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人性

第72章 制定規則的人,往往不懂規則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我有錢我有顏 本章︰第72章 制定規則的人,往往不懂規則

    在社會的宏大架構中,規則宛如一條條無形的經緯線,編織起秩序的網絡。然而,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悄然浮現︰制定規則的人,常常身處規則的迷霧之中,對其本質與影響缺乏真切認知。

    教育領域里,各類升學規則的制定初衷無疑是為了選拔人才、保障教育公平。可制定者大多身處教育管理的高層體系,遠離教學一線與學生的真實生活。

    就拿奧數競賽曾被納入升學加分項來說,制定者期望借由奧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創新能力,選拔出學科特長突出的苗子。

    但他們沒料到,這一規則在執行中迅速變味。家長們瘋狂地將孩子送進奧數培訓班,全然不顧孩子的興趣與天賦。

    孩子們在高壓下苦學,只為了那能助力升學的幾分。本該充滿趣味與挑戰的數學探索,淪為機械的解題訓練。制定者未能深入了解學生的成長規律與教育的多元性,忽略了規則在基層實施時可能引發的盲目跟風與應試化傾向。

    再看職場的績效考核規則。公司高層為提升工作效率、明確員工職責,制定出一套復雜的考核指標。但這些制定者往往脫離日常業務操作,不了解一線員工的實際工作場景。

    例如,某銷售部門的考核規則著重于銷售額與客戶拜訪量。可在實際工作中,市場風雲變幻,一些地區經濟形勢不佳,銷售難度極大。盡管員工們付出了大量努力拓展客戶、維護關系,卻因客觀環境限制,難以達成高額銷售額。

    而制定者未考慮到這些市場波動與區域差異,使得考核規則成了高懸在員工頭頂的“緊箍咒”,非但沒激勵員工,反而引發不滿與挫敗,降低工作積極性。

    交通規則的制定旨在保障道路安全與順暢。可部分規則制定者,坐在辦公室里依據理論模型與過往經驗設定規則,卻不常親身體驗交通出行的實際狀況。

    以某城市的限行政策為例,制定者為緩解交通擁堵,實行尾號限行。但他們忽略了城市產業布局不均衡,導致大量上班族集中在特定區域工作。

    限行後,公共交通不堪重負,許多人通勤時間翻倍,不僅沒達到緩解擁堵的預期,還影響了市民的正常生活。這正是因為制定者缺乏對城市交通流量動態變化、居民出行需求多樣性的深入了解。

    在商業職場的舞台上,一位年輕氣盛的富二代,便是一個典型的規則制定者“不懂規則”的案例。

    富二代家族企業在業內頗具規模,涉足多個領域,家底雄厚。當他接手家族企業的部分業務,負責新部門組建時,便迫不及待地制定了一套嚴苛的招聘規則。

    他坐在寬敞明亮、裝修豪華的辦公室里,對著人力資源經理下達指令︰“這次招聘,年齡必須在30歲以內,形象氣質差一點都不行,學歷至少是985高校畢業。這可是我們公司的核心部門,員工素質必須得高端。”

    人力資源經理面露難色,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招聘條件這麼嚴苛,符合條件的人並不多,而且這個年齡段有豐富經驗的更是稀缺,要不要適當放寬點條件?咱們公司業務有其特殊性,有時候經驗豐富的普通院校畢業生反而更能上手。去年從普通院校招來的小張,上手快、業務能力強,為公司創造不少效益。他入職不久就接手了一個重要客戶項目,通過精準把握客戶需求,對產品進行針對性調整,成功與客戶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為公司帶來每年超百萬的穩定收益 。”

    富二代卻不屑一顧地擺擺手,說道︰“這是我的要求,必須嚴格執行。我們公司不缺資金,就要最好的人才。形象氣質佳是對客戶的尊重,高學歷意味著學習能力強,這樣才能快速為公司創造價值。普通院校的學生,基礎差、潛力有限,不值得培養。就算有個別表現好的,那也是運氣,難以形成普遍優勢。”

    在招聘現場,一位求職者滿懷期待地遞上簡歷。他畢業于一所普通高校,有5年相關工作經驗,在之前的公司做出過不少業績。

    富二代隨意翻了翻簡歷,看到畢業院校那一欄,便皺起眉頭,直接把簡歷扔回給求職者,冷冷地說︰“學歷不符合要求,下一個。”

    求職者滿臉失望,還想解釋幾句︰“我雖然不是985高校畢業,但我在之前的工作中積累了很多實用技能,而且對咱們這個行業有深入了解,一定能為公司帶來價值。我主導過一個項目,通過優化流程,讓項目周期縮短了20,成本降低了15。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面對技術難題,我組織團隊成員查閱大量資料、請教行業專家,最終找到解決方案,確保項目順利交付。後續還通過持續優化,使項目收益在原有基礎上提升了30。 ”

    富二代不耐煩地打斷︰“沒什麼好說的,我們的規則很明確。你說的這些,那些名校畢業生能做得更好。他們學習能力強,能給公司帶來更多創新思路。他們接觸的學術資源和前沿理念更多,能迅速將新知識運用到工作中,為公司帶來跨越式發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又有一位求職者,年齡31歲,能力出眾,專業技能過硬。富二代連面試機會都沒給,就以年齡超了一歲為由將其拒之門外。

