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722章 大朝會之主官任命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722章 大朝會之主官任命

    “嗯”

    “因道侯,很不錯”

    “心胸廣闊,舉薦有功”

    五華山,皇極殿,龍座上的朱皇帝,听完幾人的舉薦之後,臉色稍緩,滿意的點了點頭,大聲夸贊了幾句。

    這個因道侯尚可喜,確實是老狐狸啊,把握的時機很到位,果斷堅決,沒有一絲的拖泥帶水。

    很明顯,這個家伙感受到了孤獨,在朝舉目無親朋,想拉攏團結更多的廣東派系。

    “嶺南三忠”

    “陳邦彥,陳子壯和張家玉,都是大明的忠臣志士啊”

    “這樣吧”

    “張尚書,你代表吏部,再發兩份詔書,誠邀屈大均和陳恭尹入朝”

    沒錯,廢了那麼多口舌,朱皇帝肯定要用新人的。

    特別是忠烈之後,又是大名鼎鼎,影響力非常大的忠臣志士。

    那個屈大均,朱皇帝在廣州城,睡尚盧氏的時候,就听說過了。

    《廣州竹枝詞》,洋船掙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至于陳恭尹,朱皇帝是真的沒听說過,嶺南三忠倒是印象不小。

    嶺南三大家,北田五子,剩余的人,朱皇帝也不打算征召入朝了。

    沒那個必要了,太多了也不好,容易被朝臣排擠打壓。

    尤其是那個?梁佩蘭,竟然參加滿清的會試,一副賣國求榮的奴才樣。

    “來人”

    “擬旨”

    談的差不多了,龍座上的朱皇帝,挺直背脊,目光錚亮,環顧下面的大幾百官員,氣勢十足,大聲下旨︰

    “戶部主事黃殿卿,連城瑜”

    “德才兼備,兢兢業業,忠誠勤勉,獻計獻策,功勛卓著”

    “今特旨擢升黃殿卿,連城瑜,為戶部郎中,正五品,以示嘉獎”

    “忠臣志士,王夫之”

    “抗清復明,十幾年如一日,國士無雙,國之棟梁”

    “今特旨擢升王夫之,為戶部右侍郎,正三品,以示嘉獎”

    黃殿卿,是朱皇帝的心腹之一,從第一次南下兩廣的時候,就一直跟在身邊,當然要提拔了。

    連城瑜,是廣東總督連城璧的弟弟,能力也不錯,忠誠度很高,跟了一段時間,剛好提拔上去。

    尤其是年齡,這兩個人都是30歲左右,龔彝那一批老頭子退休以後,就該輪到他們上了。

    大名鼎鼎的王夫之,影響力太大了,必須給一個高官,戶部右侍郎是正三品,算是千金買馬骨吧。

    “工部郎中趙爍”

    “忠臣之後,任職工匠營期間,屢立功勛,忠心耿耿,勤勉不懈”

    “今特旨擢升其,為工部右侍郎,正三品,以示嘉獎”

    “其原有的職位,交由郎中畢應福”

    “至于刑部的左侍郎,暫時空缺吧”

    “其他的兵部,吏部和禮部,所空缺的中層官員”

    “就交給庭推吧,再擬定各部的郎中,員外郎,各司主事的名單”

    老工匠趙爍,今年也是35歲左右,是朱皇帝在永昌的老人,忠心不二,也到了要提拔的時候。

    沒錯,兵部,戶部和工部,這三個部門,朱皇帝安排的人最多,就是為了好好打仗殺韃子。

    如今,整個六部,所有的尚書和侍郎,基本上都配齊了。

    當然了,刑部左侍郎的位置,還有一個空缺,朱皇帝不打算安排人了,再等等看吧,反正不指望刑部。

    事實上,大明朝廷經過一年的運作,也能發展的不錯,效率很高。

    當然了,朱皇帝也沒有太狠心,留下了一大堆郎中,員外郎和主事,讓他們去庭推,分果果去吧。

    “咚咚咚”

    “吾皇萬歲”

    “大明萬年”

    “微臣誓死效忠大明”

    黃殿卿,連城瑜和趙爍,3個少壯派文臣,滿目激動,一個個吼聲如雷,磕頭蹦蹦響。

    這已經是很明顯了,能在大朝會里面,單獨拎出來升官的,這輩子基本上就是前途無量了。

    特別是趙爍,這個趙士楨的族人,老工匠一個,再次站上了大明的權力中心。

    “起來吧”

    “你們都是好臣子,忠臣之楷模”

    坐在龍座上的朱皇帝,大刀金馬的坐著,大手一揮,示意他們可以起來了。

    沒錯,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現在的他,必須要有全局意識,為將來的十幾年,好好規劃做打算。

    “都察院”

    “左都御史鄔昌期”

    “忠貞不二,敢作敢為,能秉公任直,勤勉不懈”

    “這個御史做的很不錯,就繼續做吧”

    “右都御史裴廷楷”

    “在朝廷危難之際,先帝慘遭凌辱之時,未能挺身而出,未盡人臣之本分”

    “既然,那麼喜歡裝聾作啞,龜縮不前,那就回家去吧”

    “右都御史的職位,就交給總督洪𤔡鰲”

    “僉都御史的職位,不變,還是原來的毛壽登”

