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鼎煉妖壺

第392章 告一段落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筆下龍蛇 本章︰第392章 告一段落

    甦清和跟余震的這種交流每天晚上都會進行。

    通過余震對朝會之中所發生事情的詳細描述以及相應分析,甦清和能及時了解朝廷上層的局勢變化。

    而時不時主動同余震提起的那些‘煉妖壺’的特性,則讓余震非常感興趣,每每總是會忍不住拉著甦清和聊到很晚。

    白天借助著以江別離為首的幾位神捕的關系,大肆調取神都府衙的各種機密卷宗,並且還可以間接的指揮、調動盤踞在神都的幾乎所有幫會份子,讓甦清和深切感受到了‘上邊一張嘴,下邊跑斷腿’的快樂。

    難怪前一世里很多所謂的公司領導喜歡加班!

    跟是否敬業、是否內卷、是否願意為公司辛勤奉獻根本毫無關系。

    打工人加班是當牛做馬,公司領導加班卻是作威作福!

    天天騎在別人的腦袋上拉屎,這誰不願意?

    舒舒服服的頤指氣使一整天,晚上再跟余震閑聊朝局,日子過的無比充實,讓甦清和的時間過的飛快。

    仿佛只是眨眼的工夫,一個多月的時光便白駒過隙般流逝一空,距離過年只剩下最後的二十多天,意味著大周改天換日的神龍元年,正式步入尾聲。

    這一個多月里,朝堂之上除了最初的十幾天尚算平穩以外,後續的差不多二十天,每一天都過的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般激烈熱鬧!

    事件的起因僅僅是來自于一名監察御史的彈劾,可隨著首輔張太玄的親自下場,事件的性質立時發生了改變。

    在御史大夫崔元烈的主持下,針對四海錢莊的調查又快又狠,只用了很短的幾天,就查出了一堆大大小小的問題。

    其中並不怎麼被關注的小問題直接忽略,順著所有人更加關心的大問題嚴查後,被牽連進去的官員開始漸漸增多,拉扯出來的問題也漸漸變得異常嚴重!

    原本張太玄是希望借著查辦四海錢莊內部存在的普遍貪腐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賑災款項和物資的大量浪費,強調將四海錢莊納入到朝廷監管體系之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結果卻讓張太玄始料未及!

    崔元烈帶著一批人對四海錢莊的盤賬過程中,在賑災銀的問題賬目里找到了一個頗為隱秘線頭。

    沿著這個線頭一路對賬下去後,竟然發現之前查到的很多問題,根源實際並不在四海錢莊的身上!

    或者說,不是地方官員在跟四海錢莊同流合污,而是四海錢莊被各個地方官員拉下水、被動的同各個地方官員同流合污!

    這里面的順序很重要!

    四海錢莊的人確確實實有在各個環節里上下伸手,貪墨了不少用于賑災的錢糧。

    可四海錢莊貪墨的數字跟地方官員貪墨的數字相比,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真正讓朝會官員們感到心底發涼的是,地方官員們對于賑災錢糧的貪墨,除了用于抹平各處長平倉的虧空以外,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其實是用來填補稅銀虧空的!

    按理來說,稅銀出現虧空,應該通過壓榨地方百姓的方式進行填補。

    不管虧空了多少,只要不斷的對地方百姓加稅,便總能將稅賦征收上來,實在是沒必要用貪墨的方式,從其他地方騰挪出錢糧。

    為此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不說,忙活半天、費勁吧啦的好不容易填補上稅銀虧空,自己卻很難從中撈取到什麼好處,有哪個官員願意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可現實情況是,地方百姓已經榨不出任何油水了……

    加稅的前提,是百姓還能有貢獻出稅賦的余力。

    無論百姓多麼窮困,只要百姓還能下地勞作,還能創造價值,那就有加稅的基礎。

    偏偏許多地方明面上似乎一片祥和,暗地里卻是千瘡百孔!

    百姓們連賴以果腹的口糧都沒有了,又拿什麼再去繳納額外的稅賦?

