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慈雲寺。
林十三等人騎馬來到慈雲寺大門前。
佛門清淨地,一下馬就讓人心曠神怡,甚至能夠生出淡泊名利之感。
四人看到大門前立著一方木牌。
木牌上用娟秀飄逸的字體寫道︰“本寺嚴禁自帶香燭。自帶香燭無供養三寶之誠心;無福報;無功德;無佛祖庇佑。”
可著只有從慈雲寺買的高價宰客香燭,佛祖才認。
京師附近的寺廟大多都有這個規矩。傳說這規矩是成化年間的妖僧繼曉所定。
一個小僧坐在一張桌子後面,桌上擺滿了香燭。
小僧一臉清傲,對林十三等人說︰“諸位施主可是來拜佛的?要入寺拜佛,先買香燭。”
“大誠心香一兩一炷。中誠心香六錢一炷。小誠心香三錢一炷。”
“每人最少買三炷香才可入寺。買九炷大誠心香,送三炷小誠心香.”
這哪是佛門僧人,分明是大柵欄撂地攤的小販。
林十三如今也算大富之人。他直接拿出一張一百兩的銀票,放到小僧桌上︰“我們是來捐香火錢的。這一百兩只是入寺的買香錢。”
小僧拿過銀票一看數字兩眼放光︰“啊呀!施主真乃懷大慈悲心之人!佛祖必定保佑施主升官發財生十八個兒子!”
“我這就給諸位施主準備一百炷大誠心香。”
林十三卻道︰“不必了。請引我們入寺,面見貴寺方丈。”
小僧起身,滿臉堆笑︰“心懷拜佛誠心,即便進寺不上香,佛祖亦會保佑。諸位請隨我進來。”
四人跟隨小僧進得大雄寶殿。
林十三從袖中拿出一沓銀票︰“我對貴寺方丈杰才大師仰慕已久。今日特來捐香火錢,只求見杰才大師一面。”
小僧見到銀票兩眼發亮!
慈雲寺中有規矩。誰經手拉來善男信女捐香火錢,誰便可從香火錢中百中抽五。
小僧試探著問︰“施主打算捐多少香火錢?”
林十三答︰“五百兩。”
小僧兩眼放光。五百兩可抽二十五兩銀子當體己。要不是為了發財,誰剃了頭發遁入空門天天吃齋啊!
小僧道︰“諸位施主請稍等片刻。杰才方丈正和杰色、杰空、杰光幾位師叔祖暢談佛法。我這就去通稟。”
小僧走後,孫越道︰“和尚廟真是一樁無本萬利的好生意啊!市面上幾個銅錢一炷的香,他們敢賣一兩。嘖嘖,幾百倍的暴利!”
林十三附和︰“六部七大肥缺。吏部文選郎、考功郎;兵部武選郎、考功郎;工部營繕郎、都水郎。還有一個就是禮部僧錄郎。”
“天下五大富,宗室、官員、士紳、商賈,還有一個是僧侶。”
張伯捋了捋胡須︰“都說蒲州人的錢莊富可敵國。跟寺廟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不多時,慈雲寺的主持杰才快步入殿。
杰才作了個佛揖︰“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敢問施主尊姓大名,做何營生?”
林十三拱手︰“在下錦衣衛北鎮撫司副千戶,永壽宮傳奉官林十三。”
杰才驚訝道︰“您就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小閣老的義弟、老內相的外甥、楊夏官的救命恩人、羅督郎的師父,林十三林傳奉?”
別看林十三只是個從五品,如今在京城卻是鼎鼎大名。
杰才一向看人下菜碟。見到紅得發紫的林十三自然禮敬有加。
林十三將那一摞銀票遞給杰才︰“這是九百兩銀子。五百兩是捐給貴寺的香火錢。四百兩是給方丈您的,您做一件袈裟穿。不要嫌少。”
杰才听了這話一張胖臉笑出了兩朵菊花︰“林傳奉以誠心敬佛祖,佛祖必保佑您加官進爵、萬事如意。”
杰才對林十三格外殷勤。寺廟與寺廟之間也是有競爭的。若能攀上他這個貴人當靠山,以後慈雲寺在京師這塊地盤上就站得更穩了。
林十三道︰“听聞貴寺有一善緣池,池中養了許多錦鯉,頗為神奇。能否帶我們前去一觀?”
