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村的人忙忙碌碌,這一忙就到了小年,小石村的人也陸陸續續住進了新修的房子。
如今的小石村分成了兩部分。
小部分人和趙嬸兒、馮嬸兒一般,將房子建在了學堂的兩側。
但更多的人家還是選擇在原來的村子建房子。
在蒙小華的指點下,村子經過重新規劃,新修的房子比起以前亂糟糟的小石村可要漂亮多了。
各家各戶在劃分給自家的宅基地上建了新的屋子。
齊整的道路將各家的宅基地隔開,鋪著山上運回來的暗紅砂石,看起來格外養眼。
院子前後是屬于自己的小菜園。
雞鴨等家畜可以養在前後的菜園或者院子里。
飼養豬、牛、羊等牲畜的圈卻被集中規劃到了村子邊上,如果哪家有需要,就到指定的地方蓋牲口圈。
只是現在的小石村,各家除了一點雞鴨,倒真沒有飼養牲口。
因為少了擊殺匪首的賞銀,小石村除了老村長蔣洪瑞和幾個族老,其余人家最後幾乎都是蓋了茅草屋。
同樣是住進茅草屋,但村民們的精神狀態卻顯得有些不一樣。
或許是新建的茅草屋帶來不一樣的心態,也或許是臨近的過年的原因,村民們的臉上多了不少的笑容。
臘月二十三,一場大雪洋洋灑灑的落下,將整個小石村變成了一片雪白。
到了小年,往年這個時候已經到了打掃衛生、采買年貨的時候。
不過,小石村的人今年與往年不同。
一來,大家都是剛剛搬進新房子,屋子里確實沒什麼陳年的塵埃,打掃衛生意思意思就行了。
二來,村民們為了建房子,不僅花光了全部家底,不少人家甚至還欠了不少的債,也就無從談起采買年貨。
所以,雖然到了小年,倒小石村的人卻幾乎沒人外出買年貨。
倒是村子里的女人們,幾乎沒有停歇的時間,抓緊過年前的時間刺繡。
蒙小華說了,興隆繡坊最後一批繡品在臘月二十八送出去,過了臘月二十八,繡坊就要暫停營業,等過年之後再送貨了。
所以,為了能在過年前再賺一筆錢,各家的女人們幾乎沒有歇手的。
許多人家里甚至連平時需要女人們做的家務,也被家里的老爺們兒接手了,就為了能讓女人們多些刺繡的時間,多賺點錢。
隨著小石村的婦人們繡工的提升,她們繡的東西已經不再局限于手帕,一些技藝精湛的婦人已經開始繡衣服、被面等等大的繡品。
畢竟,一塊手帕繡得再好,撐死了賺個十文八文錢,但一件精美衣服、一張上等的被面一下子就能賺回幾兩銀子。
說到這里,小石村的人就不得不感謝蒙小華的深謀遠慮。
尤其是女人們,對蒙小華更是感激不盡。
畢竟,村子里大家伙的房子修完了,男人們掙錢的門路一下子就斷了。
為了建房被榨干了家底的小石村村民,女人們刺繡掙來的錢幾乎就是一家人的身上衣裳口中食,如何能不受重視。
正因為蒙小華當初提議成立的繡坊,讓小石村的依靠刺繡的手藝,源源不斷的掙回來錢,使一家人能在遭受了人禍之後,還能吃得上飯,而不用如同往年一樣苦苦煎熬。
所以,擁有掙錢營生的女人們,在家里的地位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最起碼,男人們不再對女人動輒打罵。
雖然手頭不寬裕,但好歹也是過年。
許多人家就等著將最後一批繡品換了錢,去雜貨鋪買些過年的東西回來。
說起來,有了蒙家的雜貨鋪,小石村和附近幾個村子的人,已經很少跑幾十里路去鎮上買東西了。
一方面,蒙家的雜貨鋪里東西實在是太齊全了,大到糧食布匹,小到針頭線腦、油鹽醬醋茶,日常生活所需的東西幾乎都有。
