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人性

第279章 人是最可悲的群體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我有錢我有顏 本章︰第279章 人是最可悲的群體

    市井長街的霓虹映著酒局上推杯換盞的虛影,寫字樓玻璃幕牆反射著晨會里此起彼伏的客套。那些被包裝成處世哲學的生存手冊里,藏著太多用邏輯粉飾的荒誕!

    有人把職場當作戰場,用會議記錄里的措辭陷阱圍剿異己;有人將社交圈視為攀附階梯,在權貴宴席上堆起比宴席更精致的笑靨,轉身便對寒門故交遞出冷硬的脊背。

    城中村的麻將桌旁,人們搓牌時聊著“誰家兒子有出息”,轉頭就在巷口向收廢品的老鄰居翻白眼;學術會議的茶歇區,學者們討論著“學術良知”,卻在評審時悄悄給關系戶的論文多畫一顆星。

    更吊詭的是那些“場面話體系”,酒桌上拍著肩膀說“有事找哥”的人,在你真的遞上借條時會突然“手機沒電”;家長群里呼吁“公平競爭”的父母,早已在暗箱里為孩子鋪好了特長生的捷徑。

    這種刻在基因里的表演欲,讓每個靈魂都成了自帶提詞器的演員︰社區志願者舉著“關愛空巢老人”的橫幅合影,鏡頭移開後便不耐煩地拍掉老人搭過來的手;慈善晚宴上舉牌捐款的人,轉身就用避稅漏洞讓善款打了水漂;駕校教練一邊訓斥學員“開車要講良心”,一邊悄悄收著其他學員的包過費。

    當“人設”成為生存剛需,連哭泣都要計算淚腺的開合角度,我們終究在扮演他人的劇本里,弄丟了卸妝後的自己!

    就像某網紅在直播間里大喊“寵粉福利”,後台卻把臨期商品摻進正品包裹,評論區置頂的良心商家截圖,不過是用小號刷出的虛假繁榮。

    古鎮祠堂的匾額還懸著“耕讀傳家”,祠堂外的人卻圍著穿西裝的開發商遞煙;單位茶水間的綠蘿旁,昨天還在抱怨領導的職員,此刻正對著路過的人擠出比蜜糖還甜的笑。

    這種對權力的嗅覺像生物趨光性般原始,當科長的茶杯空了,三個實習生同時起身倒水,指甲蓋在杯壁上踫出尷尬的脆響;當拆遷辦的車停在村口,平日里嫌貧愛富的人突然提著土產上門,寒暄時連皺紋里都藏著對補償款的算計。

    更諷刺的是權力的反噬︰曾在茶水間被冷落的小職員,一朝晉升便故意讓前任下屬反復修改報表到凌晨,把當年受過的冷遇,變本加厲地復刻成職場pua的教材。這種藤蔓式的攀附邏輯,讓每個人既是被壓榨的根系,又是試圖向上瘋長的枝蔓,就像物業公司的人對著業主點頭哈腰,轉頭就對送外賣的踹翻餐箱!

    學校里被老師偏愛有加的班干部,私下里卻克扣著同學的助學金買游戲皮膚。在循環的荒誕里,尊嚴被踩進泥土,只為換取更高處那束虛假的陽光,就像選秀節目里,選手們在鏡頭前哭著說“友誼第一”,後台卻互相潑髒水買水軍,把追夢的劇本演成了宮斗劇。

    短視頻評論區里,為流量站台的“大v”把抄襲說成靈感借鑒,底下簇擁的粉絲便跟著攻擊原創者“玻璃心”;校園霸凌事件中,施暴者的家長提著禮品走進辦公室,班主任轉頭就在調解時把受害者的“性格內向”歸為“矛盾誘因”。

    當指鹿為馬成為社交貨幣,連孩童都學會在作文里編造“扶老奶奶過馬路”的謊言,只為討好判卷老師的偏好。

    互聯網公司會議室里,明明是決策失誤導致虧損,匯報材料卻被包裝成“戰略性投入”,台下的員工們一邊在會議記錄上畫著“同意”,一邊在工作群里轉發“職場生存潛規則”的文章!

    這種集體性的認知扭曲,像一場慢性中毒︰有人把溜須拍馬稱作“高情商”,將背信棄義美化為“顧全大局”,甚至在目睹不公時安慰自己“看透不說透才是聰明人”。

    當皇帝的新衣成為全民共識,那個喊出真相的孩子,最終會被人群的噓聲淹沒在成人世界的成熟里……

    醫療糾紛中,明明是手術失誤,院方卻買通媒體把責任推給“患者體質特殊”,評論區里滿是“醫院也不容易”的留言,而真正的受害者家屬,只能在角落發著無人問津的求助長文。

    人最可悲的不是天生帶刺,而是在“被傷害,長刺,傷人”的閉環里,把防御機制異化為攻擊武器。程序員在被裁員後,反手泄露了公司的核心代碼,理由是“他們先不講人情味”;菜市場的小販為了報復賒賬不還的顧客,故意在菜里摻了爛葉,嘴里念叨著“老實人總被欺負”;考研學生發現室友偷背自己的筆記後,悄悄在對方的復習資料里夾了錯誤的知識點。

    這種以牙還牙的邏輯,讓每個靈魂都活成了帶刺的鐵球︰我們害怕被傷害,于是先磨尖自己的稜角,卻在揮舞尖刺時扎傷了試圖靠近的手。

    當職場新人學會用“摸魚”對抗加班文化,當家長用“走後門”教孩子適應社會,我們終究在“保護自己”的名義下,把世界變成了彼此攻伐的角斗場!

    就像共享單車上被私裝的密碼鎖,就像圖書館里被偷偷撕掉的關鍵書頁,就像相親宴上明明月薪五千卻吹噓年入百萬的青年,在互相提防的游戲里,每個人都在孤島上舉著烽火,卻誤以為那是照亮他人的光。

    暮色中的城市像一座巨大的蜂巢,每個窗口都亮著不同的劇本。有人在餐桌下用手機轉發領導的負面消息,臉上卻堆著敬酒的笑;有人在朋友圈曬“歲月靜好”,轉身就把催債短信刪了又寫;家長在家長群里痛斥“課外補習加重負擔”,轉頭就給孩子報了三個一對一私教課。當文明的齒輪越是精密,人心的縫隙就越是藏污納垢!

    或許人類最荒誕的悲劇在于︰我們用智慧建造了巴別塔,卻在攀登過程中,把彼此的語言都翻譯成了傷害的代碼。就像巷口老槐樹下的棋局,觀棋者們一邊高談“落子無悔”的品格,一邊悄悄用鞋底碾去對手即將絕殺的棋子;又像養老院里定期來表演孝心的義工,鏡頭前握著老人的手噓寒問暖,轉身就把沾滿蛋糕屑的餐巾紙塞進老人的枕頭下……

    當所有的善意都需要擺拍,所有的真誠都需要密碼,我們最終在自己編織的迷障里,把同類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就連深夜打車時,司機那句“路上小心”,都可能藏著對差評的忌憚,而不是真正的關切。

    在這座名為“人類社會”的迷宮里,我們戴著不同的面具穿梭于不同的房間,把客套話熬成糖漿粘住嘴角,用利益做籌碼稱量每段關系。原來我們終究活成了曾經最討厭的模樣,在勾心斗角的循環里,把靈魂打磨成適應規則的鵝卵石,卻再也滾不出真誠的溫度……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直擊人性》,方便以後閱讀直擊人性第279章 人是最可悲的群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直擊人性第279章 人是最可悲的群體並對直擊人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