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軌跡錄

第810章 三個“最好”的閨蜜與我同一趟高鐵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家奴 本章︰第810章 三個“最好”的閨蜜與我同一趟高鐵

    辦公桌上的電子鐘剛跳過“1759”,我幾乎是彈起來的,一把扯過背包——趕那趟去河南的高鐵,是我逃離這座鋼筋水泥森林和桌上那份該死的、永遠也填不滿的部門預算表的唯一光亮。沖進高鐵站,喧囂鼎沸的人聲混合著廣播冰冷的電子音,像一鍋煮沸的雜燴湯。擠進車廂找到靠窗的座位,甩下沉得要命的背包,像卸下一件盔甲。窗外城市飛速退後,榨干了我最後一點力氣,我閉上眼,只想讓腦子里嗡嗡作響的數字和圖表徹底安靜下來。

    “……哎呀,我也去河南參加婚禮呢!真巧!”

    旁邊座位上,一個女孩清脆的聲音帶著幾分驚喜刺破了我試圖構築的寧靜。我眼皮掀開一條縫。鄰座過道一側,兩個年輕女孩正湊在一起,臉上的妝容在車廂頂燈下閃著興奮的光澤,像剛開罐的碳酸飲料。

    “真的假的?我也去參加婚禮!”另一個穿米色針織衫的女孩立刻瞪大了眼楮,笑容更大,“你去哪個城市?我朋友在信陽!”

    “信陽?!”第一個說話、扎著高馬尾、背著個毛茸茸卡通背包的女孩幾乎要跳起來,聲音拔高,“我也是!我朋友明天結婚!新郎叫周帆,新娘叫……”

    “——甦曉雯!”米黃色針織衫女孩搶答成功,兩人同時捂住嘴,眼楮瞪得像銅鈴,隨即爆發出難以置信又帶著點探險意味的低呼,“天哪!你也認識曉雯?”

    我心頭那點被打擾的煩躁,像是被一根細針輕輕戳了一下,漏了氣,一絲自己也未曾察覺的好奇心悄悄鑽了出來。我調整了下坐姿,目光裝作不經意地掃過窗外飛馳的灰蒙田野,耳朵卻像靈敏的雷達,捕捉著旁邊這場小型奇跡的每一個音節。

    “太不可思議了!”卡通背包女孩拍著自己的胸口,轉向她旁邊靠窗一直安靜玩手機、打扮更精致些的第三個女孩,“喂,靜靜,你听到了嗎?她倆也是去參加曉雯婚禮!”

    那個叫靜靜的女孩抬起頭,皮膚白皙,眼角畫著精致的細閃眼線。她臉上掠過一絲極淡的驚訝,禮貌地笑了笑,並未表現出同伴那種戲劇性的激動︰“嗯。”她又低下頭看了看手機屏幕,指尖在鍵盤上猶豫滑動,似乎在斟酌回復什麼信息。

    “哎,你是新娘什麼人呀?”米色針織衫女孩熱情地轉向靜靜。

    “高中同學。”靜靜言簡意賅。

    “巧了!”卡通背包女孩立刻接口,指著自己對米色針織衫女孩說,“我是她小學最好的死黨!形影不離那種!你呢?”

    “我是她初中最好的朋友!我們天天一起上下學!”米色女孩立刻回應,語氣里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最好的朋友”這個詞,像一小塊冰,在這個擁擠燥熱的車廂里突兀地掉進了我的胃里。我下意識地瞥了一眼靜靜。她剛才還平靜無波的臉上,此刻也浮現出一種微妙的神情——不是純粹的驚訝,更像是一種被強行拉扯後、帶著點困惑和審視的茫然。她的目光在對面兩個女孩同樣寫著“唯一”和“最重要”標簽的臉上游移,眉頭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等等……”最先激動的卡通背包女孩臉上燦爛的笑容像是驟然遭遇了寒流,一點點凝固、剝落。她看看左邊自稱“初中最好”的米色針織衫,又看看右邊剛剛確認是“高中最好”的靜靜,“我們三個……都是她不同時期‘最好’的朋友?”她緩慢地吐出這句疑問,聲音里的雀躍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且,都在同一趟高鐵上,前後座?”車廂規律的運行聲突然顯得格外刺耳。

