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這詩本是唐時岑參所作,詩名《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目下的京都正是三月未盡四月來,本應是風和日麗的初春,然而天氣卻是異常,忽暖還寒竟而由明媚的春日忽然變作了冬日,天空中竟絲絲下起了雪來,初時還小,不過正午便變大,雖是不及邊荒漠北大如席,然則已是不小。整個京都全都籠罩在大雪飄揚之中,人人都是驚喜非常,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瑞雪!
可是有一個人卻高興不起來,而且憂愁從生——他便是袁承天,不知為何他總在不經意間想起了清心,那個總是揮之不去的夢魘,也是盡其一生都是輾轉憂患中,不知何時可得自由,白雲江天任自由!
可是他不能完全置身事外,還有袁門名冊還在大師兄傅傳書手中,一日不取回便是心腹大患,一時旁徨無著,仿佛游離理想與夢想之外,不知何處桃花源!
他看著袁氏宗祠被毀一旦,一時也欲哭無淚,想要仰天長嘯一抒胸中萬千塊磊,可是又不可以,那樣反而會引來清兵多惹麻煩,所以他只有隱忍,將這無盡的痛楚埋葬心里最深處,只不發售!他不明白大師兄傅傳書為何要苦苦相迫,以至同門相殘,這誠然不是師父想要看到樣子,可是又有無法,也許冥冥之中萬事皆定,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大雪之中巡兵自然少,雖然一日三巡是巡兵職責所在,然而世上之事皆有例外,所以偷懶取巧也就習以為常不足為怪了。袁承天冒雪在這袁氏宗祠廢墟之上,頂著凜冽的寒風只為多為袁督師在天英靈祈禱︰原我世人莫在流離苦楚中,人人都在桃源中,不為堅苦所困,不為罪惡所惑;但為正義擔當,願我世人都在承平世界中!
他在殘破不堪的宗祠正堂跪拜,見那中堂牆上斜斜地掛著袁督師的畫像,在經年累月之中已然顯得斑駁,發黃的紙色中依舊顯示著沖天之志,面目如生,猶如左下角一行小字更是蒼迥有力,似乎大有字透紙背之勢,仔細看去卻是他當年在菜市口問刑所作的那首絕命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袁承天看見風雪飄搖之中的袁督師的畫像,不禁悲從中來,心想為何上天總是不佑護好人,偏偏讓惡人高官在做,駿馬得享,一生榮華富貴,最後落個壽歸正寢,反看忠義之士反而落的個尸骨無存,不知這冥冥之中的神靈你究竟保佑的好人抑或是惡人?
他情到痛楚,不自禁道︰“一手推開生死門,雙腳踏破塵世路!生平行止難定論,蒼茫大地任沉浮!”忽然背後有人踏雪吱吱而來,更有蒼啞的聲音傳來。而听那腳步之聲似遠而近,而且是急促。袁承天心下不由一驚,忙躍身上了斜斜的屋梁,身子剛剛隱藏便听到有兩個人氣喘咻咻奔來,只是大雪飛揚之中看不清這兩個人的面目,只是依稀覺得似曾相見。
後面又傳來眾人腳步之聲,雜踏無張透著氣勢逼人,可見是追殺這二人。袁承天透過梁縫正可見這下面兩個人。只見二人衣衫已被刮爛,頭發也蓬亂無張,腳上的鞋也爛了都露出腳趾,顯得及時狼狽不堪。這二人進了這破舊祠堂,當見到牆上懸掛著袁督師的遺像也是肅然起敬,恭恭敬敬拜了下去,口稱丐幫弟子一時莽撞冒瀆多請袁督師原宥則個;其實他們也用不著這樣,因為袁督師也未必有知,可是足見其忠義廣為世人所傳頌,百年之下威名猶在,世人並未忘卻他的碧血丹心,忠義千秋!
