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437章 直言肺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437章 直言肺腑

    不多時,兩人來到一處相對僻靜的院落,喧囂之聲頓減。

    院門虛掩,隱約可見里面堆積如山的文書與伏案疾書的身影。

    月潯上前一步,輕輕叩了叩門框,聲音放得更低,帶著敬重“先生,楚國豐邑蕭何士子到了。”

    “進。”

    一個沉穩而熟悉的聲音從門內傳來,正是蕭何在百家大會上銘記于心的聲音。

    聞言,月潯輕輕推開門,側身讓蕭何入內,自己則侍立在門側。

    書房內,秦臻此刻正埋首于一堆復雜的圖紙中,听聞動靜,緩緩擱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

    目光交匯的剎那,蕭何只覺得胸腔里那顆心髒猛地鼓動了一下,一年前墨社外仰望的記憶,與此刻近在咫尺的現實轟然重疊。

    他,終于再次見到了這位點亮他迷茫前路、改變他命運軌跡的人。

    眼前的秦臻,依舊身著那件黑色長袍,眉宇間帶著揮之不去的思慮與疲憊,但那雙眼楮,那份洞悉一切的目光,似乎比百家大會時更深邃,也更具包容萬物的力量。

    蕭何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趨步上前,在距離秦臻桌前數步處鄭重站定,雙手合攏,深深躬身,高舉齊眉,幾乎及地,行了一個極其鄭重的揖禮。

    他的聲音,帶著無法抑制的激動與敬仰

    “楚國寒士蕭何,拜見先生!蒙先生昔日百家大會指點迷津,指引前路,何今日終得至咸陽叩拜尊前。蕭何此來,別無他求,唯願拜入先生門下,效犬馬之勞,求濟世安民之學,懇請先生收錄。”

    他的姿態一絲不苟,帶著楚國士子特有的莊重禮儀,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卻異常清晰堅定。

    字字句句,發自肺腑。

    秦臻放下手中的筆,站起身,繞過堆滿文書典籍的書案,親自上前虛扶了一下蕭何的手臂“不必行此大禮。蕭何,抬起頭來。”

    蕭何依言直起身,目光與秦臻坦然相接,眼中充滿坦誠與渴望。

    秦臻細細打量著這位跨越千里、歷經磨礪終于站在他面前的少年。

    比起一年前百家大會角落里那個衣衫襤褸、眼神迷茫卻執著的影子,眼前的蕭何膚色深了些,身形依舊清瘦,但那份在長途跋涉與底層觀察中磨礪出的沉穩氣度,已悄然取代了曾經的惶恐與不安。

    長途跋涉的風霜刻在眉宇間,沉澱為一種超越年齡的沉穩與堅韌。

    那雙眼楮,依舊明亮如昔,卻褪盡了初時的茫然,變得清澈、深邃、堅定,里面燃燒著一種名為“信念”的光芒,再無半分迷茫的陰翳。

    一絲難以言喻的欣慰與贊賞,在秦臻眼底悄然流淌。

    一年的顛沛流離與底層觀察,這塊他早已看中的璞玉,已被苦難與求索初步打磨出了溫潤而堅韌的底色。

    “一路辛苦。”

    隨後,秦臻溫聲道“自楚國豐邑徒步跋涉,觀魏韓諸國亂象民生凋敝,歷函谷關險隘,踏遍函谷至咸陽數百里官道風塵。

    抵咸陽後,又足足在城中盤桓了半月有余,行走市井,觀察閭里……

    你走了很遠的路,也看了很多,想必也得到不少。”

    他轉身緩步走回桌後坐下,指了指旁邊的蒲團“坐吧。”

    此刻,蕭何猛地抬頭,眼中滿是震驚與恍然。

    秦先生不僅知道自己到了函谷,竟連自己在咸陽城里滯留了多久、做了什麼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日在函谷關的順利通行,果然絕非偶然。

    那份無所遁形之感帶來的短暫驚愕後,隨即被更深的敬畏和一種“果然如此,先生深不可測”的釋然取代。

    他飛快地壓下翻騰的心緒,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鎮定下來,才依言在蒲團上端坐,深深一揖“先生神察,明見萬里,蕭何……唯有感佩于內。何確在咸陽滯留半月,只為”

    “只為切身感受這秦法經緯下的市井百態、民生吏治之實相?”

    秦臻接過他的話,嘴角噙著一絲了然的笑意“這正是我所期待的,不妨道來。在咸陽駐足半月,想必所見所聞,感觸頗深?汝目所見,汝心所思,盡可直言無妨。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那律令條文下的活生生的秦國,究竟是何模樣?”

    聞言,蕭何精神一振,目光灼灼。

    這正是他半月來反復咀嚼、日夜思索、早已準備傾吐的肺腑之言。

    他抬起頭,目光迎向秦臻探詢的眼神,不再有絲毫保留,開始侃侃而談,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完全不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稟先生,咸陽所見,令蕭何震撼者有三。”

    “其一,法行如流,秩序井然。

    咸陽市集,商賈憑‘市籍’交易,市掾執律嚴苛,度量衡毫厘必究。

    爭執乍起,巡吏即至,秦律二字出口,爭端立息。吏員抽稅,依律而行,登記造冊,罕見克扣勒索。

    物價雖有浮動,然根基穩固,商民皆有預期,此乃律法之力,楚地所未曾有也。

    此謂之‘法令行而百業定,名分確則紛爭息’。”

    “其二,民畏律令,亦有所期。

    閭里巷陌,老秦人論‘歲更’徭役,雖有抱怨,終歸‘認命’,蓋因攤派有規,遠勝他國亂抓。

    然談及‘增爵有粟’、‘軍功授田’時,眼中光芒灼灼,期盼之情真摯。

    婦人絮叨‘戶賦’已繳,猶盼‘勤耕’減‘芻 ’。

    官署布告欄前,黔首駐足細讀律令賦稅明細,縱有皺眉憂慮,卻鮮見茫然恐慌。冰冷的條文,竟似已融入骨髓,化為生活之常。

    此謂之‘吏知法度,民畏律令,此乃強國之筋骨’,亦見耕者有其利,戰者得其功之策,深植民心。”

    “其三,高效運轉,國力凝聚。

    小吏執法,雖嚴苛近乎刻板,然循規蹈矩,少有橫征暴斂之態。

    百姓雖常有畏色,然眉宇間亦藏安定滿足之感。

    那細小布告欄上的《征糧令》,背後承載的是軍需國用,是這龐大國家精密運行的基石。高效運轉之間,國力由此點滴匯聚!”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437章 直言肺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437章 直言肺腑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