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策辦公室里,空氣壓抑得像凝固了一樣。紅色的電話剛掛斷,他的臉色已經黑得能滴出墨來。
又一支精銳追捕小隊全軍覆沒——這已經是本周的第六起。
“混賬!”
他猛地一掌拍在桌上,厚重的實木桌面在這一擊下震得茶杯翻倒,熱茶順著文件邊緣流淌,浸濕了一大片機密資料。
劉軍,那個如影隨形的噩夢,像幽靈一樣在全國範圍內穿梭,每一次出現都帶來毀滅。
沈天策立刻下達命令︰“擴大搜捕範圍!軍區、武警、公安全部動員!調動無人機、直升機全程空中監控,一旦發現蹤跡,立刻圍剿!”
命令迅速傳遍全國。
于是,在南方的高速路口、北方的火車站、沿海的港口碼頭,到處是荷槍實彈的軍警,封鎖線一圈圈拉起。
街頭巡邏的頻率被提升到每十五分鐘一次,空中不時傳來低沉的螺旋槳聲,探照燈像利劍般切割夜空。
然而,劉軍就像水銀瀉地,永遠抓不住。
白天,他可能在西南邊陲的小城,悄無聲息地解決一支偵查分隊;
夜晚,他又出現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工業區,單槍匹馬將一輛滿載追捕隊員的裝甲車炸成火球。
每一次交手,都是一面倒的碾壓。
軍警們連他的身影都難以捕捉,只能在耳邊听到一聲低沉的冷笑,隨即陷入黑暗。
沈天策盯著巨大的電子地圖,密密麻麻的紅色光點代表追捕力量,綠色光點則是劉軍最近的出現地點。
那些綠色光點,像是在嘲諷他——總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閃爍,隨後又神秘消失。
他的眼楮布滿血絲,聲音低沉得像從喉嚨深處擠出來︰
“劉軍……你是想和我耗下去嗎?我倒要看看,你能躲到什麼時候。”
但內心深處,那股憤怒與挫敗,已像毒蛇般纏繞在他的心頭,讓他每一個呼吸都帶著壓抑的痛感。
隨著全國範圍的jy和大規模追捕持續展開,整個國家的經濟機器像被猛然按下了“暫停鍵”。
港口的集裝箱一排排堆積如山,船只停泊在海面上久久不能靠岸;
高速公路上空蕩得能听到風聲,偶爾有一輛貨車駛過,也會被全副武裝的武警攔下,逐一檢查,耽誤數小時甚至整天。
大型工廠停產,流水線上只剩下孤零零的機器嗡鳴聲,工人們或無奈回家,或聚在廠門口低聲抱怨。
商場、餐館、影院幾乎空無一人,老板們愁得頭發一把把掉。
農貿市場的攤販更是苦不堪言——貨賣不出去,收成爛在倉庫里,連運輸車都不敢隨便跑。
銀行和證券交易所的大廳里,排隊取款的人群越聚越多,股市像墜落的流星,紅色的跌停板一片血海。
在這樣的氛圍下,民間怨聲載道。
茶館里、街頭小巷中,人們低聲議論——有人憤怒地指責政府為了抓一個人,把全國拖入混亂;有人質疑所謂“恐怖分子”是否只是借口;還有人干脆咬牙切齒地說︰“劉軍要真能tf這幫人,也算是替天行道了。”
社交平台上,盡管有嚴格的審查,但仍能看到不斷被刪又不斷出現的帖子和視頻——jj與bx沖突的畫面、封鎖線下老人小孩的哭喊、企業倒閉員工討薪的混亂。
這種質疑與不滿像暗潮般蔓延,漸漸匯聚成震耳欲聾的呼聲。
而這些聲音,最終全都傳進了沈天策的耳中。
他明白,雖然眼下權力還在自己手中,但這股民意的怒火,一旦徹底失控,足以將他和整座政壇一同吞沒。
可想到劉軍依然在逃,沈天策的眼神又陰冷下來——他寧可讓整個gj承受煎熬,不管gj經濟如何衰退,付出多少條人命代價,他也絕不會放過這個男人。
……
城市角落一間出租屋里,一個青年在上網。
李陽,33歲,出生在東北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親是冶金廠的老焊工,母親曾是紡織廠女工,後來工廠倒閉下崗。他從小在嘈雜的廠區長大,見慣了成人世界的無奈與妥協,也從小耳濡目染了父輩那種直來直去、不服輸的性格。