    求職者無奈地說︰“就一歲的差距,我各方面都很符合崗位需求啊。我在專業領域發表過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還參與過多個大型項目的核心工作。在其中一個大型項目里,我負責關鍵技術環節,成功解決了技術瓶頸,推動整個項目提前兩個月完成,為公司節省了大量成本,還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贊譽。”

    富二代卻冷酷回應︰“規則就是規則,沒有商量的余地。30歲以下的員工更具活力和可塑性,能更好地適應公司的快速發展。公司的發展規劃決定了我們需要年輕有沖勁的人才,他們更容易接受新的工作模式和理念,能快速跟上公司的變革節奏。”

    就這樣,富二代憑借著家族的財富和自己制定的規則,組建起了一支看似光鮮亮麗的團隊。

    然而,好景不長,經濟風向突變,市場環境急轉直下。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加上家族企業的一些決策失誤,由他經營的部分業務遭受重創!

    後來,富二代看到外賣行業發展勢頭迅猛,便投資了一家外賣平台公司。他坐在會議室里,對著一眾高管說道︰“咱們要讓用戶體驗到最快的送餐速度。給騎手設定的配送時間,一律縮短20。超時的話,罰款力度翻倍。”

    運營經理憂心忡忡地說︰“可是老板,現在的配送時間已經很緊張了,再縮短的話,騎手們壓力太大,而且可能會導致安全問題。咱們這座城市的道路情況復雜,早晚高峰擁堵嚴重,很多小區還不好找,這時間一緊,騎手們很容易出意外。上個月,有個騎手為了趕時間,抄近道走小路,結果掉進沒有井蓋的下水道,摔成重傷。他家里還有兩個孩子在上學,這一受傷,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都斷了。”

    富二代卻不以為然︰“這有什麼,他們想賺錢就得想辦法提高效率。咱們平台要是配送慢,用戶就都跑別的平台去了。安全問題他們自己多注意,出事只能怪他們自己不小心。他們可以提前規劃好路線,多留意路況信息,總能避免一些意外的。”

    接著,他又大手一揮︰“還有,為了降低成本,商家的抽成比例提高5。”

    市場經理趕忙勸阻︰“老板,提高抽成的話,很多小商家可能承受不了,會選擇退出平台的。咱們平台上的小商家佔比很大,他們很多都是薄利多銷,這一提高抽成,利潤空間被壓縮,可能就經營不下去了。就說咱們合作多年的王記面館,抽成提高後,每個月利潤少了三千多,老板正打算關店歇業呢。王老板一家老小都指著這家店生活,要是關店,他們就得另謀出路,可現在就業形勢這麼嚴峻,哪有那麼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

    富二代卻固執己見︰“他們要是不接受,自然有別的商家願意進來。咱們平台流量大,不怕沒商家合作。大品牌商家入駐,能提升平台的檔次和口碑。大品牌有完善的供應鏈和成熟的運營模式,能為用戶提供更穩定、優質的服務,這對平台的長遠發展有利。”

    在這樣的規則下,騎手們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地奔波。為了不超時,他們不惜闖紅燈、逆行,交通事故頻發。許多商家不堪重負,紛紛下架商品。而平台的用戶也因為訂單出錯率增加、配送質量下降,開始大量流失!

    後來,富二代名下的所有資產被查封,一夜之間,他從高高在上的富二代淪為了落魄的打工者。

    當他懷揣著簡歷,穿梭在各個招聘會現場時,才深刻體會到了曾經自己制定的規則有多殘酷。

    在一家公司的招聘攤位前,面試官看著他的簡歷,問道︰“你之前是企業負責人,但企業倒閉了,而且你都32歲了,不符合我們30歲以下的招聘要求。”

    他急忙解釋︰“我雖然32歲了,但我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之前企業倒閉是受大環境影響,並非我能力不行。在經營企業期間,我成功開拓過新市場,帶領團隊完成過多個重要項目,這些經驗能讓我迅速適應新工作。 ”

    面試官卻不為所動,冷漠地打斷他︰“我們只看規則,不符合就是不符合。你說的經驗再多,年齡擺在這,我們沒辦法考慮。公司的招聘標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會輕易改變。這是公司基于長期發展戰略和人才儲備計劃制定的,關乎公司未來的競爭力。”

    在另一家公司,面試官看到他的簡歷,調侃道︰“以前是高高在上的老板,現在也來和我們這些普通人搶工作啦?看你這學歷,也不是頂尖高校的,怎麼能勝任我們公司的崗位呢?我們這個崗位需要快速學習新知識,名校畢業的人在這方面更有優勢。你可能在知識更新速度上跟不上,影響工作進度。新的行業知識和技術不斷涌現,名校畢業生在學術氛圍的燻陶下,養成了快速學習和吸收新知識的能力,能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臉漲得通紅,卻無言以對。回想起自己曾經也以同樣的理由拒絕過眾多求職者,心中滿是苦澀。

