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始二年,十月中旬。
本以為毫無懸念的河北之戰,竟然爆發了劇烈的軍事沖突。
隨著趙帝周雲七路大軍齊發,接連攻破東仙坡、石門縣、任丘城等地,
短短數日,梁軍損失慘重,
民夫徭役逸散者不下十萬,兵馬陣亡者足足三萬有余。
一時間,西側、北側的前鋒據點,都被趙軍拿下,
梁軍在河間郡戰場,陷入了被動。
但先後剿滅聖德皇帝、平天皇帝,一統中原的梁國,豈是無能之輩?
既然趙軍已經全面進攻,梁軍自然擺開陣勢,與趙軍搏殺于河間、滄州。
北伐大都督楊重樓,僅僅三天,就將趙東金、蕭雄信等人的左神軍騎兵,重新補齊。
左右神軍為中,虎衛軍卓庸為北翼,虎豹軍侯俊為東翼。
同時派遣徐郡公、孫子昊等強力郡兵,從韓縣出兵,攻擊南線。
又令洛陽槍神竇柱,將門龔、薛、商等部,支援束城王君漢,穩住河間局面。
楊重樓的排兵布陣非常平衡,形成了五軍拱衛中心之勢。
既能保住退路,又能步步為營,向東路壓去。
為了安定齊宋兩王的軍心,楊重樓動用了一直未曾出擊的底牌,楚國武衛大將軍——王武。
北伐大都督命令王武,率本部三千鐵騎,領一萬兵馬,
沖破趙軍孟鎮,進入滄州,馳援齊宋兩王。
並要求南野、寧則,率領兵馬向西打,
兩面夾擊,打穿趙國後,合兵一處,迅速南撤清河郡五龍山。
至此,梁國攜三十三萬兵馬,全力東進滄州郡。
以梁中路之兵,合齊宋滄州之力,兩面夾擊趙國包圍的策略,已經全面鋪開。
一時間,河北之地,風起雲涌。
趙梁兵馬齊出,爭鋒相對。
天謀與兵神,再戰河間、滄州。
“殺,弟兄們,沖啊。”
“前面就是趙軍,再次擊破他們,虎衛軍,有我無敵。”
“沖上去,沖上去,虎衛軍,拿下陳官屯。”
梁軍要東進,趙軍當然要阻擊。
否則,讓他們進軍滄州,就是對玄武軍的兄弟不負責任。
陳官屯是一座河間與滄州交界的北部小縣。
這里土地平曠,田地眾多,傳聞曹操得河北後,在此屯田。
故,得名陳官屯。
要是沒有發生戰爭,陳官屯應該是個富足的地方。
可如今,這里已經蕭條,很多田地的麥穗都沒有收割。
梁趙爭雄,這半年來,對河北所造成的人口損失,也許是十年也補不回的。
滄州之戰,趙帝周雲先出手,陳官屯自然是趙軍先來。
負責防守此地的部隊,是十八營劉潮生跟雁門郡兵。
這些北疆子弟,提前數天就抵達陳官屯,
他們按照兵司的命令,在溝渠、田埂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做好了簡易的防備。
依托有利地形,趙軍陳官屯守軍,尚未打開,就已佔據了優勢,
同時外圍還有三千趙國郡騎,隨時可以切割梁軍陣型。
可以說,在陳官屯打,趙軍佔據了天時、地利。
十月十八日,梁國鼎鼎大名的虎衛軍,
一萬五千精銳,攜三萬郡兵,合計四萬五千人,
旗幟如林,浩浩蕩蕩,抵達陳官屯。
雙方沒有二話,見面就是拉開軍陣搏殺。
一時間,大盾如牆而進,長矛如林閃爍,弓弩羽箭亂飛,
雙方都是精銳,都是甲兵齊聚的部隊,自是不會輕易被擊潰。
但這一場不對等的戰爭,
趙軍的成分,遠遠比不過梁軍。
因為虎衛軍對標的是玄武、朱雀,
可趙國陳官屯的防守部隊,僅僅只有十八營一個旅,和兩萬雁門郡兵而已。
但就是這兩萬多趙人,卻成了梁國虎衛軍不可逾越的鴻溝。
趙軍無論是帝營,還是雁門郡兵,都展現出了近乎野獸般的斗志。
他們在三天攻防戰中,寸步不讓,
讓梁國東進戰略的北翼行動,成了一紙空談。
此戰中,趙人驍勇無比,猛人輩出。
有雁門郡旅將封萬山,展現了強大的戰場嗅覺,
他敏銳發現梁國虎衛軍與郡兵有脫節現象,
遂率領數千雁門子弟兵,一路前進,直奔梁軍帥旗。
其麾下隊官郭六,張弓射箭,一箭釘在梁軍帥台上,迫使梁軍主將卓庸撤退。
因為對方的弓弩已經可以打擊到帥台了,不走馬上就是趙軍箭雨。
陳官屯之戰,為北線至關重要的爭奪。
歷經三天血戰,趙軍以兩萬二對戰梁軍四萬五,
雙方都是正面搏殺,毫無花哨的踫撞。
且梁軍一方還有宿將卓庸,可謂是精銳齊出。
其戰果,卻是梁退而趙勝。
如此慘敗,一時間,讓躊躇滿志的中原梁軍無法接受。
“上官家的人听好了,這一戰,事關我族榮譽。”
“我們的族人,從高原而來,經歷了太多漂泊,如今大趙鼎盛,我等必須站穩腳跟。”
“兒郎們,四皇子和主母在範陽郡,等著我們的捷報呢!”
滄州郡。
西馬縣。
如果說陳官屯是北翼的戰略要點,
那麼西馬縣就是梁軍東翼的關鍵。
能不能突破此地,關系著梁軍大部隊,能不能進攻滄州的玄武軍。
戰爭,尤其是大兵團戰爭。
它不是一兩場突襲就能勝利的,
其核心部隊,必須有後方依托。
如果處于大營有效範圍,一旦敵軍四面圍攏,己方核心部隊可以回到大營。
如此不僅可以保存自己,還能等待友軍抵達,圍了對面在野地的軍隊。
因此,梁軍東進之戰,西馬縣、平舒城、唐官屯等,
這一連串河間與滄州交接的據點,就成了雙方生死爭奪之地。
有道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在西門縣之戰中,趙帝周雲令上官彪與上官定方合兵一處,
以他們為根基,率領郡兵,組成了強大的步騎軍團。
在東線戰場,上官家的虎狼之兵頻頻出擊。
他們將梁軍奪取的西門縣、孟鎮等地,先後拿回兩次。
尤其是西門縣,趙梁之間的爭奪幾乎已經白熱化。
楊重樓自是知道此地的重要性,
因此負責進攻此地的軍隊,乃是梁軍嫡系虎豹軍——侯俊,
西門縣之戰,趙帝親軍步二營、十二營合力,
在楚源水之畔,雙方喊殺之聲,響徹天際。
梁軍經過六天的反復爭奪,雖然最終攻佔了滄州西門縣,
但梁卒損失慘重,尤其是虎豹軍侯俊部,失去了東進平舒城、唐官屯的能力。
梁國虎豹軍短時間內,無法投入戰斗,
其麾下蔡州兵已經明確拒絕出戰。
老將軍蔡岩哭泣的哀求侯俊,給蔡州人留點種子,他們已經折損一半蔡州兵馬了,
再損失下去,蔡州兵的編制都要消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