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206章 凌河沿岸(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206章 凌河沿岸(六)

    熊洪權衡了很久,其實已經傾向于第二個選擇,就是溯流而上,去探尋這條未知的河流是不是傳說中的白河。只不過,現在族人的態度,以及過冬物資的情況,還要綜合考量。

    “你們覺得,我們現在該如何選擇?”熊洪一時拿不定主意,左右為難下,便將周圍的族人都叫了過來,將這三個選擇都說了出來。

    眾人面面相覷,以往熊洪都是很有主意的,沒想到現在開始在征求他們的意見,這讓他們有點不習慣,“族長,往這條河上游去看看吧,來都來了,不去看看我睡不著,”熊二率先說道,在他看來,既然明年想要去白河部落,現在提前認認路沒什麼不好,如果說這里真的能通往白河諸部,那通過族長說的水陸運輸,將會節省很多時間和物資消耗。至于現在物資不足的情況,只要食物和燃料夠,其他的都能暫時克服克服。

    “確實,族長,我們應當去那里看看,”草苗和白茅等人也表示贊同,“凌河兩岸的情況我們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往下游走應該也不會有太多變化,但這里不同啊,要真是白河,那不就太可惜了嗎。”

    熊洪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還是決定順應大家的意願,當然這也是他自己的想法,從這里出發,向北探索這條未知的河流。

    確定了方向後,行動迅速展開。這條未知的河流與凌河交匯處寬闊,大約有五十多米。由于擔心河中央的冰層不夠堅固,熊洪命人沿著邊緣前行。

    不過,熊洪的擔憂似乎是多余的。盡管河流很寬,但水流量並不大,河道也不深,甚至在某些河段,透過鑿開的冰洞可以看到河底。盡管冰洞打開後,許多大魚游了過來,但熊洪此刻更急于探索上游,因此並未捕撈這些送上門的魚。

    “族長,前方發現許多沙洲,”熊二小心翼翼地從前方返回,向在岸邊檢查環境的熊洪報告,“爬犁恐怕無法通過,冰面也斷斷續續的。”

    經過一天的行進,按照熊洪的估計,他們已經走了二十多里。探險隊伍前鋒遇到了一片布滿沙洲和蘆葦叢的河段。

    枯黃的水草叢生在水面上,積雪的重壓下,許多一人多高的水草被壓倒在冰面上,讓人難以辨認沙洲與冰面的界限。

    熊洪等人徒步前往查探,手持木棍,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移動。由于周圍有沙洲和一些水坑凍成的冰層,這里的冰面情況異常復雜,尤其是那些淺水坑結成的冰層,表面看似與其他地方無異,但踩上去卻會碎裂,導致一腳踏進水坑。

    好在這些水坑雖然很淺,即便踩進去,最多也只是弄濕鞋子,但水坑眾多,對爬犁的行進和步行都有所影響。

    “族長,這怎麼辦,幾乎每走幾步就會遇到一個冰坑,”熊二從一個坑里拔出右腳,上面沾滿了泥水,“爬犁根本過不去,這里的沙洲太密集了,或許我們應該從河岸上走,這樣馬匹能走得更快一些。”

    “馬匹在陸上也走不了多遠,”草苗指向河岸兩側的樹林,那邊到處是被小河隔開的地形,“從這里看似乎可行,但往前走,也都是這種淺坑和樹林、灌木叢,除非步行前進。”

    “步行要走到什麼時候?”熊二爭辯道,“我們已經出來很久了,不能再耽擱了。”

    那些淺坑並非難以發現,它們與河流上的冰層相比,十分明顯。因為淺坑中的水量很少,結冰後,冰層會懸在水面上方,依靠與坑壁的連接支撐著冰塊。一旦有人踩上去,連接處無法承受過重的物體,就會碎裂,導致人的腳陷入水坑。

    淺坑的冰層通常呈現白色,與水面上的顏色截然不同。

    即便如此,族人仍難免踩上去。這里的特殊地形,到處是淺坑,而且許多雜草覆蓋其上,想要發現它們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還需要尋找能夠通行的道路。

    “行了,就到這里吧,”熊洪望著河道上遍布的草叢和沙洲,兩岸的樹林和灌木,意識到這次探索該結束了,“大家今晚就在這個河岸這邊休整,明天一早原路返回。”

    “返回?”熊二和草苗面面相覷,“為什麼啊族長?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方,我覺得我們可以再往前走走,去看看。”

    “對啊,族長,我們還能堅持,現在離開太可惜了。”

    “不,到這里就夠了,再往前探索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熊洪做出決定後,反而感到一陣輕松,“你們看這里,顯然是一片沼澤或沙洲區,你們看。”

