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額把飯給你端跟前兒吧?不礙事吧?”
陝北,劉家村。
被林彩英暗地吐槽的小寡婦劉金鳳端著剛從鍋里盛出來的飯,滿眼都是崇拜的望著正在看信的林程遠。
“擱那吧,一會我過去吃。”
林程遠看著手中的信紙,時不時的嘬一下牙花子,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貨在看三年高考五年模擬。
“中,額給你放屋外頭晾著,等會吃不燙嘴咧。”
劉金鳳臉上帶著幸福的笑,端著碗出了窯洞。
能嫁給林程遠,是劉金鳳這輩子最滿足的事情了。
老林同志在劉金鳳眼里頭,可是有大學問的人。
林程遠身上那股子味道,說不清道不明的,卻深深吸引著劉金鳳。
咋說呢,和村子里的人不一樣,和其他下放的知情也不一樣。
反正就是瞧見了,就稀罕,稀罕到了心尖尖上!
劉金鳳也認得字的,只不過寫的不好看,更是沒法和林程遠寫的字比。
甚至劉金鳳覺得,全村全鄉,包括那些下放的城里人全都算上,也沒有一個寫字比林程遠更好看的。
說白了,所謂寫字好看,不過是劉金鳳給自己喜歡林程遠找了一個具象化的理由。
真正吸引她,讓她著迷的,還是林程遠身上的那個氣質。
若是將來劉金鳳能夠去大學校園,亦或者科研單位轉悠一番,想必是能找到和林程遠相似的人吧。
就是那股子正經的傳統文化人,溫文爾雅的氣質。
氣質這東西不太好說,屬于內在的東西,和其他不一樣,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當然,老林同志的相貌也是相當能打的,畢竟能生出林彩英這麼好看女兒的選手,怎麼可能長的丑?
不管是喜歡林程遠的氣質,還是純純的吃他的顏,反正劉金鳳是真的稀罕到死心塌地。
從第一眼看見林程遠,劉金鳳就覺得心跳的厲害。
越是接觸,整個人就越是不受控制。
著迷嘛,大略就是這個意思。
甚至劉金鳳捫心自問,哪怕是林程遠是個懶漢,啥也不干,她都樂意自己下地養活林程遠。
對于眼下的陝北鄉下而言,這恐怕能算得上一個樸實女人最直白也最炙熱的告白了吧。
看完了手里的信,林程遠撓了撓頭,直接在背面寫回信。
信紙這玩意,對于老林同志來說,還是相當奢侈的物件。
不是吝嗇,真就是舍不得浪費一點的,再說了,女兒用的信紙質量很好的,在反面寫回信,並不耽誤對方閱讀嘛。
林程遠心中,洋溢著幸福和滿足。
並非女兒在信中反復強調,她自己眼下的狀況有多好,而是林彩英寫信用的那些紙張。
信里的內容,可以是假的,可以是為了讓自己這個老父親安心故意編造的美滿幸福的謊言。
但是,信紙不會說謊。
那信紙最上方,印著紅色字體,沈陽某某局機關之類的字樣,是最有說服力的東西了。
這玩意,做不了假。
倒也不是說,類似的稿紙不會流出,畢竟又不是什麼機密文件。
甚至不少人會帶回家一點,給孩子當練習冊演草紙使用,真就算不得罕見。
可不是這個系統的人,很少接觸到。
至于說女兒為了安撫自己,專門找人借的稿紙,林程遠是不怎麼相信的。
咋說呢,林彩英的性格,即便知道這樣的手段,大略也是不會用的。
更何況,自從不顧林程遠的反對,和張紅旗成親之後,每次寫信,字里行間之中的那種幸福感和雀躍,身為老父親,自然也是能夠感受到的。
女兒過的很好很幸福,林程遠清晰的感覺到了。
並且,女兒的小日子好像越來越好了,即便以普通人的視角來審視,都不得不承認,當初林彩英選擇嫁給張紅旗,留在東北,著實沒有選擇錯。
只能說,環境真的重要,但選擇的人,更重要。
至于那個張紅旗,林程遠的感官也是在不停的調整和變化的。
林程遠清楚的知道,自家女兒的長相會引來多少覬覦和惡意。
當初林彩英配制掩蓋容貌的藥水,林程遠也是參與其中的,甚至他才是主導。
遠在林彩英下鄉插隊去靠山屯之前,這個藥水就已經在用了。
真要細究的話,應該是在林程遠的原配妻子也就是林彩英的媽媽和他們父女兩個主動劃清界限之後吧。
套用後世一句話,你可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小,可壞人不覺得。
身處洪流之中,並不迂腐的林程遠真的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必須做。
無非是,大環境之下,小人物難以改變既定的命運罷了。
信封中並非只有女兒林彩英寫來的信,還有女婿張紅旗寫的。
張紅旗的信就帶著一股子小心翼翼,畢竟沒見過面的老丈人在他心目中,還是有不小分量的。
張紅旗的信就簡單許多,只說如今他們小兩口日子好過了,不但生活無憂,還在沈陽有了安置的地方。
于是詢問林程遠,願不願意帶著劉金鳳一塊去沈陽生活?
甚至張紅旗明確表示,如果村子里真能放人走,他們兩口子可以替林程遠還欠下的那些錢。
對于張紅旗的這番表態,林程遠自然滿意,甚至不由自主生出一股子女兒有識人之明的感覺。
林程遠的經歷豐富,見過的人和事更不是一般人能比較。
他深刻的清楚,在眼下的這個時候,張紅旗能說出這番話意味著什麼。
說白了,還是心疼並且看重自己的女兒。
作為一個正常並且有些傳統的父輩,林程遠並不指望從女兒身上獲得什麼,他只是為林彩英感到高興,女兒挑選的人真不錯。
至于搬去沈陽生活雲雲,林程遠暫時不能接受。
這里頭牽扯的事情和關系略微復雜,不是信件之中能夠解釋清楚的。
更何況,還牽扯到金鳳……
思緒良久,林程遠捏著只剩下五六厘米長的鉛筆頭在信紙背面寫下了回信︰
“彩英、紅旗︰
見信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