腳石。

    就像之前有個班級小組,大家一起完成一個課題研究,其中一位同學負責了大部分的數據收集和整理工作,而另一位同學則擅長表達,在匯報時將所有的成果都歸功于自己的領導和策劃,讓真正付出的人只能在一旁默默無言。

    在職場上,這種現象更是普遍存在。晉升機會、項目主導權、獎金分配等,無不是競爭的焦點。

    有些人習慣了踏實工作,認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成績自然會被看到。但現實是,那些善于自我推銷、甚至不惜踩著別人往上爬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機會。

    比如,公司里有兩個同時入職的員工,一個埋頭苦干,每天加班加點完成任務,從不主動爭取更多的機會;另一個則善于溝通,懂得在領導面前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並且巧妙地將一些不屬于自己的功勞也攬到身上。

    當有一個重要的晉升機會時,後者憑借著出色的表現成功晉升,而前者只能繼續在原崗位上默默耕耘。這就是現實,即便你不想爭,也會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來搶奪本可能屬于你的機會。

    在人際交往中,搶的現象也無處不在。友情、愛情中,都可能存在著競爭和爭奪。比如,在一段友情中,你可能是那個默默付出、關心對方的人,但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對方身邊出現了一個更會來事的人,這個人可能會通過各種方式吸引你朋友的注意力,甚至有意無意地貶低你,來搶奪你在朋友心中的位置。

    愛情中更是如此,即便你與伴侶感情穩定,也可能會出現第三者,試圖搶奪你的愛情。

    面對“你不爭,有人搶”的現實,要學會在堅守善良和正直的同時,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首先,我們要明確自己的底線和原則,知道哪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去爭取和保護的,哪些東西可以適當謙讓。對于那些涉及到自己核心利益和尊嚴的事情,我們不能一味地退讓,而是要勇敢地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其次,我們要學會展示自己的價值。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被別人搶走機會,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如何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果。

    在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學會適時地向領導和同事展示自己的貢獻,讓別人看到我們的價值。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也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讓對方知道我們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默默付出。

    另外,我們還要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看清哪些人是真正值得我們交往的,哪些人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接近我們。對于那些總是試圖搶奪他人東西的人,我們要保持警惕,避免被他們傷害。

    同時,我們也要學會與他人建立健康的競爭關系,在競爭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而不是互相傷害。

    “你不爭,也會有人搶”,這是生活的真相,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現實。我們不能因為害怕爭奪而選擇逃避,也不能因為別人的搶奪而變得失去自我。我們要做的,是在認清現實的基礎上,堅守自己的內心,學會以智慧和勇氣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競爭和挑戰。

    我們要明白,謙讓是一種美德,但過度的謙讓就變成了懦弱。我們可以選擇不爭,但同時也要有不讓別人輕易搶走屬于我們東西的能力。就像草原上的羚羊,它們不會主動去爭奪什麼,但當危險來臨時,它們也會奮力奔跑,保護自己的生命!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直擊人性》,方便以後閱讀直擊人性第307章 你不爭,也會有人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直擊人性第307章 你不爭,也會有人搶並對直擊人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