    渾身上下窮的甚至找不出一身足以遮體的衣服,這種情況下,地方官員加再多的稅,也不可能征收的上來,那加稅就會流于形式,對解決實際問題起不到丁點幫助。

    為了不讓稅銀虧空的問題被朝廷中樞注意到,地方官員自然只能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另想辦法。

    當這件事情被展現在了眾官員的眼前,朝堂之上便立時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和沖突。

    大周的底層百姓是最為勤勞且堅韌的,只要有一口飯吃,他們就能頑強的繁衍生息。

    然而突然暴露的稅銀虧空問題,卻讓高高在上的朝臣們忽然發現,原來看似歌舞升平的表象下,早就不知道有多少農戶淪為了流民!

    為什麼百姓們連賴以果腹的口糧都沒有了?

    橫征暴斂的苛捐雜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隨著崔元烈調查的深入,眾人發現,更主要的原因竟然是遍布地方的寺廟,對于土地的大肆兼並!

    地方上的豪紳、貴族、世家、官僚,所有這些特權階層同樣有在不停的兼並土地。

    可他們對于土地的兼並,至多是讓自耕農變為佃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土地還是那些土地,種地的人也還是那些人,區別只在于土地的所有權發生了變化。

    大周對于地方施行的是定額稅,不管收成好壞、土地多少,該繳納的稅賦都是統一的。

    特權階層們會根據各自的地位、身份不同,將這些定額稅互相攤派,每一家需要繳納的稅賦是固定的,偷稅漏稅的舉動便毫無意義。

    因此特權階層們對于土地的兼並,除了讓底層百姓們的生活更加舉步維艱外,對于大周朝廷實際上並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再加上土地終究需要有人去種,特權階層們不可能親自赤膊上陣,去當泥土里討食吃的泥腿子。

    那無論他們願不願意,都得考慮到自家佃戶是否能夠活下去的問題。

    一旦自家的佃戶活不下去,放棄耕地成為流民,那他們兼並的土地就將直接荒廢,該繳納的稅賦又不能少,豈不是等于在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但各個地方的寺廟對于土地的大量兼並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情況。

    寺廟是無需繳納稅賦的!

    在崔元烈主持的調查中,幾乎每一間寺廟都有在對民間進行放貸。

    利率不算高、甚至相當良心,可對于普通農戶來說,只要借了貸,就一輩子都別想再還清身上所欠的債務!

    哪怕來年風調雨順,土地豐收,地方官員也有一萬種方法把豐收的糧食強行征收上去,讓辛苦勞作了一年的農戶到頭來依舊過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日子。

    飯都吃不飽,又如何償還寺廟的借貸?

    還不上借貸,只能用屬于自己的田地抵債,于是寺廟兼並的土地越來越多,有地種的農戶越來越少。

    這些通過放貸得來的巨額收益,只要拿出一部分用于賄賂地方官吏,便可以得到地方官吏無保留的全力支持,無需有任何後顧之憂。

    奇怪的是,耕地的數量是有限的。

    寺廟佔據的耕地越來越多,自然意味著有能力納稅的農戶越來越少。

    可各個地方的稅收卻從未遲繳、少繳!

    若非這一次國庫稅銀失竊案實在是過于離譜,以至于最終查證了稅銀並非失竊,而是虧空後采取了這種冒險的手段嘗試平賬,那恐怕寺廟對于地方上的龐大影響力仍然能繼續掩蓋下去!

    整整一個多月,崔元烈指揮著手下十二道巡按使,調動了大量不知以什麼身份潛伏在朝廷各個衙門里的‘無面人’,針對稅銀問題進行了一番不設上限的暗查。

    因此受到波及的官員就像傳染病一樣自上而下的朝著整個大周的各級官府蔓延開來。

    張太玄根本沒想過將問題擴大化到這種程度。

    在事情有了失控跡象的起初,張太玄其實嘗試過終止對四海錢莊的調查。

    奈何他一開始起的調門實在是太高了,並且擺出了一副不把四海錢莊的問題釘死、不將四海錢莊納入到朝廷的管控之內,便絕對誓不罷休的態度。

    以至于當他察覺到了事情不對時,再想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已經來不及了。

    朝堂之上最忌諱的就是反復橫跳,很多時候,當你做出了選擇,那即便發現自己的選擇是錯的,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隨著查辦四海錢莊的問題查到源頭,卻發現問題真正的起點來自于地方上的各級府衙,張太玄最初所希望達成的目標也就徹底幻滅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讓四海錢莊保持獨立,貪腐確實會比較嚴重,可至少跟地方各級府衙之間隔著一層,彼此不至于形如一體。

