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鼎煉妖壺

第391章 無關乎對錯,只關乎立場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筆下龍蛇 本章︰第391章 無關乎對錯,只關乎立場

    甦清和每天晚上都會同余震詢問局勢進展。

    用吳啟的身份參與小朝會,顯然有著相當大的好處。

    盡管余震的發言不多、表態不多,可其身份的特殊性卻注定了只要他開口,那麼保守派的一眾官員就必須得考慮立場的問題,從而決定要不要跟著他的態度去走。

    涉及到具體利益的事情,余震私底下找到那些保守派的官員,肯定無法得到真正的幫助,只會被糊弄過去。

    但在朝堂之上,大家有著共同的政治訴求和施政傾向,這時候的站隊考慮就和所謂的私人利益無關了。

    所以余震主動表態的次數不多,然而每一次表態,都能牽動相當大的政治力量。

    哪怕張太玄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依靠著自身巨大的影響力,對保守派形成了摧枯拉朽一般的勝利碾壓,可面對著節節潰敗的場面,保守派依舊硬扛了好幾天。

    直到過了差不多七八日的工夫,面對著保守派一眾官員近乎不要臉皮的死纏爛打,張太玄終于失去了全部的耐心。

    不再試圖用比較溫和的方式來推動針對四海錢莊的調查,而是相當激進且霸道的摒棄了小朝會商討,直接以內閣決議的形式,下發了對四海錢莊進行全面調查的奏疏。

    正常來說,內閣決議不能違背皇帝意志。

    不過從吳璃登基的那一天起,到現在的這不足一年的時間里,大周的重要國務其實都是在通過內閣決議的方式推動的。

    吳璃所起到的作用,更像是一個純粹的蓋章傀儡。

    要經由吳璃的手,將玉璽蓋在形成了決議的奏疏上,讓奏疏具備道理上的合法性,以便能夠順利的通行天下。

    臣強主弱的背景下,吳璃又是大周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皇,會出現這種情況,簡直稱得上是理所當然。

    原本在兩三個月之前,隨著吳璃繼位超過了半年的時限,對于國事和政務已經逐漸的上手,內閣就很少再強行推動決議了。

    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也都會先跟吳璃開小會,同吳璃達成了默契後,再在朝會上去推動。

    奈何這一次的事情涉及到了四海錢莊,從皇室的角度來說,所有針對四海錢莊的官方調查都屬于嚴重的冒犯。

    和事情的對錯無關,只關乎于立場。

    坐上了那張椅子,就注定了吳璃不可能同意這件事情。

    為此,張太玄擺出了不想繼續無止境糾纏的姿態,即便吳璃身為皇帝,也只能妥協。

    由于四海錢莊確實太過特殊,最終確定安排崔元烈來主持進行調查,以免讓其他人主持進行調查的話,再因為級別地位匹配不上的緣故,出現敷衍了事的狀況。

    綽號‘照骨鏡’的當朝御史大夫,一旦親自負責調查某些不法之事,那便會六親不認、一查到底,誰的面子都不給,任何事情都不姑息,正適合用來應對皇室必然會施加的龐大壓力。

    最開始的幾天,崔元烈主持調查的進展非常符合張太玄的預期。

    雖然只是對總號進行盤賬,尚未涉及到對各地方分號的詳細調查,也沒有盤查庫存和賬目之間是否存在差異。

    可僅僅是盤賬就找出了諸多疑點!

    或許是從未被真正調查過的緣故,四海錢莊總號的賬本做的並不嚴謹。

    崔元烈根本沒有去管賑災銀的挪用問題,而是徑直朝著四海錢莊的業務賬目下手。

    除了都察院的御史以外,崔元烈臨時調來了不少專司賬目的積年老吏,又從民間征調了不少老賬房,聯合起來對四海錢莊的業務賬本進行盤查。

    區區兩天,四海錢莊的賬本就被找出了一堆問題!