便在此時忽喇喇闖進一干清兵,而赫然為首者竟是傅傳書。這一下突變實在讓屋梁之上的袁承天出乎意料,不意傅傳書竟要對丐幫弟子下死手?可是想想如有所因,不會無緣無故對丐幫弟子出手,因為丐幫可是江湖第一大幫,而且已歸順朝廷,雖然丐幫秦于衛並未有實際官職,然而亦是朝廷極為攏絡對象,而且幫中還有四大長老,尤其執法長老陳元龍、傳功長老戴復古、護法長老彭長春和律法長老陸進元為最,都是江湖中頂尖高手,又豈會坐視不管,所以事出有由,自己不可妄動,靜觀其變,伺機而動才是正道。
傅傳書于祠堂大門口大喇喇站立,背後是狂風大雪,他都無所畏懼,大聲斥道︰“好賊子敢盜取本提督的名冊,識趣的還不乖乖拿出來?”這兩名丐幫弟子也不躲閃此時更不畏懼,似乎明白了懼怕也無用索性坦然面對,所以反而抬頭直視,昂然道︰“我等雖為下賤之人,然而心中也明白人生在世當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所謂大義真當以死掙!我輩亦知當此所為,死又何懼!”傅傳書見他說得錚錚有聲是個漢子,心中也不禁起了敬意,原來世上尋常之人,販夫走卒行車賣槳之中亦有知明理懂事非之人,倒不完全都是懵懂之輩!可是一事歸一事,這兩個丐幫無名之輩敢趁自己疏忽盜取袁門名冊可是非同小可,自己不能有所要挾袁師弟,便是無由實現自己的宏圖大業,所以心有不甘,心底一個念頭︰別人做的皇帝我為什麼做不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袁承天身在屋梁之上將他們的說話听個真切,心想︰原來是這兩個丐幫弟子無意之中盜取了傅傳書身上的袁門名冊?因為正常情況下他們決無近身傅傳書之能,定是他醉後亦或是一時疏以防範被人趁機盜取也不是沒有可能!
他再看時已見傅傳書不知如何出手已將這兩個人降伏,而且兩只手掌都在其兩個人的頭腦之上,只要下落那麼兩人便是立斃當場,再無生還之望。再看這兩個身份低微的丐幫弟子竟然不為所動,昂首不低,骨氣還是有的。袁承天見狀正想自己要不要出手相救!
忽然下面傳來這兩名丐幫弟子哎呀一聲,便無聲息。原來他們抵死不認罪且又不肯交出名冊,可見鐵骨錚錚,比有些的丐幫弟子強多了。傅傳書悻悻道︰“我要你們倔強!好,你們求死卻也怨不得我!”他們兩個人真是求仁得仁,求死得死,再無憾事只是一時人鬼殊途!袁承天在屋梁之上眼見傅傳書轉眼間殺了二人心痛得極為痛楚不堪,可是自己縱然那時出手只怕已是不能救下他們!可是……
下面傳來傅傳書喝令清兵撤退的聲音,大約是翻找未果只有帶人悻悻而歸!待得他們走近,袁承天躍身下了高高在上的屋梁,四下查看,不見有異,只見祠堂地上躺著這兩名丐幫弟子,只見他們死不瞑目,只是瞪大眼楮看著祠堂外的青天,似乎心有不甘,可是世上多有意難平的事!也許生死冥冥之中皆有天定,非是人為,亦是天命使然!
袁承天心想莫非大師兄已將二人所盜名冊取走,可是想想不對,因為他在屋梁之上明明听到他尋找未果的嘆息聲,這樣看來名冊似乎不在這兩名弟子身上必在左近?可是四下尋找總是不見,心下不免懊惱,可是一時也是無法。眼見天色暗沉,他打了火折在大堂上燃了油燈,想自己好好靜靜想事,可是一時總是頭緒煩亂不堪。當他又走到那兩名丐幫弟子倒地的地方赫然發現地上似乎有字,用手指劃下的兩行字,仔細看去卻是︰名冊藏于照壁之縫……袁承天心中一驚,心想他們死前早已暗暗寫下這字,那麼他們定是前來之時看到雪地之上的足跡,知道有一人先到祠堂,只是不知道卻是自己,所以死不認罪,卻暗中寫下藏名冊的所在向我指明方向,可見這兩名丐幫弟子並非莽撞之人,還是頗有心機,不由暗暗欽佩兩個人的舉動,只是可惜斯人已逝。他將兩人放在天井之中,抬頭尤見大雪紛紛,心道悲涼,便用背後的軒轅神劍掘地為冢,此時已是大地融化所以並不為難,不一刻便掘地為墓。
袁承天恭恭敬敬捧將二人尸身輕輕放入,然後以手推土掩埋,只是心中默默念道︰“願過往神靈保佑這兩位兄弟那世安好,不再受這世間的無盡苦楚!”他又是潸然淚下,因為他從來見不得世間疾苦,從來悲天憫人!
