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1月10日,白鷹新澤西州。
貝爾實驗室內,空氣中彌漫著半導體被擊穿後特有的焦灼氣味。
“又失敗了?” 一個冰冷的聲音從實驗室門口傳來。
威廉•肖克利,這位貝爾實驗室固體物理研究組的組長,此刻正疲憊地摘下護目鏡,露出布滿血絲的眼楮。
他面前的操作台上,散落著各種奇形怪狀的金屬夾具以及幾片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像災難現場的多晶 薄片。
旁邊的真空泵還在發出單調而惱人的嗡鳴,仿佛在嘲笑他們的徒勞。
投資人代表,來自at&t貝爾實驗室母公司)總部的約翰•卡爾弗特,西裝革履,臉色陰沉的走進實驗室。
他身後跟著幾位同樣面色不虞的高管。
肖克利抹了把額頭的汗,聲音帶著掩飾不住的沮喪︰
“是的,卡爾弗特先生。我們嘗試了新的摻雜工藝和蝕刻方法,但……穩定性依然無法達標。放大效應微弱,而且壽命極短,根本達不到實用要求。”
“實用要求?” 卡爾弗特的聲音陡然拔高,幾乎是在咆哮,“肖克利博士,我們要求的不是‘實用’,是‘存在’,是‘能用’,是能趕在那該死的‘根•奔騰’的專利壁壘徹底焊死之前,給我們找到一條能繞過去或者至少能生產這鬼東西的路。”
他大步走到操作台前,厭惡地用指尖撥弄了一下那片失敗的 片。
“看看這些垃圾,30萬刀,整整30萬刀的經費,就換來這些連廢品站都嫌棄的玩意兒?而那個該死的‘德州微型計算機實驗室’,那個該死的‘根•奔騰,他們現在恐怕正躺在專利授權費的鈔票堆上睡大覺,順便等著拿諾貝爾獎了吧?”
肖克利的臉頰肌肉抽搐了一下。
卡爾弗特的話像刀子一樣扎在他心上。
歷史上,肖克利在47年才帶領團隊做出小型半導體三極管,並在之後為了晶體管的專利署名和貝爾打了很久的官司。
而在這個時間線,因為張弛的白手套葉戈若夫掌握的新世紀財團下屬的德州微型計算機實驗室的存在,威廉•肖克利卻不再用繼續為了專利署名發愁了。
“根•奔騰”,這個突如其來的名字現今如同夢魘般籠罩著整個白鷹半導體研究領域。
這個神秘的人物,或者說團隊,在過去的幾年里,通過德州微機這個同樣神秘的實驗室,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注冊了一系列關于“小型半導體”——他們稱之為“晶體管”——的基礎結構、工作原理和應用的核心專利。
署名者清一色都是那個“根•奔騰”。
這些專利就像一張精心編織的大網,牢牢鎖死了後來者進入這個領域的幾乎所有關鍵路徑。
更可恨的是,德州微機只公開了專利說明書,展示了“晶體管是什麼”、“能做什麼”。
但對于“如何穩定、高效、大規模地制造它”,尤其是核心材料,那種純淨到不可思議的 晶體的制備工藝,卻諱莫如深。
他們沒有為制備工藝申請專利,也絕不向外界透露。
商業間諜的努力更是一個笑話,德州微機得到了同屬德州新世紀財團下的德州安保公司的嚴密保護。
而德州新世紀財團和德州的司法、州議會、行政簡直可以說是上下沆瀣一氣。
這就意味著,肖克利和他的團隊,就像一群被困在玻璃迷宮里的螞蟻。
他們知道迷宮的出口晶體管)就在那里,甚至能看到外面誘人的光芒巨大的市場前景),但腳下的路制造工藝)卻完全被遮蔽了。
他們只能靠一次次成本高昂、耗時漫長的試錯,去摸索那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旁門左道”。
每一次實驗,都像是在把綠油油的刀樂塞進高溫爐里燒成灰燼。
“卡爾弗特先生。” 肖克利試圖解釋,“我們面對的不是技術難題,是‘黑箱’。德州微機鎖死了源頭,沒有高純度、結構完美的單晶 作為基底,任何摻雜和結構設計都是空中樓閣。我們現在用的 或者鍺片,雜質和缺陷太多了……”
“借口,都是借口。” 卡爾弗特粗暴地打斷他,“貝爾實驗室擁有全白鷹最頂尖的科學家,最充足的經費。難道你們連一群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家伙都比不過?”
“那個‘根•奔騰’難道是上帝派下來的天使不成?我不管他用的是巫術還是魔法,你必須給我找到辦法。at&t的電話網絡需要它,軍方需要它,未來的所有電子設備都需要它。那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市場。你明白嗎?數十億,不是三十萬!”
他逼近一步,壓低的聲音帶著威脅︰
“威廉,想想你的前途。如果這個項目最終證明是貝爾實驗室的滑鐵盧,而at&t不得不向德州微機低頭,支付天價專利費……你覺得董事會會怎麼看待你這個項目負責人?那個‘根•奔騰’會踩著你的失敗登上神壇,而你……你將被釘在貝爾實驗室的恥辱柱上。”
卡爾弗特帶著怒火和失望離開了,助手們大氣不敢出,默默收拾著實驗台上的狼藉。
肖克利頹然坐回椅子上,雙手深深插入頭發中。
他望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一種前所未有的無力感和自我懷疑洶涌而來。
他耗盡心血,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攻堅,難道真的注定要成為那個神秘“根•奔騰”的墊腳石?
難道他威廉•肖克利,注定要被一個從未謀面、甚至可能只是個化名的對手,永遠地踩在腳下?
遙遠的東方,那句古老諺語仿佛穿越時空,在他耳邊低語︰“既生瑜,何生亮……”
同一時間,白鷹d.c.特區,五角大樓
巨大的橡木會議桌上,一份厚厚的、封面印著“絕密”字樣的合同剛剛簽署完畢。
代表白鷹國防部簽字的是一位中將,而代表德州微型計算機實驗室簽字的,是一位身材高大、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穿著剪裁考究的深藍色西裝的中年人。
正是德州新世紀財團的掌門人葉戈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