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兵

第913章 趙人領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代神坑 本章︰第913章 趙人領袖

    程府的灶房,佔地很大,

    主要是外面要堆滿了木材。

    在封建時代,木材是昂貴的資源。

    現如今,大趙俸祿七銀三薪,就能知道柴火的價值了。

    就算幽州殷實人家,一般不到吃飯時間,也是不開火的。

    真餓了,就去那燒熱水的灶頭,煮點面條。

    幽州內城校場,此刻人山人海,熱鬧的不行。

    相對而言,程府這里就安靜很多了。

    此刻,鐵牛一邊哼著听不懂的歌謠,一邊樂呵呵的做菜。

    只見他將一塊五花豬肉翻面,用小鋼針扎的豬皮面如同波浪一樣。

    撒上雪花鹽,隨後將整個豬肉倒扣在醬汁里,自己則又屁顛屁顛,跑去干別的事了。

    脆皮五花烤肉,

    這已經是趙人酒席中,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肴了。

    “呦,牛蛙子,你這還挺專業,一個人操辦七八桌。”

    “以後不當將軍,咱們兩個到處走鄉下接活,也不錯哦。”

    八瞎子在灶房角落,他一邊吃著紙包里的胡餅,一邊調侃鐵牛在庖廚上的天賦。

    盡管已經過了富貴的生活,

    可佝僂的武川老人,最喜歡的還是這口胡餅。

    沒人知道,聖昌二十一年,吃了一個月樹根糊糊的四當家,

    在那個雪夜,吃上二爺帶來的胡餅時,

    那咸咸的鹽味,那油沫的香氣,是他這輩子都忘不了的。

    可惜,現在趙軍的胡餅成河北小吃了。

    賣的還挺貴。

    不少趙軍火頭兵退下來,就靠開胡餅店為生。

    牌子倒是打得響亮,

    趙十五營火頭胡餅劉某某……

    趙玄武軍火頭胡餅楊某某……

    胡餅要是不帶趙軍火頭幾個字,那是不正宗的,現在都賣不出去了。

    “以前在軍中一個大胡餅十文,現在一個胡餅切開,能賣一百多文,哈哈哈。”

    “要早知道胡餅怎麼暴利,咱就讓許家的英子、阿偉等人,在幽州開個大胡餅店。”

    “那你賣不過保爺!”鐵牛憨憨的笑了,無情的打擊八瞎子,

    “人家河北多大名號,誰認識你八瞎子胡餅?”

    聞言,四當家程知重當即不樂意了。

    他手一揚,用紙包指著鐵牛,反駁道,

    “他李保算個屁,瞎子拿刀的時候,他還在後面搖旗吶喊呢?”

    “狗日的運氣好,坐鎮燕郡,又打了河北,正好定都幽州。現在這小子富的流油。”

    “這事越想越氣,過兩天老子就叫戶部查他。不給他薅幾萬貫出來,老子八瞎子倒過來寫。”

    “當初去遼東扎根,大伙都嫌棄,最後還是保爺哭著去的。”鐵牛笑呵呵的說出了保爺撿漏的真相,這令瞎子更加崩潰。

    如果說,定都長安,最大的受益者是龍驤軍。

    那麼定都幽州,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就是朱雀軍。

    當然,皇帝親軍、玄武軍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獲利者。

    就像現在,滄州郡、渤海郡的海干業跟鹽業,就大量被玄武軍操辦。

    不過最近,听皇帝的意思,鹽業要收回了。

    但即使這樣,

    玄武軍在東線,也是盤根錯節,小吏、鄉縣一級的勢力,算是很龐大了。

    可話說回來,楊延、梁標、程慶這些人,

    跟李保比起來,那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河北之戰,是南征元帥李保先行推到了黃河一線。

    隨後三王反擊,趙帝反擊,梁軍渡河,

    雙方大戰數月,最終大獲全勝。

    在外界看來,可沒有趙軍凶多吉少,危機重重。

    河北征服戰,算是南征元帥與趙帝周雲的共同行為。

    這種情況下,導致了在河北,

    論民心,李保抗擊高句麗,維護河北安寧。

    不僅有龐大的宗族擁護者,還有遼東五郡近百萬人的擁戴。

    論地位,李保是響當當的南征上將軍,

    第一個為趙軍開拓河北的人。

    “說到保爺,最近他怎麼老是病啊?動不動就閉門不出。”

    鐵牛切好了八份薄牛肉,想到好久沒見保爺了,便脫口而出道。

    談到這個話題,

    八瞎子忽然眼神木訥了,

    屋外樹葉梭梭,樹欲靜而風不止。

    灶房里,八瞎子長嘆一聲,無奈道,

    “別說他閉門不出,瞎子也想閉門不出了。”

    “朝堂的事,太糟心了。你家八爺啊,也不想管咯。”

    “讓陛下忙去吧。對了,等下先端點刀削面給陛下,二當家在後院有用。”

    “你怎麼不去?”鐵牛愣愣的問。

    “哼哼。”八瞎子輕撫長須,鄙夷了鐵牛一眼,心中暗道,

    ‘二當家哄媳婦呢。當然是傻子去啊。’

    程家後院。

    兵馬如林。

    賀詩楚、劉庶,見李皇後心緒不佳,找個借口就離開了。

    只是,劉庶行至門檻,不禁回頭看了一眼。

    昔日在武川鎮,大伙一條心,

    雖說是山溝子里,但那時候反而簡單。

    滄海桑田,世事無常。

    如今不知不覺,大伙的距離,已經好遠了。

    大通屋里,

    趙帝周雲笑呵呵的,接過鐵牛送來的羊湯刀削面,親自給娘子端過去。

    當年,李娘子初來武川鎮,就是周雲給她做的刀削面,

    所以這些年,李娘子特別喜歡吃此物。

    哪怕就是如今,皇宮膳食,都是御廚精心制作,

    無論材料、擺盤,如何美輪美奐,都比不上這碗面來的舒服。

    “真是氣死本宮了。項茹怎麼就如此簡單的上當呢?”

