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人性

第243章 患難見人性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我有錢我有顏 本章︰第243章 患難見人性

    古語雲︰“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困難就是一面照妖鏡,平日里衣冠楚楚的假面,在它的映照下紛紛碎裂,顯露出人性最真實的模樣。

    45歲的老陳攥著裁員通知,推開家門時,妻子正在廚房炒菜,油煙味混著壓抑的沉默。“廠里效益不好,我……下崗了。”

    鍋鏟踫撞聲戛然而止,妻子轉過身,眉頭擰成疙瘩︰“房貸怎麼辦?兒子下個月的補習費呢?早跟你說別在老廠子耗著,現在好了,全家跟著你喝西北風!”老陳張了張嘴,最終只化作一聲無力的嘆息。

    深夜,他獨自坐在陽台,手機屏幕亮起,是兒子發來的消息︰“爸,我把補習課退了,以後周末去奶茶店打工。”這句稚嫩的體諒,讓他眼眶發燙。

    令人寒心的是人情冷暖。老陳給曾經的酒友老李打電話︰“兄弟,最近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嗎?介紹介紹?”

    電話那頭傳來麻將聲和嘈雜的笑鬧︰“哎喲老陳,現在大環境不好,我這自身難保呢!”不等他再開口,電話已經掛斷。

    倒是曾經的下屬小李主動找上門,拍著他的肩膀說︰“陳哥,與其給人打工,不如咱們自己干!我手里有些客戶資源,咱們合伙試試?”

    年邁的老父親得知失業的消息後,顫巍巍地從木盒里摸出存折︰“拿去應急,爸老了幫不上大忙,但這棺材本你先用著……”

    老陳攥著存折,發現邊角已被父親摩挲得發毛,扉頁還歪歪扭扭寫著“給我兒渡難關”。

    創業初期,他們在破舊的車庫里熬夜做方案,小李的妻子悄悄送來保溫桶︰“知道你們忙,炖了點湯補身子。”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某互聯網公司高管老張失業後,妻子當晚便摔著離婚協議質問︰“你能保證以後還能掙這麼多?別連累我和孩子!”

    曾經圍在他身邊喊“張總”的朋友,如今發消息也都石沉大海。

    唯有公司保潔阿姨偷偷塞給他一包茶葉︰“張總,老家帶來的,提神。”這句樸實的關懷,讓見慣了職場沉浮的他紅了眼眶。

    後來,老張在送外賣時偶遇曾經的同行,對方不僅沒嘲笑他,反而介紹自己創業的項目︰“張總,要不要來指導指導?您經驗比我們豐富。”

    在婚姻的長河里,“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道盡了太多現實的無奈。上海的林女士確診漸凍癥後,丈夫的態度也漸漸轉變。

    “這病就是個無底洞!”某天深夜,他突然爆發,“你能不能別拖累我?”說完摔門而去,留她獨自在黑暗中流淚。

    而在杭州,老周每天清晨都會俯身在病榻前輕聲說︰“老婆,今天醫生說你恢復得不錯,等出院了,我帶你去吃你最愛的西湖醋魚。”

    他還自學按摩手法,每天給妻子僵硬的四肢做護理,手機里存滿了“漸凍癥康復指南”的筆記。

    有次老周發燒到39度,卻堅持給妻子翻身,妻子含糊不清地發出嗚咽,他強撐著微笑︰“沒事,我鐵打的身子。”

    成都的王姐把存折拍在丈夫面前︰“錢沒了可以再賺,人沒了就真沒了。走,咱們擺攤賣串串去!”夫妻倆推著小車在夜市吆喝,風雨無阻。

    有次暴雨突至,王姐用身體護住食材,丈夫則趕緊收攤,兩人渾身濕透卻相視大笑。

    而在親人之間,困難同樣是情感的試金石。北方某縣城張家的老宅里,大哥在電話里不耐煩︰“我每個月寄錢還不夠?總不能讓我辭了工作回去伺候吧!”

    二姐則推脫︰“孩子馬上中考,我實在走不開。”

    只有小弟握著父親的手說︰“爸,別怕,有我在。”他辭去外地高薪工作,白天送外賣,晚上照顧父親,還自學針灸為父親緩解病痛。

    父親病情加重那晚,小弟背著他在雨里狂奔去醫院,邊跑邊喊︰“爸,堅持住!”

    反觀另一戶人家,李奶奶的兒女們在葬禮上就吵得不可開交。“這套房子必須歸我,這些年我照顧媽最多!”“胡說!明明是我花錢請的護工!”

    爭吵聲中,無人記得老人臨終前想喝口熱湯的微弱請求……

    情感世界的風雨,更能看透人心的冷暖。小張蜷縮在出租屋里,對著手機屏幕發呆。通訊錄里上百個名字,他卻不敢輕易撥通。直到老王的消息跳出來︰“兄弟,我湊了20萬,咱們重新干!”簡單一句話,讓這個七尺男兒紅了眼眶。

    創業初期,兩人擠在10平米的地下室,餓了就啃泡面,卻依然為了一個方案爭得面紅耳赤。

    有次資金鏈斷裂,他們愁得整夜未眠,沒想到第二天,曾經合作過的小商戶們自發湊錢︰“你們幫過我們,現在換我們幫你們!”

    這面照妖鏡照出的,不只是善與惡的極端,更有無數在灰色地帶徘徊的靈魂。

    就像疫情期間,有人在社區微信群里喊︰“誰家缺菜?我多買了幾份!”

    也有人在朋友圈叫賣高價口罩︰“最後一批,要的私聊!”

    還有年輕人主動加入志願者隊伍,防護服里的衣服濕了又干,卻笑著說“這是青春的勛章”。

    也有老人偷偷把政府發放的物資分給更困難的鄰居,嘴里念叨著“大家都不容易”。

    某小區里,一位獨居大爺每天給醫護人員送自己種的蔬菜,被問起時,他擺擺手︰“我就這點本事,能幫一點是一點。”

    回望歷史,伯夷、叔齊在商朝滅亡後,堅決不食周粟,寧願餓死在首陽山。

    周武王派人勸說︰“天下已歸周,二位何苦如此?”

    伯夷卻正色道︰“以暴易暴,非吾等所願!”二人最終餓死在山野,以生命堅守氣節。

    而與之相反,北宋末年的張邦昌,在金兵扶持下建立偽楚政權,面對舊臣勸阻,他卻說︰“保全一城百姓,暫居此位又何妨?”表面上冠冕堂皇,實則為求苟活,最終落得千古罵名。

    再看唐朝安史之亂,顏杲卿死守常山,被安祿山叛軍俘獲後,安祿山親自勸降︰“若肯歸降,高官厚祿享之不盡。”

    顏杲卿怒目圓睜︰“我世為唐臣,怎會與你這反賊同流合污!”

    安祿山惱羞成怒,將其舌頭割下,顏杲卿仍含糊不清地痛罵不止,直至氣絕。

    困難這面照妖鏡,或許會照出人性的不堪,但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美好與希望。它提醒著我們,在順境時保持善良,在逆境中堅守本心,不要被黑暗遮住該有的光芒!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直擊人性》,方便以後閱讀直擊人性第243章 患難見人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直擊人性第243章 患難見人性並對直擊人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