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姓瑯琊

第246章 密試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東周公子南 本章︰第246章 密試

    王揚雖說平時對謝星涵不用心機,但一路看下來,也明白了這是謝小娘的眼淚攻勢。

    尤其是她自述緣由的這一段,故事看似有骨架,實際內容卻隱隱約約;言辭看似有所交代,一些關節處卻閃爍不盡;背景點出一二句,其余都是留白,至于細節則全憑听者想象,這對于王氏說謊法則的創始人王揚來說,可太熟悉了。不過一追問便哭這招王揚暫時還沒機會用,倒先讓謝星涵秀了一下。

    不過王揚並不想揭穿謝小娘。一來故事雖然有幾分假,但假中未必沒有真。二來見她演得這樣用心賣力,也不忍拆台。三來不管謝星涵的眼淚有多少表演的成分,看她哭成這樣,實在讓人心生憐惜。四來如果真有人要對付謝星涵,那王揚當然要管上一管。

    “謝娘子別哭,這件事有我呢!”王揚裝作上頭的樣子,義憤填膺道。

    謝星涵猛地抬頭,帶著幾分驚慌失措的柔弱︰

    “公子不可沖動!星涵仔細想了想,此事確實不該勞煩公子。畢竟那五大經學高手都是名儒碩學,隨便一人便已難擋,更何況五人聯手!公子才華雖高,但萬一一時不察,被他們尋到韜晦時的空隙,設伏發難,折了公子清譽,這可如何是好......”

    謝星涵淚波輕轉,指尖將帕子折出一道細痕,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遲疑。

    哦,意思是讓我盡全力,不要韜光養晦。

    王揚手掌橫揮,一副豪氣迸發的模樣︰

    “娘子放心!一人橫槊,千軍闢易!考較學問,不在人多。甭管對面多少名儒,有我王揚一人在此,足矣!”

    謝星涵眸中水光瀲灩,似有萬千星辰流轉,可剛露出幾分雀躍之色便又垂下眼簾,沾著淚痕的長睫在眼下投出一片陰影,連聲音都低了幾分︰

    “可公子說今天有事,星涵不敢耽誤公子。”

    你個小戲精敢得很......

    算了,陪你演一波吧。

    王揚眉峰微挑,眼中光華流轉似劍出鞘,唇角噙笑,三分傲然,七分從容︰

    “王揚何懼群儒陣?

    萬卷經綸一笑摧。

    不是狂生輕聖道,

    聖道今朝在我為。

    別說五大高手,就是十大高手,也耽誤不了多久。

    娘子稍坐,看我破陣!”

    謝星涵怔怔地看著王揚,星眸失神,一切演技,化為烏有......

    ......

    竹間幽戶,靜隱茶香縷。

    小閣煙輕簾未舉,

    漫任雲團浮聚。

    “品茗居”竹室雅間外的小閣里,小凝迎了出來,雙手疊于腹前,恭恭敬敬地向王揚行了個禮。

    王揚道︰“小凝,你這麼客氣干嘛!”

    謝星涵笑道︰“公子不是一直想見小凝嗎?如今見著了,倒嫌人家禮數周全起來了。”

    王揚︰???

    小凝︰???——!!!

    謝星涵看向小凝,眼神詢問,小凝馬上點頭︰“一切妥當。”

    謝星涵做了個請的手勢︰“公子請......”

    王揚走了幾步,回頭見謝星涵、小凝都站在原地,奇道︰“走啊......”

    謝星涵斂衽微笑︰

    “星涵就不進去了,以免落人口實。星涵在此為公子烹一壺‘溫山御’,靜候公子佳音。”

    “好。”

    王揚也不怯場,掀簾走進回廊,走到盡頭後,推門而入。

    謝星涵緊繃的肩線這才不著痕跡地松了下來,拍了拍心口,呼出一口氣道︰“可算把這家伙騙來了。”

    小凝趕緊夸夸︰“娘子好厲害!把王公子都騙了!”

    謝星涵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便小貓似的伸了個懶腰,藍瑛耳墜輕輕晃動,拖著長聲道︰

    “他——知道——我在騙他。”

    戰國綠松石金耳墜,現藏河北博物院

    北魏嵌寶石金耳墜,現藏大同博物館

    小凝睜大眼楮︰“啊?難道王公子知道這是國子學的——”

    謝星涵臉上帶著幾分得意的嬌憨︰

    “那他不知道,不過他知道我是做戲引他來的。”

    小凝疑惑︰“那......”

    謝星涵星眸一彎,嘴角揚起狡黠的弧度︰

    “反正他不會拆穿我!”

    小凝︰......

    ......

    王揚眼前,五張矮案呈半月形排開,案上五盞茶,案後五人端坐,寬衣博帶,氣韻沉雅,年紀最小的恐怕都有四五十歲,一見王揚進來,五種目光如電射來,或審視,或銳利,或好奇,或懷疑,最右邊的一位老者,眼楮亮得出奇,上下打量著王揚,臉上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五人中沒一人說話,五道目光“各有千秋”,只是盯著王揚不住地看,尋常人若是被這麼打量,難免怯場。可王揚當年保研折桂,面試時幾大教授連番發問,問他的時間是最長的,更不用說後來博士中期考核時的“一人獨誦,滿座皆靜”,現在這種場面對于王揚來說實在沒什麼好緊張的。他對著五人,微微一禮,聲音不疾不徐,不輕不重︰

    “瑯琊王揚,見過諸位先生。”

    目光懷疑的那人最先開口︰“《尚書百問》是你寫的?”

