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師兄走了,我只好天下無敵

第659章 辛棄疾的緊急書信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劍南安撫使 本章︰第659章 辛棄疾的緊急書信

    夜色如墨,籠罩著重陽宮。大殿之內,燭火通明,將三清神像和空曠的殿宇映照得莊嚴肅穆,卻也投下了許多搖曳不明的陰影,正如此刻悄然彌漫在空氣中的緊張氣氛。

    一名值守的全真弟子引著辛肅快步走入大殿。

    辛肅一眼便看到了立于大殿中央的韓牧。與他兩年前在山東所見的那位武功極為高強的少年祖師想比,如今的韓牧依舊是身披紫色道袍,面容平靜無波,眼神深邃如古井,周身自然流露出一股淵𦨴岳峙、不怒自威的氣度,那是久居上位、執掌乾坤、且自身修為已臻化境者方能擁有的氣象。

    辛肅不敢有絲毫怠慢,且不說韓牧同他祖父辛棄疾乃是忘年好友,當初若不是韓牧三到四次相救于他,又傳授他高深武學,辛肅恐怕早就死了很多次了。

    只見辛肅疾步上前,深深一揖到地,語氣恭敬無比︰“晚輩辛肅,拜見韓真人!”

    他深知,眼前之人不僅是祖父的摯友、抗金事業的重要盟友,更是當今武林公認的魁首,一言可動江湖,其影響力甚至能直達天听,與朝中祖父等人遙相呼應。這份恭敬,發自內心。

    韓牧袖袍微微一拂,一股柔和卻無法抗拒的氣勁便將辛肅托起︰“嗯,不錯不錯,辛小友不必多禮。自山東一別,近兩載未見,你果真是沉穩了許多。”

    他目光如電,迅速在辛肅身上掃過,見其雖風塵僕僕,眉宇間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與焦慮,但身形挺拔,氣息沉凝,顯然這兩年在軍旅之中歷練,武功與心性皆有精進,只是臉上多了幾分風霜刻畫的痕跡。

    “听說此前山東局勢艱難,你能與楊鐵心一同穩住山東的局面,還辛苦你們了。”韓牧先是肯定了一句,隨即神色一凝,切入正題。

    “對了,辛小友你如此急切星夜趕來,莫非是山東那邊又出了大變故?難道是金國大軍壓境,欲要再度興兵犯境?”這是韓牧最先想到,也是最擔憂的可能。山東乃北伐前沿,若山東有失,則大局被動。

    辛肅朝著韓牧恭敬一拜後,他連忙搖頭,快速回稟道︰“啟稟韓真人,山東局勢目前尚算穩定。自收復以來,金賊確實屢有反撲之意,多次調兵遣將試圖侵犯邊境。”

    “幸得韓前輩當年舉薦的楊鐵心楊將軍,他勇冠三軍,深知兵事,親自率領忠義軍將士據險而守,浴血奮戰,已接連擊退金兵數次進犯。”

    “加之,近一兩年來,北方蒙古崛起,鐵木真統一各部,兵鋒極盛,不斷侵襲金國北境,金國如今是兩面受敵,焦頭爛額,對我大宋確實已有些力不從心,難以傾力來攻。故而山東目前雖小摩擦不斷,但大局無虞。”

    听聞山東無恙,韓牧心中稍安,但眉頭卻皺得更緊。既然不是前線軍情,那因為何事?辛肅能從山東不顧一切地趕來?

    “既非山東軍情,賢佷此番前來,所為何事?莫非是辛大人他……”韓牧心中掠過一絲不安。

    辛肅再次拱手,聲音壓低了些︰“韓真人,晚輩此行,並非從山東而來。”

    “哦?”韓牧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晚輩是從臨安府趕來。”辛肅補充道。

    “臨安?”韓牧更加疑惑。臨安是南宋行在,政治中心,與江湖武林雖有關聯,但通常自有其運轉規則。

    辛肅鎮守山東,為何會突然去了臨安,又從臨安如此焦急地來找自己?

    辛肅看出韓牧的疑惑,繼續解釋道︰“真人有所不知,大約兩個月前,晚輩接到朝廷詔令,命我回京述職,詳陳山東防務及忠義軍整訓事宜。後來,晚輩述職已畢,本欲即刻返回山東備戰。”

    “然而,就在我準備動身離京的前幾日,臨安城內,忽然之間,大街小巷,酒肆茶館,都在瘋傳一件……一件牽動宮廷的驚天之事。”

    他說到這里,語氣變得極其凝重,甚至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意味。

    辛肅下意識地抬眼看了看侍立在殿門附近的幾名全真弟子。

    韓牧立刻會意,袖袍輕輕一揮,對左右弟子道︰“你們先退下,守住殿門,未有召喚,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師叔祖。”幾名弟子躬身領命,悄無聲息地退出了大殿,並輕輕掩上了沉重的殿門。

    一時間,偌大的殿內只剩下韓牧與辛肅兩人,跳躍的燭火將他們的影子拉長,投在冰冷的青磚地上,氣氛變得更加凝滯。

    辛肅這才深吸一口氣,仿佛要說出這件事需要巨大的勇氣︰“此事流傳極廣,版本眾多,但核心卻驚人一致。起初無人當真,只以為是市井妄人胡言亂語,但傳得越來越凶,細節也越來越……越來越像真的。”

    “我祖父他……他听聞之後,初時震怒,繼而沉思良久,終覺此事絕非空穴來風,其背後恐隱藏極大陰謀,或將動搖如今大宋之大局。”

    韓牧的目光驟然銳利起來。臨安城的流言,竟能牽扯如此之大?

