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族眼里,狹義中的天下,一般指四大板塊。
關東、關隴、蜀中、江南。
這些地域如果單獨看,都有巨大的缺陷,
但當它們聯合在一起時,就形成了華夏核心版圖。
燕山防線,自古都是中原民族的命脈。
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四百多年,就是中原民族最暗淡的時代。
並州群山,乃天下中路門戶,
當年曹孟德出征高干時,一路行軍艱難,留下了魏王的千古感嘆。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
北魏一朝,並州地域迎來騰飛,
國都平城就在太行山北部,這極大的刺激了太行山脈的民生。
後更是有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壯舉,這使得官道得到了發展,
自定襄出發,途徑馬邑、樓煩、太原、上黨的道路變得成熟起來。
但此刻,群山連綿相對出,羊腸小道人難過。
周雲、老當家一行人,選擇了西線的一條小路。
他們不是大規模軍隊,不敢賭丁宏度等各州郡豪杰,會不會鋌而走險,故只能繞道走西線。
有利益就會有商旅!
並州官道雖然好走,但自古官差難過啊。
楚國鹽鐵一直掌控在大貴族手里,尤其是鹽,那簡直就是敲民骨髓之物。
有道是苛政猛于虎。
官鹽等很多民生物資,窮苦楚人都是買不起的。
于是,私鹽販子就誕生了。
永遠不要低估楚人的勤奮,山峰再高,終是高不過農家漢子的雙腳。
千古悠悠,這條羊腸小道,埋藏了多少歌謠。
那一腳腳踏出來的路,是無數農家漢子的一生。
挑鹽漢,就是窮苦人翻身的途徑之一,
他們要挑一擔鹽,走過千里崎嶇的山道,帶著財富和布匹,回到老家。
這是一條凶險之路,先不說那擔二百六十斤起步的鹽,就能把很多人挑成駝子。
就憑這一路的山匪強人,加上時不時可能出現的巡山官差,能活著回來的,都是厲害人物了。
“駝子以前挑過鹽?”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三當家是這麼吹的。”
寒風帶雪,上元時節,太行山並不好走。
可再難走的路,終究難不倒有經驗的商旅。
武川暗衛長期走這條小道,他們準備了很多矮馬,
此刻,周雲騎的就是一匹上好的漠北戰馬。
馬身不高,但骨骼粗壯,馬頭鬃毛很厚,
此馬耐力極佳,能適應各種惡劣環境,最重要的是它能自己在山里找吃的。
如今,隨著十七營威名日漸遠播,漠北矮馬已經越來越受武川高層重視了。
離黃河不遠的連綿大山中,
趙國五百多人走著單馬小道,一路跟隨前進。
這支馬隊,旗幟連綿,有甲有刀,自是沒人敢惹。
老當家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嘮嗑,
他跟周雲說起了駝子的事。
按駝子的說法,他上山前可了不得,
那年他十九歲,家里很窮,眼看就是這輩子打光棍,娶不起婆娘的命了。
駝子心一橫,找里正借了八十個銅板當本錢,
把錢包好,藏在褲襠里,走了兩天,找到了私鹽販子。
到了才知,他被里正騙了,挑私鹽得要一貫六的本錢。
華夏有句古話,來都來了!
駝子就厚著臉皮,找鹽販子賒一擔,回來還他三貫二。
鹽販子雖是個匪徒,但二話不說,就給了駝子機會。
莫要听些話本里,說私鹽販子不仁不義的事,
那條殘酷的山路,名聲比命重要,若不是講義氣的大哥,誰也不會跟他玩命。
可這條路太艱險了,駝子就從這里開始,學會了拿刀子。
回村後,駝子拿著用命換來的十八貫銀錢,娶了當時鐵匠的第六個女兒。
至于三當家最後怎麼上山的,
老當家只是悲傷的低下頭顱,不想告訴周雲這些過往的傷痕。
十里山林十里天,有人就有路,有路就有山匪。
行走在這條黑路上,老當家李崗就跟逛街一樣。
到處都是他昔日的綠林朋友,
他不像是逃難,倒整得是一派衣錦還鄉的䱇瑟模樣。
青天懸山,白雲深處。
途經有些山頭,老當家對著銀裝素裹的山林,就是一嗓子。
“背角山的並肩子,大青山瓢把子鐵頭,來踩盤子咯!!!”
那聲音渾厚有力,在山間回蕩,驚起無數飛鳥。
正當周雲跟秦寄以為老當家又在嘩眾取寵時,
小片刻後,竟然真有人,在大山深處回應老當家。
“青山寨得鐵頭哥哦!听廣你現在發達咯,給牢兄弟們指條路哦……”
在十幾年前,青山寨鐵頭曾經是這條路的赫赫人物。
倒不是說他們刀子有多厲害,而是他們講義氣,販賣的東西多。
那是一段崢嶸歲月,當年的鐵頭、駝子、瞎子,用他們炙熱的膽魄跟樸實,撐起了一片天空。
讓大青山的數百人,在這個艱苦的年代存活了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風雲際會,曾經的山匪得道了。
短短五六年時間,
對西線黑道的山匪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甚至地盤都沒什麼變化,
可昔日的青山寨,已經化成了強大的趙國。
隨著趙地五郡崛起,太行西線山路也發生了變化。
從前,這條山道的人都是去河東進貨,往北疆販賣。
如今都是北疆進貨,去往河洛,甚至關中販賣。
馬隊里,全爺抽了一口旱煙,調侃起了周雲。
隨著李娘子搶周雲的事跡,在這數千里大山傳開。
現在山匪搶女婿的行為,已經越來越過分了。
若是個清秀書生,單獨走太原官道,那是肯定過不去的。
這幾年,讀書人中都流傳著一句話。
書生不結伙,莫走太原路。行路到一半,睜眼是山寨。
百步峰!