    米色針織衫女孩臉上的血色也褪了些,她舔了舔嘴唇,眼神里那份單純的驚喜被一種更復雜的情緒取代︰“是……有點太巧了。”她喃喃道,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背包帶子。

    一直話少的靜靜,此刻卻放下了手機。她坐直了身體,那雙畫著眼線的眼楮變得異常銳利,像昂貴的精密儀器開始掃描程序漏洞。她沒有看那兩個女孩,目光反而投向了窗外飛速掠過、模糊成一片灰綠的光影,聲音不高,卻清晰地敲在每個人的神經上︰“甦曉雯,”她頓了頓,像是在確認每一個字的重量,“她從來沒跟我提過你們。”

    這句話像按下了某個靜音鍵。一瞬間,三個女孩之間流動的空氣仿佛被凍結了。卡通背包和米色針織衫臉上最後殘余的一點笑意徹底消失了,彼此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樣的震驚、受傷,以及迅速升騰起的、被欺騙的冰冷怒意。她們幾乎是同時,帶著一種近乎悲憤的默契,猛地從各自的包里掏出了手機!屏幕上冰冷的光映亮了三張年輕卻布滿疑雲的臉。

    “我有照片!小學畢業旅行,就我們兩個去的海邊!”卡通背包女孩急切地劃著屏幕。

    “你看!這是我們初三寒假,一起去哈爾濱看冰燈!就我倆!”米色針織衫也把手機往前遞。

    靜靜沒有爭辯,只是把自己手機的相冊點開,指尖滑動,動作冷靜卻帶著一種無聲的壓迫感。屏幕上快速閃現著一張張合影——高中校園的林蔭道,只有她和甦曉雯並肩大笑;擁擠的美食街,鏡頭里聚焦的只有她們兩個舉著燒烤;大學錄取通知書寄到時,只有她們激動地抱在一起……每一張,都精準地排除了眼前這兩個自稱“最好”的存在。

    我坐在風暴眼的邊緣,仿佛在看一場精心編排卻又荒誕至極的默劇。三個女孩的手機屏幕在昏暗的車廂里亮得像小小的燈塔,固執地投射著各自堅稱的“唯一友情疆域”。那些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相同的兩個人——笑容燦爛,親密無間,向對面的“盟友”展示著不容置疑的“所有權”證明。她們的聲音起初還帶著急于證明的激烈,高高低低地踫撞著,像雜亂無章的鼓點︰

    “看這張!小學六年級,她生病我陪她去打點滴,她媽媽拍的就我們倆!”

    “呵,那你看這個!初中校運會她跑八百米摔倒,是我沖進去把她背到醫務室的!照片都在這兒!”

    “高三一模她考砸了躲在天台哭,是我找到她陪了一下午,這聊天記錄還在!”靜靜的聲音冷冽清晰,指尖戳著屏幕上的日期,像在法庭上出示鐵證。

    漸漸地,爭論聲低了下去。不是和解的征兆,而是某種冰冷的、沉重的、令人窒息的東西開始在狹窄的座位上方彌漫。證據越充分,立場越堅定,那個被她們共同視為“最好朋友”的甦曉雯的形象,卻在她們各自心中迅速碎裂、扭曲、變得面目模糊。當所有的“唯一”被證明其實從未存在過,那麼“最好”本身就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精心編織的巨大謊言。

    卡通背包女孩靠在椅背上,眼神放空,盯著頭頂行李架某處虛無的點,嘴角向下撇著,像個突然被搶走了唯一糖果的孩子,茫然又委屈地說︰“她……圖什麼啊?這樣騙我們?”

    米色針織衫雙手抱臂,身體微微發抖,不知是憤怒還是車廂空調太冷︰“是啊,一個人……怎麼可能同時有這麼多‘最好的朋友’?還都瞞著彼此?把我們當什麼了?湊數的嗎?”她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

    一直顯得最冷靜的靜靜,此刻臉色也白得嚇人。她不再看手機,只是盯著面前小桌板上自己緊握的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她忽然抬起頭,目光掃過身邊兩個同樣失魂落魄的女孩,聲音壓得極低,卻像淬了冰︰“你們有沒有想過,這趟車……甚至這場婚禮本身……”她頓了頓,每一個字都吐得異常清晰、沉重,“也許都是她特意安排的?”

