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昆明,萬壽宮,乾清宮,西暖閣。
“呵呵”
站在大殿中央,精美大幅地圖旁邊的大明朱皇帝。
威武不凡,虎視眈眈,死死盯著南亞霸主莫臥兒,目光冷冽,呵呵冷笑中。
“印度阿三”
“稱王稱皇稱霸”
“四條小毛蟲,爭搶皇位”
“殺兄殺弟殺佷子,囚父奪位”
“這個奧朗則布,夠狠夠有種,虎狼狗韃子”
“不愧是蒙古韃子的余孽,繼承了韃子的陰狠毒辣,斬草除根”
“可惜,可恨啊”
“大明王朝,立國三百年”
“十幾代人,窮盡所有,也沒有干掉北元余孽”
“他媽的,還是要刀把子出王朝啊”
“斬草除根,除惡務盡,一個都不能留啊、、”
、、、
冷言冷語,喃喃自語,霸氣的朱皇帝,臉色盡是嘲諷,又是復雜多疑的表情。
是的,大明王朝,立國快300年了。
去年,在滇西,緬甸的時候,就他媽的,差一點點,就徹底亡國了。
但是,大明王朝的上一個王朝,蒙元王朝,卻是還活著,且活的還不錯,擁有一個更大的地盤。
北面的喀爾喀蒙古,準格爾汗國,和碩特汗國,莫臥兒汗國,都是蒙古人的余孽啊。
所以說,就憑這一點,立國300年的大明王朝,其實是很失敗的。
所謂的驅除韃虜,耗盡300年了,還是沒有完成,一直拖拖拉拉,直到自己的滅亡。
這就是很現實的問題,大明王朝,還是擺脫不了,封建王朝的厄運。
歸根結底,還是開國的時候,皇位傳承出了問題,朱棣起兵,靖難天下,消耗了不少國力。
更恐怖的事情,幾十年後,又出了一個敗家子,響徹幾百年的大明戰神。
一場土木堡大戰,徹底斷送了大明的國運,失去了最後的對外征伐能力。
于是乎,蒙元韃子余孽,繼續盤踞在北方,虎視眈眈。
同時,東北方向的女真韃子,也趁著空檔,埋頭苦干,積蓄國力實力,完成對大明的致命一擊。
同樣,在朱皇帝眼里,蒙古韃子,幾百年了,還能混的不錯,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殺伐果斷,夠狠夠毒辣,動輒屠城滅口,在中亞立下了赫赫威名,給後人做了好榜樣。
就像這個莫臥兒,就一丁點的蒙古後人,就能統治上億的印度阿三,靠的就是刀把子啊。
“呃”
面對殺氣環繞的朱皇帝,站在另一側的龔銘,是首當其沖的受害人。
忙不迭地的低下頭顱,目光中流露出些許慌亂,嘴里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接上話題。
驚慌失措了半響,老辣的龔銘,只能躬著身,沉聲說道︰
“陛下聖明,聖斷”
“這個奧朗則布,做了三年的君主”
“在莫臥兒的名聲,確實是不怎麼樣”
“葡萄牙人,就說了,他是一個殘忍,多疑,毒辣,絕情的國王”
、、、
是的,大明王朝,300年來,干的如何,變成什麼鬼樣子,龔銘是不敢評價的。
冷靜下來的他,只能順著話題,逮著奧朗則布,繼續說下去。
沒辦法啊,他確實是不敢亂評價大明王朝,對面的朱皇帝,也不是好惹的主。
奧朗則布,殺兄殺弟,囚禁父王,嗜血殘暴。
但是,專橫霸道的朱皇帝,也不遑多讓啊。
同樣是武夫皇帝,砍了幾十萬敵人,壘成了京觀。
更恐怖的事情,當初在緬甸的時候,龔銘就在李定國軍中,距離阿瓦城很近的。
當時的情況,好好的一個永歷皇帝,突然之間就沒了,慘死在阿瓦城,死在刺客之手。
後來,這個案子,對面狠辣的朱皇帝,也沒有深究下去,音信全無,不了了之。
同樣,當時在場的文武群臣,也是諱莫如深,根本不敢發出片言只語,當做沒發生過。
再有一點,朱由榔的皇太子,也被廢黜了太子身份,打發到阿拉干,做了吉大郡王。
看看眼前的地圖吧,那個吉大港,就在孟加拉邦旁邊,周邊群狼虎視,是非之地啊。
一個前朝太子,放在這種邊境小城,阽危之域,危機四伏,朱皇帝的用心,可想而知了。
所以說,當初的永歷皇帝,死的不明不白,跟對面的朱皇帝,肯定是脫不了干系啊。
但是,老辣的朱皇帝,所有的事情和手段,都是光明正大的,沒有一絲隱瞞的意思。
畢竟,他這個皇位,有懿安皇後站台,更有幾十萬精銳,做堅實的後盾,穩如泰山啊。
“啟稟陛下”
“微臣這里,有一個提議”
正當龔銘打算說下去的時候,左側文臣班列,突然站出一個文臣,躬身行禮,要說話了。
“哦”
盯著地圖沉思的朱皇帝,听到不一樣的聲音,也回過了神。
仔細一看,原來是新任的吏部左侍郎冒闢疆。
于是,頓時來了興致的他,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冒侍郎”
“有何見解,但說無妨”