即便一時沒有的,只要在雜貨鋪給了訂金,最多不過日,就能在雜貨鋪拿到預定的東西。
所以,小石村的村民們一點都不著急,等有了錢,就在雜貨鋪里采買也很方便。
……
這一晃就到了臘月二十八。
王鳳群將婦人們交上來的繡品仔細檢查後送進倉庫,就等著蒙家的運輸隊送去縣城的唐家鋪子。
蔣才國捧著一本賬冊出來,按照賬冊上的記錄將上一批繡品的錢給婦人們結清。
拿到了錢,婦人們歡天喜地的各自離去,準備采買年貨準備過年。
但往日安靜的繡坊里卻依舊人聲鼎沸。
無他,按照先前的約定,今日是興隆繡坊第一次分紅的日子,當初入股興隆繡坊的四十戶人家,各自的當家人被聚在了一起,等著分紅。
蔣洪瑞、小石村的幾位族老以及蒙小華和蒙洪被請來作為見證。
見人到齊,蔣洪瑞將拐杖在地上篤了篤,沉悶的聲音頓時讓眾人安靜了下來。
蔣洪瑞站起來,看著台下精神亢奮的村民們道"諸位,想來你們也清楚了叫你們來是為何。一個多月前,我們根據華兒的提議,大家伙一起出資成立了興隆繡坊,這段日子大家在繡坊中干活,想必也賺了不少的銀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當初,成立繡坊的時候,我們就事先說好了,繡坊是我們在座的諸位共有的,繡坊有了盈利,也是大家共分。如今繡坊營業的時間不長,賺的銀錢也不算多。但是,經過我們的商議,為了履行承諾,也為了讓大家安心,我們今天進行繡坊的第一次分紅。"
此時,台下有人出聲道"老村長,我們這次能分到多少錢啊?"
有人問出了眾人最關心的問題,其余眾人紛紛附和"對啊,老村長,大道理我都懂,您老直接說說我們能分多少錢吧。"
"對對對,直接告訴我能分多少錢,其他的以後再說。"
見眾人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老村長無奈放棄了繼續說下去,開口道"具體分多少錢,就讓我家老大的來告訴大家吧。"
說完,他對等候在一旁的蔣才國招招手,示意蔣才國來說。
蔣才國捧著一本賬冊上來,清了清嗓子,聲音飄揚在眾人的耳中"經過核算,扣除各項支出,截止今日興隆繡坊共盈利一百一十三兩又三百五十一文。"
蔣才國的話一出口,眾人一下子炸了鍋,紛紛驚訝的向身邊人詢問求證。
"多少?"
"一百多兩?我沒有听錯吧?"
"你沒有听錯,我也是听到一百多兩,繡坊這麼賺錢的嗎?"
"這麼多?會不會算錯了?"
"哼,你難道嫌銀子多?要是這樣,可以把你的那一份給我。"
待眾人好不容易消化了這個信息,聲音變得小了下來,蔣才國才繼續說道"大家沒有听說,一個多月的時間,興隆繡坊就盈利了一百多兩銀子,只是這一百多兩銀子,絕大部分又被投入到了繡坊之中,用來采買刺繡所需的工具、布帛和其他一些必備的東西。"
台下有人又忍不住了,站起來問道"蔣才國,你不用和我們�@掄廡 闃苯鈾鄧滴頤悄芊值蕉嗌僨 托辛恕 quot;
"對,誰要听你說這些,就說我們這次分多少錢吧?"
"蔣才國,這一百多兩的盈利都會分給我們的吧?"
"你想什麼呢?剛剛蔣才國不是說了,大部分的錢又投到繡坊中了,怎麼分給你?不過,到底能分多少錢你說個數,別讓我們在這兒猜來猜去的。"
喜歡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