    真要是將四海錢莊納入到朝廷的監察體系之內,不但貪腐的現象有可能變的更多,同時還會導致四海錢莊徹底跟各地府衙沆瀣一氣。

    張太玄的初衷是好的,從理論上來看,對整個大周都會有明顯的好處。

    然而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

    朝廷的事情能不能辦好,歸根結底要看吏治!

    由于臨近年節,從神都到地方都在為過年做準備,這時候實在是不宜大動干戈。

    所以針對稅銀虧空的調查並未真的一查到底。

    問題太過嚴重,涉及到的官員太多,大周又如此的幅員遼闊,別說一個月了,便是耗費上一整年的時間,都夠嗆能將所有的環節梳理清楚。

    況且真梳理清楚了又能如何?

    難道將所有牽扯到其中的官吏都砍掉腦袋嗎?

    要只有一兩個人,那絕對說砍便砍。

    上到一二十人的話,調查清楚也可以砍個干淨。

    可若是提升到了一二百人,就得考慮下砍掉他們的腦袋,會不會導致其他官員人人自危了。

    偏偏這一次牽扯其中的官吏,哪怕僅僅只是粗略的估算一下,都至少能達到數萬人的規模!

    注意,這不是數萬平民百姓!

    而是數萬名有品級的官員和積年老吏!

    一下子死掉數萬名平民,朝廷不會在乎,可一下子死掉數萬名官吏,朝廷甚至有可能陷入崩潰!

    吳璃同樣沒想到問題竟然會這般嚴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她的預想中,借著這樣一個機會,對張太玄的威望造成巨大的打擊,順便將朝廷從中樞到地方的官吏全部梳理一遍,大概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拿下一些比較關鍵的位置,換上忠于自己的人手,一點一點從根基上撬動朝政大權。

    進而逼迫內閣認清現實,放下所有的痴心妄想,全心全意的輔佐她這位新君。

    理想狀態下,她能夠借此兵不血刃的掌握實權,讓內閣的諸位閣臣們主動讓步。

    卻不曾想,事態的發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使得吳璃在佔盡了優勢的情況下,不得不主動讓局勢降溫。

    盡可能把稅銀虧空的問題辦的糊涂一些,抓大放小,對絕大多數的涉事官吏以訓誡和小懲為主,只拿下最為招搖、最為有代表性的幾個,以及一些處于關鍵位置上的官兒。

    給出的理由倒是勉強說得過去。

    眼看著要過年了,又是新皇登基的第一年,這種時候,穩定的朝局比什麼都重要,否則等于是在觸新皇的霉頭。

    當然,主動降溫歸主動降溫,該拿的好處丁點也不能少。

    按照余震的描述,吳璃盡管沒有趁著優勢對張太玄趕盡殺絕,卻著實讓張太玄鬧了個灰頭土臉。

    四海錢莊有沒有問題?有!

    然而朝廷的問題顯然比四海錢莊的問題更大!

    或許張太玄希望將四海錢莊並入到朝廷的監管體系下,確實是出于公心,可朝廷自身的烏七八糟,讓這種公心被打上了厚重的引號。

    公心也好,私心也罷,最終全都逃不過人心如海、幽深難測。

    趕在臨近過年只剩下不到二十天的時候,稅銀虧空的全面調查終于告一段落。

    看起來朝廷沒有擺出追究到底的架勢,讓很多人松了口氣,不再惶惶不可終日。

    但實際上,崔元烈主持的這場調查,只是由明轉暗罷了。

    事涉大周根本,吳璃無論如何都不會真的糊弄過去!

    甦清和則于此時再次被吳璃召入了宮中。

    喜歡我有一鼎煉妖壺請大家收藏︰()我有一鼎煉妖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有一鼎煉妖壺》,方便以後閱讀我有一鼎煉妖壺第392章 告一段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有一鼎煉妖壺第392章 告一段落並對我有一鼎煉妖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