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山,萬壽宮,御花園,一處小閣樓里。
“呃、、”
閣樓里,低頭慫腰的老家伙盧若騰,抬頭看了一下朱皇帝,瞬間又進入了啞口無言的狀態。
是啊,朱皇帝說的都是事實,如今的朝局格局,太復雜多變了。
也就在這一瞬間,盧老頭想起了,當初在懸山島的時候。
當時,他們四個大佬,提出進獻江南世家嫡女,錦衣衛百戶唐平的表情,臉色煞白,見了鬼似的。
如今,入朝快一個月了,盧老頭也算是看明白了。
朱皇帝是強勢,專橫霸道,但下面的重臣,也不是好糊弄的,沒一個是簡單人物。
但是,盧老頭也有苦衷啊,這個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亮出來,是死是活,也得走一遭。
好在一點,朱皇帝並沒有當場拒絕,只是提醒他,朝局太復雜了。
“哎、、”
又過了一會,看著啞口無言的盧老頭,相顧無言,朱皇帝又深嘆一口氣,繼續質疑道︰
“盧尚書啊”
“你老啊,也是個明白人”
“你要知道,江南嫡女,牽扯的範疇,已經不單單是內朝文臣的問題啊”
“還有朝廷勛貴,國公侯爺,領兵大將,那都是武夫殺胚,砍頭剁首,殺人不眨眼”
“就你這小身板,頭發須白,老胳膊老腿的,走路都打著擺子”
“朕是真擔心你啊,能否扛得住,武夫殺胚的一聲暴喝”
“這要是,再起了什麼風波,朕的東征北伐,又該如何是好,打還是不打?”
“來來來,你老也是能臣干吏,教一教朕,該如何應對?”
、、、
說完後,一臉無奈的朱皇帝,甚至是兩手一攤,擺出了架勢,死死盯著,請盧老頭支個招。
反正,閣樓里就兩個人,朱皇帝是毫無顧忌的,直接拋出問題,讓盧老頭自己選。
進獻江南嫡女,朱皇帝是不會反對的,這是必然的結局。
既然反抗不了,那就坦然受之,反抗都是多余的,畢竟不是可有可無的藩國公主。
但是,江南人,只要敢踏出這一步,那事情就大條了。
現在的局面,是大西南文臣的防守反擊,暫時傷害不了兩個江南人,老實蹲著就行。
但是,江南嫡女入宮了,那就牽扯到軍閥武夫了。
劉皇後,是蜀王府派系的,李海岳,是晉王府派系的。
小郡主沐婉瑜,是黔國公府派系的,楊萱楊妃,是永昌楊氏派系的。
昭容李采薇,是夔東忠貞營的,婉儀尚氏姐妹,是綠帽侯尚可喜。
昭儀吳阿珂,後面的是遼東吳氏,一個個的,後面都有軍閥做靠山。
可以預計的,這幫人的怒火,必然焚燒了盧老頭的老骨頭,連渣渣都剩不下。
同樣,收復江南人了,又站穩了朝廷,朱皇帝也不可能,一直給江南人撐腰,也會選擇隔岸觀火。
“咕嚕、、”
听完朱皇帝的告誡,想象到那些老武夫的怒火,殺氣凜冽的樣子。
見多識廣,久歷官場的盧老頭,也是不由自主的猛吞苦水,內心既驚恐,又是很無奈。
這就是江南人的弱勢之處啊,武力值太拉胯了,想找後盾都難。
同樣,正是因為戰斗力不行,才更需要進獻世家嫡女,鞏固江南人的利益鏈吶。
“陛下聖明”
“陛下的恩典”
“老臣感激涕零,銘記于心”
“但是,三個嫡女入宮,那也是江南人的一份孝敬啊”
“陛下啊,要三思啊,能否再考慮一二”
“要知道,整個大江南,南直隸,浙江,江西,整整有兩千萬人吶”
、、、
痛定思痛,頂著武夫殺胚的壓力,盧老頭還是梗著脖子,心心念念的看著朱皇帝。
希望能再爭取,通融一下,能支持江南嫡女入宮為妃為嬪。
困難嘛,誰都是有的,誰過的都不容易。
江南人,武力值不行,又沒有後宮支持,那永遠都是二流貨色,被欺壓打壓的命。
更何況,大江南,確實不小啊,三個省的地盤,近2千萬的人口,怎麼能活的如此窩囊。
“行了”
“這個事,容後再議吧”
眼看著,這個盧老頭,滿臉的渴望,還想繼續嘮叨個沒完沒了。
朱皇帝也沒得耐心了,擺了擺手,搖了搖頭,拒絕繼續談下去了。
是的,這個老家伙,太能扯淡了。
讓他說一下福建鄭氏,硬是繞到了大江南,十萬八千里,得比個沒完。
“最好的時機,還是東征以後”
“到時候,光復太祖基業,什麼都好說了”
“再有一點”
“三個,太多了點,少一點吧”
“具體的人選,你們這些人,也該好好的,再斟酌一二”
“像那個錢閣老,水太涼,名氣太大了”
“朕可以沒意見,但保不準,別人會如何折騰”
、、、
是的,納江南嫡女入宮,朱皇帝無法拒絕,但要看時間問題。