杰才道︰“請諸位老爺隨貧僧前來。”
大明的和尚愛自稱“貧僧”。實際上他們可一點都不貧。
只要禮部僧錄司頒發了度牒,成為了正式的僧人,這輩子都吃喝不愁不說,財源也會滾滾而來。
眾人隨杰才來到了善緣池旁。
善緣池水不深,只有三尺,清澈見底。池底堆積著不少銅錢、碎銀,還有一群錦鯉在池底趴著。
杰才道︰“善緣池又名許願池。若諸位有何願望,可將銅錢、碎銀投入池中。定能心想事成。”
林十三將事先準備好的一荷包銅錢抓在手中,扔到了善緣池里面。
按張伯的說法,銅錢入水,池底的錦鯉會浮上來,朝著投幣之人搖頭擺尾,討人開心。
然而左等右等,卻不見池底的那群錦鯉有何動靜。
林十三直言不諱︰“杰才大師,我的管家二十年前曾來過善緣池。他當年往池中扔了銅錢,錦鯉可不是無動于衷的樣子。”
“明說了吧。那時寺中是否有人專司負責馴化錦鯉?”
杰才頷首︰“什麼都逃不過林傳奉的法眼。二十年前,寺中有個叫智缺的水頭僧,專門負責照看善緣池的錦鯉。”
“此人的俗世家族世代販賣金魚、錦鯉。他懂得一套馴魚秘法。”
“善緣池的錦鯉被智缺馴得頗通人性。可惜六年前他已還俗了。听說還成了家。”
林十三眼前一亮,連忙問︰“你可知他如今家住哪里?俗名叫什麼?”
杰才答︰“此人俗世祖籍乃是宛平縣,俗名和具體的住處我得查查他當初的度牒。請稍等片刻。”
杰才轉身離去。
林十三看到了一絲希望。只要找到智缺,讓他施展馴魚秘法讓水鳳凰變溫順。那便可堵住朝中清流言官們的嘴。
孫越抱怨道︰“那個智缺好好的和尚不當,還什麼俗啊?他若在寺中就省了咱們的事了。”
林十三道︰“想必他是賺夠錢了,還俗娶妻生子過尋常人的日子。”
兩刻之後,杰才去而復返。他拱手道︰“四位老爺,貧僧已查清。智缺俗名李木勺。祖籍宛平縣瘋狗鄉爛菜堡。”
“至于他如今住沒住在祖籍,貧僧不知。”
林十三頷首︰“多謝杰才大師。再會。”
杰才連忙道︰“貧僧為四位老爺準備了一桌上好齋飯,還去隔壁饅頭庵請了幾位師妹陪飯.”
林十三卻道︰“大師的好意我們心領了。我有皇命在身,實在不能耽擱。齋飯下次再吃吧,下次一定。”
四人離開了慈雲庵,騎著馬一路狂奔向宛平縣。
下晌,四人來到了宛平縣衙。他們不知去瘋狗鄉爛菜堡的路,得求助于縣衙派人引路。
宛平縣的知縣是嚴黨里一個丸子輩兒的小人物。小閣老的義弟林傳奉求他幫忙,知縣怎敢怠慢?他立即派了十名衙役,領著他們前往爛菜堡。
爛菜堡是一個有七百多戶的大村落。村口坐著兩撥人。一撥兒老漢,圍坐著吹牛皮、曬日頭。
一撥兒老嫗,圍坐著擇菜、嚼舌根。
林十三問一個老漢︰“敢問老人家,貴地可有一個叫李木勺的?他以前當過和尚。”
老漢答︰“你說李地主啊。咋能不曉得 ?我們爛菜堡起碼有三十人是他家的佃農。”
林十三驚訝︰“地主?”
老漢答︰“是啊。他是俺堡子里地最多的。家里有二百多畝好地呢。”
林十三從袖中掏出一枚碎銀子,遞給老漢︰“可否給我們引路?”
老漢一輩子沒見過幾塊銀子,他如螳螂般敏捷的伸出手,接過碎銀︰“好好,小老兒帶你們去。”
爛菜堡的東頭有一座體面的瓦頂四合院。與周圍的一堆茅草屋顯得格格不入,如鶴立雞群一般。
林十三敲了敲大門的門環。一個小孩開了門。
林十三問︰“哥兒,李木勺是你什麼人啊?可在家?”
小孩答︰“那是我爹。在家吶。”
林十三領著眾人進得院中。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端著一盆白面直愣愣的看著他們。
為辦事方便,林十三和張伯、孫越、李高穿的都是便衣。十名衙役穿的則是官衣。
林十三問︰“老兄可是慈雲寺里的智缺師傅?”