    之後,他又去應聘一個管理崗位,對方要求有穩定的職業經歷,可他因企業破產,履歷上出現了一段空白期,又被拒絕。

    他試圖解釋︰“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學習提升自己,研究行業動態,對市場趨勢有更清晰的認識。我參加了線上的管理課程,還考取了相關證書,提升了自己的專業能力。我系統學習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通過模擬案例分析和實踐操作,能熟練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管理問題。”

    但面試官依舊搖頭︰“規則如此,我們需要穩定可靠的員工。履歷上的空白期讓我們無法判斷你這段時間的狀態和能力提升情況,不能冒險錄用你。空白期可能意味著職業發展的停滯或者存在難以言說的問題,公司承擔不起用人失誤的風險。”

    為了維持生計,他決定去送外賣。當他注冊成為騎手後,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當初制定的規則是多麼不合理。配送時間太緊,經常因為一些不可控因素就面臨超時罰款。

    有一次,他接了一個訂單,地址在一個偏遠的村子,導航不準確,他在村里繞了好久才找到客戶家,結果訂單超時了,被罰款50元。他一天辛苦跑下來,賺的錢還不夠交罰款。而且為了趕時間,他每天都精神高度緊張,生怕出什麼差錯。

    這時,他遇到了一位老騎手,忍不住抱怨︰“這配送時間根本不合理,這麼短時間怎麼可能送到,這不是逼人違規嘛。”

    老騎手嘆口氣說︰“是啊,你現在知道這規則的苦處了吧。以前我就因為超時罰款,一個月白干了好幾天。有的路段經常堵車,可配送時間又不調整,我們只能冒險抄近道,太危險了。上次我為了趕時間,在一個路口闖紅燈,差點被車撞了,現在想起來還後怕。那次事故後,我躺了半個月,不僅沒收入,還花了一大筆醫藥費,家里生活都成問題了。”

    富二代想起自己曾經制定規則時的傲慢,心中一陣刺痛。

    他又去商家取餐,商家老板一臉無奈地說︰“你們平台抽成太高了,本來利潤就薄,現在都快賺不到錢了。我這店小,不像那些大品牌能扛得住,再這樣下去,真干不下去了。我都打算把店面轉讓了,這生意沒法做。我已經找了好幾個接手的人,但因為抽成高,都不願意接。”

    富二代無言以對,曾經他制定抽成規則時,完全沒考慮過這些小商家的生存困境。

    一次,他看到平台上有個新的懲罰規則,只要客戶給了差評,騎手不僅要扣錢,還會被限制接單一周。他急忙向平台客服申訴︰“這個差評是客戶誤會了,我明明按時送到了,只是客戶當時心情不好就給了差評,這對我太不公平了。我按時送達,還提前電話溝通確認,客戶卻因為自己心情原因給我差評,這規則不合理,不能因為客戶的隨意評價就斷了我的生計。”

    客服冷冰冰地回復︰“規則就是這麼定的,我們只按規則辦事,無法更改。客戶的評價我們都會如實記錄,不會去核實具體情況。你要是對規則有意見,可以選擇不接單。公司制定規則是為了保障平台的整體運營秩序,不可能因為個別騎手的情況而改變。”

    他憤怒地說︰“這規則太不合理了,就因為客戶的無端差評,我一周都不能接單,這讓我怎麼生活?一周不接單,我房租都交不起了,家里人還等著我掙錢養家呢。”

    客服依舊冷漠︰“那也沒辦法,這是公司的規定,所有騎手都得遵守。你可以在被限制接單期間反思自己的服務,爭取之後避免類似情況。”

    這一刻,他徹底明白了那些被他用規則拒之門外的人,以及被他不合理規則壓榨的騎手和商家的心情。

    這時,他才想起自己曾經如此苛刻地要求員工,心中滿是懊悔。曾經的他,站在權力與財富的制高點,僅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制定規則,卻從未考慮過這些規則對求職者、騎手、商家意味著什麼。如今,角色互換,他才真切地感受到規則的利刃可以如此鋒利,割破了他所有的驕傲與幻想。

    為何制定規則的人會不懂規則?其一,信息不對稱是關鍵因素。制定者居于高位,信息經層層傳遞到達他們手中時,已被篩選、過濾,失去了原始的豐富性與真實性。基層執行者與普通民眾的實際反饋難以完整、準確地傳達。

    其二,權力的距離感使制定者脫離實際。一旦擁有制定規則的權力,便容易陷入一種“規則萬能”的思維定式,認為憑借理性設計就能構建完美秩序,卻忽視了規則在復雜現實面前的局限性。

    要改變這一現狀,制定規則者需深入基層,親身體驗規則實施的場景。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社區座談等方式,廣泛收集民眾意見。

    在規則制定過程中,引入多領域專家、一線從業者與普通民眾代表共同參與,打破信息壁壘,填補認知盲區。如此,制定出的規則方能貼近現實,真正發揮維護公平、促進發展的作用。

    喜歡直擊人性請大家收藏︰()直擊人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直擊人性》,方便以後閱讀直擊人性第72章 制定規則的人,往往不懂規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直擊人性第72章 制定規則的人,往往不懂規則並對直擊人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