    主位上,李娘子很生氣,

    皇帝打爛的黑檀木小茶幾已經換成了新的,羊湯面就放在上面。

    她一邊扒拉兩口刀削面,一邊恨鐵不成鋼的嘮叨個不停。

    “行了,行了。”周雲斜了一眼,要李娘子別較真,

    “她今後也不掌權,困了手腳,干不成多大事,也沒什麼問題。”

    趙帝周雲跟李皇後,當然知道是郭雲兒在耍小聰明。

    甚至這個事件的過程,方才影衛已經報上來了。

    可項茹身為太子妃,甚至可能成為趙國第二代皇後的人。

    她將來要面對的朝堂凶險,爾虞我詐,多的去了。

    一個小小郭雲兒就能將讓她上當,那這個皇後也太簡單了。

    “要不,將門里面,你再選一個?”趙帝周雲冷哼一聲,打趣李娘子道,

    見皇帝幸災樂禍,

    面容絕美,氣質端莊的李娘子狠狠地白了周雲一眼,

    隨後一邊扒面,一邊委委屈屈的說,

    “那怎麼行?本宮再去哪里找一個對信兒死心塌地的女人。”

    “再說了,她可是楚人的嫡公主,誰能比得過她。”

    趙出于楚!

    說白了,即使今日三萬里疆土的大趙國,

    趙軍之中,昔日楚軍的比例,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李信做為趙國太子,

    如此情況,等于接楚之龍脈,乘趙之國運,

    乃是天生正統,人心所向。

    “娘子,有些事,只有你我知道就行了,任何玄機都不能泄露。”

    趙帝周雲,見李娘子始終心事重重,

    便端著面,坐道李娘子身側,一邊喂給她吃,一邊語重心長的安慰道,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大孝……信兒將來面對的局面,不會比朕好。能用的人,也不會比朕多。”

    “所以,趙人的皇帝,必須是一個強者!”

    “一個能將趙法延續下去的絕對強者。”

    多年過去了,李娘子在周雲眼里,還是初見那樣。

    俏若三春之桃,素若九秋之菊。

    雙目猶如一泓清水,顧盼之際,自有一番清麗高雅。

    吃了點東西,見李娘子心情好了些,

    趙帝周雲刮了她鼻梁一下,最後囑托了一次,

    “在朕看來,單論雄才大略,天下無人能出鐵力可汗。”

    “阿史那哈蒙拿得起,放得下。哪怕到了絕境,依舊全力以赴。”

    “楊重樓要是有這份霸道,河北之戰,朕還不一定贏他。”

    皇帝的意思,李娘子當然知道。

    寶劍鋒自磨礪出!

    信兒雖說自幼戰功不俗,戰場能力也強悍,

    但治國的凶險,不比戰場低,他必須適應一個領袖的身份。

    領袖!

    可以沒有最高的智謀,也可以沒有最高的武藝。

    但必須在絕境中,也要依舊相信自己會贏。

    他在地方,就是人心所向!

    “是不是殘忍了一些?”李娘子其實一直刀子嘴豆腐心,

    此刻,就趙國的朝堂形勢,可憐起了大兒子。

    大通屋里,听完李娘子這句話,周雲刀削似的臉頰上,星目閃過異色。

    他緩緩起身,負手而立,背對李娘子道,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皇帝將來面對的敵人會更殘忍,更狡詐。娘子,你要是不喜歡,朕換個人考驗就是。”

    換人?當然不行啊。

    大通鋪上,李皇後忽然就心情好了,笑意盈盈的拉著相公周雲,

    一邊給他保證,處理好五郡的政事。

    一邊跟他說,今後要是皇帝外出,她一定好好監國,一句怨言都沒有。

    “五郡?”提到這個事,趙帝周雲忽然笑的狡黠,

    “平城什麼時候給秀青?人家生個女兒都氣病了。皇後不得安慰一下。”

    “不給。就是要給,也只有雁門和馬邑郡城。”每次提到這個問題,李娘子就撒嬌耍賴,企圖蒙混過關。

    平城!

    多少糧食,多少賦稅?那可是最好的地方。

    北疆五郡,要是沒了平城,那等于實力下降一半。

    在這個事情上,李娘子一直裝可憐,且態度堅決,

    丁秀青要她的平城,那就是要她的命啊!

    “當初趙國危在旦夕,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的寫明白,平城歸清河公主。”

    “今日趙國成勢了,咱們就反悔。將來,誰還會相信我們?”

    “娘子,你要讓大趙,成為一個背信棄義,沒有力量的國家嗎?”

    主位上,李娘子哭了,這會是真哭。

    平城是趙人,接手楚國北伐的楚興倉,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每一條溝渠,每一塊耕地,都有趙人的心血。

    如今給出去,那就跟割肉一樣,她當然心有不甘。

    “晚……晚幾年吧,本宮想吃幾年平城的賦稅、秋糧。”

    “幾年?”周雲臉色決絕。

    “三……兩,兩年吧!”

    ……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楚兵》,方便以後閱讀楚兵第913章 趙人領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楚兵第913章 趙人領袖並對楚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