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宣判”二字,被他咬得極重,帶著一種放棄抵抗、等待最終命運的確認。
秦臻看著這位曾經翻雲覆雨、如今卻形銷骨立、眼神空洞的老者,心中亦是百感交集。權力場上的博弈,沒有永遠的勝者,只有不斷更迭的棋局與永恆的代價。
他緩緩地點了點頭,沒有言語,但這個動作已經說明了一切。
看到秦臻點頭,呂不韋臉上最後一絲血色也褪盡了,眼神徹底黯淡下去。
一瞬間,他仿佛蒼老了十歲,那股曾經支撐他縱橫捭闔、睥睨天下的精氣神被徹底抽空,只留下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軀殼。
沉默,再次壓在兩人心頭。
不知過了多久,呂不韋才用極其沙啞的聲音開口,每一個字都吐得異常艱難“左庶長今日前來……想必是帶來了大王的旨意。”
他頓了頓,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懇求,卻又帶著屬于他最後的尊嚴
“不韋……願主動辭去相邦之位。此位,本非呂不韋所能久居。強留,徒增禍端,誤國誤己。然……”
他再次深吸一口氣,目光不由自主地、充滿無限眷戀與不舍地投向案幾上攤開的《呂氏春秋》書稿,聲音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顫抖
“不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此書,耗費不韋心血,匯聚門客三千,廣納百家精要,亦寄托不韋對國家治理、天下太平之淺見。
如今,只差最後幾篇的定稿與統校,已然接近尾聲。
此書若成,不敢說澤被萬世,但于大秦治道,或可有涓滴之益。
惟願大王…成全老臣這點…殘念。
懇請左庶長轉奏大王,能否……再寬限些時日?
待此書真正完工,不韋必當在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之面,親自向大王呈上辭表,雙手奉還相印,告老……還鄉。”
最後四個字,他說得異常沉重,帶著無盡的蕭索、落幕的悲涼以及對未知歸宿的茫然。
告老還鄉?
一個曾經掌握大秦命脈的人,他的“鄉”又在何處?
不過是一句客氣的流放罷了。
秦臻看著眼前這位徹底被打倒的昔日權相,心中亦是五味雜陳。
呂不韋的請求,于情于理,于秦臻心中,乃是人之常情,亦是給這位昔日權相最後的一份體面與尊嚴。
《呂氏春秋》的編纂,確有其價值,嬴政也並非全然否定。
而呂不韋主動請辭,總好過被明旨罷黜,更能彰顯嬴政的寬仁與念舊,避免不必要的爭議。
他緩緩點頭,聲音平穩,帶著些許安撫之意“呂相拳拳之心,對《呂氏春秋》之執著,臻親眼所見,感同身受。
臻必當一字不落,如實轉奏大王。
大王仁厚,念及相邦多年為國辛勞與一片著書立言之心血,想必…亦會體恤老臣之心,予以周全。”
他沒有把話說死,但承諾轉奏,並暗示嬴政並非不通情理之人,已是給了呂不韋一絲渺茫的希望和最後的慰藉。
呂不韋聞言,緊繃的身體似乎松弛了微不可察的一分,並暗示嬴政並非不通情理之人,已是給了呂不韋一絲渺茫的希望和最後的慰藉。
他掙扎著站起身,對著秦臻,極其鄭重地拱手,深深一揖“如此…多謝左庶長了。此恩…不韋銘記于心。”
這一揖,是感謝,是哀求被應允的釋然,更是一個時代的落幕者對另一個時代的告別。
告別他叱 風雲的權臣生涯,告別這座象征著他一生巔峰與沉淪的相府。
秦臻亦起身,肅然拱手還禮“相邦保重,臻…告辭了。”
他知道,此間事已了,再無多留的必要。
再多的話語,此刻皆為虛妄。
呂不韋也未強留,親自將秦臻送至相府門口。
待行至府邸的大門前,秦臻停下腳步,再次回身施禮“呂相留步,請回吧。”
呂不韋站在門檻前,他微微抬手示意不必多禮,目光卻越過秦臻的肩頭,望向府門外車水馬龍的街市,望向遠處的咸陽宮闕剪影。
那目光深邃悠遠,像是要將這浮華權勢、這半生跌宕,都最後刻印在眼底。
“左庶長慢行…”他聲音嘶啞地道別。
秦臻不再多言,轉身登上馬車。
車夫揚鞭,車輪轆轆啟動。
當秦臻的馬車轉過街角,徹底消失在視線盡頭,呂不韋依然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呵…”
一聲蒼老而苦澀的嘆息,從他喉間溢出,消散在空曠的門庭里。
他扶著冰涼的門框,緩緩轉身,步履沉沉地走回府邸深處。
其步履間,老態盡顯,再無半分昔日的意氣風發。
“唉一子錯,滿盤……皆輸。”
當年邯鄲街頭慧眼識“奇貨”的雄心壯志,入秦後運籌帷幄、揮斥方遒的萬丈豪情,編篡煌煌巨著欲立萬世之言、澤被後土的宏大抱負
終究都敵不過這權力迷局的無常變幻。,敵不過這人性貪婪的深淵反噬。
這聲嘆息,混雜著無盡的悔恨、不甘、絕望後的釋然與徹底的疲憊,是他對自己一生跌宕起伏、最終黯然收場的終極注解。
那盤由野心、權謀、失控與致命誤判交織而成的棋局,終究是落錯了最關鍵的一子。
滿盤錦繡,億萬算計,頃刻間盡付東流。
離開那座彌漫著落幕氣息的相府,秦臻的車駕徑直前往華陽宮。
秦臻端坐車中,閉目養神,呂不韋那蒼涼而坦蕩的自白猶在耳畔。
與呂不韋的會面,是斬斷舊時代的鎖鏈;而即將與華陽太後的會晤,則是奠定新時代權力格局的重要一環。
華陽宮依舊莊嚴肅穆,楚地的蘅蕪香氣在宮苑中淡淡縈繞。
然而,與前次秦臻前來“求取”支持文書時的凝重試探不同,此次宮內的氣氛明顯松弛了許多,甚至帶著一絲塵埃落定後的平和。
侍女通傳後,秦臻再次被引入那間熟悉的花廳。
華陽太後依舊坐在那張座椅上,她今日的氣色似乎比上次好了不少,眉宇間那股凌厲的威壓感淡去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看透世事、放下重擔後的從容與坦然。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