“朕的朝堂,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提的”
這就奇了怪了,這個家伙,入朝以後,就一直裝死假死狀態。
當然了,朱皇帝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個冒闢疆,50歲左右,資歷也不怎麼樣。
很明顯,三個江南人,肯定是以盧若騰為主,其他的兩人,不會輕易發言的。
“回稟陛下”
“其實,也沒什麼大事”
看到朱皇帝沒什麼表情,新上任的冒闢疆,連忙彎身回話,表示沒什麼要事大事。
“剛才”
“微臣听了那麼久,就是想提醒一下”
“這個莫臥兒王朝,應該是也叫印度王朝”
“西漢的時候,張騫和司馬遷,都提到了這個地方,那時候就叫身毒”
“到了南北朝時,後漢書西域傳里,又出現了天竺,身毒就是天竺”
“到了唐朝時,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里,特意點明了一點”
“這個身毒和天竺,都是音譯有誤,真正的名字,應該是叫印度”
、、、
說完後,完成了第一次主動發言的他,立馬躬身,繼續低著頭,表示他說完了。
當然了,這都是表面工作,真正的內心,還是有點小激動的。
沒辦法,他听了那麼久,朱皇帝和龔銘說了那麼多,都是一口一個莫臥兒,蒙古韃子。
但是,硬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提醒朱皇帝,這個地方,就應該叫印度啊。
更為可氣的是,禮部的程大炮和扶綱,吏部張佐宸,戶部的龔彝,都是進士出身,也沒有提醒朱皇帝。
“嗯”
听完冒襄的陳述後,朱皇帝也是微微一愣神。
隨即點頭,嗯了一聲,大聲夸贊道︰
“冒侍郎”
“知識淵博,提醒的非常及時”
“身毒和天竺,確實是有問題,那就叫印度吧”
“這個莫臥兒王朝,只是蒙古韃子的余孽而已”
“龔侍郎,繼續吧”
夸完以後,朱皇帝是照例,對著對面的龔銘,示意他講下去。
他是看出來了,這個冒闢疆,這時候站出來,就是為了提醒一下。
同時,也是為了找一些存在感,證明他這個吏部左侍郎,也不是吃干飯的。
老辣的朱皇帝,當然是高興了。
他把江南人,拉進內朝里面,不就是為了听取不同的聲音嘛。
“嗯”
此時此刻,听到朱皇帝再次點名的龔銘,也重重的點了點頭。
同時,也轉過身,對著冒襄的方向,抱拳點頭示意,表示感謝他的提醒。
但是,內心卻是不以為然,沒有一丁點的感激。
什麼玩意啊,他在給朱皇帝,討論匯報,大明王朝和周邊強敵的戰略問題。
這個江南人,倒是有意思,特意插進來,找一些存在感,彰顯一下學識似的。
要知道,在堂的一眾大佬,很多都是進士出身,都是學士泰斗,經世大儒啊,那個不知道呢。
“啟稟陛下”
“接下來,老臣就介紹的”
“就是這個莫臥兒,印度的政治格局”
說了幾句,老辣的龔銘,還特意停頓了一下,臉色開始變的凝重嚴肅了。
沒錯的,之前的所有種種,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簡單的介紹一下。
這時候,又恢復自信的他,才是真正的說到了核心,分析印度王朝的政治格局。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了解莫臥兒,了解大明將來的敵人。
“首先,就是種族問題”
“整個莫臥兒王朝,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人口多如牛毛”
“但是,它的種族,非常繁多,成分極度復雜,沒有一個真正核心統一的種群”
“老臣,就簡單介紹一下,一些主要的群體”
“東部地區,也就是靠近本朝阿拉干的地方,就是孟加拉人,從事農業和海貿為主”
“北部地區,主要是印度斯坦族和拉杰普特人”
“印度斯坦人,主要集中在恆河附近,拉杰普特人,是武士種群,經常與王室聯姻聯盟”
“西北部地區,是旁遮普人,主要集中在印度河附近,從事農業和軍事,從軍打仗的人比較多”
“西部沿海地區,是信德人和古吉拉特人”
“這些人,靠海吃海,從事海貿交易,或是一些小作坊,生產小物件,用于貿易”
“西南部地區,這里是德干高原,主要以馬拉塔人為主,屬于山地高山族,能吃苦耐勞”
“最後一種比較大的種群,就是中亞移民了,也就是外來者”
“主要有蒙古突厥血統的人,像這個莫臥兒王族,還有波斯商人,阿富汗人,士族世家”
、、、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