    其中大部分是小問題,比如白銀重鑄的火耗略微超標,這些超標的火耗在賬本中體現為正常耗損,可實際上懂的都懂,肯定被上上下下伸出來的不知道多少只手,干干淨淨的掏進了私人口袋。

    再比如現銀儲存在四海錢莊內需要繳納的保管費用,面對著不同的客戶,不同級別的錢莊掌櫃擁有著各自不同的費用比例權限。

    這個權限所能確定的保管費用具備著相當大的彈性,給了錢莊各級掌櫃們不小的操作空間。

    按理來說,操作空間越大的環節,越不容易被查出問題。

    畢竟,巨大的操作空間勢必會導致賬面上的數字變化無規律可循。

    再怎麼覺得有問題的數字,都可以用‘讓利’兩個字去進行解釋。

    奈何四海錢莊的人確確實實是過得太安逸了。

    毫無危機感和避險意識的警醒,讓賬本上呈現的保管費用竟然只有兩種,一種是權限下最低的保管費,一種是權限下最高的保管費……

    哪怕是傻子,看到這樣的費用記錄都能察覺到不對勁!

    不用問,最低的保管費肯定涉及到私相授予的返利,而最高的保管費則往往會牽扯上賠付的麻煩。

    這里面又有多少內外勾結、共同侵吞錢莊銀子的問題存在,誰都說不清楚。

    手法過于粗糙、直接,調查起來不存在丁點難度,充斥著有恃無恐和肆無忌憚的味道,把主持調查的崔元烈都給整不會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以至于崔元烈不得不無視了那些比較小的問題,專注的盯上了最嚴重的問題、也是所有人都關注的問題!

    賑災銀在過了四海錢莊的手後,發放到地方上時,銀子明顯有混合雜質的現象。

    並且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截留,無論四海錢莊還是各級官府,都有在其中伸手大撈特撈。

    同時原本是發放給災民吃的那些用于賑災的糧食,則在許多地方被四海錢莊換成了給牲畜吃的麩糠。

    一斤賑災糧根據地方上的情況不同,能夠換到四斤到五斤的麩糠。

    這些麩糠倒是可以切切實實的發放到災民的手里,只是發放的數量和應該發放賑災糧的數量完全等同。

    也就是說,每發放四斤到五斤的麩糠,四海錢莊就能從中昧下三斤到四斤的賑災糧!

    所有昧下的賑災糧,一部分會分發給各級官府,由各級官府用來填補虧空的長平倉,避免出現火龍燒倉這樣的極端現象。

    還有一部分則流入到了大大小小的糧商手中。

    在糧商的操縱下,災區的糧價將上漲到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水平,這部分賑災糧便隨之身價大漲,給幕後的群體創造出驚人的利潤。

    要做到這一點,不可能光靠著四海錢莊自身遍布大周全境的分號體系,一定有各級官府同流合污!

    張太玄對此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而且張太玄很清楚,所有跟四海錢莊同流合污的各級官吏中,有不少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但在張太玄看來,只要能達到他的目地,那就算是為此出現一些損失,照樣非常的劃算!

    “所以張太玄的目地是什麼?為何會願意主動沖鋒陷陣?這應該不符合他當下的行事風格吧?盡管我到現在為止,一共只參加過一次朝會,還是皇帝臨時召見我前去參加的。可根據我當時在朝會上的觀察,首輔大人似乎正在有意識的隱藏鋒芒?”

    臨時宅子的院落里,甦清和跟余震面對面的坐在石桌前,一邊喝茶賞月,一邊聊起了朝堂之上的近期變化。

    于前等四人分別站在院子的四個角落。

    以甲等強者之威,四人形成合圍,縱使這臨時宅子沒有布置‘結界’,四人也足以形成遠比‘結界’更強勢的保護層,確保沒有任何人能接近、或者窺听到甦清和跟余震之間的交流。

    “隱藏鋒芒的說法不夠準確,自陛下登基以來,張太玄幾乎是在以首輔之身、行天下之權。你以為內閣之中,所有人都對此沒意見嗎?只不過陛下初登大寶、又是女兒身,諸位閣老們對陛下是心存疑慮的。

    與其讓陛下匆忙掌權,不知道會將國事處理成什麼樣子,倒不如先由張太玄來掌舵,讓朝政能夠形成平穩的過渡,這才是多數人的想法。結果出乎眾人意料之外,陛下的表現竟然遠比他們預想的要好得多。

    雖然年僅十九,處事卻並不激進。以女子之身,處理朝政時卻絲毫不遜色于男兒的果斷狠辣。大家發現陛下非常靠譜,張太玄若是繼續當一個強勢的首輔,便說不過去了,所以他只能讓自己變得低調下來。”

    余震給甦清和面前剛剛喝空的茶杯里倒滿了茶水,接著說道︰“你問我張太玄的目地是什麼?張太玄的目地很簡單,他希望借著這樣一個機會,把四海錢莊徹底納入到朝廷的管轄之內!

