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道。
渤海戰場,
四股騎兵,宛如海潮,毫無花哨的踫撞。
是的,四股。
齊王南野見山坡有騎兵沖下,果斷命令麾下左翼,前去抵擋。
刺面將軍則怒目前方,直取趙軍十二營上官定方。
“砰砰砰砰……”
“噗噗噗噗……”
狹路相逢勇者勝。
趙軍鐵騎與梁軍鐵騎,在渤海之濱,生死搏殺。
一時間,戰場人仰馬翻,殘肢斷臂亂飛,甲冑碎裂者無數。
馬匹嘶鳴,倒伏之後,再未站起,
落地的騎兵在這獸潮之中,只能無奈,化為肉泥。
第一波對沖,南野雖然騎兵數量是趙軍的兩倍,
但無論是馬匹還是兵卒,齊王親軍跟趙國十二營,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上官定方,一直被稱為趙軍之雄,
其盤虎兩刃刀,在趙軍之中的威脅,僅次于童虎。
天下各軍都精明人,趙國最早一批的五獸將,都已經位高權重了,不再是當年的下山虎。
而在元始二年的趙軍中,
年輕一代中的先鋒大將,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童虎、侯莫陳崇、上官定方、郭朗……等等,驍勇善戰。
而薛仁貴、嚴莊等少年子弟,也是躍躍欲試。
渤海戰場,只見上官定方,一騎突出,
兵器大開大合,所到之處,兵甲亂飛,血霧彌漫。
如此可怕的猛獸,南野麾下的騎兵,莫不是聞風喪膽。
上官定方一直是出了名的不要命。
他所造成的殺傷效果,從聖武二年,洛陽之亂後,就已經被趙國高層認可了。
‘定方勇冠三軍,沖鋒破敵,有溫侯之姿。’
忽然,渤海戰場,金戈鐵馬,刀光劍影中,
策馬在前的上官家第一猛獸,敏銳的感覺到了一股可怕的殺意。
一支利箭,快如疾風,帶著寒光,直奔他而來。
上官定方冷笑,身子輕輕一歪,就躲過了南野的羽箭。
可就在上官將軍想要嘲諷齊王大 下的刺面囚徒時,
那支利箭,去勢不減,正中他親衛的咽喉。
這箭法……
原來射的是別人!射他只是順路。
“噗噗噗……”
渤海戰場,上官定方怒不可遏,一聲大吼,氣血之力沸騰到極限。
可遠方,敵將南野只是冷笑不止,絲毫不將他放在眼里。
齊王的每一箭都從上官定方身前穿過,但射得卻是身後的護衛。
這種箭法,意到則形到,堪稱戰場一絕。
同生共死兄弟,接連倒在上官定方面前,讓這頭猛獸徹底失去理智。
盤虎兩刃刀,咆哮而出,一刀之威,勢不可擋。
“南野小兒,莫要猖狂,拿命來!”
上官定方戰馬人立而起,一聲嘶鳴,踏泥飛濺,直奔南野而去。
可盡管他的威脅巨大,乃是沙場一員猛將。
但一百步外,齊王南野只是笑了笑,
隨後大手一揮,策馬而走,隱入了大軍之中。
“南野匹夫,背主之徒,如此懦弱,豈可自稱名將?”
“哈哈哈,上官小兒,你不是背主之徒乎?你家主公上官虎,是誰殺的?你家皇帝,趙王是誰封的?”
齊王大軍已經在撤離了,今早听聞後方有追兵,
南野來此,只是想保住他一萬郡兵而已。
這一萬郡兵,他是傾注了心血的,乃是能戰之兵。
此刻,郡兵已經全部離開,他們的行軍目的,已經完成,自是不再糾纏。
南野是善戰之人,既然敢來,就早有準備。
後方一萬五千步兵,在五里外列陣,上官定方有本事就去沖。
可渤海戰場之上,本已走遠的南野,
見後面上官定方不依不饒,一路沖殺。
他眼神一獰,刺面鐵青,緩緩從馬鞍箭壺,取出了破甲箭。
“嗯!!!……”
一聲馬匹的哀鳴,上官定方的北狄大馬,倒在了沖鋒的泥路上。
泥水飛濺,雄壯的馬匹,滑行數丈才停了下來。
上官定方有些不知所措,他忽然覺得胸口有些悶,
他的手有些顫抖,撫摸著這匹還在拼命喘息,陪伴了他兩年的戰馬。
“噠噠噠噠……”
不遠處,馬蹄踏泥,一陣雜亂的悶響,幾百趙騎跟了上來。
為首是一老者,見上官定方沒有起來,趕緊下馬,
他踏著泥水,走到上官定方身邊後,焦急詢問,
“怎麼了?定方,你受傷了?哎呀,一直叫你別沖的那麼猛。”
“沒了你,咱們上官家怎麼辦?四皇子還等著你將來隨軍呢。”
“沒事,六叔。就有點累了。”
渤海戰場,南野的兵馬已經全部走了。
幾里外,三個步兵營列陣,大盾長矛,強弓勁弩,
上官家才三千騎兵,這會估摸著兩千五不到,
渤海齊軍要走,肯定是沒辦法的。
“行了,行了。你們都散了。”
上官定方有些失態,六叔公為了他的威信,對著後方的十二營命令道,
“按陛下的命令,安撫百姓,收攏財物,等待後續兵馬。”
“上官襄,回去報信,跟陛下說,上官家跟南野打了一仗,損失頗大。”
十二營的統領是上官定方,
但實際管理的,是他的六叔。
此刻,上官家的子弟騎兵,見大局已定,紛紛策馬離去,
趙元始二年,
渤海官道,泥濘水窪之地,
橫尸無數,殘肢斷臂,流血漂櫓,戰場一片狼藉。
趙軍十二營自北而來,毅然突襲齊軍,戰于渤海大澤。
此戰三萬齊兵,在三千趙兵面前,丟棄財物人口敗走。
堪稱梁軍渤海大敗!
幾乎同一時間,
韋駱在呂公莊,百騎破四千,陣斬梁將南園蔣波。
嚴莊在石門溝,單騎當先,一路追殺,最終斬泰山郡兵數千。
黑蟒李泰,在巨鹿追上宋軍主力,騎在梁國蕭蓋的臉上,打退宋軍三萬。
奪回河北人口幾十萬,財物、牛羊牲畜等無數。
河北趙國一路南下,數支精銳,宛如猛虎,打的宋齊兩王丟盔棄甲,一敗再敗。
如此戰果,令天下門閥豪強側目。
趙軍之勇,依舊銳不可擋,冠絕四方。
趙帝之威,依舊是兵家之中,不可跨越的鴻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