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
乃泥澤之地。
此地的官道,即使在六七月份,也是泥濘不堪。
這里海拔低,靠近渤海,海水滲透,土地鹽堿化很重。
不過澤鹵之地,雖然農業欠佳,但煮鹽業發達,
比起河間郡,這里的財物似乎更值錢。
渤海官道上,馬車、牛車的蹄子,踩踏下去,就是一個個小水窪。
沼澤極大的限制了齊王南野後部的撤軍速度,
這是東萊郡雙羊縣的郡兵,都是沿海崖壁上的苦哈哈構成。
別看著他們那地可以曬鹽,收入听起來,也還算不錯。
但自古,都是伐炭者,凍死于寒舍。
這煮鹽之民,怎麼可能得到煮鹽的利益?
“螺口子,螺口子啊。快點啊,听說後面趙兵來了。”
“快不了啊叔,這地陷的厲害,前面隊伍都把路走爛了。”
路雖然走爛了,但這東萊郡雙羊縣的兩千多郡兵,還得沿著前面的腳步前進。
因為這是熟路,地是實的。
敢走別的地方,車軸卡住還算好的,萬一踫到沼澤,整車鹽都沒了。
是的,他們搶的都是鹽。
這些黃色的鹽巴,可以拿去做鹽布,一車鹽的市價,是糧食的十倍。
“禍事了,禍事了,趙軍來了。”
“亂了,後面亂了,快跑啊!”
“雙羊的老鄉哦,快跑,東西不要了,後面趙軍追來了。”
听見後方亂糟糟的聲音,看著那些吶喊逃跑的人群。
螺口子這對叔佷,不禁一懵,隨後皆是面露哭喪,不知所措。
他們出生入死,齊王南野還借給了他們後勤車架,好不容易可以運兩車鹽回去。
但這該死的趙狗,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發財呢?
兩車鹽,做成醋布、鹽布,能賣幾百貫,夠置辦家業,娶媳婦納小妾了。
渤海郡,南邊官道上,
烏泱泱的人群,發生了騷亂。
數以萬計的渤海奴隸率先發難,
他們趁著齊軍無暇他顧之際,紛紛不要命的跑向濕地。
他們哭泣著、吶喊著,齊軍對他們的傷害,是無數渤海郡小民的家破人亡,一生苦難。
不少面露哭喪,在這次大災中幸存的人,躲過了齊軍,卻因為不熟悉地形,
踩進沼澤,在拼命呼救中,無可奈何的陷了進去,
幾息之後,只剩下些許氣泡,宣告他們曾經來過。
北方地平線上,出現了一條若有若無的黑線。
慢慢的,黑線越來越大,
朱紅旗幟連綿,奔騰的馬蹄聲,已經傳到了這里。
“快快快,走啊,叔。東西不要了。”螺口子大吼。
張叔還在拼命的拉車,他家大兒子死了,小兒子有病,
全靠這車鹽,改變一家的命運。
可渤海郡的形勢,萬般不由人。
螺口子認的那面旗幟,朱紅金邊,這是趙帝親軍。
其實早在七八年前,那時候趙帝還是大楚的將軍,
螺口子參與了徐州運糧,當時他就知道,武川豪強都是關外野人,凶如虎狼。
泥土正簌簌往下掉,濺得下身都濕透了。
老實說,淌這種地面,想不濕腿是很難的。
螺口子等雙羊縣郡兵,為了運鹽,
重甲、大盾這些都沒有,肯定不是趙軍的對手。
他們的統領,要求去前方幾里外的土坡列陣,否則大伙都是死路一條。
螺口子是正兒八經的郡兵,訓練了半年,每月有銅板六百,柴薪兩擔。
人還在軍隊吃,算是給家里減少了一份口糧。
趙軍雖然可怕,但為了這份當兵吃糧的差事,螺口子也要血戰到底。
土山不高,七八丈吧,但這已經能形成地形優勢了。
直到這一刻,螺口子拿著長矛,才放松下來,眺望遠方。
他注意到,追來的趙軍騎兵不多,最多三五千。
但為首之人,一把兩刃長刀,所過之處,刀光一片,
那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走在後面的,是東萊郡前家口的郡兵,他們已經被打散了,
此刻,他們就恨父母少生了兩條腿,四散而逃。
前家口在雙羊縣隔壁,趕集的時候,不少人,螺口子還見過。
只是前家口的人看不起雙羊縣人,他們那里有耕地,有縣城,比雙羊縣富裕。
“別看了,別看了。一個個看熱鬧呢,快挖地啊。”
“陷馬坑啊,大哥。螺口子,你的兵器呢?春山,你的呢?狗日的,你們都是畜生。”
同鄉的千人將怒不可遏,他們的兵器甲冑早,早就被東萊郡兵,運到前面去了。
兩萬多東萊郡兵,都是分工好的,
三千人運甲冑、武備,早早就出發了。
一萬多人留在後面搶劫,所得財物,大家在樂陵等地均分。
螺口子是老兵,他知道肯定完蛋了,
這地太濕不好挖,工具也沒有,陷馬坑沒有規模,根本沒用。
何況後方沒有斥候,看見騎兵的時候再準備,是絕對來不及的。
果然,對面趙軍騎兵發現了他們。
官道上,這支騎兵一分為二,
馬蹄如雷,旗幟飄揚,直奔他們而來。
螺口子急啊,沒盾、沒甲,怎麼辦?
可跑肯定是死路一條,雙羊縣的郡兵,沒有猶豫多久,便決定血戰到底,
統領已經說了,這次所獲,所有弟兄們平分。
誰要是死了,那份撫恤,他一定送到家人手里。
“嗡嗡嗡……”
“嗡嗡嗡……”
廣袤的渤海郡澤地,趙軍號角與齊軍號角,幾乎同時響徹戰場。
南方地平線上,出現了一支甲冑齊備,馬匹雄壯,士氣如火的騎兵。
螺口子看見,那深藍色的戰旗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
齊王南野!
“大王來了,大王來了!”
“弟兄們,大王沒有放棄我們,列陣,準備作戰!”
雙羊縣的郡兵,看見齊王大 後,不禁士氣大振。
山坡上,沖鋒而來的趙軍騎兵,似乎接到了新的命令。
趙騎在離他們幾十步的泥地,紛紛調轉馬頭,改為沖擊齊王南野的兵馬。
不得不說,趙軍騎卒的水平很高,
螺口子等人看見,一千多人的隊伍,
井井有條,踏泥飛濺,轟鳴而過。
螺口子他們這些郡兵訓練的時候,還會出現推搡、踩踏的情況,
沒想到對方馬匹高速奔騰,卻沒有出現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