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我要的鐵水,這次沒問題了吧?”
熊部落的冶煉坊矗立著幾根高大的煙囪,圍牆內外,到處充斥著叮叮當當破碎礦石和鍛打金屬錠的聲音。
其中的一處熔煉爐旁,熊木和熊杰滿懷期待,看著赤裸著上半身,只在胸前圍了一塊獸皮的熊山。他從爐子預留出來的觀察孔往里快速地看了一眼,然後又迅速關上,朝著周圍的匠人們點了點頭。
“再等一刻鐘,就可以出爐了。”
熊山擦了擦汗水,冶煉坊里面的溫度很高,時值夏季,外面的天氣又比較炎熱,整個冶煉坊尤其是熔煉間這里,就像是放在火中的烤肉一樣,實在讓人很難長時間待在高爐旁邊。
可為了這次能冶煉出符合熊木要求的鐵水,熊山帶著幾個經驗豐富的族人,不得不帶著人在高爐旁邊仔細盯著。
這次熊木等人提供原材料制成的冶煉坩堝,經過試驗,居然可以頂住連續三天三夜的高溫煆燒,即便外表已經通紅,內部承載的鐵礦石已經完全融化,但直到熄火,依舊沒有發生坩堝開裂導致鐵水外流的情況。
相比較之前用黏土和陶土等材料做成的坩堝,這種坩堝可以承受的溫度更高、受熱更加均勻,加熱的速度也快,跟之前相比,能節省很多材料,自然產出的鐵水比之前好。
這種被稱為石墨坩堝的工具,就是熊洪曾經跟熊杰、熊木等人提到過的,要他們明觀院作為一個重要內容進行研究的東西。而在采礦時發現的這種材料,經過不同比例的混合,今日終于展現出了它的實力。
“好,準備出爐。”
石墨坩堝的導熱性很好,而且這次煆燒的材料,是包含了熟鐵、生鐵、木碳粉等,按照比例混合後,放在坩堝里密封了起來。
“隊長,這次坩堝在高爐里面燃燒的時間更長,剛剛我們把鐵水倒出來之後,明顯能感覺到跟之前的鐵水不一樣——趁著鐵錠現在還很燙,我已經讓兩個鐵匠,準備鍛打成你們要的那個東西了。”
旁邊的一個工匠跟等待的眾人說道,“當然具體制作出來的工具能不能達到你們的要求,還要在試試。”
“那就太好了,鋸片本來就不好鍛造,不過只要這種坩堝有用,即便不能用來打鋸片,我們還能熔煉出更多的鐵水,而這種雜質更少的鐵水,冶煉後的鐵器更加堅硬、有韌性,很多原本無法做到的金屬工具,以後都能做到。”
熊木興奮地看了看熊杰,看到熊杰眼神中也有同樣的神色。
現在在冶煉坊小範圍使用的石墨坩堝,確定有用之後,就是用來替換現在部落常見的用黏土、石英砂和舊坩堝碎片制成的混合材料坩堝,提升冶煉的速度和質量。
通過石墨坩堝的使用,可以看到部落冶煉坊的發展過程,其實就可以看做是對各種材料和方法,反復試驗和研究的結果。
部落目前常用的混合材料坩堝,取代了之前用陶土、陶瓷碎片制成的簡易坩堝,使用的次數也從之前的“一次性坩堝”變成了可以重復使用三四次的混合材料坩堝。
而現在熊木和熊杰兩師徒發現制作的石墨材料,經過處理後制成坩堝,可以承受更高的溫度,使用壽命也變得比混合材料的更長,根據熊山的估算,至少可以用上十五次的。
而冶煉的速度之所以快不起來,坩堝生產和質量的跟不上,其實也是重要的一個原因。
故而冶煉坊的工匠們,都非常高興,有了這種坩堝,單次冶煉的鐵水量就能增加不少。
說起來,石墨的發現,還真有一些戲劇性。
這是在采煤場偶然間發現的一些黑色石頭,因為跟煤很像,就被送到部落圍牆里面的冶煉間,而一直在研究燃料和冶煉之間關系的土塵和牙黑,偶然間發現了這種即便是放在炭火里也不燃燒,更不會發生改變的東西。
兩人便對這種材料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正巧此時的明觀院也接到了來自木工坊和造船坊的需求,要他們提供更加堅韌和鋒利的金屬工具,用來替代現在使用的斧頭和鋸子。正頭疼的熊木熊杰,便與土塵和牙黑交談,了解到這種石墨材料。
石墨拿在手上,比煤炭更黑、滑膩而且很容易就將整個手弄的 黑,跟同樣黑 的煤炭有很大的區別。這種有意思的現象,也是土塵能發現這種材料的原因之一。
而經過破碎、研磨成石墨粉,再混合上黏土,按照不同的配比反復進行實驗,最終確定制作成的石墨坩堝,石墨粉和黏土的比例為21,也就是石墨含量在三分之二以上。
得益于熊部落制陶技術的進步,石墨坩堝的制作,也沿用了陶器所用的轉盤,制作出來的坩堝,壁厚一致,形狀、大小統一。
而第一批石墨坩堝的投入使用,這次直接就幫助熊杰他們,熔煉出一批更高質量的鐵水。
