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兵

第749章 易州之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代神坑 本章︰第749章 易州之謀

    易州郡。

    節度府,

    大殿主位之上,隨著易州長史到來,

    巡衛大將安慶,捂著額頭的手,終于放下來了,

    他正了正身子,軍威赫赫,聲如洪鐘道,“今日上元節,易州軍議速速進行。”

    “爾等不要在進行無謂的爭論,即使之前有罪要斬,也要等到此戰過後再說。”

    “眼下只論後戰之策,不管前事之責!”

    安家村的農家子,其實一直被人低估了。

    早在在武川鎮時期,他只是沒有丁憾山、李保那些人的身份,

    單論能力,他其實超過了很多人。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安慶在孟百川洛陽出事後,能順利接管步二營,還在宋國戰場打得有聲有色。

    看不見的聲音,就是振聾發聵的沉默。

    單論統兵治軍,在項濟麾下,也就只有余建山能跟他相提並論。

    隨著北河王開口,大議開始了。

    整個大殿,幾十位將領涇渭分明,分兩隊排開。

    左側為河內系的將官,右側為河北各郡的豪強。

    兩幫人馬互相冷視,皆是頭顱朝天,怒目敵對。

    他們雖然同為河北勢力,但不僅互相鄙夷,且雙方的政治需求也完全不同。

    河北系本土豪強認為,安家村、崔家村、江家村的人,

    都是賤民出身,不配跟他們這些王侯貴族之後相提並論。

    而河內系的建安軍將官,則覺得河北這些個蠢材,全特麼廢物。

    打仗不行,搶功厲害,嘴巴還賊能推卸責任。

    宋軍來了潰敗,高句麗軍隊來了,他們也潰敗。

    可到了易州巡衛當家,一個個倒是支稜起來了。

    殊不知,戰爭拼的是血性與士氣,

    就羊司道這種將軍去支援,還不如別去,

    這種人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影響巡衛將官,對于戰局的判斷。

    瀛海城能丟,就是因為崔昊平考慮要接應羊司道,在南門集中兵力數天。

    沒想到,此破綻被朱雀軍的猛將,伍剛和田郡發現,

    兩人毫不猶豫,強行破掉了瀛海城。

    “目前事態嚴峻,各地都已經不好打了。”

    作為易州的長史,儒家書生在大殿沙盤前,

    拿著節枝,點在楚源水北,對戰局侃侃而談。

    “當年秦國長平之戰,跟今日河北局勢很像。可現在的問題是,咱們前線士氣低迷,沒有人能跟趙軍打陣地戰。”

    “要知道,當年秦軍跟趙軍野戰,趙軍是處于下風的。”

    “整個戰場的節奏,都被秦軍掌握,所以老將廉頗才不得不防守。”

    主位上,安慶知道,易州長史借了長平之戰敘事,說話還是很委婉的。

    按照戰場的說法,那就是易州兵打不過趙兵。

    趙軍從一個小宗族,崛起不過十年。

    這短短十年內,趙帝周雲率領的軍事集團,所向無敵,連戰連捷。

    先後剿滅了北狄、高句麗、關中等勢力,完成了燕山以北的統一。

    “趙軍凶悍,長期處于戰場一線,易州兵卒貿然與其接觸,自是打不過的,”

    易州長史說到這里,輕撫胡須,看了一眼主位上的安慶,

    見後者面容剛毅,眼神堅定的點頭示意後,

    他才行了一禮,嘆息一聲,娓娓道來,

    “可隨著戰場持續,只要咱們河北糧餉軍餉不斷,那雙方的戰力就會拉平。”

    “實際上趙軍比咱們兵力少一半,只要破了無敵之威,哪怕是打一個平手,都能士氣大振。”

    易州長史的話,從軍事上來說,的確一針見血。

    趙軍雖然厲害,但畢竟兵力少,只要能僵持住,力量的天平就會慢慢倒向易州。

    但隨即,河北各將也終于漸漸品出味道來了。

    按易州長史的話,這是要他們這些人,集合起來效死力啊。

    可趙軍凶如虎狼,朱雀大將軍李保能文能武,禮賢下士,是狠人中的狠人。

    這要羊司道、岳榮……等等大族將領,跟這些關外妖魔去拼命,那是真有點強人所難。

    易州長史踏步大殿,隨後的一些戰場分析,大伙都沒心思听了。

    無非就是,進入拉鋸戰可以,但必須要遏制住趙軍無敵的勢頭。

    也就是說,想守住,幽易兩地的兵馬,要跟趙國的朱雀、玄武打一場正面大戰。

    否則,張坊大營、郎府大營,會因為後方支援的道路不通,

    在實際上,成為孤城。那麼丟失,也只是遲早的事。

    戰場上,可以喪失一定的野戰主動權,

    但如果完全失去,那是絕對不行的。

    高句麗的情況就是前車之鑒,

    千山山脈,世世代代的五座山城,被趙軍肆無忌憚的進攻,如今已經五去其四了。

    可理論是如此,現實就是很殘酷的。

    方才易州節度府大殿里,

    兩方人馬,幾十個將領,吵得凶猛。

    但真到這時候了,這些個牛皮哄哄的武人,一個個卻閉緊了嘴巴。

    主位上,巡衛大將軍安慶,用腳想都知道,各家在考量什麼。

    他先看了長史一眼,後者默默行禮,退後兩步。

    隨即,安慶又掃視了河北各宗族大將,他們無一不是眼神閃躲,低頭不語。

    顯然,河北宗族是靠不住的。

    安慶嘆息一聲,注目左側河內郡來的建安軍將領,

    可這些人,雖然比河北宗族的表現好,但一個個臉上也都是猶豫不決。

    河北的實際掌控者安慶,不禁搖了搖頭,暗自嘆息後,

    曾經的步二營統領安慶猛然起身,

    他剛毅的臉上,閃過決絕,

    行步至大殿中央,怒視河北幾十將,朗聲喝道,

    “此番與趙人的戰爭,乃關乎河北六百萬子民。既然決心抵抗,那便要血戰到底。”

    “傳令,上元節後,集中幽易兵馬,本將親自率領左右巡衛,與趙軍決戰楚源水。”

    安慶出戰了!

    作為最初的建安十四統領之一,巡衛大將軍安慶,自然是天下名將。

    要說當年武川鎮建安軍,還真是武運蓋天。

    十四個統領里,出了李興、李泰、劉謀、王武,孟百川、丁肆業……等等,左右天下的將才。

    如果有巡衛大將軍安慶。還有聖昌皇帝時期,就是名將的夏侯杰,

    兩人共同出戰,那幽易之地,必然還有一戰之力。

    隨著軍議結束,此消息傳遍全城。

    易州城的兵馬,一時間士氣被點燃,

    國家機器運轉,各部兵力開始集中。

    上元節後,幽州、易州將集合巡衛、屯衛,加上各地宗族兵、郡兵、散兵,

    預計將有二十五萬人,在安慶的率領下,

    與趙賊李保、楊延,決戰楚源水。

    ……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楚兵》,方便以後閱讀楚兵第749章 易州之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楚兵第749章 易州之謀並對楚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