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于劉邦……蕭何蹙緊了眉頭。他與劉邦相識于微末,在沛縣時,劉邦不過一亭長,雖有豪氣,卻也無甚非凡之處。蕭何與他,也僅是相識,知其為人豁達、善于結交,卻並無深交。高要對劉邦的那份格外強烈的警惕與敵意,從何而來?似乎遠遠超出了沛縣時期那點微不足道的交集。
高要每每提及劉邦,眼神深處總會掠過一絲極其復雜難辨的光芒,那里面有忌憚,有審視,還有一種……仿佛早已預知命運般的冰冷。蕭何敏銳地感覺到,高要必定知曉一些關于劉邦的、他所完全不了解的內情或秘密,這些秘密讓高要將劉邦視為一個比眼前十萬楚軍更需警惕的潛在大敵。
然而,高要不主動說,蕭何便也不問。他深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尤其是像高要這樣經歷復雜、仿佛憑空出現又迅速崛起的人物。他選擇相信高要的判斷,既然高要如此重視劉邦的威脅,那劉邦此人,必然有其極其不凡、乃至可怕之處。
帳內陷入短暫的沉默,只有燈花偶爾爆開的 啪聲。空氣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我明白了。”蕭何最終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也透露出決斷,“既然如此,便依高將軍之策。陽平關防務,我必竭盡全力,確保無虞。王上……萬事小心。”
高要點了點頭,目光重新落回地圖上,手指重重地點在陽平關與咸陽之間的某一處“我會小心。此外,我已有一策……”
次日拂曉,天色微熹,薄霧如輕紗般籠罩著陽平關。連綿的軍營中響起低沉而肅殺的號角聲。轅門洞開,旌旗招展。
高要頂盔貫甲,騎著雄健的戰馬,立于大軍之前。他身後,是盔明甲亮、肅然無聲的一萬精銳騎兵和兩萬步卒。英布如同鐵塔般護衛在其側後方,臉上帶著慣有的悍勇與殺氣。大軍沉默地列隊,一股無形的肅殺之氣彌漫開來,驚散了晨霧。
蕭何站在關隘之上,目送著這支大軍如同一條黑色的巨蟒,緩緩蠕動,繼而加速,向著咸陽方向迤邐而去。馬蹄聲、腳步聲、鎧甲踫撞聲匯成一股沉悶的雷音,敲擊著大地,也敲擊在關城上每一個目送者的心上。塵煙漸起,模糊了遠去隊伍的背影。
高要端坐馬背,面色沉靜,但內心遠非表面看起來那般平靜。他深知此行風險極大。楚軍圍攻咸陽,圍城打援是極有可能的戰術。他正是在以自己的軍隊為餌,進行一場豪賭。但他賭的並非僅僅是勇氣,更是基于精密計算的變量。
出發之前,他已將一道密令交給了副將李釗。此刻,咸陽城內的李釗應該已經收到了。密令要求高要大軍一旦開拔,李釗必須立刻派出所有能動用的精銳斥候,像撒網一樣鋪開,嚴密監控咸陽城外楚軍大營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其主力部隊的動向。
一旦發現楚軍有分兵移動、特別是向著東南方向迂回包抄的跡象,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速度將情報傳遞給高要。同時,李釗所部也要立刻做好出城作戰的準備。
高要計算的第一個關鍵變量,是兵力。根據多方情報匯總,項羽此次東征,帶來的楚軍主力約為八萬精銳騎兵,這是其橫行天下的根本。陽平關下,楚軍騎兵損失慘重,折損超過兩萬。連日猛攻咸陽堅城,即便楚軍再勇悍,在守軍的滾木 石、箭矢火油之下,傷亡至少也在一萬以上。
如此算來,項羽目前可動用的機動騎兵兵力,應在四萬到五萬之間。或許他還有部分步兵,但用于野戰機動作戰,核心仍是騎兵。
高要麾下有一萬騎兵,兩萬步兵。在平原曠野之上,正面遭遇四萬多楚國鐵騎,勝算極低,甚至有全軍覆沒之危。他絕不能陷入這樣的境地。
因此,他計算的第二個變量,是地形。他的目光早已鎖定在距離陽平關約兩日急行軍路程的一處特殊地域。那里地勢略有起伏,算不上險要,但關鍵是其四周生長著大片茂密的、異乎尋常的荊棘林。
這種荊棘,當地人稱之為“鐵蒺藜”或“倒馬刺”,植株能長到半人甚至一人高,枝葉繁茂,最關鍵的是,其枝干上布滿堅硬且鋒利的倒鉤刺,密密麻麻,堅韌異常。戰馬若是貿然闖入,極易被刺傷刮傷,疼痛受驚之下,隊形必然大亂,速度優勢蕩然無存。這種地形,簡直是天然克制騎兵沖鋒的障礙場。
高要的計劃便是,若能提前獲知楚軍前來截擊的動向,他便佯裝不知,引軍加速向該區域靠近,甚至主動進入荊棘林邊緣地帶。然後,利用步卒依托荊棘林設置防線、挖掘陷坑、布置拒馬,盡可能削弱楚軍騎兵的沖擊力。同時,將一萬騎兵隱蔽在側翼,待楚軍攻勢受挫、隊形混亂之際,再猛然殺出,進行反擊。若能成功,即便不能全殲來犯楚軍,也必能給予其重創,破解其圍點打援之計。
但這只是計劃的一部分,是最理想的情況。戰場形勢,瞬息萬變。
因此,高要還有更深一層的後手考量,這便涉及到李釗的咸陽守軍。如果,楚軍主力真的被高要這支“誘餌”吸引離開咸陽城下,前來截擊,那麼咸陽之圍自解至少是暫時緩解。屆時,李釗手中的數萬兵馬就不再是被動困守孤城的部隊,而是一支可以主動出擊的生力軍。
高要的密令中,第二部分內容正是一旦確認楚軍主力離開咸陽撲向援軍,李釗應立刻整頓兵馬,毫不猶豫地出城。但不是尾隨楚軍而去,而是充分利用其對地形的熟悉,預先判斷楚軍回援咸陽的可能路線,選擇險要之處,急速行軍,搶先設下埋伏。
試想,楚軍與高要部激戰之後,無論勝負,必然有所損傷,士氣亦受挫。若其得勝,或許會志得意滿返回咸陽,準備繼續攻城;若其不勝,甚至戰敗,更會急于退回大營。無論哪種情況,當其身心疲憊、戒備可能有所松懈的行軍途中,突然遭到養精蓄銳已久的李釗生力軍的伏擊……那後果,對楚軍而言,絕對是災難性的。甚至有可能一舉扭轉整個戰局。
喜歡神話大秦我高要,絕不太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神話大秦我高要,絕不太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