袁承天來到中庭只見一堵殘破的照壁仡立在風雪之中不倒,似乎昭示著自己的堅強,亦是展示自己的倔強。大雪覆蓋之下不可見縫隙,便是適才爭斗之際這殘缺不全的照壁之上又是落滿了厚可盈尺的大雪,可是重負之下它依舊不倒,顯示著堅不可摧!袁承天用手輕輕拭去白雪,從上而下而見照壁,卻見有字——四個大大的棍書字跡——仔細辨去卻是忠義千秋四個字,心想原先嘉慶皇帝還是敬重袁督師只是大師兄卻惱恨這袁門,便無形中將怒火遷怒于袁氏宗祠,可說是豈有此理!
他又仔細看去卻見照壁的在下角確有一縫,如果不是仔細看去是很難被發現的,只見其中確有冊子。袁承天伸手輕輕取出,仔細一看正是袁門名冊,再無差錯。他心中一喜,心想天下萬千袁門弟子性命無恙,自己也是了了心願。他此時情舒暢,向上看天卻見大雪依舊格外妖嬈,不由想到師父在昆侖山時曾在大雪紛飛之時,佇立太虛宮前眼看這萬里山河,常常感嘆時不與我,曾說于夢中見到袁督師倥傯軍務,征戰不休,控馬遼東不讓當時後金之兵入我半寸國士,可說是為英雄!可是後來功不成功,折戟沉沙成了千古憾事!也許從來的英雄都是寂寞!所謂一時多少豪杰,竟使無數英雄競折腰!百多年後的人自然難以感同身受,不會有切膚之痛,然而深埋心底的亡國之痛並不因時間久遠而漸漸消彌!
袁承天又回袁氏宗祠拜了拜,然後毅然向大雪之中走去,心中只想著此間事亦了,自己似乎再無牽掛,索性一走了之!——他真的難道一無所掛?他又仰首看天,見大雪絲毫沒有停歇的模樣!他總是在不經意間想起自己幼時在那街頭乞討,被別人鄙視所驅趕,他都沒有一蹶不振,因為他小小年紀便明白你若灰心喪氣正是別人想要看到的,所以他才異乎尋常地堅強!也許人生不過大夢一場間!
又過幾日,袁承天心無所寄,在京都覺得無聊便欲離去,因為他已暗中傳令袁門中弟子都自遣散,雖有人不甘還想反清復明但是既然少主有令便不得不遵從,其實袁承天也不想就此罷手,奈何天不遂人願只有作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畢竟是四月天時,雖天氣一時反逆下起了雪,但是氣溫終究反升的也快,不過幾日京都長街上的雪已消融,雪後的人都漫不經心,似乎人人看透世情!袁承天雖心事滿滿,卻是無處消彌,便走到西山,只見青草已長,綠樹未成陰,只是山路崎嶇不平,有小兒嬉戲——他們無憂無慮沒有大人的憂患!
他便想再過幾日自己便浪跡天涯,不再過問世事,作那閑雲野鶴與世無爭去了!可是這日忽然大內傳說恭慈太後要皇帝遜位,朝政奏折全權由她一人批閱且又讓九門提督傅傳書共同贊理。他听了很是吃了一驚,心想這殊非是個好消息,怎麼這恭慈太後利令智昏竟要皇帝遜位,而且又讓傅傳書一同贊理,這可是朝中危矣,因為大師兄傅傳書的一向野心自己又不是不知道,如果他進入大內與恭慈太後共同執政只怕後患無窮,雖然他是要收復漢人江山,可是他若得有天下那麼便是天下人的夢魘,那麼天下百姓便難免再入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自己本意無意朝廷事業,可是自己又不能忍看大師兄再行忤逆之事,只怕萬劫不復便在眼前,自己豈不有復師父趙相承先前的所托,所以無論如何自己也要伸手阻止,以防再次洪水猛獸現人間!
