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1000章 鄭氏又來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1000章 鄭氏又來了

    五華山,萬壽宮,御花園,一處小閣樓里。

    “咳咳、、”

    站在閣樓中間的盧若騰,看著朱皇帝的雄壯背影,輕咳兩聲。

    這是在提醒朱皇帝,別再嘀咕了,他要繼續匯報下去。

    是的,僅僅一個月時間不到,他就發現了一點,朱皇帝喜歡自言自語。

    且,有一些詞語,隱隱約約的,總是讓人听不懂,新詞太多了。

    “說完了軍隊”

    “那接下來,就是錢糧,賦稅問題”

    “談到了錢糧,那就得說一說,鄭氏的貿易船隊,官職體系”

    是的,談到了軍隊,就必須說錢糧賦稅問題,無糧不聚兵嘛。

    同理,也要說一說鄭氏的官職系統,海上貿易問題。

    如此才能,真正的了解,整個鄭氏集團,是如何運作的,如何建立一個完整的文武體系。

    “鄭氏的文官體系”

    “這還是先帝時期,朝廷御批的六官、承宣、審理”

    “同時,先帝的朝廷,還允許鄭氏委任官職,武將可達一品,文職可達六部主事”

    “現在的六官,分別是吏官鄭省英,戶官鄭泰,禮官鄭擎柱,兵官洪旭,刑官林習山,工官馮澄世”

    “其中,前任吏官潘庚鐘,前任刑官甘輝,在南京陣亡了”

    “吏官鄭省英,是延平王的心腹從弟”

    “負責掌管官員任免、考核,參與人才選拔,是延平王集團,管理官員的核心人物”

    “戶官鄭泰,是延平王的堂兄,同時兼任水師都督”

    “負責財政、稅收及海上貿易,掌控鄭氏集團的經濟命脈,主導對日本、東南亞的貿易”

    “工官馮澄世,負責工事營造,造船鑄炮,主持金夏兩島的防御工事,戰船建造”

    “兵官洪旭,兼任五軍都督,統轄軍隊訓練與後勤,主持北伐長江的軍事策劃,是鄭軍的核心將領”

    “刑官林習山,是猛將甘輝的繼任,兼管鐵人軍”

    “他也是一個猛將,以鐵腕手段,維護鄭軍的軍紀,嚴懲叛逃與貪腐”

    “禮官鄭擎柱,舉人出身,主理外交、文書及禮儀事務,協調與日本、琉球等地的外交往來”

    “軍隊將校方面”

    “新任的參軍陳永華,這個人很年輕,30歲不到”

    “右武衛大將劉國軒,也很年輕,30多歲”

    “這兩個,都深受延平王父子的青睞,開始嶄露頭角,得到了重用”

    “還有周全斌、黃廷、馬信、黃廷、陳澤、黃安、林察等將領,分別擔任水師提督、右武衛、、”

    、、、

     里啪啦的一大堆,表情嚴肅的盧老頭,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抬頭看了看。

    是的,他就是如此,孤零零的一個人,對著朱皇帝挺拔的背影,匯報解釋。

    鄭氏武裝集團,向永歷王朝,俯首稱臣,也得到過永歷王朝的正式承認。

    永歷朱由榔,下旨同意鄭氏,置辦六官,效仿朝廷的六部,武將一品,文官可到達六部的主事。

    要知道,大明朝廷的五軍都督府,也就是正一品,六部主事,上面就是郎中,左右侍郎和尚書。

    鄭氏的禮官,效仿朝廷的禮部,也有資格單獨交涉外國,尤其是東南亞列國小國。

    這已經是非常大的權利了,是真正的軍閥,地方武裝政權,儼然成為了一個明鄭小朝廷。

    有地盤,有軍隊,也有錢有權,武將里面有一大堆的都督,提督和總兵啥的,已經很正規了。

    所以說,久歷官場的盧老頭,是越說越嚴肅,擔心未來的鄭氏,尾大不掉啊。

    同時,他也猜到了,這就是為啥,朱皇帝單獨留下他,詳談福建鄭氏的原因,忌諱如深啊。

    “唉、、”

    果不其然,前面挺直身板的朱皇帝,听到這里,孤零零的背影,也發出了一個深深的嘆息。

    “盧尚書”

    “不要停,繼續說”

    沉思了一會,朱皇帝沒有回頭,頷首點了一下,示意盧老頭,繼續說下去。

    事到如今,局勢就是這麼個情況,朱皇帝還能怎麼辦呢?