東征北伐之後,那才是最佳的時機啊。
到時候,只要攻下了大江南,光復了太祖舊都,不出意外的話,朱皇帝的威望,必然是更上一層樓。
同樣,南京是江南人的地盤,朝廷內部的阻力,肯定也弱了不少。
當然了,一次性三個嫡女,朱皇帝也認為太多了,他又不是種馬屬性。
要知道,東南亞列國,福建鄭氏集團,也是心心念念啊,他們的嫡女,也在排著隊呢。
至于那個錢閣老,听了那麼多,朱皇帝的怨念,已經沒那麼重了。
畢竟,這個天下,失貞降清的人,太多了啊。
這個水太涼,也不像那個洪老狗,壞事干盡,一直帶兵圍攻大明王朝。
但是,朱皇帝沒意見的話,不代表別人,尤其是西南人,他們才是真正的阻力主力。
“對了”
“還有一個事”
“江南的錦衣衛,就是千戶唐平,也是你們的老熟人”
“他正在謀劃,策反那個馬逢知”
“別的先不談,你盡快傳信,聯絡那個水太涼”
“至于怎麼辦事,你們應該很清楚的”
“你們吶,要想徹底站穩內朝,朕不反對,也會支持的”
“但是啊,要少花點歪心思,更應該多想一想,如何立更多的功勛”
“朕的朝廷,是以武立國,講究的是功勛大小”
“只要有了功勛,誰都不敢拿你們怎麼樣,無論是重臣,還是武夫,都得禮讓三分”
、、、
說到最後,朱皇帝的眼神,已經開始變的凜冽了,滿滿的告誡意味。
沒錯的,這就文臣讀書人的惡心之處,很能嘮嗑,鬼心眼一大堆,總想鑽空子。
一心看重軍功的朱皇帝,當然很看不慣這種作風問題,但也就只能告誡一番,希望他們能收斂一些吧。
要知道,如今的態勢,整個大明朝廷,都在高速運轉,籌備東征北伐。
朱皇帝的親軍錦衣衛,也沒得停歇,日夜籌謀,準備策反馬逢知,祖永烈,或是劉芳名。
祖永烈的問題,老武夫吳三風,已經出發了,估計都到了杭州甦州。
劉芳名的問題,就比較復雜了,亂世幾十年,陝北更是如此,很難找到合適的勸降人。
這個馬逢知,有過幾次前科,反而容易一點。
現在,听說了那個水太涼,竟然親自勸降馬逢知,還是好幾次了。
這不,朱皇帝就不會客氣了,先用了再說吧,錢氏嫡女問題,也是可以商量的。
“陛下說的是”
“老臣謹遵聖俞”
“回去以後,就立馬寫信,交給錦衣衛”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老辣穩重的盧老頭,也就不再偏執,頭鐵下去了。
立馬站出來,躬身行禮,信誓旦旦的,答應寫信聯絡水太涼,錢閣老。
內心很無奈啊,看來啊,這個錢閣老。
頭皮癢,水太涼的外號雅稱,這輩子就別想摘掉了。
沒辦法的,沒看到嘛,朱皇帝的從龍功臣,禮部程尚書,也變成了程大炮,經常被朱皇帝調侃。
“陛下也請放寬心”
“錢閣老,德高望重,門生故吏,遍布大江南北”
“又心懷朝廷,朱明皇室,朝思暮想,日夜籌謀,光復太祖基業”
“這一次,陛下能給他個機會,必然是欣喜若狂,效死效命”
“區區一個馬逢知,也必能手到擒來,放下成見,重回大明朝廷的懷抱”
說完後,老辣的盧尚書,目光炯炯有神,又是一個深鞠躬,坦誠赤誠的不得了。
是的,為了那個水太涼,大江南的文壇大佬,他能說的,不能說的,今天都說了。
至于,眼前的朱皇帝,專橫霸道,到底想不想用水太涼,只能听天由命吧。
當然了,說服水太涼,馬逢知,盧老頭還是蠻有把握的。
畢竟,現在是錦衣衛上門啊,代表的是大明朱皇帝,可謂是潑天富貴啊。
只要不是傻帽,都不可能拒絕這種招攬,放棄一步登天的機會。
“嗯”
“接著說吧”
“說一說福建鄭氏”
穩重老辣的朱皇帝,听到這里,也就僅僅嗯了一聲,表示認同盧老頭的看法。
同時,又轉過身去,看向遠方的風景,催促盧老頭,快點說一說福建的鄭氏海盜集團。
這就老油條的惡心之處,太能拖拉了,拐彎抹角的,就要達到他們自己的目標。
當然了,朱皇帝也不會很在意,畢竟現在的江南人,還是非常有用的。
先用了再說吧,反正用誰不是用,待將來,有問題的時候,他也有後手解決。
一句話,在他的眼里,大明正統的文臣,屢受皇恩的讀書人,就應該盡忠守身。
猶如文安之,郭之奇,張蒼水,連城璧一樣,效死效忠,一身的錚錚鐵骨。
但是,這都是一廂情願,不可能的事情。
天底下,這樣真正的忠貞之士,還是鳳毛麟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