    你肯定已經猜到了,那名監察御史對四海錢莊的彈劾,背後有陛下在推波助瀾。不過那名監察御史確確實實是張太玄的黨羽,陛下推波助瀾的方式非常隱蔽,那名監察御史並不知情。

    在那名監察御史看來,他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尋找到了四海錢莊暴露的問題,于是他將這個發現看做是自己時來運轉的機會,一定要牢牢抓住,借此爭取能夠進入到張太玄的視野里。”

    甦清和皺眉道︰“把四海錢莊徹底納入到朝廷的管轄之內?听起來這似乎是純粹出于公心的考慮?實話實說,如果四海錢莊只是單純做錢莊生意的話,那有一些違規的地方,在我看來也沒什麼關系。

    可既然四海錢莊經常要承擔賑災的任務,要過手朝廷的賑災銀和賑災糧,那張太玄的想法就很正常,一點都不過分。這樣一個畸形的怪物,再不嚴加管控和監察,內里將滋生出多麼嚴重的貪腐?”

    余震點頭道︰“沒錯,張太玄是出于公心,他希望將四海錢莊納入朝廷管控的想法也很正確,可這種事情,不能發生在陛下剛剛繼位沒多久的現在。四海錢莊屬于整個吳氏皇室,陛下才剛剛繼位不到一年,錢莊就被納入朝廷管控,這讓皇室的其他人如何看待陛下?

    很多時候,一件事情能不能做、該不該做,不光要看這件事情的對錯,還要看事情的後續影響。除非遇到了大是大非的問題,否則人終究要根據立場做事。張太玄不會不明白自己的做法將給陛下造成怎樣的影響,但他依舊這麼做了,你覺得公心之下是否還有私心?”

    甦清和想了想,緩緩點頭道︰“按照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應該是有的。或許大權獨攬的這段日子,讓首輔大人產生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妄念?他覺得繼續由自己來掌舵大周這艘巨輪,對于人族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以張太玄的智慧,不可能看不清楚當前的局勢。妖魔給予的外部壓力足夠龐大,張太玄肯定清楚現在是生死存亡的時刻,那為何他還要制造上層的斗爭,而不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余震冷笑道︰“如果你熟讀史書就會發現,咱們人族的歷史,始終是一部內斗史。大周建立之前,歷朝歷代在即將亡國時,往往都不是他們最為團結的時刻,而是他們內斗最為激烈的時刻。

    外部的壓力確實有可能讓內部變的較為團結,但團結不意味著矛盾煙消雲散。算了,先不聊這個了。魚已經上鉤,接下來的局勢發展,其實掌握在張太玄手里。他留余地,他自己就有余地。

    他若是一點余地不留,一定要死抓著不放,那最終他會發現,是自己抓死了自己。你那邊怎麼樣?官員之女失蹤案有什麼進展嗎?這幾天你怎麼光是問我情況,卻對自己的案子只字不提?”

    甦清和聳肩道︰“根據之前三起失蹤案的發生間隔來看,差不多每一個月都會有一位新的官員之女失蹤。于是我決定等待下一位受害人的出現,然後才能嘗試著去尋找相關的線索。

    神都府衙對于這起連環案件的調查,目前為止一塌糊涂。能夠從府衙里找到的那些和案件有關的卷宗記錄,基本上都對破案毫無作用,所以我這些天一直在摸魚,沒什麼好說的。”

    余震一臉無所謂的點頭道︰“行吧,破案這種事,你遠比我擅長的多,你自己把握就好。說說你融合的那件法寶吧,你方才提到的、法寶可以讓你一定程度的偽裝成妖魔是怎麼回事?”

    喜歡我有一鼎煉妖壺請大家收藏︰()我有一鼎煉妖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有一鼎煉妖壺》,方便以後閱讀我有一鼎煉妖壺第391章 無關乎對錯,只關乎立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有一鼎煉妖壺第391章 無關乎對錯,只關乎立場並對我有一鼎煉妖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