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255章 嶄露風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255章 嶄露風華

    此言一出,那陰陽家術士臉色大變,似乎想要迫不及待地插嘴反駁。

    可秦臻神色從容,根本不給他任何開口的機會。

    依舊繼續滔滔不絕的闡述著︰“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但此 ‘順’ 絕非順應那看不見、摸不著,縹緲難測的陰陽變化,而是順應社會發展之規律,順應民眾內心深處對安穩生活、富足日子的殷切期望。

    我大秦之國策,正是精準洞察了這一規律。

    自孝公起,便以法治國,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嚴謹完備的律法體系。

    從農田開墾、商賈貿易,到百姓的日常言行舉止,皆有法可依。

    憑借這套完善的律法,大秦讓整個國家有條不紊地在發展的軌道上穩步前行,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最終實現如今這般繁榮昌盛的局面。”

    秦臻的話語,直插這陰陽家術士的心髒。

    言辭犀利而有力,讓人無法抵擋。

    “術士若不能拿出切實可行的治國理政之法,僅憑空洞的陰陽之說,妄圖駁倒我大秦之策,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他微微一頓,環顧四周,聲音愈發高亢︰“大秦之所以能崛起,靠的是嚴刑峻法和高效的行政體系。

    自商君變法以來,秦國令行禁止,民眾皆以耕戰為本,國家方能日益強盛。

    這些都是經歲月磨礪、實踐檢驗的真理,絕非你們那些虛無縹緲的陰陽之說所能比擬。”

    秦臻這番慷慨陳詞,邏輯嚴謹,環環相扣,每一句都有理有據,將術士的觀點批駁得體無完膚。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瞬間沸騰,紛紛交頭接耳,低聲議論。

    有的暗自點頭,對秦臻的這番高論心生敬佩;有的眼中閃爍著光芒,似是被這番言論點燃了思緒。

    反觀那陰陽家術士,此刻顯得狼狽不堪。

    他張了張嘴,試圖反駁秦臻的觀點,卻發現難以找出一句有力的反駁之詞。

    他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在眾人或審視或嘲諷的目光下,只能悻悻坐下,不再言語。

    一時間,整個論道場,再無一人出聲質疑秦臻對大秦推崇法家的闡述。

    在台下眾多听眾之中,一位身著樸素麻衣的少年尤為引人注目。

    那麻衣質地粗糙,一看便是尋常百姓家的粗布所制,腰間僅系著一根同樣質樸的粗布帶。此時那少年,目不轉楮地盯著台上正慷慨陳詞的秦臻,眼神中透著一股超乎常人的專注。

    他與嬴政年齡相仿,那張稚嫩的面龐上,同樣透著一股不屬于這個年紀的堅毅。

    此刻,他的眼中光芒不住閃爍。

    秦臻的每一字、每一句,都仿若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在那扇門後,一個充滿法家智慧與治國方略的新天地正徐徐展開,令他沉醉其中。

    這時候,兵家陣營中的一位老者緩緩站起身子,拱手道︰“秦先生所言極是!如今諸侯紛爭不斷,生靈涂炭。

    在這亂世之中,唯有憑借強大的武力作為後盾,方能實現和平。

    秦國以法治國,推行耕戰之策,百姓聞戰則喜,其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此乃結束這連年戰亂的關鍵所在。”

    “秦國重視農耕,實乃明智之舉!”

    話音剛落,一位身著粗布麻衣,滿手老繭的農家代表緊接著開口︰“百姓有田可耕,倉廩漸實,生活漸趨安穩。在這亂世,能讓百姓吃飽飯,這,便是最大的善政。

    秦國興修水利,獎勵耕織,使得巴蜀沃野千里,萬民富足,此為萬民之福。”

    秦臻在百家大會上,與諸子百家激烈辯論,絲毫不落下風。

    他以大秦之法為根基,娓娓道來。

    談及法家之嚴,他強調律法的公正嚴明,是國家秩序的基石;

    說起兵家之勇,他稱贊秦軍的無畏沖鋒,是守護和平的利刃;

    論及農家之實,他贊賞秦國農耕的繁榮,是民生穩定的保障。

    他巧妙融合各家之長,將法家的嚴苛、兵家的果敢、農家的質樸,條理清晰地闡述著天下一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他言辭犀利,邏輯清晰且嚴密,一環緊扣一環,令人難以辯駁。

    令在場的眾人都不禁為之折服。

    在這場百家大會期間,秦臻四處探尋著韓非與徐福的蹤跡。

    韓非,並未現身于此次百家大會,只是听聞他近日曾在大梁城的街巷間留下身影,彼時的韓非神色冷峻,步伐匆匆,似是奔赴著極為緊要之事。

    轉瞬之後,便再無人知曉其去向。

    這與秦臻此前所掌握的情報,毫無二致。

    至于徐福,秦臻細細描述其特征,向道家的幾位年輕弟子打听後,終獲些許消息。

    據他們所言,去年,徐福現身于齊國安陵之地,身旁還帶著一個神色懵懂的小弟子。

    那小弟子緊緊跟隨著徐福,眼神中滿是崇敬。

    他們在安陵短暫停留後,徐福便再度帶著小弟子踏上了下海的征程,不知又去探尋何處仙山去了。

    然而,除了這些零星線索,秦臻再難尋得兩人更多的消息。

    他望著那熙熙攘攘的大會人群,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秦臻下榻之處熱鬧非凡,仿若集市一般。

    每日清晨,當太陽還未完全升起,那扇緊閉的院門就已經被人輕輕叩響。

    來拜訪秦臻的人絡繹不絕,大多是百家弟子,他們身份各異,有的是寒門士子,有的是世家旁支,懷揣著不同的期待與抱負。

    其中,最早抵達的往往是法家弟子。

    他們著裝簡潔干練,眼神中透著篤定與堅毅。

    其中一位法家弟子,手持竹簡,竹簡上寫滿密密麻麻的文字,他在院外與同伴低聲交流著︰“秦先生對法家思想的闡釋,精準抓住了當下治國理政的關鍵。

    秦國以法為綱,自商君變法以來,移風易俗,國力蒸蒸日上,已傲然屹立于諸侯之列。

    而如今,秦先生在大會上更是將法家理念進一步升華。

    從律法的制定到執行,從官吏的監察到民眾的獎懲,清晰展現出其對國家秩序構建、民眾行為規範的強大效力,這正是我們一直追尋的大道。

    入秦,定能將我們所學施展于實際,借助秦國,成就一番大事業,青史留名。”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255章 嶄露風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255章 嶄露風華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