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衛校場。
勞爾開了個武器展銷會,五門佛郎機炮依次排開。
楊博等人圍著這五門炮,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李春芳不懂火炮,只說︰“這炮造的倒是精致。不知堪用否。”
剛借調到禮部的鄒應龍大放厥詞︰“古往今來,炮都是越大越好。”
“朱文正守洪都城時,在洪都城上布置了一門長一丈半,重達兩千斤的無敵將軍鐵炮。一炮掀翻了張定邊的帥帳,重傷張定邊”
“再看看這幾門炮,嘖嘖。長不過三尺,重也就兩百斤不到吧?”
“那個勞什子以西巴尼亞真是小國。造炮都造的小家子氣。這等破爛貨,明軍要它何用?”
“我大明天朝物產豐盈,西夷人有的我們都有,西夷人沒有的我們還有。不但有,還比他們大、比他們好。”
“大明若與西夷人貿易,只會吃虧,佔不到半點便宜!”
“太祖爺真是英明睿智,定下了封關禁海的祖制.”
這鄒應龍不愧是都察院的第一噴子。他吐沫星子橫飛,把佛郎機炮貶的一無是處。
楊博將手伸入炮管內撫摸,隨後道︰“鄒員外,先別急著罵它無用。勞千戶,你給我們講解講解此炮的特點。”
勞爾嘰里咕嚕說了一大通。
亞三翻譯道︰“勞爾說,此炮在以西巴尼亞名叫鷹炮,又名後裝速射炮。”
“全炮分為炮管、炮腹、子炮三部分。開戰前,先將炮彈和火藥填入子炮。開戰後,若要炮擊只需將子炮放入炮腹,點燃引線即可發射。”
“炮管上有望山和照門,用于瞄準。”
“它輕便,易于迅速布置。每門炮都可配以木頭炮車,炮車即是炮台。只需四名士兵,便可輕松移動炮車。”
“它最大的特點是射速快,且便宜、皮實。”
“有炮車能射,沒有炮車也能射,就算沒有炮管只剩下子炮,點把火都能射。”
楊博听的聚精會神︰“嗯,听著頗為實用。”
亞三又道︰“勞爾還說,以西巴尼亞有位愛喝酒的名將說過一句名言——手里的家伙好,腰桿子就硬。”
“如果大明買下一百五十門佛郎機炮,軍隊實力一定會大大增強。”
楊博道︰“你告訴勞千戶。我們大明有句老話,叫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堆的。吆喝得再好也得看真章。”
“你讓他試射這炮,我們看看威力、射速究竟如何。”
亞三翻譯,勞爾頷首。
勞爾似乎還想展示下佛郎機炮的機動性。他命令手下的四名西夷兵,先將弗朗機炮裝到了炮車上。
隨後兩名西夷兵推著炮車,兩名西夷兵各扛著兩個木箱,每個木箱中裝有兩枚子炮。
勞爾一聲令下。他們將炮車向前推了半里。
楊博道︰“倒是輕便。只是不知威力和射速如何。”
亞三又命士兵扛出兩個草人做靶,放在距離佛郎機炮一里之處。
勞爾抽出佩劍,高喊一聲︰“噗弱帕拉拉!(準備)”
西夷裝彈手立即將子炮塞入炮腹,炮手用望山和照門瞄準了草人靶。
炮手大喊一聲︰“蕾絲脫!(準備完畢)”
勞爾將佩劍斜劈大喊道︰“阿布瑞福瑞狗!(開火)”
炮手立即點燃子炮上的引線,“刺拉拉,轟!砰!”
這門炮裝填的是開花炮彈。兩個草人立即被炸飛上天。
勞爾又大聲下了三遍命令。前後不過西夷時的一分鐘,四枚子炮全部打光。
楊博高喊一聲︰“好!其迅如風,動如脫兔,威力亦可!真是打家劫舍、殺倭滅虜不二之選!”
勞爾又讓士兵展示了散彈子炮。一炮便能打出一道彈幕。
林十三感慨道︰“下官曾在盱眙城外與倭寇野戰。若當時能有一門佛郎機炮,裝填散子。一炮就能送密集沖鋒的十幾個倭寇上西天。”
嚴世蕃在一旁道︰“呵,火器好不好用,還是要問真正打過仗的人!而不是听那些坐在衙門里整日參這個劾那個的烏鴉聒噪。”
“我義弟雖品級不高,卻跟倭寇交過手。炮好不好,他能沒數嘛?”
黃錦笑道︰“此言極是。”
鄒應龍道︰“可是這炮宛若一個小矬子,毫無威武之氣.”
