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41章 增設子爵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41章 增設子爵

    五華山,乾清宮,西暖閣。

    偌大的宮殿里,僅僅六個人,空空蕩蕩的,上面下面,君臣兩個,相顧無言,寂靜如斯。

    “嗯”

    龍座上的朱皇帝,沉思了一會,考慮完其中的利益得失,點了點頭,看著老武夫吳三風,鄭重的說道︰

    “行”

    “你說說看吧”

    無論什麼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也就是傳說中的利益交換,做皇帝也不能例外。

    精明老辣的朱皇帝,為何要威逼利誘吳三風,逼迫他去大江南。

    其主要原因,朱皇帝認為,這個吳三風,太雞賊了,肯定有辦法,去說服說降祖永烈。

    畢竟,吳氏祖氏是姻親,又是利益共同體,吳氏更是繼承了,祖氏在遼東的將門遺產。

    沒錯的,歷史上,松錦之戰過後,明軍慘敗,九邊精銳盡失,等同于全軍覆沒,從此一蹶不振。

    這個時候,錦州的祖家,被圍了那麼長時間,翻盤無望的情況下,只能出城降清了。

    此時的吳三桂,任職寧遠總兵,手頭上有1萬多人,也參加了松錦之戰。

    但是,此戰後,吳三桂的兵力,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增加了好幾倍,直接暴漲到3萬人。

    這里面,就有很多兵將,是祖家的舊部,還有一些遼東的散兵潰將。

    所以說,朱皇帝非常清楚,這個吳三風,之所以不願說服祖永烈,應該還是利益問題。

    如今,鎮守甦州的祖永烈,手握5千重兵,3千綠營兵,還有2萬多家眷,工匠和家奴丁壯。

    這個家伙,萬一真的玩命抵抗,躲在城里不出來,那就麻煩了。

    朱皇帝的大軍,沒有個四五萬人,就別想圍城,更別想啃下來。

    更何況,只要說服了祖永烈,一旦反水了,大明的好處,不要太少啊。

    最大的王炸,就是對滿清韃子,在大江南的統治威望,肯定是毀滅性的,就跟尚可喜一樣。

    “咚咚咚”

    “吾皇聖明”

    得到朱皇帝肯定的吳三風,內心大定,先磕三個響頭,再高呼朱皇帝聖明英明。

    “回稟陛下”

    “末將,還有家佷,很久沒見吳妃娘娘,家人甚是想念”

    “臨走之前,末將和家佷,能不能入景陽宮一趟,覲見吳妃,就簡單的敘敘家常”

    “其二,祖永烈的爵位問題”

    “他的爵位,是祖可法傳下來的,現在是子爵”

    “其三,祖永烈的兵馬問題”

    “他手頭上,有五千兵馬,還有不少家眷,一旦全部投過來,這個又該如何安置”

    “陛下聖明”

    “能否考慮一下,給末將透個底,末將的把握,也能更大一些”

    “咚咚咚、、”

    快速說完,這個老匹夫,也不敢看朱皇帝了,直接跪下去,磕頭如搗蒜。

    沒錯的,這個老武夫,听到祖永烈在江南的時候,就一直暗暗的思考,該如何搞定。

    是的,吳氏和祖氏,是姻親關系,也是利益同盟。

    但是,兩個家族之間的關系,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一榮俱榮啊。

    西南吳氏,不能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去做有損祖氏利益的事情,否則就沒得談了。

    所以說,吳三風要想真正的說服祖永烈,就必須考慮祖永烈的利益,甚至是他身後的祖氏。

    首先,滿清冊封的爵位,得保留吧,至少不能降級吧。

    吳三風很清楚,朱皇帝對爵位的執念,否則不會罷免廢黜那麼多爵位。

    其次,是兵權的問題,大幾千的人,跟著祖氏祖永烈。

    這里面,就有不少兵將,是從關外跟到關內,再到大江南,這個也要安置的。

    最後,就是入宮的問題,這個就簡單了。

    臨走之前,他要帶著吳應麒,入宮看看吳阿珂,三個家族核心,得好好商議一下吧。

    “呵呵”

    “老狐狸”

    “老匹夫,老殺胚”

    “選的倒是時候,真敢開口啊”

    听完吳三風的三個條件,再看著磕頭不止的老家伙。

    龍座上的朱皇帝,目光冷冽,呵呵冷笑,冷言冷語,嘀咕個沒完。

    不愧是將門出身的人啊,很有遠見,也很有膽略,知道什麼時候,說什麼樣的條件。

    沒錯,祖永烈的爵位,兵權,肯定是招降條件。

    之前,一直看重爵位的朱皇帝,是故意裝聾作啞,不想主動說出來。

    想不到啊,這個老匹夫,膽子真大啊,真的敢開口要東西。

    不過,想了想,也就釋然了,遼東軍閥,能一直存活幾十上百年,這就是他們的生存法則。

    “好”

    “朕現在就答復你”

    沉思了一會,下定決心的朱皇帝,重重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入宮覲見,沒問題”