這是西線山路的一個小集市。
過去這里是無主之地,
如今已經是鐵鉤子梁大的地盤了。
此地是文城郡跟離石郡的交接處,屬于兩不管地帶。
當然,真要算起來,整個太行深處,都是無主地帶。
大楚皇權不下鄉,縣令又稱百里侯。
一縣之地,拿什麼管山里的匪寇,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就行。
甚至說,山匪黑道在,很多縣里的貨物,還要仰仗他們。
小集市在兩丈的土圍子里,這是北疆商隊的地盤,內中有房屋倉庫。
周雲跨馬而過,看見土圍子外面,也有一些杉木搭的棚子,
里面都是些凶神惡煞的各路販子,他們正伸著腦袋,好奇的打量路上的隊伍。
這些人腰間大多別著凶器,警惕的望著武川鎮的老兵卒們。
五百多人的馬隊,也許在外面不算什麼。
但在西線山道里,已經是頂級勢力了。
就這些貧瘠山林里的山客,能有匹好騾子駝貨都不錯了,更別說清一色的漠北馬。
土圍子靠山崖邊,做了個護坡,有個幾十丈的黃土集市,
這里很自由,只要不動刀子,隨便擺攤。
鋪一塊布就算是攤位,架一張舊桌子也是,
甚至角落里,眼神窘迫的幾個老實漢子,也是一個攤位。
匪徒們大部分是苦命人,他們不會吆喝,說話跟強買強賣一樣。
但他們的價錢還算公道,尤其是一些山野珍品,在外面很難買到。
自周雲等人進了集市之後,所有黑道販子都警惕的看著這些老兵,
尤其是大旗下,那個男官一樣的小白臉,後面還跟著個道士,一看就是天生貴冑,不是個好東西。
“大哥,走吧。明個再來,應該是趙王府的人,咱們惹不起。”
“行,收吧!哎……但願趙地打贏突厥,要不今後就找不到便宜好賣的冬衣了。”
“怎麼可能,趙國人口還沒北狄國的兵馬多,那什麼贏!可惜了,軍神趙王死在洛陽。”
人的心中都有一桿秤,
趙地的東西好,官差講規矩,比大楚這邊好做生意。
幾千里山道,其實很多村莊農家,都沾了北疆物資豐盛的光。
百步峰,
靠山的一側,土房屋層層疊疊,依山而建。
此刻炊煙繚繞,暗衛已經知道趙王今天要來,提前準備了吃食。
走過幾道土階,爬上數丈階梯,一座背山大土屋前,
李昂正跟梁家子弟笑嘻嘻的吃羊湯面,見到周雲後,
赤虎先是一愣,隨後趕緊跑進屋內,吩咐伙頭兵上吃食。
可趙王周雲見到李昂,卻不是很高興。
接過一碗熱氣騰騰的羊湯面,周雲眉頭緊皺,冷視李昂,詢問一些情況。
“你怎麼不去雲都山?本王命令梅家在山城聚集軍隊,你不去鎮著怎麼行?”
聞言,李昂跟幾個梁家子弟面面相覷,不禁搖頭嘆息,無奈道。
“昂就是被雲都山趕出來的,大娘子說,帶不回主公,咱就不用回去了。”
李娘子?!婦人之言。
見二當家臉色鐵青,李昂一邊說著,一邊從雄壯的腰間,拿出了一卷羊皮,
在周雲訓斥他之前,悻悻的道。
“死士統領身上的,那小子武藝不錯,可惜刀太慢了。”
“主公放心,雲都山城有大人物鎮著呢!要不李昂也不敢離開。”
大人物?
周雲順手接過羊皮,疑惑的看著李昂等武川嫡系,
他們偶爾雞賊的奸笑,偶爾欲言又止,這幫孫子什麼意思?
北疆還有誰是大人物,誰的武藝又能鎮得住。
且光武藝可不行,這個時候,楚興空虛,聚集兵馬的人還必須是忠心耿耿。
本來赤虎是最好的選擇,但此刻他已經來百里峰接周雲了。
高大的背山土屋下方,有數位凶悍的商營子弟在維持秩序。
周雲一邊看死士的密本,爭取將突厥的細作一網打盡。
一邊余光一撇,無意中看見集市圍攏了人群,
遠方,老當家跟全爺在為一株百年老山參殺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母看見後,也覺得是好東西,
她得給明空備著,將來懷孕用的上。
老當家當即就不服了,他還想多活幾年,這老山參可難得啊。
莫名其妙的,兩個老人吹胡子瞪眼,就杠上了。
采藥的農家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嫗,她緊緊抓住小孫兒,
百步寨集市,因為山大王名聲好,方圓百里內的山林人家都來這里交易。
老嫗來此,需結伴而行,子時就要出發,天亮的時候已經走了二十里山路了,
封建時代,山林農家遠行,全靠一雙腿。
眼下,百步峰的山大王發生矛盾,她很害怕,顫顫巍巍說,要不人參就送給他們了。
可這種事情,無論是李崗還是周李氏都不能接受。
趙國的公義深入人心,律法高于一切。
最終,這份人參價錢翻了四倍,
這還是銅鑼腦袋,被全爺一句好男不跟女斗拉走了,否則價錢更高。
如此情況,要走的數百黑道販子漸漸發現不對勁,
他們蜂擁而回,趕緊擺開架勢,一個個都不走了。
有道是千金買馬骨。
這幫子趙人竟然如此講信用,尤其是這支馬隊老人又多。
他們爭先恐後的把好東西拿出來,專門講些山珍靈寶之類的。
但凡行商都知道,老人的銀錢最好騙,呸,這些都是養生的藥材,都是為了老人好。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