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新章節寫的有點沒心情,也不知道咋回事,原本想就上卷給個結尾的,重新寫下一部接著寫神話修仙部分。
可是想了半天最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算了繼續寫吧!
……以下正文……
“小弟,我查了五六遍了,連犄角旮旯寫的那些,畫圈的那些都統計了,半分錢都不差,也不知道咋回事,縣里就是不撥錢。”回到家的張蜓有點為難的對著張子健說出了工作上的疑問。
“會不會是財政沒錢啊?”張子健對政府的事情所知甚少,看到自己姐姐如此的樣子也替她著急,但是卻是無計可施。
“再撥不下款子,下一季的作物就沒種子可用了。”張蜓有些憂心的說道,眉梢眼角都帶著幾分急切。
不過這一切並不是張蜓一個小會計該想的事情,她一個小會計只要做好統計工作就好了,其他的事情上面有科長,科長上面有副鄉長,她就是瞎操心。
這一點張蜓心里很清楚,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鄉長已經問了她兩次了,這件事讓她感覺到了蹊蹺。
所以她找到科長張小舟問他的意見,結果沒有答復只是給她個模稜兩可的口風。
張小舟四十多歲年紀,是下放的干部,當年因為犯了路線錯誤給從省里下放到地方鍛煉的,因為沒有組織關系後台,這麼多年一直窩在平陌這個小地方鄉里當個小科長。
正常來說,干部平反是從1979年十月以後的事情,像李小舟這樣的干部想要得到提拔,還要等上幾年呢!
不過,就張小舟這樣的干部,一沒靠山二沒關系,想要恢復以前的官職,簡直難如登天了。他自己其實早就已經認命,所以每天混吃等死一問三不知,根本就是個喝茶領導完全不管事。
以至于平陌鄉黨委對這個人也一點辦法也沒有,也不能給升職也不能遣散,就讓他自己自生自滅完事了。
所以很多時候,良種站的所有工作都是由副鄉長和鄉長負責,問他點事情也是支支吾吾不知所雲。
鄉長又不能總是管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副鄉長也是平時忙的腳不沾地,而真正負責的人就只能是張蜓了。
以前還好,至少上面沒有人為難地方,該給的都是及時到位,可是這回不知道怎麼回事,已經催了幾次但依舊沒給批下款子來。
眼瞅著這一季的糧食就要收割了,到了下一季如果不能及時的補充良種,農民就會出現無法耕種的事情。到時候,就連鄉長也得跟著受處分。
平陌鄉的鄉長劉根生也是下放的干部,情況和張小舟差不多,只不過責任心和能力都很出眾,也有後台往上再走一步兩步也不一定就沒有機會,所以對待事物的積極性要比張小舟好上很多。
只不過,他也是從上邊市里下放的人,在新密沒有組織關系和人脈,每次到縣里開會都是末尾的存在。
“小弟,我想去趟縣城,我想去找李副縣長問問具體什麼情況。”張蜓想了一下午最終還是下定決心,想去找縣里問問情況。
張子健今天廠子里沒啥事,干了一上午就回到家里,所以听到姐姐要去縣里就帶著她出來了。
從平陌鄉到新密市縣城要走山路十七公里,平時張蜓要去縣里都是拉上張子健一起,主要是張子健從小練武,身體素質極好。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張蜓只要外出就會讓小弟一起跟著,一來有個人跟著走山路安全,另外能省腳力。
“阿姐,你就是不想走路,每次都讓我背著去。”張子健取了上馬子讓張蜓坐上去,然後直接背著姐姐一路疾行,向著新密縣城走去。
“哼,你才背我幾回,這麼快就這樣說了,以後讓你背你還沒機會了呢!”張蜓的小心思被弟弟說破也不臉紅,自家的小弟有啥不好意思的,能讓弟弟背著走山路,她心里其實挺美的,悠哉悠哉一點也不浪費體力。
張子健師承少林寺的培遠大和尚,在他七歲那年,培遠到家村里化緣。那時候家里面過的很苦,哪有多余的糧食給和尚。所以家家戶戶都像防賊一樣防著培遠大和尚,讓他既無奈又嘆息。
