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村的人幾乎全都忙碌了起來。
自興隆繡坊成立以後,女人們也有了自己的事情干。
在蒙小華將第一批繡帕賣給唐家成衣鋪子拿到錢後,婦人們爆發出了巨大的熱情。
一張素帕的成本五文錢,繡坊賣給唐家成衣鋪的價錢在十二文到十五文。
繡坊給婦人們一張帕子在十文到十二文,倘若一個人一天能繡三張合格的帕子,她們只要待在繡坊好好繡一天帕子,就能掙到十五文錢。
這比她們跟著男人們去賣力氣干活掙工分還要劃算。
畢竟,一些手腳麻利的婦人,一天可不止繡出三張帕子。
在看到繡坊的婦人們掙到錢以後,可把當初選擇不加入繡坊的人家羨慕壞了。
這些人家聯合起來找到了老村長,懇求讓他們家里的婦人也能從繡坊接活兒。
老村長頂不住一群人哭哭哀哀的懇求,不得不召集了入股繡坊的人家開了一次股東大會商討此事。
本來,這四十戶人幾乎都不同意讓其他人家加入。但是听了蒙小華的一番分析之後,眾人欣然同意讓其他人來繡坊接繡活。
蒙小華說服眾人的理由很簡單。
入股繡坊的四十戶人家他們可是繡坊額股東,他們從繡坊接活干能掙錢,但繡坊有了盈利,他們還能從盈利中再拿一份分紅。
總結起來,就是給繡坊干活的人越多,入股的人家就賺得越多,而且還不用他們自己付出更多的辛苦。
沒有誰會和銀錢過不去。
于是,整個小石村會針線活的婦人,幾乎都投入到了刺繡這件事情上。
當然,後加入的人家,他們賣給繡坊的帕子,繡坊只能給她們十文錢一張帕子。
為此,不服氣的婦人們還鬧騰了一番。
但作為原始股東的婦人們這下子就硬氣了,直接放話有意見你可以不接,反正偌大一個繡坊,也不差幾個人的繡品。
無奈之下,這些人沒有繡坊股份的人家只得捏著鼻子接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就連李枝碧,在帶著幾個兒子搭起了兩間窩棚之後,也去繡坊領了帕子和針線回來繡帕子。
畢竟,雖然賺得少,但總比沒得賺要強。
而听了蒙小華的一番分析,受到了啟發的小石村婦人們,很快就把主意打到了臨近的幾個村子。
明白了干活的人越多,自家掙的錢就越多的道理,娘家在左近的婦人們主動回了一趟娘家,將婦人們能在小石村的興隆繡坊接繡活賺錢的消息傳了出去。
冬季萬物凋零,村子里的人大多都躲在家里窩冬,沒什麼事不會輕易外出。
但是,當窩在家中無事的婦人們听說可以接繡活賺錢,成群的結伴來繡坊接繡活。
對這些來接繡活的人,王鳳群也不拒絕,只要給了買繡帕的錢,就能從她手里拿到東西。
而送回來的帕子,只要經她檢查合格的繡品,她也按照小石村的其他人家的價格付給工錢。
說實話,婦人們將繡品賣給興隆繡坊,肯定比她們將帕子直接賣到縣城的成衣鋪子里去便宜了許多。
但是,要知道小石村到縣城足足有六十里路,走一趟一個來回就要一整天的時間,若是為了幾文錢就在大冷天的跑一趟,實在是有些不劃算。
當然,也不是沒有不肯吃虧的 種,寧願跑幾十里路也不願將繡品低價賣給興隆繡坊。
王鳳群也不在意,反正她們拿素帕也是給了錢的,就當是賣東西這麼想了。
興隆繡坊在女人們的努力下,越來越紅火,就像蒙小華取的名字一樣生意興隆,紅紅火火。
小石村的男人們也沒有閑著。
雖然沒了幾百兩銀子的賞銀,但是村民們該蓋房子的還是得蓋。
不然,一家人沒個正經的住處,長期下來,身體吃不吃得消且不說,就是自己人也難受。
少了賞銀的一大筆錢,村民們只得降低了要求,將原本計劃中的穿斗房子改回了茅草屋,只求一家人能有個容身的地方就成了。
畢竟,如果只是蓋茅草屋的話,在山上就能找到絕大部分的材料。
另外只要不偷懶,再去其他人家幫忙干干活,掙一些工分,就能把蓋茅草屋需要的東西湊齊了。
因為家家都要蓋房子,男人們根本就不愁找不到活兒干,自然也能掙到工分。
有了工分,就能在蒙家的雜貨鋪中買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糧食、工具、衣物等等,只要是村民需要的,都能在雜貨鋪買回來。
村民們掙的工分中,其中一半來源于率先蓋房子的老村長和幾個族老,以及在蒙家工坊干活的十幾戶人家。
因為有了蒙小華的支持,他們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蓋青磚大瓦房的蓋青磚大瓦房,蓋穿斗房子的蓋穿斗房子,給了許多村民掙工分的機會。
另一半的工分,當然就來自于蒙家了。
趁著這段時間人手充足,蒙小華將村子里沒事做的人都雇了過來。
除了幾處工坊恢復了正常生產,開荒也被重新開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一處處亂石聳立、草木雜亂的荒坡,在村民們的雙手下被開墾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的梯田。
有了黑風寨劫掠小石村的前車之鑒,蒙小華再也不敢大意。
神龍坡上下的房屋也有了許多改變,按照她的整體規劃重新調整了布局。
一番調整之後,神龍坡的整體布局看似沒有多大的變化,但從上空俯視的話就會發現,整個神龍坡仿佛成了一座依山而建的堡壘,僅有一條石板路通往山頂的宅子,防御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
村里的孩子們也沒機會閑下來。
半大的孩子們幾乎都跟著去干活了,一些年紀幼小的孩子按理說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家里。
但是,蒙小華這段時間從商城中兌換了大量的物資出來,導致她的商城積分極速縮水,照這樣下去,她攢的積分就要支撐不下去了。
無奈之下,蒙小華讓蒙洪去縣城的鋪子買了一批便宜的草藥回來兌換成積分。
但這種杯水車薪的做法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和蒙洪好一番商議,蒙小華才終于想到了辦法。
一方面,她成功的勸說老村長恢復了村里收購藥材的小商隊,幫她去其他村子收購藥材。
另一方面,蒙洪找出了幾種適合冬季采收的野生藥材,教會村里的孩子們辨認,再讓孩子們上山去采藥,帶回來賣給蒙小華兌換成商城積分。
于是,小石村和周圍的幾個村子,諸如牛膝、大黃、板藍根、天冬等野生藥材,遭到了無情的清掃。
就連已經成為了葛根粉生產原料的葛根,也有一部分讓逼急了的蒙小華投入到了商城中換成積分,這才堪堪維持住了商場積分的快速消耗。
伴隨著大量商場積分的消耗,小石村同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喜歡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