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臨安,褪去了夏日的喧囂,梧桐葉落,為青石板路鋪上一層金黃。
韓牧一襲紫色道袍,立于蘄王府門前,目光沉靜。城內大小事務已安排妥當,辛棄疾正全力革新軍制,楊萬里則忙于籌措糧草,北伐的機器已悄然運轉。
“走吧。”韓牧轉身,對身後三位女子溫言道。
李師婉依舊是一身素白,清麗如雪中寒梅;唐憐兒紅衣似火,眉眼靈動;段清洛則穿著水藍衣裙,恬靜婉約。四人策馬,蹄聲䱇䱇,穿過漸漸安靜的街巷,駛出臨安城。
城外官道,秋風蕭瑟,遠山如黛。唐憐兒按捺不住,側首問道“韓大哥,我們為何不御空飛行?那多快哉!來時匆匆,回去總該輕松些。”
韓牧勒住韁繩,馬兒放緩腳步,他望著遠處層林盡染,微笑道“來時臨安事急,不得不快馬加鞭。如今諸事已定,何必再匆匆趕路?這秋冬之交,別有一番景致,慢慢行走,細細品味,豈不更合游歷之道?”
唐憐兒嘟囔道“這寒冬臘月的,草木凋零,有什麼好看?還不如飛在天上,看得更遠呢。”
李師婉聞言,唇角微揚,眸中閃過一絲了然,輕聲道“憐兒妹妹,韓大哥想必是另有打算。若我猜得不錯,他是想先去一個地方。”
韓牧看向李師婉,眼中帶著贊許的笑意“還是婉兒知我。”
“是……牛家村嗎?”李師婉輕聲問,眼中也流露出一絲追憶。
韓牧點頭,目光投向北方“是啊,該回去看看了。”
段清洛和唐憐兒是第一次听說此地,皆露好奇之色。韓牧一邊策馬緩行,一邊對二人道“數年前,我初入江湖,便是在這牛家村的曲三酒館,遇見了曲靈風兄弟。那里,留下了我們許多足跡。”
談及往事,韓牧和李師婉的神情都柔和下來,那些刀光劍影、義氣干雲的歲月,仿佛就在昨日。唐憐兒和段清洛靜靜听著,對那個小小的村落,也生出了幾分向往。
兩個時辰後,一座靜謐的村落出現在眼前。炊煙裊裊,雞犬相聞,正是牛家村。村口的老槐樹依舊枝干虯結,只是葉子已落盡,更顯滄桑。
四人下馬,牽著韁繩步行入村。韓牧與李師婉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極為熟悉,不時低聲交談幾句,指點著當年的趣事。
段清洛和唐憐兒則好奇地四下張望,這平凡的村落,竟是韓牧江湖路的。
很快,那間熟悉的“曲三酒館”出現在視野盡頭。然而,與記憶中的熱鬧不同,如今的酒館門窗緊閉,招牌歪斜,布滿了灰塵和蛛網,在夕陽余暉下顯得格外破敗孤寂。
韓牧推開虛掩的木門,吱呀一聲,塵土簌簌落下。店內桌椅依舊,卻蒙著厚厚灰塵,空氣中彌漫著陳舊的氣息。昔日觥籌交錯、豪杰聚義的景象,已如雲煙消散。
韓牧站立片刻,輕輕撫過一張積塵的桌面,留下幾道指痕,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嘆。物是人非,大抵如此。
“韓大哥,”李師婉輕聲打破沉默,“那我們接下來,是直接回終南山重陽宮嗎?”
韓牧收回思緒,轉頭看向她,眼中帶著溫和的笑意“婉兒,如今年關將近,我們不如先北上山東。你與你父親,已一年多未見了吧?正好趁此機會團聚,在山東過個團圓年。我也想去看看忠義軍的近況。”
李師婉聞言,眼中頓時綻放出驚喜的光彩,笑容如春花般燦爛“真的?多謝韓大哥!”她離家日久,對父親的思念早已深藏心底。
“既如此,那我們便加快腳程。”韓牧笑道,示意三女靠近。待她們聚攏身旁,韓牧體內真元流轉,一股柔和卻磅礡的真氣瞬間涌出,將四人一馬籠罩其中。只見他衣袖一揮,輕喝一聲“起!”
四人身形頓時離地,宛如被無形之力托起,倏忽間已升至雲端。唐憐兒雖是第二次體驗,仍興奮得驚呼連連,看著腳下迅速變小的山川河流,心中滿是新奇。
韓牧駕馭真氣,護著三人,一路向北疾飛。腳下山河壯麗,江南水鄉的婉約逐漸被北地的遼闊所取代。萬里行程,在御風而行之下,不過朝夕之事。
與此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山東濟南城,經略府內,氣氛凝重。
山東路經略使辛肅、淮南東路經略使李從禮,以及忠義軍都統制楊鐵心,正圍坐在沙盤前議事。
屋內大堂炭火盆燒得正旺,驅散了北地的寒意,卻驅不散眉宇間的嚴肅。
楊鐵心指著沙盤上標注的敵我態勢,沉聲匯報“……金人主力目前仍收縮在河北、中原一帶,近期雖有小股游騎騷擾邊境,但大規模南下的跡象尚不明顯。據探馬來報,北邊蒙古諸部給他們的壓力不小,使其難以全力南顧。我軍八萬將士,日夜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戰力已非昔日可比。”
辛肅面容清 ,目光銳利,他沉吟片刻,道“即便如此,亦不可掉以輕心。山東乃光復之地,如楔入金國腹心,必為金廷眼中釘肉中刺。朝廷既決意北伐,我山東便是前沿堡壘,不僅要防北邊之敵,更要警惕西面中原金軍的突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李從禮接過話頭,他氣質儒雅,但眉宇間自有疆場歷練出的英氣“賢佷所言極是。安頓民生、鞏固防務,乃當前要務。此外,還需廣派細作,深入中原,聯絡各地抗金義士,待王師北指,便可里應外合。”
楊鐵心重重抱拳“末將明白!忠義軍上下,必誓死守衛山東,為北伐先鋒!”
他頓了頓,臉上露出敬重之色,“說起聯絡義士,末將想起,重陽宮韓真人,此前已廣發英雄帖,組建抗金同盟。江湖各大門派,紛紛響應。此舉,實為我軍一大助力。”
辛肅聞言,臉上露出些許笑意“的確如此,我此次返魯,特地去重陽宮拜會過韓前輩。抗金同盟已然初具規模,全真教、少林、丐幫、鐵掌幫等派皆已派出高手入駐。韓前輩言道,只待朝廷北伐號角響起,同盟高手便會潛入中原,襲擾金軍後方,刺探軍情,助我大軍一臂之力。”
李從禮感嘆道“沒想到韓牧年紀雖輕,然文韜武略,俠肝義膽,實乃國之棟梁。他不僅武功冠絕當代,更心懷天下蒼生,所做之事,皆是我等封疆大吏亦覺望塵莫及。有他坐鎮武林,號召群雄,實乃大宋之幸。”
楊鐵心亦是連連點頭“韓真人之功,確非我等所能及。有武林群雄策應,我軍北伐,勝算又添幾分。”
三人又商議了一番糧草調配、城防加固等具體事宜,直至夜幕低垂,方才各自散去,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備戰之中。
濟南城頭,“宋”字大旗在凜冽北風中獵獵作響,預示著一場席卷天下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喜歡射雕師兄走了,我只好天下無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射雕師兄走了,我只好天下無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