楊博瞪了鄒應龍一眼︰“鄒員外,你久在都察院任職,不懂兵事。炮不是越大越重越好。”
“佛郎機炮輕便,易于移動。比洪武鐵炮一類的重炮更適合野戰。”
“剛才小閣老說的話有理。火器好不好用,得問真正打過仗的人。”
“我楊博打了半輩子仗,這炮好不好我能不曉得?”
亞三將楊博的話翻譯給了勞爾。勞爾眉開眼笑︰“尊敬的軍事大臣閣下。您的睿智足以照亮整個遠東。”
之前亞三將“兵部尚書”這一職位翻譯成了西班牙宮廷的“軍事大臣”,倒也貼切。
楊博又問︰“可否演示下你們帶來的火銃?”
勞爾命人打開了一個長條木箱,木箱中有十支穆什特克火繩槍。
此槍是一百年前由一個英國人發明,風靡歐洲。如今是西班牙王軍的制式火槍,西班牙大方陣的定海神針。
勞爾又是嘰里咕嚕一通王婆賣瓜。
亞三翻譯道︰“此銃長六尺,銃子重一兩,可射一百五十大步,每次裝火藥半兩。”
隨後勞爾命士兵裝填、射擊。
鄒應龍看完來了精神︰“楊部堂,此銃裝填射出一次,弓箭恐怕已射出五六次了!”
“且若論精準,它恐怕還趕不上弓箭。”
“此等廢物宛如燒火棍,要它何用?可見,西夷人的東西不是件件都好。”
楊博“噗嗤”笑出了聲。他是刀槍里滾出來的,不怕得罪清流言官。
楊博用手一指鄒應龍︰“諸位,何謂書生之見?鄒應龍就是例子。”“明軍訓練一個熟練弓箭手,需三年以上。且弓箭手需選拔膀大腰圓、臂力過人者。”
“火銃大不一樣。一個身材矮小的士兵,訓練一個月便能上戰場。”
“還有,弓箭手用的若是尋常兩石弓,連射五箭已力竭。火銃卻可持續射出。”
勞爾見一群大明官員似乎有爭議,心里火急火燎。不遠萬里來到大明,若做不成生意,那不白跑一趟?
正著急呢。只見一只麻雀落到了校場的一棵歪脖子樹上,離勞爾不過二十步。
勞爾抓起一支裝填好的火繩槍,吹著火繩,抬槍便打。“砰”!麻雀應聲落地。
嚴世蕃贊嘆道︰“好!此銃竟能打飛鳥。它的名字穆什麼克著實古怪,不如稱它為鳥銃。”
馬屁王林十三當即拍上了自己的義兄︰“小閣老不愧是大明第一才子!才思敏捷!鳥銃之名著實貼切。”
楊博笑道︰“對。是很貼切。”
嚴世蕃被眾人一通夸,臉上綻放出兩朵桃花︰“諸位言重了。”
鄒應龍又出來煞風景︰“剛才楊部堂說,鳥銃易于訓練,尋常百姓練上一個月便可操控。”
“從成化朝起,各地便有民變。若朝廷從佛郎機人手中大量采購鳥銃。萬一被反民叛軍得了去,豈不危險嘛?”
楊博活生生被鄒應龍氣笑了︰“怕被反民得了去,所以不買火銃?笑話!始皇收天下之兵聚金人十二,二世而亡!”
“元人暴戾,命漢民十戶一菜刀。照樣被我大明代之。”
“民間有句俗語說的好,怕 蛄叫還不種莊稼了?”
嚴世蕃直接將一個茶盅摔在地上︰“鄒應龍!部院大臣、司禮秉筆議論大事,哪里輪得著你插嘴?”
黃錦打起了圓場︰“無論官大官小,都是為了朝廷嘛。不過鄒員外,我得說你幾句。佛郎機炮也好,鳥銃也罷,好用不好用大家有目共睹。”
“人人都說好,就你雞蛋里挑骨頭。難道眾人皆醉你獨醒?”
