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42章 布局大江南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42章 布局大江南上)

    五華山,乾清宮,西暖閣。

    “咚咚咚”

    跪在大殿中央,老武夫吳三風,磕頭如搗蒜,目光炯炯有神,對著龍座方向,敞開破嗓子,玩命嘶吼著︰

    “皇恩浩蕩,吾皇聖明”

    “末將吳三風,感激涕零,無以為報”

    “唯有死心塌地,效死效命陛下,誓死效忠大明”

    “此次南下,去江南”

    “末將這把老骨頭,要是說服不了祖永烈”

    “末將就不回來了,願以死謝罪,提頭來見”

    、、、

    吼完以後,繼續磕頭蹦蹦響,以示內心里的坦誠和敬畏,感恩之心。

    沒錯的,他是知足了,滿足了,心滿意足了。

    只要上面的朱皇帝,給爵位,給一個營的編制,他肯定有把握說服祖永烈的。

    只是,他怎麼也想不到,朱皇帝如此狡詐,竟然增設了子爵,效仿滿清韃子,太讓人無語了。

    不過,也算是不錯吧,如果能拿到更多的戰功,說不定就是伯爵和侯爵了。

    倘若,祖永烈真的投誠大明了。

    到時候,西南吳氏,在大明王朝,軍中的勢力,必將大大的增強,好處一大堆啊。

    更何況,老匹夫吳三風,也是十分認同大明王朝的勢力,即便是底蘊差一點。

    否則的話,去年的時候,他也不會帶著吳應麒,一大堆兵將,南下昆明,投誠大明王朝。

    說實在,如果是僅僅為了一個吳阿珂,不至于讓吳氏分家,更不會南下的。

    尤其是長江以南,大明王朝的優勢,太明顯了,東征優勢不小的。

    就像今天晚上的御前會議,整個朝廷的人,怎麼也猜不到,朱皇帝竟然暗地里,偷偷搞定江浙義軍。

    這就是很明顯的信號了,朱皇帝惦記東征,時間應該不遠了。

    所以說,老匹夫吳三風,也是內心焦急,想從東征里面,分一杯羹,擴大吳氏的勢力。

    為此,一把年紀的他,主動請纓,要去大江南,親自說服祖永烈。

    “嗯”

    “好好好”

    “好樣的,朕心甚蔚”

    龍座上的朱皇帝,目光平淡,皮笑肉不笑,點了點頭,夸贊了幾句。

    夸完以後,再擺了擺手,口中說道︰

    “起來吧”

    “先下去,朕這里還有要事”

    沒錯的,天色很晚了啊,應該到了子時。

    沒辦法,朱皇帝要趕人,隔壁還有一堆大臣呢,等著繼續開會研討。

    所以說,為了東征北伐,為了這個大明王朝,華夏國祚,朱皇帝也算是拼命了。

    一個御前會議,從亥時,一直開到子時,三個多小時啊,非常消耗體力腦力啊,畢竟都是老狐狸。

    但是,沒辦法的,東征北伐,不單單是打仗問題。

    江南的清軍,精銳就有十幾萬,再加上亂七八糟的綠營,丁壯,豪強,兵力非常可怕的。

    這要是一個個打過去,圍攻圍城,得死多少人啊,更何況,還沒有後勤支援啊。

    所以說,底蘊不足的他,只能是各種政治交易和妥協了,先拿下大江南再說。

    爵位這玩意,公侯伯不夠,又舍不得,那就增設子爵吧,效仿滿清,不丟人的。

    反正,這玩意,待天下統一以後,再慢慢繼續處理,還來得及。

    但是,有一點,朱皇帝沒有再妥協了,就是軍隊問題,尤其是出了夔東的事情。

    一句話,所有的軍隊,都必須該接受改編,一個都不能例外,只要改編了,那些老軍閥,就會有顧忌的。

    “咕嚕、、”

    “嗯”

    “不錯,還是老參茶好啊”

    “口齒留香,潤心潤肺,精力充沛”

    半刻鐘後,吳三風離開了,隔壁的老頭子們,也再次聚集起來了,分列左右。

    龍座上的朱皇帝,端起大茶缸,狠狠的灌了幾大口,身心舒坦,滿意的嘀咕了幾句。

    是啊,這個御前會議,腦袋最大的他,肯定也是最累的那一個,要對付所有的老狐狸啊。

    但是,沒辦法的,要想在亂世里,坐穩做好這個皇帝,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人心不古啊。

    “怎麼樣”

    “諸位愛卿”

    “舊港侯的奏章,都看了吧”

    “來來來,都說一說看,有什麼看法”

    品了一會參茶,回過神來的朱皇帝,癱坐在龍座上,大手一揮,直接問這幫老狐狸的看法。

    沒錯,這就是今天晚上,最後的一個議題,舊港侯張蒼水的殺手 。

    朱皇帝相信,張蒼水的奏章,就是東征北伐的定心丸,也是籌備的核心要素。

    “咚咚咚”

    “吾皇萬歲”

    “陛下聖明”

    “陛下高見”

    “陛下英明睿智,明見萬里”

