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438章 知行合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438章 知行合一

    他稍作停頓,語氣轉為誠懇的反思

    “然則,蕭何心間亦有一絲困惑與隱憂,不敢不稟先生。

    庶民臉上,多見順從刻板;

    小吏眼中,專注之下或有麻木。

    冰冷的律令條文固然精確高效,然那人間的溫情脈脈、那盎然的生機活力、甚或是那點屬于‘人’的真切喜怒哀樂,是否亦在這精密結構中,被悄然禁錮、壓抑?

    秦法巨構,堅不可摧,然細微處,是否少了些柔韌的生氣?”

    接著,他再次引述秦臻百家大會之語,目光帶著探詢“先生曾言‘法治為表,德治為里’。何一路觀之,秦法之‘表’,其森嚴高效,已臻極致;

    然那滋養萬民生機、凝聚人心所向、激發向上活氣之‘里’,似猶待深耕。

    如何在規矩方圓之內,存一份生民之樂,養一份源于人心的活氣?

    此乃蕭何之惑,亦願求教于先生。”

    秦臻靜靜地听著,眼神專注,手指偶爾輕輕點在桌面上,眼中贊賞之情愈發濃厚。

    蕭何的觀察細致入微,感悟深刻而不偏激,尤其那份源自底層的、對“法”與“人”之間張力的敏銳洞察,遠超他的預期。

    他不僅看到了秦法的強大,更觸摸到了它未來需要打磨的稜角,這份未經雕琢便已顯露的洞察力,正是璞玉最珍貴的溫潤光澤。

    待蕭何講完,書房內陷入片刻的寧靜。

    少頃,秦臻微微點了點頭,緩緩說道“見微知著,由表及里,剖肌析理,甚好。汝之所見,秦法之利病,已得其三味。知其利,知其力,識其弊,感其張力,方能真正理解它,駕馭它,運用它,並在未來……完善它。”

    “完善”二字,秦臻說得意味深長。

    隨後,秦臻看著蕭何,問出了那個至關重要、關乎未來的問題

    “既已至此,觀感已得,心中想必已有丘壑。接下來,日後有何打算?是想留在這學苑之內,精研學問,與百家爭鳴,以求立言傳世?還是別有懷抱,欲投身實務,于這滾滾紅塵中踐行所思所學?”

    蕭何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他再次躬身,語氣斬釘截鐵“回稟先生!此番一路行來,觀秦法之經緯,察民生之實態,何深有所悟,深知根基之重要。

    商君所創秦法,譬如精妙巨構。

    欲知其堂奧,登其高閣,必先知其基石如何奠定。

    何以為,欲為良醫,必先識百草之性;

    欲為棟梁,必先知土木之理。蕭何不敢妄求一步登天,空中樓閣終為虛妄。

    何願從最微末處做起,腳踏實地,親身體驗,願為一名最普通的秦吏,親執律令之尺規,親理錢糧刑名之實務,深入閭里,體悟那一條條律令之下真實的喜怒哀樂,感受這秦法治理下的大秦血脈是如何搏動,體察其細微之得失與冷暖。

    唯有身在其中,親手觸踫,方為‘知行合一’之道。唯此,方能不負先生教誨,不負這一路風塵,亦不負心中所求。”

    “哦?甘為一秦吏?從最底層做起?”

    秦臻重復了一遍,眼中精光一閃,臉上的笑意更深了。

    這份清醒的認知、這份務實的選擇、這份扎根基層的決心,遠比他直接要求留在學苑精研高深學問,更顯魄力與卓識。

    不慕虛名,不辭微賤,將自己深深扎入這片治理的土壤,這正是他心目中未來“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的柱石應有的、最堅實的。

    這份務實與堅韌,正是蕭何此刻最耀眼的光芒。

    “善!大善!”

    秦臻欣然撫掌,聲音中帶著難得的激昂“汝能明此理志,有此決心,實屬難得。欲築萬丈高樓,基石最為緊要,根基深厚,方能承重萬鈞。吏者,國之政令始端,民之父母也。

    通曉律令,明察秋毫,處事公正,心系廉明,此乃良吏之本。

    甘從微末做起,于案牘勞形、閭里奔走中求真知灼見,此乃大智慧。

    唯有深知地方疾苦,洞悉律法施行之細微關節,他日方能執掌一方,經緯天下。”

    而後,秦臻話鋒一轉,語氣更為鄭重“然則,秦吏之位,非同農夫走卒,並非僅憑一腔熱血、幾分忠誠、一身力氣便能勝任。

    大秦以法治國,律令繁雜,文書流轉。

    稅賦徭役之計算,刑名錢谷之審斷,戶籍田畝之管理,皆有定制成法,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需通曉律令條文精義,需明悉文書格式流轉,需精于錢糧賦稅計算,更需審慎明辨是非曲直,持心如秤。

    若無根基學識貿然履職,非但于國于民無益,反易生錯漏,辜負朝堂信任,亦傷百姓福祉。”

    接著,秦臻的目光帶著期許落在蕭何身上,指向門外學堂的方向

    “學苑之內,設有專門的‘吏官班’。

    此班專授實務之學律法條文精講、歷代典型案例判析、錢糧賦稅計算之法、刑獄斷案門徑、地方治理方略、公文書寫規制。

    更有郡縣退下來的資深老吏定期講習,傳授其數十年為官之得失經驗、吏事竅要。

    專為有志于投身郡縣治理、欲扎根實務的學子而設。”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房中堆積如山的卷宗,補充道

    “你既有此志,便先入這吏官班潛心學習。待你學已有成,通過學苑與內史府雙重考核,自當為你安排合適去處,從基層歷練開始。

    在此學習期間,學苑亦可為你一份職司,整理謄抄這些積存的卷冊文書。

    此間堆積,以及學苑藏書閣深處,積存了自商君變法以來,秦國各郡縣的大量律令判例、歷年戶籍田畝檔案、賦稅記錄、乃至搜羅來的六國舊籍史料……

    這些,皆是最真實、最具體的治理樣本,是流淌著血與墨的記錄。

    整理謄抄,看似枯燥繁瑣,卻是熟悉秦法條文細微差別、了解文書流轉程序、洞悉政務運作底層邏輯的絕佳途徑。

    亦是磨礪心性、增長實務見識、培養嚴謹作風的良機,于無聲處听驚雷,于故紙堆中見乾坤。你以為如何?”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438章 知行合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438章 知行合一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