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457章 宮門外的泣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457章 宮門外的泣求

    他用手背狠狠抹去臉上縱橫交錯的淚痕,眼中瘋狂的血色稍稍退去,卻並未消失,而是沉澱下去,被一種更深沉、更冰冷、更專注的決絕所取代。

    趙國是他的!趙王的冠冕只能是他的!趙偃…只是個竊國奸賊!

    他在秦國,是質子,是囚徒,更是趙國最後的希望。

    至少在趙佾心中,他必須成為這唯一的希望

    一個無比清晰、無比強烈的念頭,瞬間照亮了他絕望的心

    回趙國,必須立刻回去。

    回去奪回屬于自己的一切,回去戳穿趙偃精心編織的陰謀,回去…為父王守靈,不能讓趙偃那個奸賊玷污趙國的宗廟。

    這個念頭一旦生出,便如野火燎原,在他心中瘋狂蔓延、燃燒,再也無法遏制,成為了他生存下去的唯一意義。

    他那雙原本瀕臨渙散崩潰的眼眸,此刻強行凝聚起一道孤注一擲、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玉石俱焚的寒光。

    章台宮後殿內,嬴政正與秦臻對坐于巨大的輿圖前。

    輿圖上,代表趙國疆域的部分被朱砂重重勾勒,旁邊散落著幾卷攤開的絹帛文書。

    “先生,昨日李斯所呈‘納流策’細則,寡人反復思量,以為其中關于流民安置、戶籍管理的條款尚需再明晰幾分。”

    嬴政指尖點在關中沃野與三晉之地交界處,繼續說道“故,寡人以為,欲大量、有序吸納關東流民,充實我關中根本之地,必先立鐵律。

    凡六國流民入秦者,無論男女老幼,抵達關隘或指定城邑,皆需即刻登記姓名、籍貫、人口、能役于官府造冊。

    按丁口授田,授田之時,即明確其耕戰一體之責,平日為農,戰時為兵,此為根本。

    若有匠人願入作坊匠籍者,由工師考校其技藝高低,評定等級,賜爵一等至三等不等,並允其攜帶家眷在關中落戶安居。

    此令需快馬傳檄邊境各郡縣,張貼于市集、城門、關隘各處顯眼位置,務使流民皆知我秦法之公允、歸秦之生路。”

    秦臻凝神細听,不時點點頭。

    待嬴政言畢,他沉吟片刻,補充道“大王明鑒,此舉確為固本強秦之良策。臣細察六國民情

    魏、韓之地多冶鐵、制器之巧匠;

    趙、燕之民擅畜牧、馴馬之術;

    齊人則通商賈、精百工。

    大王,可著少府丞會同考工室,盡快厘定詳細章程。按其各自所長,分置于冶鐵坊、織造署、制陶窯、官牧場等處。

    給予其合理的工錢、口糧,確保生計高于其故國。

    如此,流民方能有恆產、有恆業,心安則根深,為我大秦所用,增賦稅、強軍備,源源不絕矣。

    現如今,六國貴族大多仍沉迷于盤剝其民,視民如草芥。而我大秦,卻能為其開生路、賜爵位、予恆產……人心之向背,高下豈非立判?

    流民安定,則關中人口日增,國力日盛,此消彼長,大勢已成矣。”

    兩人正就吸納流民、增強國力的具體細節深入商討,殿外傳來劉高刻意壓低卻又難掩急促之意的稟報聲

    “啟稟大王,趙國質子春平侯趙佾,于宮門外求見。其神情…甚是激動悲憤,狀若瘋癲,涕淚橫流,言有十萬火急之事,須即刻面見大王。”

    聞言,嬴政與秦臻的目光短暫交匯,彼此眼中都掠過一絲了然。

    “宣他進來。”嬴政放下手中的絹帛,聲音平淡無波,听不出絲毫情緒。

    少頃,殿門開啟,趙佾踉蹌而入。

    他身上依舊穿著質子的玄色常服,但發髻散亂不堪,雙眼紅腫,布滿了駭人的血絲,臉上縱橫交錯的淚痕雖已干,卻留下了清晰的印記。

    他渾身彌漫著一股濃烈的悲痛與焦灼,步履虛浮,全然失去了往日作為一國儲君那份沉穩持重的儀態。

    他甚至沒有走到應有的覲見位置,便在離御階尚有數步之遙的大殿中央,“噗通”一聲,雙膝重重跪倒在地,額頭重重叩下。

    “秦王!”

    趙佾的聲音嘶啞破碎,帶著哭腔,充滿了絕望的懇求“求秦王開恩!求秦王垂憐!放佾歸國!趙佾…趙佾願以性命、以祖宗神靈起誓,歸國之後,永世感念秦王恩德!

    必使趙國永為秦國睦鄰,絕不相負!”

    趙佾伏在地上,肩膀劇烈地顫抖著。

    殿內一片寂靜,只有趙佾因極度激動而發出的粗重喘息聲在大殿中回響。

    嬴政居高臨下地俯視著腳下這個泣不成聲的前太子,眼神平靜無波,像是在審視一幅早已預料、精心繪就的畫卷。

    “秦王!懇求秦王!”

    趙佾見嬴政毫無回應,心中更急,抬起頭,淚水再次涌出。

    那份屬于太子的驕傲與矜持此刻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個痛失至親、家園被奪的可憐人的哀求

    “方才…方才佾得報,寡君…寡君先王…已然…已然薨逝。”

    說出“薨逝”二字時,他渾身又是一陣劇烈的顫抖。

    他咬著牙,淚水滾滾而下“佾身為人子,不能為父王侍奉湯藥于榻前已是終身大憾!

    身為人臣,不能護衛君王更是萬死之罪!

    身為國之儲貳,宗廟嗣子,值此國喪危難之際,豈能不歸?豈能不為父王奔喪守靈、扶柩入陵?

    此乃人倫大義,天道綱常。”

    說到這,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近乎淒厲的質問“秦王!佾乃趙國太子,理當回國主持國喪,穩定朝局,以安社稷,以慰民心。

    求秦王念在…念在秦趙邦交之誼,念在佾一片赤誠孝心,開天地之恩,放佾歸趙。

    求秦王成全!求秦王開恩!”

    說到最後幾個字,趙佾已是泣不成聲,額頭再次重重磕下。

    大殿內彌漫著沉重的寂靜,只有趙佾壓抑不住的、斷斷續續的抽泣聲在梁柱間縈繞。

    “春平侯節哀。”

    嬴政沉默了片刻,方才緩緩開口,聲音平穩,不帶絲毫波瀾“汝之孝心,寡人感同身受,亦為之動容。趙王丹不幸薨逝,寡人身為鄰邦之君,亦深表痛惜。”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457章 宮門外的泣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457章 宮門外的泣求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