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龍和林婉兒听完,羨慕不已。
林婉兒好奇道︰“李老師,你剛才提到當年的‘我國十大好書’是哪十本?”
“這……”李編輯扶了扶金絲眼鏡道,“林小姐!我記得有易中天的《品三國》、何羊的《藏地密碼》……總之,記不全了。”
林婉兒善解人意道︰“沒事!沒事!我隨口問問。”
李編輯建議道︰“這樣!我回頭找一下,發給你。我們加個微信?”
“好啊!”林婉兒高興道,“我的微信號就是我的電話號碼。”
接著,林婉兒把電話號碼告訴李編輯。
不一會兒,林婉兒和李編輯在高傳龍的默默微笑下互加了微信。
高傳龍嘆息道︰“可惜啊!天涯社區倒閉了,要不我去看看當年明月的‘神貼’。”
李編輯接話道︰“沒用的!就算天涯社區還在,也看不到了。”
“為什麼?”高傳龍追問道。
李編輯解釋道︰“你說的‘神貼’已經被刪掉了。天涯社區曾出現一個帖子指責當年明月涉嫌造假,制造百萬點擊率以達到炒作目的,這種指責可能給當年明月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當年明月本人也曾公開表示,他面對網站的話語暴力無能為力,這可能暗示了他刪帖的動機之一是為了避免進一步的紛爭和負面評價。”
高傳龍和林婉兒聞言,唏噓不已。
李編輯幽幽道︰“人紅是非多。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遭到了一些人的攻擊。”
高傳龍悠悠道︰“正常!前段時間我的小說《刀仙傳說》就遭到了攻擊,甚至被舉報,差點下架了。對了,《明朝那些事兒》遭到什麼樣的攻擊呢?”
李編輯侃侃而談︰“《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無疑是中文互聯網世界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其銷量突破數百萬冊,豆瓣評分高達9分,足以證明它在讀者心中所佔的重要位置。
然而,正如所有暢銷書所經歷的那樣。
當熱潮逐漸退去,人們開始以更加挑剔和深入的目光審視這部作品。
其特點和局限也逐漸顯露出來。
首先說說它的文體。
這本書既不是正兒八經的歷史書,也不是胡編亂造的小說。
它更像是基于真實歷史,加了點作者個人情感和小說手法的歷史札記。
跟《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傳統作品比起來,它的虛構部分少了很多,所以不能算作歷史小說。
但正是這種獨特的風格,讓它吸引了大量讀者。
然而,作為作者的處女作,《明朝那些事兒》在敘事和觀點上確實存在一些不夠成熟之處。由于時間跨度大、人物眾多,作者在描述和評價歷史人物時,難免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
例如,作者對張居正的贊賞溢于言表,稱其為‘千古以來,唯此一人’,然而對于同樣堅守原則的海瑞,卻顯得不太感冒,甚至用‘你是個好人,但並無用處’來評價他。
這種用成功學、厚黑學的觀點來評價歷史人物的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但卻忽略了歷史人物的復雜性和多面性。
畢竟,歷史人物並非簡單的黑白分明,而是有著各自的性格特點和時代背景,不能簡單地用好壞、成敗來劃分。
此外,作者對皇帝和權臣的態度也頗受爭議。
在書中,作者似乎總是站在皇帝或權臣的角度,為他們辯解,將皇帝和諫官集團對立起來。
對于朱元璋和朱棣的殘酷殺戮,作者總是試圖用‘同理心’來為他們開脫,認為他們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腳。功過不能相抵,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做了好事就忽略他的過錯。
朱元璋結束亂世、重振朝綱的功績確實值得稱贊。
但他濫殺功臣、蹂躪士人的暴行也是不容忽視的。
同樣,朱棣雖然有著非凡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
但他的殘忍殺戮和篡位行為也是無法回避的歷史事實。
除了對皇帝和權臣的態度外,作者對明代言官的評價也顯得自相矛盾。
一方面,作者稱贊他們個個都有氣節,遇到事情就窮追猛打;
另一方面,又說他們憨直不屈,缺乏變通。
這種矛盾的評價讓讀者感到困惑和不解。
實際上,明代言官作為朝廷中的重要力量。
他們敢于直言進諫、勇于擔當的精神是值得稱贊的。
然而,由于他們過于堅持原則、缺乏變通,往往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困境。
因此,在評價明代言官時,我們應該既看到他們的優點和貢獻,也要看到他們的局限和不足。
總的來說,《明朝那些事兒》在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時確實存在一些輕率和武斷之處。
這可能與網絡寫作的特點有關,需要迎合受眾需求、追求新穎易讀。
同時,作者本人也受到當時成功學、厚黑學等思想的影響,使得在評價人物時難免會帶上功利主義的色彩。
然而,盡管存在這些局限和爭議,《明朝那些事兒》仍然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作品。
它用年輕讀者容易接受的網絡語言,將枯燥的歷史故事變得生動有趣,激發了大家對明史的興趣和熱情。
它不僅讓很多人開始關注歷史、了解歷史,還為大明王朝樹立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正面形象。
這種對歷史的再現和傳承,無疑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弘揚和傳承。
從這個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兒》確實功德無量。”
高傳龍委婉道︰“李編輯,這些也不算什麼攻擊吧?應該算正常的‘文學批評’吧?”
林婉兒沒看過《明朝那些事兒》,只默默傾听。
讓她想不到的是,高傳龍居然反駁起李編輯的話了。
李編輯聞言一怔,點頭道︰“確實算正常的‘文學批評’。我言過其實了!”
高傳龍連忙道︰“《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我也是廢寢忘食的閱讀過,震撼人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陽明的故事。它是一本神作,盡管有些‘毛病’,但瑕不掩瑜。”
“瑕不掩瑜?”李編輯微笑道,“說的好。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徐霞客的故事。”
高傳龍不解道︰“為什麼?”
喜歡這里有一個超級寫作系統請大家收藏︰()這里有一個超級寫作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