    熊洪用木棍撥開一處沙洲上的草叢,露出了下面的泥土,“這里的土質明顯沙化,說明是上游沖刷下來的泥沙在這里堆積,然後通過這些沙洲間的支流,將上游的水匯集到這里,並通過這些小一點的支流,共同在此處匯聚成更大的河流。”

    按理說,根據河流的寬度,這條未知河流的水量應該很大,流速也應該較快。但前兩天測試的那塊木頭,漂流了許久才走了一段距離,說明流速並不快,這讓熊洪感到疑惑,從而堅定了他向這個方向探索的決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今天又遇到這片沙洲區域,更加證實了熊洪的猜想。

    這片區域在春夏季應該是一片沼澤。通過周圍的支流、淺灘以及河岸旁的水塘、湖泊,還有生長在沙洲中的茂盛雜草,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出來。

    根據之前與白河部落交流的信息,他們曾提到在白河南方發現了一片沼澤,距離部落較遠,沿途還有許多森林和湖泊。由此,熊洪大膽推測,這里可能就是白河部落所說的沼澤區域。

    具體是否如此,現在已無法驗證,也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沼澤區域,可現在時間不允許熊洪繼續前進。食物、燃料見底僅夠回程,而且他們也沒有攜帶足夠的御寒物資,再繼續前進可能會給隊伍帶來危險。

    盡管內心不甘,但熊洪明白自己作為族長的責任,他是來探索的,不是來冒險的,部落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安排。

    “到這里就足夠了,如果我的猜測沒錯,這里離白河部落應該很近了,”熊洪環顧四周,向周圍神情激動的族人們闡述自己的想法,“穿過這片沼澤區域需要很長時間,但我們必須盡快返回部落,我們攜帶的物資已經不夠了。”

    隊員們也意識到隊伍的狀況,雖然同樣不甘心,但既然族長已經發話,他們也確實到達了極限,再繼續前進可能會有危險。

    “不過我們也不是毫無作為,”熊洪鼓舞士氣,向大家說道,“在那片較大的沙洲上,搭建一個木頭台子,這樣我們可以遠遠地觀察。”

    確實,雖然這里就是探索的終點,但沒有驗證這里是否屬于白河流域,熊洪仍要為明年的探索做一些準備。

    選擇了一片面積較大、離水面較高的沙洲,熊二帶領隊員們從岸邊的樹林中砍伐了幾十棵樹干,按照熊洪的要求,搭建一個大約七米高的木制哨塔,作為這里的標志物。

    底部用幾根木頭埋入一米深的沙洲作為支架,上面用麻繩和藤條將作為骨架的樹干捆綁在一起,層層搭建,最頂上勉強達到了七米的高度。

    “族長,我們搭建這個東西做什麼?這周圍並不適合建立居住點啊。”熊二有些疑惑,在他看來,這里周圍都是沙洲,兩岸也都是樹林和灌木,至少在清理之前,是無法搭建居住的房屋的。

    “不是要建立居住點,至少不是最近這段時間,”熊洪解釋道,“如果按照推測,這里是白河部落下游的沼澤,那明年與白河部落溝通時,我們可以沿著白河朝這個方向探索。如果能看到這個哨塔,那就說明這條河流就是白河。”

    熊洪的想法很簡單,既然不能再繼續前進,那就在這里做一個醒目的標記,而這座木制哨塔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等到明年從白河部落方向往南探索,深入沼澤如果發現這個哨塔,那麼一切就說得通了,證明凌河和白河是相連的。

    雖然並非暢通無阻,但對這片沼澤來說,已經具有了開發的價值和意義,因為這里將成為連接白河和凌河的一個重要地點。

    如果因為這片沼澤阻礙了白河和凌河的溝通,熊洪也會想辦法疏通,並利用這個地方。對熊洪來說,只要證明是相連的,就有許多方法可以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

    到了傍晚,木制哨塔就搭建完成。由于只是一個標志物,熊洪沒有對質量要求過高,搭建起來的幾乎只是一個幾米高的木頭架子,上面僅能供一個人站在離地三米多的平台上。

    更高的地方,干脆用幾根細一點的木材交叉著綁在一起,在頂端掛著一塊顏色發白的麻布,作為標志。

    這處哨塔雖然用料簡單、搭建粗糙,但很是結實,如果沒有其他人破壞的話,至少能夠撐到明年這個時候。明年春耕後,熊洪就要帶隊來白河這邊跟諸部落交流,到時候肯定會有時間來探索這里。而這處哨塔,就是最好的標記地點。

    站在塔上,能看到很遠的距離,而在天氣狀況好的時候,這里應該也是能從很遠的地方被發現。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206章 凌河沿岸(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206章 凌河沿岸(六)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