乾清宮中籠罩壓抑的氣氛,當嘉慶皇帝听到恭慈太後所下的懿旨說是要自己遜位,心中不由得沉了下去,因為他心中明白這始作俑者必是傅傳書……因為他不似袁承天他的小師兄忠義乾坤,反而處處顯得狡詐和機謀沉遠!他心中的野心遠不止這九門提督一職,甚而是……只是萬萬沒想到他的舉動如此之快,而且讓皇帝沒有還手之力,可說其心可誅!
他雖為皇帝也是無可奈何,此時的四大顧命大臣雖竭盡全力反對,希望太後收回懿旨,可是為時已晚,而且恭慈太後是執意如此!——其實他們哪里知道這恭慈太後已不是先前的恭慈太後而是冥天教的慕容雪——她只是為了尋出昔年出賣本教的首惡,而今在朝廷為官的那個奸賊!不過她已成功,因為昔年出賣冥天教的岳中旗已彼押入刑部大牢,雖話猶死,因為他已意志不清等同于死!這也可以說她——冥天教昔年之仇已報,本來該當放出囚禁于秘室中的真的恭慈太後,奈何世上人心便是如此,一旦攬權便難放手,因為誰人不喜榮華富貴?所以她在傅傳書的一力攛掇下便公然下懿旨讓皇帝遜位,以期讓傅傳書君臨天下,只是要待時機,而不能急在一時,否則太過明顯讓世人生疑!
上官可情看著嘉慶皇帝的憂患,心中也是著實著急,因為她明白恭慈太後要皇帝遜位只是開頭,接著便會設計陷害,甚而不惜一切手段——只是奇哉怪也這位恭慈太後為何會忽然之間性情大變,異于常人,做事做人不合乎規則著實讓人心中生疑,可是又無憑無據,難道是她忽然之間得了怪病以至如此?
她雖這樣想卻也不能說出口,因為嘉慶皇帝和她畢竟是母子,自己是外人畢竟間不疏親,自己也不能公然說出越禮的話,不合時宜!嘉慶皇帝也看出上官可情的內心擔憂只是淡然一笑,說道︰“我記得你們漢人先賢曾說過一句話,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所以我想世上有人若德不配位想要篡奪朕之天下也是不能!”上官可情見他說的擲地有聲,心想︰不錯的,先前皇帝執政之時對袁氏宗祠敬仰有加,且每逢袁督師誕辰便親自率官員拜謁上香,意思再也明白不過是要他們像袁督師一樣對自己的君主忠心無二,一生盡忠為國;當然這樣也贏得天下人心,人人以為嘉慶皇帝英明天縱,縱然說他一代天驕亦不為過!其實這也是他睿智之處,因為他若一力強橫只怕天下的反清復明組織便甚囂塵上不可收拾,可是他卻對袁門疏于緝拿,因為袁門所殺都是地方上的豪強和為人不義的十惡不赦的官吏,正可為朝廷除去隱患,所以袁門實際並未危及朝廷,所以嘉慶皇帝也不于追究!——可是自恭慈太後執政以來天下形勢便瞬稀萬變,天下各處有司衙門中的捕快便受命緝拿天下袁門弟子,一時天下風聲鶴唳!
