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出很遠,引擎的轟鳴漸漸平穩,林宇依舊站在船尾,目光牢牢鎖著後方。
那些黑石礁村的漁船像一群不甘的鯊魚,在海面上徘徊了許久,才慢慢調轉方向。直到它們縮成一個個模糊的黑點,最終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林宇才緩緩收回視線,眉頭卻始終沒有舒展。
海風帶著咸腥味撲在臉上,林宇深吸一口氣,他心里清楚,今天這事兒,絕不是偶然。
這一年時間,青山漁村確實變了。
以前村里誰家不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出海全靠運氣,趕上壞天氣就得喝西北風,孩子們能吃上頓飽飯就謝天謝地。
可自從他搞起水產加工廠,又帶著船隊跑外銷,日子像是被注入了活水︰碼頭翻新了,漁船換了新的,家家戶戶的日子也好過了起來。
現在的青山漁村,灶台上端出來的不光是雜糧粥,頓頓能見著海魚和豬肉,白米飯管夠。
甚至有的家庭還裝上了家用電器。
這些變化,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這好日子,能不招人嫉妒?
林宇太清楚了,周邊幾個漁村大多還守著老規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捕到魚就去鎮上擺攤,賣不上價就只能爛在手里。
遇上風浪大的月份,照樣得餓肚子,更別說買電器、蓋新房了。
市場化的春風剛吹到這海邊,大多數人還轉不過彎來,總覺得 “憑啥你青山漁村能先富起來”。尤其是黑石礁村,跟青山漁村只隔了道海灣,看著這邊一天天紅火,心里的落差怕是早就積成了怨氣。
今天搶漁場,不過是把那點嫉妒擺到了明面上。
“在想啥呢?”王大春端著碗熱茶走過來,遞給他,“那些雜碎要是再敢來,咱就跟他們干到底,也就是你心善,這要是我,直接命令船撞過去,看誰怕誰~!”
王大春大有一種船大底氣足的架勢。
林宇接過茶,指尖觸到溫熱的瓷碗,心里卻泛著涼意︰“這事兒沒那麼容易過去。”
他望著遠處起伏的海浪,“他們今天沒佔到便宜,保不齊下次會來更陰的。回頭得跟村長說說,讓廠里和船隊都加把勁,不光要防著海上的風浪,還得防著人心。”
王大春愣了愣,隨即點了點頭︰“你說得對。這窮日子過怕了,誰見著好處都眼饞。咱得把廠子和船隊守好,不能讓兄弟們的好日子打水漂。”
林宇沒再說話,只是望著船頭劈開的浪花。
他知道,青山漁村要走的路還長,想守住這來之不易的安穩,光靠硬氣不夠,還得更強大。
其實人都是一樣,嫌你窮,怕你富,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這就是人性。
林宇覺得這事兒不能就這麼算了,必須給對方一些警告。
所以船一靠岸,他便讓王大春安排人將小黃魚送去給羅老板,自己則徑直走向村委會。
村長羅全剛送走幫忙掛牌匾的鄉親,正坐在院子里抽旱煙。
見林宇一臉嚴肅地進來,他趕緊掐了煙,問出了什麼事。
林宇在石凳上坐下,把黑石礁村攔船搶漁場的事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連對方說的每句硬話都沒落下,還強調對方明擺著是嫉妒村里日子好了,想找茬,這次不把規矩立住,以後指不定還會鬧出什麼亂子。
羅全的臉漸漸沉了下來,手里的旱煙桿在石桌上磕得邦邦響,怒聲道這幫混小子真當青山漁村好欺負,揚言,明天一早就去找黑石礁村的李老頭,非得讓他們給個說法不可。
林宇表示具體怎麼處理由村長拿主意,他只是把情況說明,該提防的得提防著,隨後便起身離開了村委會。
回到家時,天色已經擦黑。
王玉芬和二妮剛把晚飯端上桌,有鱍魚餃子和一盤炸得金黃的海蝦。
可林宇只扒拉了兩口就沒了胃口,連著趕訂單、遇攔截,神經一直緊繃著,這會兒松懈下來,倦意如潮水般涌來。
所以回到屋里倒頭就睡,睡得格外沉,連夢都沒做一個,直到第二天清晨被窗外的鳥鳴吵醒。
林宇洗漱完,揣了兩個饅頭就往加工廠走。
他之所以睡這麼早,是因為打算今天去廠子研究擴建廠房的事。
如今工廠訂單越來越多,羅老板之前就打電話問過他這邊廠房能不能擴建,幫忙分擔壓力。羅老板那邊擴建廠房的成本太高,而他這邊完全可以研究一番。
現在的加工廠是在原有的海鮮分揀廠房基礎上改建的,用地成本不大,周圍還有很大的空地可以利用,而且用人成本也低。
林宇踩著晨光走進加工廠時,羅大勇正蹲在牆角核對進貨單,地上堆著半人高的紙箱,印著“食品級塑料袋”的字樣。
泥磚房的牆壁被經年累月的潮氣浸得發灰,牆根處甚至長出了青苔,幾扇小窗戶蒙著厚厚的油污,陽光只能透過縫隙擠進來,在地上投下幾道昏黃的光柱。
“大勇哥,你過來。”
林宇走到廠房中央,抬手摸了摸頭頂的橫梁,這些木頭已經有些朽了,輕輕一踫就掉渣。
“咱先說用地的事。”他指著廠房西側那片長滿雜草的空地,“從這兒到那排老倉庫,大概有三百平,我昨天跟村長打听了,這片是村里的閑置地,批給咱擴建沒問題,租金象征性給點就行。”
羅大勇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地是夠,就是這泥磚房......”