    “陛下雄才偉略,洞察秋毫”

    、、、

    大殿兩側,老叔公,黔國公,鄒簡臣,張佐宸,龔彝等等,十一個留下來的心腹重臣。

    一個個目光清澈,滿懷激動,磕頭如搗蒜,高呼朱皇帝聖明,英明睿智,很有遠見啊。

    是的,看到張蒼水那一本,厚重的奏章以後,他們這幫老狐狸,才知道朱皇帝的老辣遠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整個大江南,滿清韃子的所有部署,兵力布防,戰略要點,統兵大將,都寫的非常詳細。

    甚至是,去年的北伐大戰,所有的戰爭經過,對陣情況,都寫的一清二楚。

    尤其是張佐宸和龔彝,這兩個大西南派系的領頭人,更清楚朱皇帝的用意。

    這是告訴他們,冊封張蒼水為舊港侯,並不是心血來潮,無的放矢,而是有實打實的功績。

    同時,他們也第一次知道,朱皇帝的東征北伐,也進入了沖刺階段,勢在必行了。

    “咚咚咚”

    兵部尚書鄒簡臣,更加激動難耐,雙目刺紅,磕頭如搗蒜,口中繼續大聲高呼道︰

    “陛下威武”

    “陛下明見萬里”

    “皇上高瞻遠矚,舉世無雙,令老臣欽佩,五體投地”

    “舊港侯的奏章,得此江南戰略要點,勝過十萬雄兵”

    “陛下的東征北伐,朝廷的光復大業,兵部的戰略謀劃,再無一絲漏洞,半點瑕疵”

    是的,大明王朝,一直在打仗,兵力調動頻繁,兵部的戰略部署,也是一直在調整。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如何出兵,兩路夾擊大江南,最主要的一點,還是滿清的布防問題。

    湖廣,四川,這兩個地方,明清一直在交戰狀態,相互都打了那麼久,早就摸透了。

    唯有大江南,中間隔了好幾個省,朝廷所有的情報,都是從錦衣衛和一些戰報里面,知道一些邊角料。

    一旦開啟了東征,一路出兵湖廣,另一路就是水師,同時出兵,繞道閩浙外海,進攻大江南。

    可以預見的,這兩路大軍,天各一方,再也無力合作,甚至是音訊全無,哪一路出了問題,都無法增援營救。

    所以說,現在的大明,必須弄清楚,滿清在大江南的兵力部署,即便是粗略的數據。

    兵部尚書,兩個左右侍郎,拿到這份資料。

    就等同于拿到了,江浙義軍,十幾年的交戰經驗,也能摸透江南的清軍。

    是的,湖廣在打仗,福建也馬上要大決戰了,滿清在江南的兵力,也是會調動的。

    但是,長江以南,滿清至少還有30萬大軍,不可能全部調動的,所以說,這份資料的價值,確實是無價的。

    “呵呵”

    “都起來吧”

    龍座上的朱皇帝,目光平淡如水,呵呵一笑,擺了擺手,示意他們起來,臉上卻是沒有一丁點的笑容。

    醞釀了一下,待這幫老狐狸,站好位置了,口中才告誡似的說道︰

    “英明,神武啊”

    “這個玩意,朕可以不在意的”

    “你們啊”

    “有些人吶,別一天到晚,咋咋呼呼的,沒完沒了的,朕就滿意了”

    “你們要知道,為了這個東西,朕耗費了不少心血”

    “錦衣衛上下,幾百號人,潛伏在大江南,日夜謀劃,是冒著身家性命,玩命搞到手的”

    “你們也要知道,這份奏章的含金量”

    “江浙義軍,抗清十幾年,身處滿清腹地,死傷了無數的將士,用血淚才換來的戰陣經驗”

    “天下漢人一家親”

    “朕的大明王朝,不是西南一隅之地的土皇帝”

    “華夏九州,江南各州府,即便是被滿清搶去了,那也是大明的疆土”

    “華夏所有的忠貞之士,都是朕的臣子,九州大地的漢人,也都是真正的子民”

    “抗清殺韃子,戰端一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人人皆有抗清殺韃子,守土之責”

    、、、

    嗶哩吧啦的一大堆,霸道專橫的朱皇帝,借著奏章的機會,又開啟了敲打告誡模式。

    是的,每一個王朝,即便是後世的民主國家,都少不了爭斗,爭權奪勢,唯利是圖。

    大西南派系,排擠大江南人,或是別的派系,那都是情有可原,人之常情的,朱皇帝能理解。

    但是,朱皇帝的朝廷,要想走出去,肯定就不能無動于衷了,總要打破大西南的壟斷地位。

    所以說,借著這個機會,老辣的朱皇帝,肯定要好好敲打。

    這幫鐵頭娃,要放下成見,擁抱別的派系,即便是再惡心,一肚子的不甘心和委屈。

    九州大地,大江南,都是朱皇帝的天下,要天下一家親。

    如果,這幫鐵頭人,再冥頑不靈,死死抱著自己的利益不撒手,朱皇帝就會動手的。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42章 布局大江南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42章 布局大江南上)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