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弟兄們,攻上去,拿下陳倉。”
“弓箭,投石車來啊,北城需要壓制!”
“將軍,將軍。跑了,楚軍跑了呀。”
隴西。
陳倉關。
趙人丟失了四年的領土,終于被劉承玄收回來了。
前方,趙國長安城的郡兵,戰力不俗,
他們過去都是聖武皇帝的西軍,其實作戰經驗並不缺乏。
在趙國,軍餉足量,永業田、分口田的刺激之下,他們比任何人都渴望戰爭。
上萬長安郡兵斗志昂揚,一路沖鋒,背盾持刀,驍勇而上。
對這些長安兵卒而言,他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主力軍,
那樣就有一貫一的月錢了,還能多二十畝分口田,
趙國主力軍戶,十里八鄉的小姑娘,都願意擠上門當媳婦。
放到小縣、村落里,那也算是富貴人家了。
陳倉南面幾經爭奪,目前來看,是要易手了。
此刻,盡管余建山的守軍,依舊雷石滾木咆哮,羽箭亂飛。
但十六營旅將知道,破陳倉關,只是時間問題。
果然,午時未過,
劉承玄就看見了斥候的旗語。
三千陳倉守軍,從後方山路,滑繩下城牆逃跑了。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哪有這麼簡單。”
趙軍大 下,一身雄胖的劉承玄,大手一揮,
早已等候多時的一萬趙軍山林兵馬,迅速進山追擊。
到元始四年,經過漫長的苦戰,
終于輪到趙人反擊了。
長安來了消息,幽州將會有近十萬精銳兵馬,開赴關中。
屆時,配合關中的力量,趙人在隴西,將會取得很大的軍力優勢。
街亭、廣魏、陳倉、眉縣,楚國武衛大將軍余建山,精心打造的外圍防線,將會被一一拔除。
隴西,
群山連綿。
山腳下,陳倉關上,
楚軍旗幟被接連拔下,趙旗漸漸在山城上飄揚。
上萬趙軍兵卒,揮舞軍旗,瘋狂慶賀勝利。
攻陷陳倉關,
于國而言,楚人失去了前進基地,今後鳳翔等地就安全了。
于已而言,活著沒死,就能再得幾畝薄田,頂得上一個長工十年的收益。
只是這份勝利,在十六營看來,似乎差了點意思。
趙軍大 下,劉承玄的眼里閃過一絲惆悵,
同樣是旅將,關中的旅將跟河北的旅將,差距十萬八千里。
伍剛、梁標、程慶、馬九、馬器……太多了,
整個東線部隊,雖然現在品級跟西線主力一樣,
但在權力上,劉承玄跟這些昔日的戰友,已經拉開很大差距了。
畢竟京營跟地方營,天然就是不一樣的。
山林里,傳來了趙軍的喊殺聲。
武川大鷹在天空指路,楚軍的方向丟不了。
從這里,一路走陳倉道,經過河池、武都,
才能抵達余建山的大本營禮縣。
趙軍真要是一路追殺,估摸著,三千楚軍至少得留下一半。
可是劉承玄只打算追五十里,
後方敵情不明,趙軍兵貴,不敢深追。
北來的大風,被群山所阻,
雄鷹在天空翱翔,
從它的視角看,山下的螞蟻們,正在嗜血搏殺。
透過雄鷹翱翔的翅膀,視野一路南下,飛過山林,飛過河池、武都,
在那天水郡岐山道上,有一座龐大的軍營。
這里,營寨如海,旗幟如林,
鼓樓、望樓,校場、兵營,應有盡有。
一面巨大的朱紅楚軍大 ,出現在了轅門。
下一刻,隨後震天的口號聲,
旌旗獵獵,鐵馬錚錚!