    “皇室天家,也是講究人情冷暖的”

    “更何況,朕的愛妃,也甚是想念你們”

    “去吧,沒問題”

    “帶上吳應麒將軍,好好見個面,吃個飯,朕會吩咐下去的”

    “還有一點,去大江南,朕也會安排錦衣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丁仁”

    “你也記一下,派出得力干將,沿途好好照應吳老將軍,護衛周全”

    說到這里,朱皇帝特意回過頭,看著自己的心腹丁仁,吩咐了幾句。

    沒錯的,從兩廣北上江浙,過了福建的沿海地界,就是滿清的範圍了,還是有點風險的。

    這個吳三風,一旦出了問題,那就是大問題了,會有一大堆人倒霉的。

    至于入宮覲見,朱皇帝更是沒問題,不會為難他們。

    是的,這個年代的宮禁,是非常嚴格的,普通的男丁,即便是家屬,也不能隨便進出。

    朱皇帝知道,吳三風帶著吳應麒,去景陽宮,肯定不是為了敘舊。

    真正的目的,應該是商議大事,如何去說服祖永烈,要付出什麼籌碼,才能真正的打動。

    “爵位”

    “這個啊,你知道的”

    “現在不是永歷王朝,朕很重視爵位的封賞”

    “大明也有祖制,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冊封”

    “否則,年前的時候,朕就不會廢黜那麼多爵位”

    “新朝的爵位,最新冊封的功勛名單,最大的爵位,也就是侯爵”

    “就像剛才,舊港侯的冊封,就有不少人反對”

    “所以說,這個爵位冊封,讓朕很為難的”

    是的,現在的爵位,不是之前的幾個王朝,一文不值的玩意。

    去年的大朝會,朱皇帝的大封賞,冊封最高的,也就是侯爵,公爵一個都沒有。

    唯一的郡王,只有朱企一人,那是宗室宗正,其他的王爵和公爵,都是原有的,或是降爵位的。

    就像今天晚上,為何那麼多人,反對冊封張蒼水,就是因為知道,朱皇帝要控制爵位了。

    那個祖永烈,再怎麼牛逼,還能比張蒼水更牛嗎,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

    “這一次,朕就破例一次,也算是給吳氏一個恩典”

    “畢竟,你們這些人,帶著那麼多的兵將,千里迢迢的,從漢中趕過來”

    “朕的吳妃,也懷了身孕,朕不能讓寵妃,沒了面子”

    “這樣吧”

    “子爵,大明現在還沒有”

    “不過,你們可以放心,朕馬上就下旨禮部,開始增設子爵,絕不會虧待祖永烈的”

    “當然了”

    “你們,或是祖永烈,要是有心的話,要想更高的伯爵,或是侯爵”

    “那也沒問題,朕不會吝嗇的”

    “但,需要戰功,功勞有多大,朕的封賞,就會有多大”

    “畢竟,你也看到了,朝廷的幾個尚書,並不是吃干飯的、、”

    是的,思來想去,朱皇帝也拿出了折中辦法,不能一味的死腦筋。

    現在的大明王朝,軍力豪橫,朱皇帝就非常強勢,舍不得冊封爵位。

    但是,天底下有一大堆的軍閥武夫,一個個桀驁不馴,不見兔子不撒鷹。

    眼見的吳三風,夔東的李復榮,馮啟鳳,就是典型的例子。

    你朱皇帝不給,那他們就會想辦法,一直惦記著,甚至是叛逃,投誠滿清韃子,換取榮華富貴。

    說實話,滿清的爵位,明顯就比大明靈活多變,公侯伯子男,一二三等,亂七八糟的一大堆。

    所以說,朱皇帝不能再等下去了,不能等天下太平了,再著手改革。

    現在,增設一個子爵,學習滿清韃子,也是一種試探,看看朝廷的反應吧。

    沒辦法啊,現在是東征,將來是北伐,會有一大堆的軍閥軍頭,都會眼巴巴的看著爵位呢。

    這個祖永烈,就算是試驗品吧,先許諾一個子爵。

    要想伯爵,侯爵,那也是可以的,用韃子的人頭來還,要是能干掉岳樂,朱皇帝直接賞國公了。

    “兵權方面”

    “也是差不多的”

    “朕可以許諾,留一個營的編制,祖永烈就是主將”

    “但是,規矩不能變,大明的軍隊,就得守大明的規矩”

    “到時候,也是統一改編,得符合兵部的標準,這都是老規矩了”

    “怎麼樣?吳老將軍”

    “這就是朕的誠意,你老還滿意嗎?”

    說到這里的朱皇帝,眉頭一挑,俯視凝視下面的吳三風,直接反問了一句。

    是的,這就是朱皇帝最後的誠意了,要麼接受條件,要麼就滾蛋了,朱皇帝親手去剁了祖永烈。

    沒錯的,準備了那麼長時間,東征北伐,已經進入了沖刺階段。

    搞定了大江南,就等福建的消息,如果有人不想要體面,朱皇帝就會帶兵,去送他一程。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41章 增設子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41章 增設子爵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