    這個猜想如同在密閉的車廂里投入了一枚炸彈。卡通背包和米色針織衫猛地倒抽一口冷氣,眼楮倏地瞪大,瞳孔深處映出巨大的驚駭。米色針織衫甚至下意識地向後縮了一下,仿佛要逃離這個令人頭皮發麻的念頭。“安排我們……坐同一趟高鐵?來見證彼此……都是傻子?”卡通背包女孩的聲音發顫,帶著難以置信的恐慌,“為什麼?她到底想干什麼?!”

    靜靜沒有立刻回答。她的目光銳利地掃過通道,掃過那些沉浸在各自手機或睡眠中的陌生旅客,最後落回身邊兩個同樣驚恐不安的臉龐上。窗外,暮色四合,最後一抹殘陽的余暉徹底被黑暗吞噬,廣袤的河南平原隱沒在無邊的夜色里,只有車窗玻璃上清晰地映照著她們三人煞白而驚懼的臉。車廂內昏黃的頂燈,將她們的身影拉長、扭曲,投射在冰冷的金屬牆壁上,像是三個被無形繩索捆縛在一起的囚徒,正被一股看不見的力量驅趕著,奔向一個面目全非的“好姐妹”和一場早已布設好的婚禮迷局。恐懼,如同窗外深不見底的夜色,無聲無息地包裹了這小小的角落。

    車輪撞擊鐵軌的鏗鏘聲,此刻听來都像是某種催命的鼓點。

    信陽東站到了。我們隨著人流下車,冬日夜晚特有的清冽寒氣撲面而來,瞬間凍得人一個激靈。站台上的燈光白得刺眼,晃得人有些眩暈。我刻意放緩了腳步,看著那三個女孩沉默地匯入出站的人潮。她們沒有再看對方一眼,沒有交談,更沒有了高鐵上初識時的興奮。各自拉著行李箱,背影倔強而疏離,像是三個被無形的壁壘隔絕開的孤島,朝著同一個接站口的方向,步履沉重地走去。那沉默的背影里,裹挾著被欺騙的憤怒、被愚弄的羞恥,以及對即將面對的新娘甦曉雯的、混雜著驚懼的深深困惑——她到底是誰?今晚等待她們的又將是什麼?冰冷潮濕的空氣吸進肺里,車站廣播清晰報著站名,現實的感覺才一點點壓下了高鐵上那令人窒息的懸疑感。我裹緊外套,也朝著出租車等候區走去,心里沉沉的,像壓了一塊浸透了疑問的冰。

    第二天下午,返程的高鐵上。我塞著耳機,試圖用音樂隔絕疲憊和車上孩子的哭鬧,整理著手機里拍的幾份零散資料——工作,永遠像粘人的影子。在站台候車時,三個熟悉的身影竟又撞進了視線。還是昨天那三個女孩。她們竟然又坐同一趟車回去?而且,氣氛……詭異得難以形容。

    她們沒有坐在一起。卡通背包女孩獨自坐在靠窗的位置,戴著巨大耳機,臉朝著窗外飛速倒退的蕭瑟冬景,側臉的線條繃得很緊。米色針織衫坐在斜前方隔了幾排的空位上,低著頭,手指在手機屏幕上飛快地戳點著,肩膀微微聳動,像是在跟誰激烈地打字爭論。而那個靜靜,獨自坐在更靠近車廂連接處的空位,雙臂交叉抱在胸前,精致的妝容下臉色平靜得像一潭結了薄冰的湖水,眼神放空地望著車廂頂棚,不知道在想什麼。那種刻意拉開的巨大物理距離和彼此間彌漫的冰涼氣息,比昨天劍拔弩張的互相質疑更令人窒息。昨天她們還為了同一個“最好朋友”憤怒、猜忌,此刻卻只剩下一種消耗殆盡的疲憊和被徹底割裂後的漠然。

    我找了個離她們稍遠的座位坐下,決定不再多看。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泥潭。

    車子啟動沒多久,廣播里溫柔地提示著行程信息。“叮咚”一聲,格外清脆,是我的手機,家族群里跳出一條新消息提醒。我順手點開,是遠房表妹楠楠發的一個紅包封面截圖,配著一行字︰“姐!沾沾喜氣!今天我高中閨蜜結婚,搶了個大!開心!”