一支精銳無比的軍隊,簇擁著武衛大將軍余建山,威風赫赫而來。
十年高位,征戰大半個天下,先後擔任滅宋、滅蜀、擊敗高句麗的核心大將。
余家村的農戶漢,早已褪去了種田郎的影子。
此刻,余建山一身玄甲,目光如炬,披風如火焰翻騰,
一路所過,數萬楚軍兵卒,
無不是眼神炙熱,怒吼咆哮,行楚軍之禮,以迎接他們崇拜的大將軍。
在整個天下,都被趙軍打的丟盔棄甲,
無論突厥、高句麗、梁國,皆是不敵的情況下。
只有楚將余建山,四年時間里,牢牢壓制關中趙軍,
隴西楚軍一度攻城掠地,最猛的時候,甚至騎兵去了長安郡下,劫掠鄉縣。
“諸位!什麼事情,本將就不多說了。議一議怎麼辦吧。”
楚軍帥營里,
余建山身軀凜凜,大步流星而過,
甲冑砰砰作響間,坐到了大將軍主位上。
此刻,隴西楚將,過去十一營的心腹們,基本來齊了。
事情已經發生了,趙軍大舉南下,意圖一統江山。
但武衛余建山認為,
梁國此刻朝堂已經穩定,且窮兵黷武,國力差但軍力不弱。
趙軍頂著黃河的劣勢,過河跟梁軍血戰,
這在軍事上,是屬于違反戰爭規律的行動。
以趙帝周雲的水平,不太可能在這個時候大舉攻打梁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啟稟大將軍,某將也是這麼認為的,”堂下右側第一位,參將余豐躬身行禮道,
“趙王……趙賊詭計多端,末將的看法是,大舉攻梁是假,收回隴西是真。”
堂下,隨著這些情況被余豐說明,
眾將士不禁一陣懼怕,汗毛豎起,對勝利有些擔憂。
畢竟是趙王啊!這些人誰不有點畏懼。
可蜀地大軍,也是一直勝利的軍隊,他們自成體系,戰力不俗。
雖有些慌張,但總體還不至于有多大影響。
漸漸地,隨著話匣子打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可主位上,大將軍余建山不想听這些。
他銳利的眼楮,一直盯著輿圖上河北的位置。
幽州城。
趙王!
余建山忍不住嘆息了一聲,終有一天,他將要面對那個男人了。
曾經,定王夜會哲哲庫爾支旗的降兵,北山同擊突厥,野狐灘前蕩氣回腸。
這些崢嶸歲月,激動人心的軍旅生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時光太快了,
洛陽的時候,他甚至沒來得及好好跟趙王道別,就被滾滾洪流,裹挾著成了敵對勢力。
必然是會進攻隴西的!
這一點,余建山無比肯定。
關中的雍州與涼州,雖然通過北面沙漠,可以實現聯系,
但,這哪里比得過南走峽石道,北走隴關道來的舒服。
無論從商業、農業、軍事,多方面要求看,隴西楚軍就像一把刺刀,捅進了趙軍西側血肉之中。
如此情況,趙帝周雲一旦騰出手,
他第一個要收拾的,必然是隴西。
“哈哈哈!趙王,余某等你很多年了。”
一個大將。
尤其是余建山這樣的大將,必然對自己有著強大的自信。
戰勝軍神的誘惑,是任何兵家,都夢寐以求的。
漢中、天水、南定、安南,這些地方,余建山早已經營良久,
他有絕對的自信,可以抵擋趙人。
“起軍令,禮縣、武都、河池為後方,街亭、廣魏為前線,山兵部隊全線出擊,”
“趙國大軍沒來之前,余某要先讓關中四處起火,能趁亂擊敗趙軍關中部隊最好。”
楚軍帥營里,眾將對余建山的崇拜,幾乎是肉眼可見。
余建山大將軍對于局勢的把控,比任何人都強。
武衛十二萬楚軍,自從入蜀後,
漸漸脫離了重甲部隊,變成了以機動、靈活,翻山越嶺著稱的山地軍。
四年的優勢時間里,余建軍始終堅持步步為營。
除了組建六千精銳騎兵外,其他兵馬,一律維持過去的山林優勢。
對于後方催促的,將兩萬兵馬,重新變成重甲部隊,余建山堅決反對。
趙軍打慣了大規模戰爭,其經驗、水平、勇氣,都不是楚軍能比的。
既然打不過,那就干脆換賽道。
集中人力物力,堅持山林軍,在優勢山區形成優勢力量。
正是武衛大將軍,在軍事上的雄才大略,
楚軍才能跟趙軍各有千秋。
這讓蜀地來的六萬多精銳楚兵,始終壓制趙軍名將劉承玄與趙武生。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楚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