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羅深深一揖,聲音洪亮,充滿了真誠的贊譽,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趙國此舉,避眼前之禍,啟霸業之基,必為後世史家稱頌不已。
以五城之暫時割舍,換取西境安寧、北疆開拓之千載良機,此等胸襟氣度,實乃雄主之風範。
秦趙結盟,共襄安定,此誠兩國之福澤,天下之幸事。
我王聞之,亦必感念大王誠意之深重,外臣代秦王,先行謝過大王高義。”
外交辭令流暢而出,殿內劍拔弩張的氣氛驟然緩和不少。
隨即,雙方在滿朝趙國文武神色復雜的注視下,有驚愕,有無奈,有憤懣,亦有少數人眼中閃爍的精光,于龍台宮大殿之上,正式簽訂了秦趙結盟國書。
案幾被移至殿中,宦者令立刻鋪上潔白的帛書。
趙國的史官與蕭何,共同執筆,將雙方議定的條款河間五城歸屬秦國,以及趙國擊敗燕國後,將再割讓部分燕地城池作為謝禮,一字一句,清晰地書寫于帛書之上。
甘羅代表秦國,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蓋上了象征使節身份的青銅印信。
輪到趙偃時,他握著筆的手在滿殿死寂的注視下,他停頓了片刻,才沉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隨後,宦者令捧出趙國國璽,蘸滿朱砂,蓋在了帛書之上。
整個過程中,趙偃臉上一直維持著一種極其僵硬、近乎扭曲的和煦笑意,仿佛在極力說服自己這一切都是為了趙國的“長遠大計”。
儀式完畢,趙偃臉上擠出堪稱溫和的笑容,扶起行禮的甘羅“甘使臣少年英才,談吐不凡,見識深遠,真乃國之棟梁。
寡人今日得見,方知英雄出少年。望秦趙自此永結盟好,共襄盛舉!”
“趙王厚愛,外臣愧不敢當。願秦趙之盟,如大河奔流,綿長穩固,利澤蒼生。”甘羅謙遜回應,順勢起身。
然而,就在趙偃轉身,背對著甘羅和滿朝大臣,一步步重新踏上台階時,他臉上那刻意維持的和煦笑容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怨毒與刻骨的屈辱,嘴角微微抽搐著。
寬大的袍袖下,他藏在袖中的手,想必已是緊握成拳。
甘羅與蕭何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瞬間的變化,心中俱是一凜。這趙偃,絕非善類,今日割城之辱,他日必思報復。
這份怨恨的種子,已然深深埋下。
簽盟已畢,甘羅與蕭何婉拒了趙王“盛情”的宴請,以“王命在身,需即刻返秦復命,不敢片刻耽延”為由,迅速告辭,幾乎是片刻不停地帶人離開了邯鄲城。
當車駕駛出邯鄲城門,甘羅與蕭何都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驟然減輕。
“速將此盟約,快馬加鞭,呈送大王手中。”
甘羅將那份承載著趙國妥協的帛書,鄭重交給一名護衛“沿途換馬不換人,晝夜兼程,務必以最快速度抵達咸陽。此乃國事,萬不容失。”
“喏!”
護衛雙手接過帛書,貼身藏好,翻身上馬絕塵而去,迅速消失在通往西方的官道盡頭。
這份捷報,將比他們的歸程更快抵達嬴政的案頭。
甘羅目送著信使消失的方向,長長舒了一口氣。
隨即,他目光轉向蕭何,眼中閃爍著完成使命後的輕松與對同伴的親近“蕭兄,大事已定。先生前往大梁延請廉頗老將軍,算算時日,即便一切順利,此刻應仍在歸途之中。
你我歸秦,不如加快腳程,先至函谷關稍作停留?
一則休整,等候先生一同返咸陽復命;
二則,也好將在趙國的詳細情形,先行梳理清楚,待見了先生,也好細細稟報,共商後續。”
他眼中閃著光,既有完成使命的放松,也有對與秦臻分享成果的期待。
蕭何正仔細檢查著行囊中備份的盟書副本以及一路記錄的趙國風物、人情、軍備見聞的簡冊,
聞言抬起頭,沉靜地應道“甘兄思慮周全。在函谷休整,正好將此行文書徹底整理清晰,以備大王與先生垂詢細究。
且與先生同行歸去,路途之上也可彼此照應,探討國策。”
兩人相視一笑,帶著完成重任的輕松與一絲對未來的期許,踏上了歸途。
身後,邯鄲城池的輪廓,在漸漸西斜的夕陽余暉下,變得越來越模糊,最終沉入暮色之中。
數日後,甘羅與蕭何的車駕風塵僕僕地抵達了函谷關。
“甘使節,左庶長的車駕尚未抵達關中。”一名提前抵達的護衛上前稟報道。
“嗯。”
甘羅點點頭,望向東方蜿蜒的官道,眉宇間帶著一絲完成重任後的放松,卻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趙國朝堂上的唇槍舌劍,趙偃那怨毒的眼神,依舊在他腦海中回旋。
待兩人在驛館安頓下來後,甘羅雖年少氣盛,此刻也深覺此行耗神費力。
在驛館休憩時,腦海中仍反復推演著趙國朝堂上的每一個細節,特別是趙偃轉身時那瞬間崩塌的假笑和陰狠,讓他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這份屈辱,趙國絕不會善罷甘休。
蕭何則利用這難得的間隙,伏案疾書。他將一路觀察到的趙國關隘守備、邯鄲民生、官場風氣等信息,分門別類,條理清晰地整理成冊。
他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又回到了鬼谷學苑藏書閣的書案前,只是此刻筆下的文字,蘊含著更直接的邦國利害。
甘羅與蕭何,一個倚窗沉思,一個伏案疾書,靜靜等待著秦臻的歸來,準備共同向那位年輕的秦王,獻上一份足以撬動天下格局的開端之禮。
二人在關內驛館又住了十余日,他們每日處理一些後續文書,整理在趙國的詳細見聞記錄。
甘羅也利用閑暇,饒有興致地觀察著函谷關的運作,其嚴謹的盤查、高效的文書傳遞、駐軍將士的整肅風貌,讓他對大秦堅實的根基有了更深切的體會。
蕭何在完成初步整理後,則更關注關隘的物資調度、戶籍管理、律令執行等細微之處,不斷印證著自己在鬼谷所學到的富國強兵之道。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