男人听了這話,仿佛受了驚的兔子一般,扔下那盆白面就跑。明顯是心虛。
可四合院就這麼大。他能跑到哪里去?不多時便被衙役擒住。
林十三問︰“你是智缺李木勺?”
男人答︰“我是.不是。”
林十三皺眉︰“到底是不是?”
男人咬了咬牙︰“我是智缺。好漢做事好漢當。當年慈雲寺庫院里的那兩包碎銀子是我偷的。別難為我老婆孩子。”
張伯笑道︰“呵,還牽扯出陳年舊案了。”
李木勺道︰“當初寺里的方丈說好讓我管善緣池里的錦鯉,每月池中打撈的銀錢一成歸我。”
“後來善緣池的銀錢越來越多,他變了卦。是他先打誑語犯了佛戒的。”
“我還俗前從庫院偷的那兩包碎銀子是我應得的。”
林十三大致听了個明白。他笑道︰“智缺師傅,哦不,李大哥。你誤會了。”
“在下錦衣衛林十三。這些陳芝麻爛谷子的小事兒,用不著我們錦衣衛出手管。”
“我來找你,是听聞你會馴魚秘法。有條魚需要你幫忙馴。”
“左右,還不快松開李大哥?”
衙役們听命,松開了李木勺。
李木勺問︰“你是來找我馴魚的?”
林十三頷首︰“我家主人新得了一條夷魚。那貨暴戾好殺。滿缸金魚都讓它給咬死了。”
“你有沒有法子,將它馴的溫順平和?”
李木勺道︰“嘿,原來是這事兒啊。我還以為是慈雲寺發覺當年的事報了官,你們來抓我呢!”
“我還奇怪呢,當年庫院里堆著七八萬兩銀子。少了兩包一百五十兩的碎銀子,他們怎麼會察覺。”
林十三心中驚訝︰慈雲寺只是京師的中等寺廟,庫院內竟有七八萬銀子?果然寺廟都肥得流油。
林十三問︰“李大哥有法子將那夷魚馴服?”
李木勺思索片刻後答道︰“若是大明的魚,無論鯉魚、鯽魚、草魚、鰱魚、 魚、鱸魚,我都有法子馴服。”
“這夷魚我沒馴過。不知祖上傳下來的馴魚法管不管用。”
林十三深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他道︰“只要你能將那夷魚馴服,我給你八百兩銀子。”
李木勺的眼楮瞪成了銅鈴︰“奪少?”
林十三道︰“八百兩。”
八百兩銀子,足夠李木勺從爛菜堡的小地主變成瘋狗鄉的大地主。
李木勺道︰“我盡力一試。望官爺說話算話。”
林十三拍了胸脯︰“我乃皇家緹騎,宮廷傳奉官。說話一口吐沫一個釘。”
“不過,留給你的馴魚的時日不足七日。且你不能將它給馴死。”
“若他死了.你全家的命都不夠賠的。”
李木勺信心滿滿︰“馴魚秘法的頭一條就是——馴魚不能傷魚。官爺放心。”
林十三道︰“好,你隨我進城。”
當日傍晚時分,林十三進得西苑,找到了呂芳︰“舅舅,會馴魚的人我已找到了。請舅舅開一方入宮腰牌。”
呂芳是司禮監掌印,有權給宮外雜役開具入宮腰牌。
不多時他開好腰牌,遞給林十三︰“你確定那人有馴魚的神通?”
林十三實話實說︰“舅舅,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外甥確定不了,只能說有希望。”
呂芳頷首︰“快去辦吧。”
西苑外,李木勺仰頭望著高高的宮牆︰“乖乖,比我們宛平縣衙的牆高得多。這別是順天府尹衙門吧?”
孫越笑道︰“這是皇宮。”
李木勺目瞪口呆︰“皇宮?你們讓我馴皇上的魚?”
張伯笑道︰“對嘍!你小子有福啊。平民百姓哪有機會進皇宮深苑?你這回算抄著了。”
“馴好了皇上的魚,說不定皇上一高興賞你個宮里的差事。到時候你就是官兒啦!”
李木勺听了這話眉開眼笑︰“有銀子拿,又有官兒當。我真是祖墳冒了青煙。”
孫越拿手一指遠處走來的林十三︰“巧了,你家祖墳冒了青煙。我們林傳奉是祖墳遭了雷劈。”
林十三將腰牌掛在了李木勺的腰上︰“走吧,進宮。你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