    截圖背景是大紅的喜慶界面,搶紅包的記錄顯示她得了188元。屏幕頂端,赫然顯示著她剛剛退出的微信群聊名稱︰“雯雯大婚一生一世高中摯友群)”。

    雯雯?甦曉雯?!

    我猛地抬頭,目光瞬間鎖定了斜前方那個靜靜!她正低頭看著手機,屏幕上停留的界面……那熟悉的紅色背景,那醒目的“188元”字樣……和我手機里楠楠的截圖,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靜靜那個群的名稱後綴赫然是︰“大學摯友群)”。

    血液似乎一瞬間沖向了頭頂。我下意識地轉頭看向窗邊的卡通背包女孩。她似乎剛發完信息,手機屏幕還沒來得及熄滅。我隔著一段距離,在她抬手的瞬間,清晰地看到她的聊天列表最頂端,赫然也是一個扎眼的紅色群聊圖標︰“雯雯大婚幸福久久小學摯友群)”!再看米色針織衫,她依舊在激烈地打字,手機豎著,屏幕亮著,在一個群聊界面里快速輸入,那個群的名稱後綴刺眼地標注著︰“初中摯友群)”!

    三個群聊名稱,像三把冰冷的解剖刀,“小學摯友”、“初中摯友”、“大學摯友”……清晰得殘酷。沒有“高中”。昨天高鐵上,靜靜自稱是“高中最好的朋友”。這個標簽,如今在她手機里那個“大學摯友群”的映襯下,就像一個蒼白又諷刺的笑話。

    原來,根本沒有什麼處心積慮的安排。甦曉雯只是習慣性地,在她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以最飽滿的熱情擁抱當下,然後,用最清晰的標簽,將她熱忱擁抱過的朋友們,分門別類地歸檔封存。小學、初中、大學……每個階段都有她“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朋友群。標簽清晰,界限分明。高中呢?或許只是靜靜單方面固執地認為,那段時光對她而言足夠特別罷了。

    那一刻,我徹底懂了昨晚婚禮後她們三人臉上那種深入骨髓的疲憊和冰冷。那不是對陰謀敗露的憤怒,而是驟然看清真相後的幻滅與心死——原來自己珍視的、以為獨一無二的厚重情感,在對方的世界里,不過是一個輕飄的、可以隨時被下一個“最好”替代的階段性標簽罷了。

    高鐵高速行駛著,切割開冬日中原肅殺沉寂的原野。窗外是無邊無際的單調灰黃,偶爾掠過光禿禿的樹枝和低矮的村莊,像一幅筆觸粗糙的寫意畫。車廂里,米色針織衫停止了打字,把手機重重扣在腿上,頭靠著冰冷的車窗玻璃,閉上了眼楮。卡通背包女孩摘下了耳機,看著窗外,面無表情。靜靜依舊維持著那個雙臂抱胸的姿勢,像一尊失去溫度的精致雕塑。

    我低下頭,手機屏幕早已暗了下去。指尖劃過冰冷的屏幕,鎖屏壁紙是我和大學時代號稱“形影不離”的閨蜜在大理洱海邊的合影,藍天白雲下,我們笑得沒心沒肺。畢業後第三年,她組建了新的“閨蜜環球旅行團”,曬出的照片里充滿了陌生的笑臉。我們的對話框,最後一次聯系停留在去年群發的春節祝福。標簽,早已無聲地換了天地。

    高鐵平穩地前行,窗外暮色漸濃,將遠方的村落和稀疏的燈火涂抹成模糊的光斑。我靠在椅背上,閉上眼。車輪碾過鐵軌的聲響,一遍又一遍,單調而執著,仿佛在無情地度量著人與人之間那看似堅固、實則脆弱如標簽紙般一撕即碎的聯結。我們從一段旅程奔向另一段旅程,身邊的座位空了又滿,窗外的風景換了又換,唯有那被歸檔封存的記憶群組標簽,冰冷地標注著每一次相遇的保質期。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情感軌跡錄》,方便以後閱讀情感軌跡錄第810章 三個“最好”的閨蜜與我同一趟高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情感軌跡錄第810章 三個“最好”的閨蜜與我同一趟高鐵並對情感軌跡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