    “是。”

    那人眯了眯眼,疑色更重︰“《尚書答問》也是你寫的?”

    “也是。”

    那人脖頸前伸,死死盯住王揚的眼楮,仿佛要從中嗅出謊言的痕跡︰

    “那《尚書今古文指瑕》呢?”

    “還是。”

    那人猛然一聲喝︰“撒謊!”

    最右邊的那個神色欣喜的老頭聞此咳了一聲︰“敬言,你怎麼——”

    那人冷聲打斷道︰“若不許我發問,我現在可以退席。”

    老頭無奈一笑,伸伸手掌,示意他繼續。

    那人看著王揚,冷冷質問道︰

    “皓首窮經,不通秘義!你才多大?怎麼可能寫得出來?是誰替你寫的嗎?有幾個人捉刀?”

    王揚淡淡一笑︰

    “學之深淺,在心不在年;才之高下,在悟不在壽。經術之道,豈以年壽論深淺耶?但問才學如何爾!器有早成,道無常矩。故有八歲能辯《爾雅》者,亦有六十未通章句者,何足怪哉?

    若必以齒序論才學,則仲尼不當稱顏回,孔明宜終老隆中。賈誼之事定為烏有,王弼注《易》必為人代筆,先生不究顏子賈生,獨究于我,何也?”

    “你!”那人一拍桌案,喉結滾動數下,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坐最右邊的老頭雙手插袖,神色更喜!

    目光銳利者此時輕笑一聲︰

    “憑你也敢以聖賢自比?”

    王揚也輕輕笑道︰

    “狂夫之言,聖人擇焉。若言不可比聖賢,則《孟子》‘人皆可以為堯舜’,當刪其章。孔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我雖不敢攀聖賢之高,然亦不敢妄自菲薄,以違聖賢之教。螢火之光,也思照夜;跬步之短,亦望千里。匹夫雖末,其志不可奪焉,不知道先生以為然否?”

    目銳者面色陡沉,默然不語。

    目光審視者道︰

    “你舌辨的功夫倒是不錯,可做學問靠的可不是辯才,你既說三書都是你寫的,那你都讀過什麼書?粗讀的有哪些?精讀的有哪些?能誦者有多少?能通者有多少?”

    王揚微微欠身,語氣謙虛道︰

    “揚不才,不過只讀了兩種書而已,粗讀精讀,能誦能通,都在這兩種書之間。”

    目光審視者大感興趣︰“哦?是哪兩種書?”

    王揚淡淡一笑︰“一種是文,一種是史。”

    眾人神色都是一震。最開始就臉帶欣喜的老頭,一震之後,撫掌大笑。

    目光懷疑者緩過神來,再次拍案︰“猖狂猖狂!何其猖狂!”

    王揚神色疑惑︰“我只讀兩種書而已,難道先生讀的不是這兩種書嗎?”

    那人氣性似乎很大,被王揚連駁,血色上涌,怒道︰“你這狂徒小兒......”

    欣喜老頭打斷道︰“好了好了,你說你,都多大歲數了?還跟個小孩似的。是談學問還是爭意氣啊?”

    那人指著王揚,手指連抖︰“他他......”

    目光審視者伸手阻住兩人,緊盯著王揚,追問道︰

    “你是粗讀者多,還是精讀者多?是能誦者多,還是能通者多?”

    王揚坦然迎上審視者探究的視線,說道︰

    “粗讀多,精讀少。能誦多,能通少。”

    “多是多多少?少是少多少?”審視者快速問道。

    王揚應聲而答︰

    “好似灶中點火,即燃即熄。多如枯草,少似碳星。碳星雖少,卻能復燃枯草,使之皆為碳星也。”

    五人皆點頭。目光好奇者叫了聲好︰“比得妙!能再有一比乎?”

    王揚不假思索︰

    “又如岸塌泉潭,水渾不堪。多如濁流,少似清泉。清泉雖少,卻能復澄濁流,使之盡為清泉也。”

    好奇者捻須而笑,面帶贊許。

    欣喜老頭感嘆道︰“這是懂讀書的。”

    第一位開口的懷疑者哼了一聲︰“小聰明而已,巧辯浮辭,避實就虛,到現在也沒說,他的根基書到底有哪些。莫非心虛?”

    王揚笑了笑,看向那人︰

    “我不是不說,而是今天時間不夠,不知——從、何、說、起。”

    ——————

    注︰ヾ時間乃古辭,中古時佛教典中用得比較多。如《度世品經》︰“須臾一時間,可曉眾心念。”《妙法蓮華經》言︰“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

    ゝ《茶經•七之事》引山謙之《吳興記》︰“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溫山,出御。”(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冒姓瑯琊》,方便以後閱讀冒姓瑯琊第246章 密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冒姓瑯琊第246章 密試並對冒姓瑯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