高考那年,他因為作文寫得犀利,被省里一所重點大學的中文系錄取。但畢業後,他並沒有像同學一樣去報社、出版社,而是選擇了自由撰稿人的道路。一開始只是替網絡媒體寫些影評、生活隨筆,後來逐漸涉足時事評論。他的文筆犀利、邏輯清晰,但又不失幽默感,因此積累了一批忠實讀者。
李陽有個習慣——每天晚上都會刷國內外新聞,尤其是一些被主流媒體刻意忽略的邊角消息。他堅信“記錄和傳播真相是一個寫作者的責任”,哪怕有時候這個真相會讓人不舒服。
三年前,他寫過一篇揭露地方政府強拆內幕的長文,結果被請去“喝茶”,文章全網刪除,但那次經歷並沒有讓他收斂,反而讓他更加堅定“有人必須說話”的信念。只是,從那以後,他的收入越來越不穩定,因為很多網站不敢再用他的稿子,他只能靠一些小眾平台和粉絲打賞維持生活。
他的出租屋很小,只有二十平米,一張床、一張電腦桌、一台老舊的筆記本電腦。牆角堆著十幾箱書,大部分是歷史、政治、社會學方面的。朋友不多,大多數時間,他的生活就是在書桌和陽台之間來回——陽台抽煙,書桌敲字。
李陽不算激進,但他討厭那種把q當成私有物的作派。如今看到沈天策為一己私利,不惜犧牲gj經濟的行為,他心里那股“忍不下去”的勁頭又被點燃。
這天傍晚,他在一個加密聊天群里,看到有人爆料——沈天策對劉軍的“全國通緝”其實是私人報復,而劉軍不僅沒有背叛國家,還曾向中央銀行捐贈過大批黃金。李陽心頭猛地一熱,那種想揭穿真相的沖動直沖腦門。他甩掉手里的煙,雙手在鍵盤上飛快敲擊。
文章的標題刺眼而挑釁︰
《gj機器,不該淪為私人恩怨的工具》
正文更是刀刀見血︰“劉軍,一個曾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的人,如今被污蔑成恐怖分子,只因觸怒了某個q巔峰的男人——沈天策。他不惜讓全國jy,讓經濟陷入停滯,制造恐慌,封鎖信息,只為除掉一個人。這是國家的意志?還是個人的私欲?……”
不到一個小時,文章閱讀量突破五十萬,評論區和轉發區炸開了鍋︰
“原來劉軍是被陷害的?”
“沈天策這種人,還配領導gj?”
“我們要真相!”
更有一些激進的網友在留言區直呼︰“下台!沈天策下台!”
夜色深沉,李陽窩在昏暗的出租屋里,看著文章數據一路飆升,嘴角露出一絲滿足的笑。可他沒注意到,窗外的黑影正越來越多。
就在凌晨一點二十,李陽正準備關電腦睡覺,忽然听到樓道里傳來整齊而急促的腳步聲——“咚、咚、咚!”沉重的軍靴聲夾雜著對講機的雜音。幾秒鐘後,樓下傳來一聲暴喝︰“五樓302號!確認目標在內!準備行動!”
李陽心頭一涼,還沒反應過來,房門已經被一腳踹開。四個全副武裝的特警沖了進來,防彈頭盔、戰術背心、夜視儀,手里端著黑漆漆的95式自動步槍。領頭的是個面容冷峻的中年軍官,他直接亮出逮捕令︰“李陽,你涉嫌散布謠言、煽動顛覆gj,立即跟我們走!”
李陽條件反射地後退,腦中一片空白︰“我只是寫了一篇文章!這不犯法嗎?”
“閉嘴!”軍官一聲低喝,示意手下上前。兩個特警一左一右抓住李陽的胳膊,狠狠將他按在牆上,用束帶捆住雙手。李陽臉被壓得緊貼冰冷的牆面,耳邊只剩心跳和特警粗重的呼吸聲。
“電腦和手機全帶走!”軍官下令。立刻有一人沖到書桌旁,拔掉電源,把筆記本和手機裝進一個黑色的電子屏蔽袋里。
樓道里,鄰居探出頭來,看到黑壓壓的武裝人員和被押解的李陽,一個個嚇得縮回去,連門都不敢關太響。
李陽被押下樓時,外面停著兩輛軍用防暴車和一輛無標識的黑色商務車。車門一開,他被直接塞進後座,中間的特警始終用手壓著他的後頸,生怕他有任何反抗。
隨著車子駛離,李陽的出租屋陷入黑暗,窗台上的那杯速溶咖啡還冒著熱氣——而他寫下的那篇文章,已經在網絡上被成千上萬的網友截圖保存。
就在同一時間,全國各地還有數十名轉發過這篇文章的網友,也在被網警和軍警悄然帶走。網絡言論的寒意,像陰雲一樣籠罩在每個人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