鄒應龍沉默不言。
黃錦轉頭望向勞爾︰“勞千戶,再看看你帶來的其他貨物吧。”
馬拉加利口酒、那不勒斯橄欖油、巴塞羅那單手劍、馬德里火腿、熱那亞羊毛毯、卡爾維奶酪諸多西夷貨物被士兵抬到了校場。
一眾官員吃著火腿、奶酪,喝著利口酒、葡萄酒,好不愜意。
黃錦久在宮中,也不是頓頓都吃白面條。他是吃過見過的主。
黃錦吃了幾片西班牙火腿,笑道︰“我大明有金華火腿、宣威火腿。沒想到西夷也有火腿,且別有一番風味。”
戶部右侍郎賈應春是個好酒之人。他品過利口酒後評價道︰“此酒像是甜水一般,酒勁小太,實在雞肋。不過給我夫人、小妾們喝,她們一準喜歡。”
嚴世蕃附和︰“是啊,不適合男人喝,卻適合女人喝。還有這奶酪,入口松糯香甜,我爹牙口不好,他一定喜歡。”
黃錦拿起一塊熱那亞羊毛毯摸了又摸︰“比西域羊毛毯要好。呂公公老寒腿,冬天在司禮監當值時腿上若蓋上這羊毛毯,一定舒適的很。”
楊博拿起了單手劍︰“西夷人的銃、炮造得好。劍實在是不敢恭維。劍窄而輕,像是江湖宵小用的軟劍一般。”
“不過倒適合小孩子習練劍術,不易傷人。”
林十三始終只是個從五品副千戶,部院大臣們吃著喝著,他只能眼巴巴看著。
還是義兄嚴世蕃想著他,拿起一瓶利口酒遞給林十三︰“十三,你嘗嘗這甜水兒。”
林十三喝了之後說道︰“這酒我喝不慣。我家碧雲倒一定會喜歡。”
與勞爾接洽的第一日,眾人先看了他帶來的諸多貨物。五位正使贊不絕口。
第二日,楊博提出到蓋倫戰船上看一看。
嚴世蕃、黃錦、李春芳、賈應春怕暈船,沒隨同前往。
林十三、亞三跟著楊博到了蓋倫船上。
勞爾一通介紹,亞三一通翻譯︰“此船名曰蓋倫。是以西巴尼亞水師的主力戰船。長十五丈,排水一百二十萬斤,吃水三丈。”
“甲板共有七層,主桅四根。載大小火炮六十門。水手一百五十人。另載有一個一百人的登船隊,皆配備鳥銃。”
楊博感慨︰“好東西啊!”
林十三問︰“這船上酒味兒怎麼這麼大?”
勞爾解釋︰“遠洋航行動輒一個月不靠岸。儲存淡水會變質。故儲存廉價且可口的朗姆酒作為儲水。”
楊博一聲嘆息︰“唉。想當初鄭和船隊無敵于天下。可惜劉大夏燒了寶船圖紙。不然我大明又豈懼倭寇的八番船?”
“通譯,你問問勞千戶,這艘戰船他賣不賣?價錢好商量。”
亞三翻譯後,勞爾的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般︰“絕對不行。蓋倫船是我國無敵艦隊的主力戰艦。是非賣品。”
天朝上邦不能跟西夷玩強買強賣那一套。不過楊博很會變通︰“勞千戶,若你們不賣這戰船。其余如火器、西夷酒、西夷火腿等物,我們也不會買。”
勞爾的態度頗為堅決︰“我們的國王陛下制定了嚴格的法令。絕對不允許出售任何一艘蓋倫船。我們寧願停止這次貿易,也不能將蓋倫船賣予貴國。”
楊博道︰“都說西夷人蠻昧。沒想到他們還懂得‘國之利器,不予外人’的道理。”
楊博退而求其次︰“通譯,你再問問勞千戶。戰船不能賣,可以賣圖紙給大明嘛?”
以大明工匠的能力,只要有圖紙便能造出戰船。
楊博精,勞爾也不傻。勞爾答︰“蓋倫船的圖紙是我國頂級機密。戰船不賣,圖紙更不會賣。”
楊博未免有些失望。轉念一想卻又釋然︰朝廷軍費本就不足,若大量仿制佛郎機戰船,錢全給了海防,我的九邊塞防怎麼辦?
佛郎機炮也好,鳥銃也罷,除了抗倭,北方邊軍也能用來抵御韃靼。戰船卻不能馳騁草原。
眾人跟著勞爾進了船艙。在底倉中,林十三竟發現里面養了十幾頭羊。
善于玩寵的他一眼認出全是母羊。
林十三問勞爾︰“你們以西巴尼亞人特別愛吃羊肉嘛?底艙怎麼養了這麼多羊?”
勞爾嘰里咕嚕跟亞三一通解釋。
亞三道︰“他說帶女人上船容易挑起爭斗。水手們又精力旺盛無處發泄。”
“故以西巴尼亞的所有遠洋船隊出發時都要帶母羊。供水手發泄精力之用。”
亞三此言一出,林十三等人面面相覷。
真是夷狄之國啊,禽獸一般。京城之中有些有怪癖的,撐死也就養孌童或養相公。
西夷人竟養羊
羊那玩意兒能這麼用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