袁承天實在有些想不通這恭慈太後為何近來性情大變,卻要皇帝遜位?可是他目下也無暇去想,只是想去乾清宮見一見嘉慶皇帝。可是大內卻傳出嘉慶已移駕別的宮室,皇族以外的人士禁止面見皇上。袁承天心中一驚,心想︰莫非大師兄傅傳書要對嘉慶皇帝不利,抑或有了不臣之心?自己卻又怎能置身事外?想當初他們兩個人情交莫逆,都視對方為天下英雄,可謂是英雄相惺!其實這嘉慶皇帝少年心性,自識甚高,旁人難入法眼,在世上也只有袁承天才得他看重,至于旁人也就罷了,不足以論!今日眼見得皇帝身陷危境,自然不能置之不理,決然不可以讓大師兄忤逆得逞,因為他為人都透著天下唯我獨尊的乖張,如果他若君臨天下,勢必殃及天下,禍及無辜!所以他更不遲疑,來到大街,忽見大隊清兵執槍巡視——已然是宵禁——當然傅傳書身為九門提督自然可以輕而易舉地施使!這樣一來更加讓袁承天的心沉了下去,因為由此可見他已是蓄謀已久,今日已是箭在弦上,待弓而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目之所及但見京城各條長街已是眾多清兵,心想︰自己該當如何進入禁城大內尋找皇帝?四下茫茫,不覺身事孤鴻,心想天下之事莫過于事在人為!縱然目下艱難萬分,然而自己也不能完全放棄,否則俠義何在?自己豈不愧對袁督師亦是妄為其後人,所以他無論如何也要救皇帝于危難——只因目下嘉慶已是險象環生,便是有旨意也難以傳達,只因京城已然封閉,仿佛一切皆在傅傳書掌握之中,便是四大顧命大臣也是愛莫能助,只因袁承天行經和碩親王府邸時便見有清兵守護,名為保衛親王實則是完全的囚禁,至于其它君屬府邸更不在話下。袁承天的心更加沉了下來!因為這是他始料未及的,萬萬沒想到大師兄竟會忽然向皇帝發難,而且似乎是早有協同,行動有致,不給嘉慶皇帝絲毫喘息還手的機會,內心已然下了死心要將嘉慶皇帝置于死地而後快!
他在前門大街轉角處見一隊清兵大喇喇地跺步而來向著宮掖方向而去,心中不免一動,自己何不混入其中,以為進宮之便。于是他尾隨這干清兵,只待最後那個清兵轉角到了黑暗之處袁承天出手如電點其穴道讓其不能張口呼叫,然後迅速拖入背牆之陰將其衣服剝下穿在自己身子,而後出來跟上大隊清兵——這一切皆在旋踵之中不容置疑,所以前面大隊清兵並未發覺異常。
袁承天隨著他們進入大內,只听前頭的首腦官長大聲道︰“九門提督大人有令,讓我等守護交泰殿以護衛皇帝的安危!”他話音已落眾清兵已忽喇喇散開將偌大的交泰殿前前後後圍起來,表面是保護皇帝實則是監禁;只是先前的大內四大高手和皇帝的貼身侍衛與血滴子均不見影蹤,大約是為傅傳書所禁錮,因為行使這權力對旁人也許是難以做到,然而對傅傳書來說是輕而易舉,幾乎可說不費吹灰之力,因為他本就執掌衛護京城之責,清兵在他節制之下,亦可以隨意調動而不受鉗制,幾乎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是以這嘉慶皇帝才有今日之難!
這名清兵長官吩咐已畢便去歇息了,因為在他看來京城都在傅傳書掌控之下,別人似乎也掀不起什麼驚天駭浪,所以自便去了。袁承天正思量如何借故潛入交泰殿一晤皇帝,可巧不巧一名士兵內急要去方便正好由他替上守衛。袁承天便借機潛入大殿,燈光灰暗下只見嘉慶神情黯然透著神傷,面對著渾渾濁濁的油燈不知想著什麼?他身邊亦沒有了上官可情,想來被囚于別院,不讓她和皇帝同在以免又生不必要的事非!
嘉慶皇帝本在沉思,忽然抬頭見到一名清兵竟大喇喇進來,不由得心中有氣,心想︰我雖被囚禁在這交泰殿,可是並未實際遜位還有時日!你一個小小的兵士竟敢冒瀆天顏真是可惡之極,大膽之極!他本來心情不好,又見這名清兵進殿便欲喝斥,可是待他仔細看時又覺的似曾相識,不覺得怔在那里!