他踹了踹牆角的磚,一塊松動的泥磚“嘩啦”掉下來,露出里面混雜著麥秸的泥土,“你看這牆,一到雨季就滲水,冷藏庫的溫度都穩不住。上次存的蝦皮,愣是潮得發了霉。”
林宇點點頭︰“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
他從口袋里掏出張皺巴巴的宣傳單,是昨天在鎮上五金店拿的,上面印著鋼結構廠房的效果圖,“咱這次擴建不用泥磚,全用鋼材。鋼柱、鋼梁、彩鋼板頂,又結實又好打理,通風窗想留多大留多大,采光肯定比現在強十倍。”
“鋼房?”羅大勇湊過來看宣傳單,眉頭皺了起來,“那得不少錢吧?泥磚才幾個錢,村里蓋房不都用這個?”
“泥磚房咋建的你忘了?”林宇笑著反問,“和泥、脫坯、太陽底下曬半拉月,遇上連陰雨還得返工,看著省錢,其實費工費時。再說這質量......”
他指了指屋頂的漏雨痕跡,“去年台風刮掉半面牆,修修補補花的錢,夠買兩根鋼柱了。”
他蹲下身,在地上畫了個簡易圖紙︰“鋼結構廠房快,拉來材料直接拼裝,頂多半個月就能封頂。而且隔熱、防潮,以後裝通風系統、吊軌傳送帶都方便。等新廠房建好,這三間泥磚房也得推倒重蓋,全換成鋼的,到時候整個加工廠連成片,冷藏區、分揀區、包裝區分開,效率能提一倍。”
羅大勇盯著圖紙,手指在“冷藏區”三個字上敲了敲︰“鋼房是好,可這成本......”
“你算筆賬。”林宇給他掰手指頭,“泥磚房頂多撐十年,鋼房能用三十年。咱現在訂單越來越多,羅老板那邊還等著咱分擔業務,總不能讓這破廠房拖後腿。再說,鋼材這兩年價格穩,我托人問了,三百平的鋼房連工帶料,二十萬足夠了。廠子里要是沒錢,我家里還有十幾萬,先拿來用......”
他走到窗邊,推開條縫,讓新鮮空氣灌進來︰“你想想,以後廠房里亮堂堂的,牆是白的,地是水泥的,機器轉起來也不磕磕絆絆,工人干活都能多帶勁?”
羅大勇看著宣傳單上寬敞明亮的廠房,又看了看眼前昏暗潮濕的泥磚房,狠狠砸了下拳頭︰“干!就按你說的來!我這就去找施工隊問價,順便叫人把那片空地的草除了!”
林宇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別急,先找設計院出個圖,把水電、通風的位置都規劃好。咱要麼不建,要建就建個像樣的,免得以後出現什麼狀況不好改動,你最好先和田芳姐商量一下,確定好了方案找我直接簽字。”
趙大勇點了點頭,這就找田芳商量去了。
這事兒交給趙大勇,林宇完全放心。
趙大勇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即便兩人的拿來的方案哪里不可行,他也可以及時指出來。
現在最要緊的是,趕緊去村里,將這塊閑置用地批下來。
所以,林宇沒有任何停留,直奔村委會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