    現在的鄭氏集團,可不是小貓小狗啊,是要啥有啥。

    他們在歷史上,被滿清圍攻圍困下,單獨生存了,幾十年的獨立小朝廷。

    打又打不得,有失道義是一方面,更容易把鄭氏,推到滿清的懷抱里面,增加了一個大敵。

    不打或是通過政治手段,那就想多了,永遠無法肢解這個海盜集團。

    畢竟,這個鄭氏集團,並不是第一天存在的,而是兩代人的積累,已經超過了30年。

    “錢糧方面,這個就比較簡單”

    “鄭氏的根據地,只有廈門和金門,以及閩浙兩省,沿海的一些島嶼,並沒有陸上地盤”

    “所以說,他們沒有什麼田賦稅收,更沒有大量的丁口稅”

    “主要的財政收入,還是海上貿易,少許的關稅,商船保護稅,戰利品,鑄幣利潤等等”

    “據老臣幾個的估算”

    “鄭氏的財政收入,最高峰的時候,也應該是去年和前年,大概有800萬左右,不到1千萬”

    “其中,正常海貿交易和關稅,估計在五六百萬左右,這就是公賬,由鄭泰的戶官掌控”

    “海上保護費,鑄幣,戰利品分賬等收入,大概一二百萬,這就是鄭氏的私賬,由延平王親自掌控”

    “當然了”

    “鄭氏的財政支出,也大部分耗在水師海軍方面,每年至少佔七成以上的總支出”

    “官員的俸祿,鄭氏宗族的支出,分別佔兩成和一成”

    、、、

    嘩啦啦的又是一大堆,擰著眉頭的盧老頭,終于說完了鄭氏的財政情況。

    福建的鄭氏海盜集團,為何敢去打南京,為何如此強勢,歸根結底,還是有錢啊。

    大海全是水,水上飄著的全是白銀黃金,金山銀山。

    福建,東南亞的倭寇,是鄭氏的主要貿易航線,能搞到很多的真金白銀。

    同時,福建的鄭氏,也走大員島,南海航線,跟歐洲紅毛鬼,做海上生意,撈到一大堆的利益。

    還有,就是插旗了,也就是傳統的海上保護費,戰船一開,火炮一架,往來的船只,都得給錢糧。

    所以說,福建鄭氏,一年能搞到800萬左右的財政收入,差不多可媲美原來的永歷王朝。

    “蹬蹬蹬、、”

    正在這時,閣樓下面,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放眼望去,爬上閣樓的人,正是老狐狸馬吉翔。

    這個東廠都督,二話不說,跪地磕頭,臉色略微緊張的樣子,小聲稟報著︰

    “啟稟陛下”

    “福建廈門,建平侯鄭泰”

    “安南鄭氏,禮番主事阮公沆”

    “正在宮門外,跪求陛下接見”

    、、、

    他也不想上來啊,很明顯,朱皇帝單獨留下盧老頭,是有秘事要談的。

    但是,沒辦法,那個鄭泰,連著幾天,親自上門了好幾次,盛情難卻啊。

    道理很簡單,以前的馬閣老,收了不少鄭氏的好處,香火情還有不少,不出頭都不行。

    “呵呵”

    “他們倒是來的準時”

    正在沉思,遠眺風景的朱皇帝,終于回過了頭,呵呵一笑,嘲諷了一句。

    是的,安南國的鄭氏使臣,福建廈門的使臣,來了好幾天,一直等著朱皇帝的接見。

    但是,日理萬機的朱皇帝,哪里有空閑哦,每天忙的暈頭轉向的,女人都沒時間睡了。

    這不,忙里偷閑的,找到盧老頭,就是想好好了解一下鄭氏,再談接見的事情。

    其實,老辣的朱皇帝,根本不想見鄭泰,反正就是福建大戰的事情。

    但是,這一次,鄭氏很頭鐵,肯定是有備而來的,不見皇帝不走人。

    至于,安南國鄭氏,那就容易了,肯定是上次的事情,現在有結果了。

    “啊”

    同樣,驟然听到福建鄭氏,還是鄭泰的時候。

    向來老辣穩重的盧尚書,也是臉色微變,想了一下,還是躬著身,對著朱皇帝請示︰

    “啟稟陛下”

    “老臣認識鄭泰,要不要回避一下”

    是的,大江南人,魯王舊部,跟福建鄭氏的關系,太復雜了啊。

    同樣,盧老頭也不知道,鄭氏的使臣,核心人物鄭泰,竟然到了昆明,肯定是偷偷跑過來的。

    所以說,他想抽身離去,不想再粘連上鄭氏的麻煩事,惡心的一批。

    同理,他也不想,讓面前的朱皇帝,產生更多的猜忌,徒增煩惱。

    “呵呵”

    “不用,沒必要”

    “正剛好嘛,你們彼此都熟悉,也能好好敘敘舊”

    听到這話的朱皇帝,怎麼可能放走盧老頭,眉頭一橫,斷然拒絕了。

    開玩笑,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多好的機會啊。

    今天,特意留下盧老頭,又聊了半天的江南人和福建鄭氏,就是在等鄭泰啊。

    讓那些福建海盜頭子,看一看,也許腦子就能清醒一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對了”

    “馬都督,怎麼還不去?”

    “難不成,你是還有別的事?”

    拒絕了盧老頭,朱皇帝才回過頭,看著局促不安的馬吉翔,忍不住的問了兩句。

    這個老家伙,今天一上來,就感覺不對勁啊,估計是有啥話要說。

    說實在的,那個鄭泰來了好幾天,沒有去找禮部,也沒有去找鴻臚寺,而是直接找上馬吉翔。

    大度的朱皇帝,沒有訓斥馬吉翔,已經算是給面子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1000章 鄭氏又來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1000章 鄭氏又來了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