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羅素同謝維安一道入宮,向皇帝辭行。
皇帝的賞賜極為實用,讓兩位將軍欣喜不已。
等到二人離京,皇帝終于等來了梁王的請罪折子。
奏折中,梁王言辭懇切,表示世子體弱多病,不宜長途跋涉。
于是,梁王打算讓自己的次子前往京城常住。
放下奏折,皇帝面帶微笑。
杜學士與劉總管坐在凳子上,同樣滿臉的笑意。
“杜愛卿將這份奏折拿回去,听听大家的意見。”
皇帝的目光,落在杜學士的身上。
杜學士自然明白皇帝的意圖,欠身應下。
“內務府也可以參與討論。”
皇帝的視線轉移到劉總管的身上。
劉總管急忙起身,彎腰應下。
皇帝笑著命他坐下說話。
“秋收已經結束,今年的收成不錯,朕決定提高官員的俸祿,杜愛卿讓戶部同吏部理一個章程出來。”
一件事說完,皇帝立刻切換到另一個議題。
面前的二人,一位是帝國首輔,一位是太監首領,時間對他們來說,是不夠用的。
“陛下,他們才剛漲了俸祿,這又漲——”
杜學士的拒絕十分委婉。
在他的意識中,皇帝此舉,無非是在拉攏文官集團的底層官吏。
無論什麼時代,知府以上的官員,都不會指望著俸祿生活,更不用提朝堂上的那些大佬。
以杜學士為例,他以前的俸祿是一千二百兩,就算漲了,也不過才兩千兩。
外地的巡撫進京,就算杜學士不主動開口,收到的孝敬也不會低于一萬。
除了這一點,杜學士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朝廷的財政好轉,得益于軍隊在戰場上取得的勝利,如果——
漲俸祿容易,降俸祿——可就難了!
“官員的俸祿本就偏低,要讓他們實實在在的體會到帝國強大帶來的好處。”
皇帝裝作沒有听出杜學士的拒絕。
“陛下,做官可不是為了錢財!”
杜學士沖皇帝拱手。
“杜大人,可官員也得吃飯不是?”
劉總管的聲音在一旁悠悠的響起。
杜學士轉頭看了劉總管一眼,沒有開口反駁。
如今內閣與內務府配合默契,劉總管還幫杜學士解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杜學士不願因為此事,破壞了雙方之間的合作。
“劉總管這句話說得不錯!”
皇帝輕輕點頭。
加吧!加吧!
杜學士依舊是欠身應下,心底響起了一聲濃濃的嘆息。
皇帝又安排了幾件事情,然後命二人退下。
片刻之後,杜學士與劉總管便出現在乾清宮外。
劉總管態度謙遜,沖杜學士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杜學士自然不肯。
謙讓一番,還是杜學士走在了前面。
劉總管落後他半個身位。
“劉總管,增加俸祿雖然是好事,可朝廷的財政還是不容樂觀。”
走下高高的台階,杜學士緩緩開口。
“杜大人,您就別給咱家打埋伏了,單是從吳國運過來的現銀,至少也有三四千萬。”
劉總管輕聲笑了起來。
“陛下要整修康寧的水利和道路,耗費至少千萬,再加上——”
“杜大人,這些事咱家都清楚,可咱家更清楚的是,要絕對服從陛下的旨意。”
劉總管有些無禮的打斷了杜學士的解釋。
“你可以這樣,可本官不行!”
杜學士神情嚴肅。
“這是自然!”
劉總管認同杜學士的說法。
“說穿了,咱家只是太監,是陛下的家奴。陛下,就是咱家的天!”
緊接著,劉總管露骨的表達了自己的忠心。
杜學士轉頭看了劉總管一眼,心中有些詫異。
這——
可不像是劉總管的風格!
“既然是家奴,咱家就不需要想得那麼復雜,陛下打算提高官員的俸祿,咱家就必須得全力配合。”
杜學士的詫異,劉總管盡收眼底。
“你就不考慮後果?”
杜學士腳步不停。
“杜大人,能有什麼後果?”
劉總管反問一句。
“本官可以預料,官員這個群體將來會無比龐大,他們的俸祿,會成為朝廷沉重的負擔。”
“杜大人請留步!”
劉總管突然停下腳步,在空曠的廣場中央站定。
杜學士轉身,準備听一听劉總管的高論。
“杜大人,官員可不是帝國的負擔!”
沒想到,劉總管只吐出了這麼一句。
“劉總管是想說——”
杜學士何等聰明,立刻听出了劉總管的弦外之音。
“咱家什麼也沒有說。”
劉總管再次笑了起來。
他沒有刻意改變自己的聲線,這讓杜學士听來,略微有些刺耳。
“杜大人,再過幾年,內務府將不再需要朝廷的撥款,您可知這意味著什麼?”
等到笑聲停下,劉總管又補充了幾句。
杜學士豈能不知?
只見他沖劉總管輕輕點頭。
“杜大人飽讀詩書,這歷朝歷代可有先例?”
劉總管追問一句。
略一思索,杜學士輕輕搖頭。
“陛下主動接手了最難的部分,不知杜學士還在顧忌什麼?”
這兩句話,劉總管說得意味深長。
片刻之後,杜學士沖劉總管拱手,隨即轉身大踏步離去。
皇帝自然不會清楚二人的對話,此時,他正在殿內踱步。
“老杜!”
走上幾個來回,皇帝輕聲喚道。
“奴婢在!”
一瞬間,杜公公立刻從石化的狀態中甦醒過來。
“朕這身體,似乎差了許多!”
活動了一下筋骨,皇帝微微皺眉。
“陛下,您已經很久沒有早起鍛煉了。”
略一猶豫,杜公公還是選擇實話實說。
皇帝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是杜公公未來最大的保障。
皇帝微微一愣,隨後發出了一聲濃重的嘆息。
他不是不想鍛煉,而是每天的日程,讓他抽不出時間鍛煉。
而且,這還是在他不斷減輕政務的情況之下。
“西山的行宮,收拾出來沒有?”
皇帝看了杜公公一眼。
“已經收拾出來了!”
“等朝會過後,朕準備前往行宮小住幾日。”
“喏!”
杜公公應下,心中涌起了淡淡的憂慮。
“命鄭親王和曹親王隨駕!”皇帝開口吩咐。
“喏!”
“你再去禮親王府問問,如果禮親王沒什麼要事,請他一同前往。”
“喏!”
“還有——沈親王!”
最後三字,皇帝刻意加重了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