袁承天見狀差點笑出聲來,輕輕將涼幅取下,現出本來面目。嘉慶皇帝見狀差點呼出聲來,當他想到左近便是清兵更有傅傳書眼線便自噤聲不言。袁承天見他身陷危地猶有謀略,不欲聲張,也是佩服,只是此時形格勢禁,危機重重,所以不可久留。袁承天要嘉慶保重自己會尋出大師兄傅傳書的破綻一擊必中好來解救于他。嘉慶皇帝也點頭為是,因為目下也只有如此了。當袁承天走出交泰殿,嘉慶皇帝長長嘆了口氣,心想袁兄弟從來都是義所當為!如果他此時置之不理,朕的江山只怕真的要易手與人了!
袁承天又回到殿前,抬頭見中天的月明,心中一時又懵懂起來,心想自己這樣做會毀了大師兄的計謀,本來河山可以重回漢人之手,我卻偏偏幫助于他,不知是對是錯?九泉之下的爹娘會不會怪我?可是轉念又想不成,為著天下萬千生民自己也要嘉慶皇帝重回帝位,因為他本就是仁義君王,這天下不爭也罷!他想到此處也就坦然如之,不再于內心去糾結于是漢人坐天下還是滿洲人去坐天下,只要一位關愛世人的好皇帝也就是了!
他趁士兵輪換之際轉入慈寧宮,因為他听嘉慶皇帝說恭慈太後已將皇帝遜位的日子定在了二月初二——也便是民間所謂的龍抬頭之日!其實這意思再明顯不過是要傅傳書接位,只是她這樣做究竟為了什麼?這疑問非但嘉慶皇帝心中存疑便是袁承天心中也老大生了疑問。他當然要解開這個疑惑,那麼最可行的方法便是潛入慈寧宮一探究竟,看看這位恭慈太後是何方人也?意欲何為?
慈寧宮大殿輝煌,正見宮中擺了筵席,只見上首是恭慈太後,今日尤見搖曳動人,下首是傅傳書只見他少年心性,可是內心的倨傲之氣顯現無遺。更有幾十個宮中伶人女子飄飄起舞,龍涎香在大殿之中裊裊升起,更有鐘鼓之聲以為助興!幾杯酒下去,傅傳書有些醉眼迷離,看著那些飄飄蕩蕩的女子便有些放浪形骸,竟而推杯而起想要抓取那些舞蹈的女孩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恭慈太後——當然也就是慕容雪所扮自然還要偽裝,因為此時還不能公然顯示自己的本來面目,否則功潰一簀!她見傅傳書要放肆,心中難免不快便出聲喝止!傅傳書這才從迷離中驚醒,心想自己要成就王圖霸業目下還要倚仗著她,所以不能冒然得罪于她,所以便低首伏貼說自己一時忘乎所以失了本性情尚請太後原宥則個!本來慕容雪便不想深究,只是見他太過得意忘形,心中不免生嗔,心想你想對她們雨露均沾卻是不能!
傅傳書雖酒入歡腸,醉眼迷離,但是神智並不混亂,忽見這慕容雪似怒還嗔的樣子,便知道她意有所指,自己也不能過為己甚——因為她目下的身份可是恭慈太後——雖然這身份是假冒的,然則沒有她自己只怕寸步難行,所以還要處處遷就于她。慕容雪見這傅傳書收斂了放浪行為,心想今日你若放肆只怕便是你身敗名裂之時!
大殿之中的伶人歌女自然察覺不到這微妙的變化,是以依舊歌舞以之!又過片刻已是午夜闌珊,慕容雪喝退這眾舞女,然後醉眼朦朧看著傅傳書。傅傳書向其告退,慕容雪雖有不舍但是還是故作矜持——大抵天下女子都是這樣!她見傅傳書在宮牆轉角處消逝,心中不免長長嘆了口氣,心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她之與傅傳書本就是不相融,只是互相利用而已,並非什麼真心,所以她見傅傳書遠去,心中升起了莫名的傷感!原來在世間喜歡一個人要多難!