“真是搞不懂你們,原來的鐵錠不也是挺好用的?制造出來的鐵犁也好、箭頭也好,不都能用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熊山對這兩師徒很是無奈,笑著說道,“實在不行還有青銅器,用青銅器也行。”
“那可不一樣,你說說看,原來我們冶煉,是直接把鐵礦石和煤炭放在一起燒,火熄滅之後,底部就有了一些鐵,燒紅再鍛打,才能形成各種形狀。”
“後來,有了坩堝,可以直接把這種初步熔煉出來的鐵塊甚至鐵礦石扔到坩堝里,在放到高爐里煆燒,鐵礦石融化後,還要去掉上面的雜質和最底下的殘渣,剩下的倒入模具之後,才是一塊塊標準的、堅硬的鐵錠。”
“雖然鐵錠已經比之前的綿鐵有用的多,但我們這次要用的鋸子,用鐵錠鍛打的話,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鍛打出來的,也不一定就能使用。”
“如果現在這種石墨坩堝有用的話,按照土塵他們的經驗,熔煉出來的鐵錠更硬更有韌性,想來造出來的工具也更加有用……”
講起冶煉在熊部落的發展,熊山要比熊木等人更加熟悉,不過他一直是那種沉默寡言的人,熊木他們說的也對,要是能造出那種更好的鐵出來,那的確能將現在的一些生產工具提升到更高的質量。
原本有些設想中的工具,也總算不用擔心缺乏合適的材料了。
別的不說,那種非常容易磨損的車輛上的軸承和滾珠,更換的次數就能變得更低,而那些澆鑄出來的齒輪、制作好的滾軸,使用的壽命也會更長,更不容易發生出現裂紋的情況。
“搞了半天,我還不知道你們要做什麼呢。”
熊山很是納悶,上個月的時候,他們就要冶煉坊澆鑄、鍛打了幾個金屬的齒輪出來,還用最好的材料做了十幾個滾軸、直徑一米多的輪子,還有幾根彎彎曲曲的金屬連桿。
而且前段時間,听說這幫人在本部附近的小溪旁邊,找到了一處窪地,在這里,參考磨坊的樣式,安裝了一個巨大的水車,這個水車的直徑,據說超過了兩米。
依靠著這處水車,還建造了幾棟樣式很不同的建築,前幾日才最終建造完成。
甚至為了讓這個水車有足夠多的水來運轉,熊杰還特意制作了另一個水車,將小溪里面的水,通過導流槽,運送到高處儲存起來,等儲存的差不多,就可以讓巨大的水車轉起來。
“回頭你就知道了。”
熊木守口如瓶,而熊杰只是看了一眼熊山,便嘿嘿地笑了起來。
“這可是木工坊和造船坊那邊要的東西,具體能不能成,我們還要去試一試,現在可不敢說一定能成。”
“不過,只要能成了,自然也少不了你們冶煉坊的幫助。”
說起木工坊和造船坊,熊山便隱隱約約地知曉了什麼,甚至可以說,熊部落的族人,都知道造船坊和木工坊的需求。
造船坊和木工坊,一個利用木料生產船只,一個則是處理木頭,看似關系不大,但彼此間的交流很多,而且造船坊對木工坊的依賴程度,一向是最依賴的,就像是他所在的冶煉坊,最依賴的就是采礦場一樣,沒有原材料,光有技術和工匠也不能造船。
“回頭我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還問你們干什麼?”
熊山無奈地搖了搖頭,這些事情他並不操心,不管他們是建造水車也好,還是折騰石墨也罷,都沒有這種新制造出來的石墨坩堝,對他的吸引力大。
將熊木等人要的東西給鍛打好,他便帶著幾個冶煉坊的工匠,去研究這種石墨坩堝的“正確使用”方法去了。
“走吧,這次應該能成了吧?”
熊木看著驢車上躺著了二十幾片還沒開刃的長鋸條,跟熊杰說道,“如果這次材料可以用,那就讓熊山他們,按照之前的配比和防範,再做一些出來,我想只要是可以用上水車的村子和營地,以後都能用上這種東西。”
“嗯,這次應該能成,你看這鋸片……”
熊杰小心地摸了摸鋸片,發現已經不燙手之後,取過一片,握住兩端使勁往中間擠。
鋸片被他彎成了一個圓環,而隨著熊杰逐漸減少力氣,鋸片又恢復成了原來那種筆直的樣子。
“韌性很不錯,即便彎成這樣也沒有斷,還能恢復過來,看來這次用在水車上應該不成問題。”
熊木和熊杰這段時間要解決造船坊和木工坊的難題,就是木板的供應問題。
其實不僅僅是造船坊,現在部落很多地方,對木板、木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而從樹林里砍伐下來的各種木料,現在已經是熊部落本部以及所有營地中,使用最多的材料。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