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龍與高宗趙構在福寧殿的對話也是二人的第一次面對面的交鋒。
雖然陸文龍此前的抗旨不遵,舉兵抗金,已然是將自己置于高宗的對立面,但高宗的言語中似乎流露出對陸文龍率領各路義軍痛擊金兵的認可和欣慰。
而面對陸文龍的質問,高宗也道出了自己的無奈。只是這些辯解在殘害忠良的事實面前,顯得尤其卑劣。
卻有一件事令陸文龍很是驚訝,原來自己所以能夠還算順利的進入宮中,並接近高宗,竟然是趙構的有意安排!
如今想來,皇城之內幾無禁軍,宮中也只有少數內侍,的確反常。
“陛下猜到我會來!”陸文龍問道。
高宗點了點,“鳳凰山之主赴江南,絕不僅僅是為了平江府娶親,臨安城你是非來不可的。”
“陛下既知我來,當加城防和皇宮大內的守備,為何反其道而行?”陸文龍又問道。
旋即,高宗說道︰“朕很想見你!”
“陛下就不怕我……”
“怕……卻不是怕你來尋仇,而是心中愧疚而怕見你或是你們。”高宗苦笑道。
“陛下此話怎講?”陸文龍追問道。
高宗站起身,踱了幾步,說道︰“話已至此,莫要再問,自古道‘君王無過,法不責尊’,朕有負岳愛卿的一片忠心,也有愧岳家軍眾將士,眼下朕所能做的盡力彌補。”
“岳元帥含冤而死,數位將領也被害身亡,陛下一句彌補說得倒是輕松!”陸文龍面色嚴肅。
“只要朕能做到,絕不推諉。”高宗說道。
陸文龍並不想對高宗用強,但有些事情必須得由他去做。
“岳元帥忠心可昭日月,陛下當為其平反昭雪,還有岳家軍眾將士也是一樣,岳家滿門也應赦免返京,安撫厚待。”陸文龍說道。
高宗沉思片刻,說道︰“朕答應你。”
“各路義軍奮勇抗敵,流血犧牲,陛下應對陣亡將士的烈屬撫恤獎賞並免除賦稅,以慰英魂。”陸文龍又道。
高宗說道︰“朕也答應。”
“金國素以侵吞我朝為邦略,一再退讓乞和,只會斷送國之根脈。若其再興兵來犯,望陛下以國家民族為重,全力抗金!”陸文龍重重說道。
高宗微微皺眉,“朕也可以答應你。”
“陛下當真願意?”
“君無戲言!”
陸文龍點了點頭。
高宗問道︰“文龍,此行如意否?”
一個稱謂的改變,令陸文龍有些動容,他看向高宗,遲遲沒有回答。他是恨高宗的,至少入宮之前,他一直想著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冤殺岳元帥,迫害岳家軍的真凶。可是,在權衡之後,陸文龍還是選擇暫且放過高宗,但那並不是原諒。
今次相見,對陸文龍來說,高宗給他留下了不同的印象,盡管依舊心存怨恨,但他自問不殺高宗的決定是對的。如今的國家需要一個帝王來穩定局面,安撫民心,所以高宗不能有閃失,至少眼下是如此。
至于高宗會如何對他,陸文龍並不在意,但可以肯定的是,此刻,他們兩人都不會置對方于死地。
“多謝陛下!”陸文龍說道。
“文龍莫急,朕還有事相求。”高宗說道。
“陛下請講。”
“金人無信,隨時會舉兵來犯,朕自當為祖宗江山和大宋子民奮起抗金,只是未知破敵良策。”高宗的內心對金人還是十分畏懼。
“欲治兵者,必先選將……”
“可朝中已無良將可用啊!”高宗對忠臣良將的迫害,如今也是自食惡果。放眼朝中,真的無人可以勝任。
陸文龍想了想,說道︰“岳家二公子岳雷深諳韜略,精通兵法,頗有大將之風,可領兵御敵!”
高宗聞言說道︰“瑗兒也曾與朕提及此人,足見其確有過人之處,文龍如何識得岳家二公子?”
陸文龍反問道︰“以陛下之能,何須相問。”
高宗一笑,沒有做聲。
“金國大軍已于汴京周圍集結,陛下當盡快召回岳雷及部眾,守土抗敵。”陸文龍說道。
高宗卻道︰“朕想將此重任交給太子。”
陸文龍一愣,“陛下尚未冊立太子啊!”
高宗突然開口問道︰“文龍看瑗兒如何?”
陸文龍沒有想到高宗會就立嗣之事問他,遂說道︰“陛下既有此問,想來心中已有答案。”
冊立儲君是高宗的痛處所在,自親生獨子趙磒f艙郟 閽儻拮鈾茫 刖“旆ㄒ參藜糜謔隆H緗窨蠢矗 蛐硪遜牌 咨 齙鬧茨睢 br />
“那些奸臣當如何處置?”陸文龍又問道。這也是他來臨安的另一個目的。
“朕知道你說的那些人是誰,只要他們有違朝綱,便皆交于太子處置。”高宗說道。
“陛下……”陸文龍看著這樣的高宗,有些感慨。
“朕累了,也厭倦了,太子新立當多歷練,樹威權,文龍所托之事便是對他最好的考課。”高宗這番話道出了他的良苦用心。
其實高宗終是不甘心的,可金軍將至,他早前殘害忠良,實屬罪孽,只是身為君主怎能認錯?他深知趙瑗力主抗金,並對朝中奸臣的行徑深惡痛絕。此時立趙瑗為太子,並讓他輔政監朝,已是高宗最大的妥協了。
皇上做過的錯事,寵信過的奸臣,讓儲君善後、推翻和懲處,乃是一種帝王之術。
“文龍如今可有官階?”高宗問道。
此時,吳皇後從寢殿內走了出來,“陛下忘記了,陸將軍因其戰功,被封統制官。”看得出來,吳皇後一直在關注著二人的對話。
“還是皇後記得清楚。”高宗並沒有因為吳皇後突然的打斷而生氣。
陸文龍輕松搖頭道︰“文龍雖有微功卻也犯下不赦之罪,岳元帥網開一面,留我性命,直降為步卒,帳前听令!”
高宗知道他說的是陣前私放金兀術的事,並沒有追問。倒是吳皇後開口說道︰“將軍的事跡,本宮有所听聞,正是人乃情之物,將軍重情重義,又心系國家百姓,率部抗敵,保家衛國,實英雄也。”
“眾將士團結一心,守土抗金,方能擊敗強敵,實非文龍一人之功。”陸文龍說道。
“各路義軍之壯舉,朕深感欣慰,他日封賞,自有太子主理。”高宗說道。
不難看出,高宗已決意盡快冊立儲君。
喜歡龍吟壯歌請大家收藏︰()龍吟壯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