傅傳書回到軍營,見到寢室之中卻有個女子正背對著他!他心中不由一怔,因為看模樣分明是清心格格的樣子。他心不免一動,又大步走近這才看清不是清心卻又是誰?只見她淒淒慘慘戚戚,面容傷楚之中透著無限悲傷。不知為何傅傳書見她傷心流淚心中非但不同情反而顯得歡愉,心想大約是那多查布對她冷淡,而且袁師弟對她也多不待見所以她……不對,她不是這樣隨意的女子……定然是為了……對——一定是為她的皇帝哥哥,因為她們是疏不間親,至于別人卻是卑不謀尊,因為他們都是皇族中人,別人豈能強加干預!
清心听到腳步聲轉頭正見傅傳書。燈光之下猶見他相貌英俊,眉目閃動透著與眾不同,只是他終究稍遜于袁承天。袁承天的英氣是由內而發,處處透著鐘神地秀,不是傅傳書虛于表面而內心奸詐不仁!
傅傳書笑吟吟道︰“何處仙風將格格你吹到敝處,真是蓬蔽生輝不勝之喜!”清心听他譏笑自己的話語也不能生嗔,只有一笑置之,便開誠布公說出自己的想法,要他對她的皇帝哥哥網開一面,言外之意是不要他對嘉慶皇帝不利!傅傳書心中冷笑,心說果不出我所料!我說呢!她金枝玉葉一般的人,巴巴地來軍營定是為了非常之事,否則她決不會委屈來這兒!
清心見這傅傳書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從頭看到腳,又從腳看到頭,上上下下看了個遍,真看得她心中發 !她心想你又不是不認得我,為什麼這樣無禮?換作旁人本格格早將他的一雙招子挖了出來,看他以後還胡亂看?只是現下有求與人不得不屈尊降貴,否則……傅傳書豈有看不出她的憤怒只作不見,依舊嘻嘻笑道︰“清心你要我對你皇帝哥哥網開一面也無不可,只是你卻要犧牲一點!”清心格格面色驟變。傅傳書見她會錯了意,又道︰“我不是卑鄙小人你怕著什麼?我只是要你為我歌舞一曲……你以為我要你做什麼?”
清心格格不由地面色菲紅,心想︰看來他也不是十足的壞!其實她那里懂欲擒故縱的道理,所以心地良善,有時為人利用而不自知!傅傳書知道清心不會相拒,因為她與嘉慶皇帝是從小而大的玩伴便如那多福安一般,自小而大與嘉慶為伴,所以對攝政王總是網開一面,尤其在他對朝廷野心勃勃,欲謀大逆,不料中途暴殂而皇帝本人並不對他鞭打反而予以後葬,由此可見皇帝本人並非天顏無恩,而是心懷仁慈總是對天下生民關愛,從來不以華夷之分為念!只是他又不願張揚,所以天下的人都以為他寡恩少義,不是仁厚君王!他也從不辨白,只是心想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清心心一橫為了皇帝哥哥免遭罹難,自己這點委屈又算什麼?傅傳書坐在燈下觀美人,見她蟬翼在身,曼妙多姿的舞步直讓人心神搖曳,難以禁止!舞到堪堪絕妙之時,不由擊節喝彩!他竟自起身來到大帳中央,看著清心雙眸剪秋水,笑道︰“美人在握勝卻人間無數!”他醉眼朦朦朧朧伸手去握清心柔弱的雙肩,此時便是神仙也是把持不住!
清心見他要行無禮,揮手打翻軍營中那盞碩大的油燈。油燈倒地好巧不巧引燃地毯接著大帳,一時熊熊大火,在夜色中顯得尤為引人注目。傅傳書一下子酒了不少,眼見大火便要燒身,也顧不得許多竄身躍出大帳。他甫一挨地,只見身後這偌大的大帳轟然倒塌,而且夾雜著必必剝剝地聲音,傳出老遠老遠!只是火光明滅之間依稀照著傅傳書沮喪又震驚的臉!沮喪者中軍大帳被毀,震驚者乃是清心這意外之舉竟而抱著玉石俱焚的可怕念頭!看來自己終究是小瞧了她!
喜歡英雄吁天錄請大家收藏︰()英雄吁天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