    還能讓歷經風雨、官至樞相的辛棄疾感到不安並認為事關重大?

    他深知辛棄疾的為人與能力。這位老英雄不僅是詞壇飛將,更是國之干臣,雖與首相韓�@謝蠐姓制紓  菇鷥垂 敬游錘摹br />
    如今他身居樞密使要職,掌管全國軍務,情報網絡遍布天下,其政治嗅覺遠非常人可比。連他都覺得“絕不簡單”、“恐隱藏極大陰謀”,那此事之嚴重性,可能遠超他的想象。

    “哦,不知究竟是何流言?辛公又有何判斷?”韓牧的聲音依舊平穩,但語速微微加快,顯示了他內心的重視。

    辛肅臉上露出復雜的神色,混雜著憤怒、困惑與一絲荒誕感,他似乎不知該如何開口描述,最終從貼身的懷中,極其鄭重地取出一封以火漆密封的信函。

    “祖父深感此事關系重大,口說恐難以盡述,且易有偏差。故親筆修書一封,命我無論如何,必須盡快、親手交到韓真人您的手中。所有情由、祖父的分析與擔憂,盡在此信中。”

    他雙手捧著那封信,恭敬地遞到韓牧面前。信封是常見的官方式樣,但上面並無任何官職署名,只以蒼勁有力、筆鋒如刀的熟悉筆跡寫著“韓牧小友親啟”六字。

    那火漆封印也非官印,而是一枚私章圖案,韓牧認得,那是辛棄疾最常使用的一枚刻有“六十一上人”字樣的閑章。在此等緊要關頭使用私章密信,其意在保密和信任,更凸顯了事情的非同尋常。

    韓牧伸出手,接過了那封沉甸甸的信。指尖觸及信封的剎那,他仿佛能感受到遠在臨安的那位老英雄的凝重呼吸與急切心跳。殿外山風呼嘯,吹得門窗微微作響,殿內燭火一陣搖曳明滅,映得韓牧的臉龐也陰晴不定。

    他目光低垂,落在信上。臨安流言,驚天之事,直指重陽宮,動搖大局……這幾個詞在他心中快速交織。

    天下大勢如今正到了關鍵時刻,北伐籌備正在緊鑼密鼓進行,武林聯盟初成,任何一點風波都可能引發不可預料的連鎖反應。

    他沒有立刻拆開信,而是抬眼看向辛肅,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關于那流言,你可曾親耳听聞?最簡單的一句,是什麼?”

    辛肅身體微微一震,臉上掠過一絲極其古怪的表情,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仿佛那幾個字燙嘴一般,最終極其艱難地、一字一頓地低聲說道︰

    “此事,皆因宮中傳出,乃是因為當今韓皇後宮中,皇後懷胎十月,終于誕下皇子,此事正值我大宋一心積極備戰之時,朝廷上下皆是感嘆皇嗣降生,乃是上天眷顧我大宋之傳續,而後朝廷決定大赦天下,然,就在臨安城上下皆沉浸在這件大好事時,忽然有一夜後,臨安城頭上的大小街頭和市井皆傳……說……說大宋皇後誕下的黃嗣並非官家之子……”

    當韓牧听到韓飛蕊懷孕且生下孩子後,辛肅那雙看著韓牧的眼楮里,充滿了困惑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

    這件事幾乎令韓牧愣在當場,他瞬間回想起當初住在宮中的那個夜晚,那一夜風流,難道那饑渴美婦真是賢良淑德,溫文爾雅的韓飛蕊不成?

    “前輩?前輩。”

    辛肅喊了喊有些愣神的韓牧,韓牧回過神來看著辛肅,繼續向他問道︰“然後呢,難道此事竟然與我有關不成?”

    韓牧眉頭一皺開口問道。

    辛肅哎了一聲繼續道︰“不錯,此事越傳越烈,有人說官家已然奉道整日修行,就連朝政都盡數交給首相和祖父等輔臣……皇後懷孕前後,官家清心寡欲,而那時……唯有前輩你居住在宮中,且和官家住在同一個寢宮之內……因此……此事如今已然流傳在臨安的大街小巷。”

    “祖父深知,此時出現這般流言,定然是有人故意散播謠言,旨在牽扯到前輩的同時,又連同韓首相、韓皇後和小皇嗣一同除掉,前輩乃是官家親封的帝師,在江湖上也是地位超然,故而,祖父命我特地前來請你前去臨安,將這件事查一個水落石出,將那些隱藏在後面的人盡數揪出來,以挽留此次危機。”

    听完辛肅所言,縱然以韓牧的心境修為,听到此事瞳孔也是猛地一縮。

    霎時間,殿內的空氣,瞬間降至冰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射雕︰師兄走了,我只好天下無敵》,方便以後閱讀射雕︰師兄走了,我只好天下無敵第659章 辛棄疾的緊急書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射雕︰師兄走了,我只好天下無敵第659章 辛棄疾的緊急書信並對射雕︰師兄走了,我只好天下無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