    沒錯,朱皇帝對于朝廷的架構,也是有一套準備的。

    六部的官員架構,是朝廷的核心,涉及到朝廷的正常運作,他一般不會輕易動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是,這個都察院御史,三司法之一,也是朝廷的重要部門,可以動手清理了,

    現在是非常時期,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顯得不是那麼舉足輕重,但將來就不一樣了。

    “咚咚咚”

    “吾皇萬歲”

    “大明萬年”

    “老臣遵旨,老臣叩謝皇恩”

    鄔昌期,洪𤔡鰲,毛壽登,膽顫心驚,內心狂喜,忙不迭地的站出來,磕頭行大禮,高呼萬歲謝恩。

    “咚咚咚”

    “老臣、、老臣遵旨”

    剩下的右都御史裴廷楷,又是滿目蒼涼,雙眼無神,巍巍顫顫的站出來,哆哆嗦嗦的磕頭謝恩。

    本以為,剛剛朱皇帝搞定了冊封,就不會再清算了,想不到啊。

    沒錯,裴廷楷心里面,很清楚是怎麼回事,還是當初在緬甸的舊事。

    那時候的朱由榔,被緬甸王室逼迫,要求下旨讓岷王監國撤兵。

    當時情況危急,江夏郡王朱蘊鋏,左都御史鄔昌期,便站出來硬剛朱由榔和馬吉翔。

    如今,朱皇帝登頂天下,回過頭來清算,也是很正常的。

    “下去吧”

    龍座上的朱皇帝,大手隨意一揮,沒有一絲的惻隱之心,又免掉了一個朝廷的正三品大員。

    沒錯,這種人,關鍵的時候,不能站在正確的位置上,是不能做御史的,沒有原則啊。

    “來人”

    “繼續擬旨”

    “大理寺卿,擬定陳恭尹,正三品”

    “鴻臚寺卿,擬定龍世榮,正三品”

    “太常寺卿,擬定羅子明,正三品”

    “光祿寺卿,擬定屈大均,從三品”

    “太僕寺卿,擬定胡顯,從三品”

    嘩嘩嘩,氣定悠閑的朱皇帝,金口一開,很快又擬定了五寺的主管官員。

    沒錯,就是一口氣,任命了五個主管官員,根本不給任何人機會。

    屈大均和陳恭尹,朱皇帝要想籠絡人心,肯定少不了給出高官厚祿。

    龍世榮,是滇西土司的代表,一直支持朱明皇室,這一次的土司大行動,更是鼎力支持。

    羅子明,就是朱企在貴州布政使司的心腹,從永昌的時候,就跟著朱皇帝了,處理糧餉雜務。

    胡顯,出身兵部,從永昌監國以來,每逢大戰,都跟在身後,忠心耿耿。

    “呃”

    殿下為首的張佐宸,听完皇帝的口諭後,立馬就不淡定了,呃了半天,不知道如何勸說。

    哪有如此行事的,等同于廢了五寺,主管官員全換人了,下面的人,沒了奔頭,望眼欲穿啊。

    “回稟陛下”

    “這五個主官,好像都有從軍的經歷”

    “大理寺掌管司法,太常寺負責祭祀,太僕寺管理畜牧,光祿寺負責壽宴,鴻臚寺負責接待外賓”

    “這些部門,諸事較為瑣碎,錯綜繁雜,需要足夠的耐心”

    “還有,鴻臚寺是正四品,負責接待藩國使者”

    沒辦法,忍無可忍的張佐宸,還是站出來,勸說了幾句。

    大明朝廷,又不是沒有文官,五寺的主官沒了,但是有左右寺卿啊,都等著提拔呢。

    沒錯,大朝會之前,很多人給張佐宸,送禮打招呼了,門生故吏一大堆。

    但是,他怎麼也想不到,朱皇帝會來這麼一出,可見對下面的朝臣,有很大的意見啊。

    “沒事”

    “就這樣吧”

    “朕相信他們,更何況,下面還有不少官員呢”

    “做官嘛,學一學啥都會了”

    “當然了,龍總兵最近有要事,忙完以後,再上任吧”

    朱皇帝大手一揮,固執己見,拒絕了張佐宸的勸說,沒有一絲的妥協可能。

    很簡單,他對五寺的意見,非常不滿啊。

    年初的時候,磨盤山之戰,就是大理寺的左少卿盧桂生,臨陣投敵,差點毀了明軍的大好局面。

    當然了,盧桂生也很慘,直接被親衛營剁碎了,喂了龍江的小魚。

    “至于鴻臚寺”

    “這樣說吧,以後要改一改”

    “品級要提上來,正三品,主官最好也是武將出身”

    “還有,剛剛說的朝貢貿易體系,也要更改”

    “朕的大明朝,不是雜貨鋪,不需要跟他們搞這一套”

    “鴻臚寺,以後要態度強硬,朝貢貿易的估價,只能是一半”

    沒錯,朱皇帝重點,就是鴻臚寺,以後的外交部門。

    所謂的朝貢,大明辛苦了一大坨,總得收點好處費,辛苦費,賺點茶水費吧。

    沒錯,他就是不想這種貿易發展下去,他寧願派出自己的船隊和軍隊,去外面開拓,尋找自己的狼性貿易。

    現在是航海大時代,得向鷹醬學習,川建國同志的想法,就很不錯。

    駐軍放航母,交保護費,且得年年漲,不听話的小國首腦,立馬敲掉,換上听話的狗腿子。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722章 大朝會之主官任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722章 大朝會之主官任命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