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好東西。”鐸哥坐在虎皮毯上,手中拿著一瓶烈酒,他翻來覆去的細看,心里極為滿足,轉頭便對下首的人說,“看看,這一瓶酒,比虎皮毯都貴了!”
下首的男人沉悶地“嗯”了一聲,鐸哥卻不太在意。
他獨自炫耀︰“可惜了,這些東西不是宋人做的,否則哪里還用掏錢?”
遼宋兩地中間有了股新勢力,這是眾人皆知的事,不過往年還沒有這麼大的聲勢,邊境地區從來是摩擦最多的地方,倘若百姓馴服,便也不會至今還沒被遼國納入版圖,鬧得久了,宋遼都習慣了。
每隔幾年總能出個土大王,能召集些人手,勉強存活下來。
不過衣食還是得仰仗宋遼兩地,畢竟邊境摩擦多,光是抵御本地的盜匪就要耗費不少人手,哪里還有多少人能種地制衣?
唯獨這個女大王,從鐸哥听見她的名頭到現在,有已經有四五年的功夫了,可見是站穩了腳跟——就憑她一手釀酒的功夫,凡好酒的,就沒有沒听過她的。
他們倒不叫她女大王,而叫她酒娘子,其中有她賣來的酒極好的意思,也有直白的輕蔑。
“要說酒,其實宋人的酒也不差,只軟綿綿的,沒這個夠勁。”鐸哥小心翼翼地撬開木塞,倒了兩杯出來,自己拿起一杯先湊到鼻尖細聞,光是聞,就聞得他兩頰微紅,整個人醺醺然了。
鐸哥抿了一口,嘴里發出“斯哈”聲,而後向後一靠,轉頭問︰“那些漢人如何了?”
鐸哥算是個小地主,平日不怎麼管事,手底下也有一些漢奴,比契丹人溫馴好用,這些漢人都是被劫掠來的,一路上如豬狗一般,膽子都被嚇破了。
就是偶有敢于反抗,聚眾鬧事的,一旦被抓起來,都要當著所有漢奴的面行刑。
不過鐸哥並不笨——如今遼國也不講奴隸了,直說奴隸,仿佛有點不體面。
他對手里的漢奴,也只是不叫他們吃飽穿暖,不給他們好屋子住,也不叫他們看病吃藥,但並不鞭打他們,虐殺他們。
所以他手里的漢奴是周圍村鎮中最乖順的,見了他也多是叫老爺。
下首的男人回道︰“只死了兩個。”
鐸哥點點頭︰“還行,這冬天是越來越難熬了。”
奴隸們沒有遮風擋雨的屋子,也沒有厚實的衣裳,除了青壯外,老弱病殘全都要凍死,就連青壯都不是個個都能挺過去。
一入冬,每天都要死上幾個。
鐸哥並不心疼,開春再買就是,老弱留著也不如青壯種地好,養著他們也是浪費錢。
鐸哥這樣的小地主,除了地里的出息外,也少有別的收入。
所以到如今位置,才能買上一瓶琉璃酒,這樣的一瓶酒在遼地已經賣上了天價——只有王公貴族平常喝得起,哪怕是官員,一年能喝上個兩三瓶就算是家底厚足得了。
倒是有些在朝廷里當官的漢人,他們有自己的門路,手頭經常有琉璃酒,能為自己謀得許多好處。
除酒以外,酒娘子那邊還賣來不少別的好東西,尤其是罐頭。
遼國地處北邊,氣候本就不好,果子大多從宋地運來,不過運來時十不存一,制成果脯又不是那個味,分量也大減。
如今有了罐頭便不同了,雖然也與鮮果有極大差別,但好歹能品到鮮果味,還有甜水可以喝,待客的時候擺上一罐,主人就能大大炫耀一番自己的財力和待客之心。
鐸哥早年前就買過罐頭,罐頭比酒便宜許多,雖然不是日日都吃得起,但偶爾開一罐也不算什麼。
“海寧吵著想去酒娘子那。”下首的男人突然說,“他常往礦里跑。”
遼地的礦也不是都歸朝廷,金銀礦是朝廷的,但煤礦一類,許多大地主和貴族都能染指,鐸哥土地附近就有一處煤礦,主人和鐸哥也有點親戚關系,待鐸哥的長子海寧還算親切,海寧便時常帶人過去玩樂。
只因那親戚有不少門路,手里也有不少新奇玩意,海寧去過幾次後就樂不思蜀,如今對煤礦膩味了,又想著去酒娘子那繼續玩樂。
自然了,嘴里得說是想增長見識。
這些小公子小少爺們,自幼奢侈享樂,在他們有意識起,遼國就是強盛的,隔壁的宋國只是孱弱無能待宰的豬,既然如此,他們自然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鐸哥卻皺眉道︰“酒娘子……她那未必是什麼好地方,我看她也不像商人嘴里說的那樣乖順,那些小公子們過去耍,被扣下來了,她未必肯放人。”
這一層憂慮,鐸哥平時是不敢說的,他又喝了一口酒,但烈酒沒能讓他暈乎,反叫他頭腦更清明︰“酒娘子那邊多好東西,難道上頭的大官們不知道搶過來嗎?把她打了,佔了她的地方,這些酒和罐頭還用花錢?”
既然還要花錢買,那就意味著不能搶,起碼如今不能搶。
這樣一來,就不是酒娘子看他們的臉色,雙方的強弱還沒有個徹底的定論。
商人們嘴里沒有一句實話,在他們的嘴里,酒娘子是個貌美的少女,她像遼人姑娘一樣聰明智慧,也像漢人姑娘一樣溫馴乖巧,她能當上女大王,純粹是她道德高尚,樂于助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人們都被她的善良折服了。
哪怕一只雞崽子死了,她都能捧著雞崽子哭。
總之,她是個只給予,不索取的好人。
至于貨物為什麼賣得這麼貴?自然是因為成本太高,酒娘子可不是黑心人。
鐸哥小聲說︰“我都懂的道理,難道那些大官不知道?”
“自從太後不在之後,現在不少公子都不怎麼騎馬射箭,更願意享受漢人的東西,恐怕別說馴服烈馬,哪怕只是讓他們多走幾里路都要叫苦。”
“宋人不想打仗……其實咱們的朝廷,也不想打了。”
來錢來的太輕易,能得的享受太多,打了宋朝,誰再來源源不斷的給他們提供好處呢?不打,他們就不用付出高昂的治理成本,不必自己安排人手,經營民間,預防漢人造反。
打仗是為了好處,不打也有好處,那何必打呢?
不打的好處反而更多。
只不過他們自己不願意承認,只說要讓百姓休養,要蠶食宋地。
男人卻說︰“不如叫海寧過去。”
“海寧死了就死了,你還有三個兒子。”
鐸哥沒說話,他也不覺得這話難听,因為男人說的是事實。
男人又說︰“查奴比海寧聰明,海寧死了還有查奴。”
“如果酒娘子那邊好過,海寧過去了,將來我們還有一條路能走。”
“鐸哥,今年的糧食收成,只有去年的八成。”
鐸哥又喝了一口酒,他哈出一口氣——有酒娘子擋在中間,宋人進獻的糧食越來越少了,靠他們自己地里的產出,養不起這麼多人。
“你說的對。”
“我得想一想。”
喜歡我在廢土滿級後,穿越荒年當女帝請大家收藏︰()我在廢土滿級後,穿越荒年當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