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夫子帶著人擠進去,就見亭子里已經到了縣學的三個夫子,以及十個秀才。
這個年輕的秀才,長得都端正秀氣,身量都不矮。
與他帶來的十個身形高矮不齊的學子站在一處,對比非常明顯。
單論氣勢,見面就輸了。
羅夫子︰“......”
他安慰自己,沒事的沒事的,外表罷了,他帶來的十個學子未來可期。
松風學堂的弟子們也這樣想。
齊永瑞拉著常鴻,兩個人遙遙站在一眾松風學堂的學子堆里,朝著陸啟霖不停揮手。
更是大喊道,“陸算師,給他們點厲害瞧瞧!”
身後,一眾松風學堂的學子也激動道,“松風學堂,必贏!松風學堂,必贏!”
他們這邊熱情高呼著,隔壁縣學的學子們一片沉默。
跟這些個孩子比起來,他們年紀都大上不少,自是不會跟著他們一起喊。
陸啟霖趕緊低頭數螞蟻。
沒眼看啊,沒眼看。
好尷尬的,有木有?
一場夫子們私下約好的比試,一眾其他學子都知道了,自然也瞞不過雙方的山長。
齊山長和宋教諭端坐在亭子中。
听著外頭孩子們的呼喊聲,齊山長忍不住擦了擦腦門上的汗,對著宋教諭尷尬笑道,“呵呵,孩子們年紀小,呵呵,性子活潑了些。”
他到底也沒舍得說自家孩子們一句壞話。
宋教諭輕笑,“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嘛,就該這樣青春爛漫,朝氣蓬勃。”
齊山長松了一口氣,“能與縣學的秀才們討教算學,也是我們松風學堂的幸事。”
他說的客氣,宋教諭卻道,“松風學堂的學子們算學委實不錯,听我們的學生說,好些題目最開始的答案,都是松風學堂給的,齊山長可莫要謙虛。”
兩人寒暄了幾句,縣學負責此次比試的夫子就開始講解規則。
“原是我與羅夫子出題,每人出三道,交由對方的學子們做,哪方正確答案最多者,哪方勝出。”
“但今日,既然宋教諭和齊山長都在,不如就由他二人商量著出題,雙方學子一同答題,更顯公平。”
原來的規則,不是特別公平。
現在改的規則,倒的確更公正些,畢竟誰也不認為齊山長和宋教諭兩個人會提前泄題。
聞言,宋教諭一怔,旋即對齊山長道,“本是來看個熱鬧,怎得還要出題?”
齊山長也笑,“早知道我遠遠來瞧,坐在這兒想躲懶都躲不掉。”
他倆也不推辭,笑過之後就退到了遠些的地方商量題目。
雙方各自先出一題。
宋教諭出的很簡單,齊山長出的卻是極為復雜的題。
宋教諭听後,不由驚訝道,“這會不會太難了些?”
他都有些算不明白。
齊山長搖搖頭,“還好,中規中矩的題目。”
陸啟霖每次“上課”,他都躲在閣樓上听呢,這個算一般般的題目,就是復雜了些,要是用花葉擺的話,比較費“全株”。
看齊山長這模樣,宋教諭心頭“咯 ”一下,松風學堂的學子算學水平都這麼高了?
容不得他多想,齊山長已經興致勃勃拉著他開始研討第三題。
“教諭大人,不知道您有沒有從盛都那听來的算學題?”
宋教諭點點頭,“有是有的,就是太難,或恐今日參與比試的學子都做不出。”
就是他自己,也是用了笨法子挨個慢慢數,才數出了正確答案。
齊山長聞言眼前一亮,“那就出這題啊。”
越難越好。
大家都做不出,他們松風學堂的麒麟子一定可以。
若是他也不可以,他回家研究了肯定也可以,這樣下一次算學課堂,他們松風學堂的學子會的可就更多了!
宋教諭震驚的望著齊山長。
這人是瘋了不成?
今日帶來的十個人,一半連童生都不是,居然還要鼓勵他出最難的題目出來?
這麼自信的?
宋教諭忽然有些緊張。
今日這場比試要是輸了,他們縣學的顏面可是要掃地了啊。
齊山長躍躍欲試,“宋教諭,您覺得呢?”
就這個吧,就這個吧,最難的那個!
想了想,宋教諭還是點頭。
那就出最難的,把所有人都難倒了,他們縣學贏的幾率大一些。
兩人要來了紙筆,將三道題謄寫在紙上。
待拿到亭子中,參與比試的二十個學子已經互相隔開著坐好了。
齊山長開始念誦題目,一連念了三遍,確保所有人都謄抄在自己的答卷上後,他大喊道,“開始答題!”
陸啟霖早在念題目的時候,就已經將前面兩道題做了出來。
听到第三道的時候,他眼前一亮。
今有物不知其數,六六數之剩五,八八數之剩七,十十數之剩九。問物幾何?
這是一道同余題。
也是他來了這個世界之後,听到的第一個此類題目。
他不由望向宋教諭。
這題目一看就不是齊山長能出的,那必然是宋教諭出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宋教諭的消息來源,約莫就是盛都那邊。
這樣的算學題都出了出來.....
他不得不懷疑,大盛朝的這位陛下是否也對算學有了興趣。
以後的科考,會不會有算學題。
宋教諭迎上陸啟霖的目光,微微一笑。
他可听說了,這位陸啟霖如今是整個松風學堂的紅人,不僅特別會做事,也特別擅長算學。
這盯著自己瞧,難不成是覺得自己出的題目太難?
他朝陸啟霖眨眨眼。
對方卻是垂頭開始演算。
齊山長在一旁急的抓耳撓腮。
誰定的規矩,出題人不可以往答題人面前湊的?
他好想去看看,他們的麒麟子是怎麼算的啊!
陸啟霖答完,合上了卷子擺在身前,等著縣學的夫子來收。
一刻鐘很快過去。
眾學子臉色難看的合上了卷子。
最後一題也太難了。
余曙更是暗自哀嚎,他在紙上畫點,想要挨個去算,都沒來得及畫完呢。
掃了一圈眾學子的臉色,宋教諭輕咳一聲,鼓勵道,“今日比試,不是為了輸贏。這最後一題,也只是想告訴大家,學海漫漫,其淵無岸。”
齊山長則是興奮道,“閱卷吧。”
翠山亭的兩根柱子上,一東一西,分別掛了兩張大紙,寫上了縣學和松風學堂的字樣標記。
每拿到一份試卷,每對一個答案,便在各自的大紙上寫一筆湊“正”字。
很快,一張張試卷被拿起。
陸啟霖分的位置最遠,他的試卷便在最末尾。
輪到他的答卷被審閱時,雙方比分已差兩筆。
十三比十五。
喜歡啟稟陛下,狀元郎他又又又開擺了請大家收藏︰()啟稟陛下,狀元郎他又又又開擺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