可是當他挨家挨戶要到張家的時候,正巧那天家里做的玉米餅子,張濤和徐淑琴因為要回娘家,就把張蜓和張子健落在了家里。
中午的時候張蜓在睡午覺,只有張子健一個在院子里玩,大和尚就跑去化緣。新密離得登封很近,這里的和尚僧侶也經常會看到,所以和尚化緣很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啥也沒說就給大和尚拿了幾個餅子,培遠大師吃了飯卻不肯走,賴在張家等著吃下一頓飯。
如此到了晚上,張濤和徐淑琴回到家見到兒子竟然給他們招來這樣一個吃貨大和尚,也是無比的憤怒和無奈。
和尚化緣到家,按照當地的風俗是萬萬不能往外趕的,只能咬緊牙關打碎牙齒往肚里咽。
只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和尚在張家住了十幾天,有一次張濤一家人回來,大和尚竟然走了。沒過兩天來了一位五六十歲的中年人,到了張家就說明來意,要收張子健為徒,傳授正宗少林武功。
這位中年人也就是張子健的老師許同風,少林培元大師的俗家弟子,一身的霸道剛猛的武功,能十步以外用拳風震碎一個茶杯,一拳能打穿一棵大樹,這樣的功夫可以用深不可測來形容。
張濤一家人就知道,這哪里是培遠和尚化緣,根本就是在選拔徒弟傳承後代。于是欣然接受了許師傅的請求,並且將張子健送到登封少林寺拜入培遠大和尚門下,而教授張子健武功的卻是許同風,代師收徒。
新密與登封接壤,兩地都出了很多位武林高手,少林武功盛行。更有北派太極傳人,武館更是林立。能讓自己的兒子習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張濤和徐淑琴自然是滿心歡喜的。而培元大和尚也是看出了張子健天生一副練武的苗子,筋骨清奇心地善良。故此才會逗留張家耐心觀察這一家人的動向,也看得出這小子的天賦。
十幾年的苦練下來,張子健也不負眾望成為一位很有分量的高手。
背著姐姐這一百來斤,對于張子健來說不要太輕松,雖然腳下都是山路,但是對于他這樣的高手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到了縣城直接就去縣委辦,道明來意辦事員就給他們接到了分管糧食的領導辦公室,有關民生在地方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因此,張副縣長的秘書也是得知來意以後就打電話給糧食局,負責良種工作的副處長來到縣委辦公室。
“小張同志,你們的情況我大概知道一些,負責你們鄉良種的同志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也預備出了種子。只要財政撥款到賬立刻就能下撥種子。”皮大強對于地方的工作非常的了解。
“皮處長,現在已經是九月底了,馬上玉米就到了成熟期,咱們這邊十月初就要種下冬小麥,現在財政的撥款至今都沒有撥下來,我們已經做好了統計工作,只是這筆錢至今都沒到賬,我今天來就是想問問財政局啥時候能把錢撥過去。”張蜓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的問道。
皮大強听了張蜓的話一時間也有些茫然,財政撥款的事情,可不是良種辦公室能管到的地方,那得縣長才能過問。
“小張啊!財政撥款不在我們管轄範圍內,這件事你還得找找範縣長,我們沒有權利督促財政撥款的。”皮大強有些為難的說道。
張蜓也知道這件事只能找財政局或是縣長,但是她一個鄉政府的小會計哪有資格見縣長,再說了縣長也沒可能見一個鄉里面的小會計啊!
“可是我根本就不認識範縣長啊!”張蜓有些為難的說道。
“讓張縣長給找找範縣長呢?”皮大強說道,他是怎麼沒這個關系見到縣長的,只能這樣說。
對于鄉政府出來尋求幫助,可以找分管領導下屬辦事,但是卻不能直接找縣長辦事,這是體制內的規矩。不然就算把縣長累死也接待不過來啊!
“張縣長到市里開會去了,現在沒在縣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