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之女的富貴手札

第893章 醫書發酵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夏天吃啥 本章︰第893章 醫書發酵

    兩本醫書面世,在京城掀起了層層漣漪。

    初時,這股熱潮還只在醫者圈子里涌動,藥鋪掌櫃們爭相傳閱,郎中們拿著書頁反復揣摩,連太醫院的御醫們都私下里聚在一起,對著書中的方子和醫理細細研討。

    一時間,醫館藥鋪里的談論都繞不開這兩本新作。

    可熱潮稍退,知味書局的周掌櫃撥著算盤一算,醫書的銷量竟還是不及那本《知味小語》,只是誰也沒料到,比起書籍本身,那位“知味居士”的身份反倒成了京中最火的談資。

    這位居士實在特別,旁人著書,不是寫些神仙鬼怪的話本博眼球,便是編些科考範文求仕途,他卻憑著兩本醫書、一本蒙童課本,硬生生在人才濟濟的京城闖出了名聲。

    更叫人浮想聯翩的是,他似乎還與皇家沾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這層神秘色彩,讓無數人家茶余飯後都在猜測,是哪位隱世的老大夫?還是朝中哪位博覽群書的大人?

    甚至有膽大的,私下里嘀咕“莫不是陛下本人”。

    這話沒人敢說第二遍,畢竟正熙帝對此始終裝傻充愣,官員們便是再好奇,也沒膽子指著龍椅上的人追問。

    也有人猜是溫以緹,可轉念一想,女子著書在如今本就罕見,怎麼可能!

    好在這三本書確實有分量,不像那些風花雪月的話本看過就忘。

    京中人家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思,紛紛差人去知味書局搶購。

    萬一傳言是真的,日後陛下論起書中內容,自己總不能一問三不知。

    這般猜測推高了銷量,也讓知味書局在京城徹底站穩了腳跟。

    更妙的是,書局借著醫書的熱度,推出了一批新奇掛件和玩偶,竟也成了搶手貨。

    這些小物件模樣討喜,卻不是單純的玩物。有的雕成藥材模樣,甘草的圓潤、黃連的苦澀仿佛都能從木頭上看出來。

    有的是兩個小人兒,一個仰頭嗆咳,另一個正從背後環腰按壓,這是教被異物卡喉時該如何急救。

    還有的,一個小人平躺,另一個正俯身按壓其胸口,底下還刻著小字,寫明是溺水或心髒驟停時的救治法子。

    起初,人們是被掛件的可愛吸引,等听了書局的解釋,都忍不住驚嘆其用心。

    誰能想到,這些巴掌大的小玩意里,藏著的竟是能救命的法子?

    遇上個急癥往往手忙腳亂,如今把這掛件掛在腰間、擺在案頭,日日看著,不知不覺就記在了心里。

    就這般,知味居士的神秘、醫書的實用、掛件的巧妙,層層疊疊交織在一起,成了京城經久不散的談資,也讓知味書局的名字,深深烙進了每個京城人的心里。

    兩本醫書面世後,因定價低廉,尋常百姓踮踮腳也能買上一本最簡易的版本。

    更有那識字的先生在茶館、市集里念讀,口口相傳間,不少急救法子竟成了京中百姓的“保命常識”。

    日子一天天過去,兩本醫書里的內容漸漸發酵。

    城南菜販老王的小孫子,吃栗子時笑得太歡,一顆栗子卡在喉嚨里,小臉憋得發紫。

    老王婆娘嚇得直哭,隔壁賣布的張嬸听見動靜,沖進來就喊︰“按肚子!按肚臍上頭!”

    她按著前幾日湊熱鬧時听的法子,下意識死馬當活馬醫。從後抱住孩子,拳頭抵著臍上兩指猛力一提,那栗子“噗”地飛了出來。

    孩子咳了兩聲哭出聲,老王抹著汗給張嬸作揖︰“多虧你啊,這可是救了我家一條根!”

    “哎呀,這可不是我的能耐!”張嬸一邊擺手,一邊慶幸,“是咱們街頭茶館的說書先生,上午剛講了這招,說是那什麼知味居士新出的醫書里寫的。我當時也就順耳听了一嘴,哪承想真這麼管用!”

    說著,張嬸忽然一拍大腿︰“不成不成,我得趕緊去說書先生說的知味書局,買本醫書回來擱家里備著,萬一再用上呢?”

    “哎,等會兒我跟你一塊去唄?這書救了我家小孫子,往後指不定還有大用處,只要別太貴,我都能接受。”老王婆立即說道,但很快臉上添了幾分猶豫,可……萬一這書貴得離譜呢?”

    “嗨,你是不知道!”張嬸自是明白鄰居的顧及趕緊接話,眼里閃著光,“我听人說了,這書有最便宜的,才五百文一本。字也不多,像咱們這種識不了幾個字的,瞧著也能明白個大概。而且啊,買還送小孩子玩的掛件呢,正好給你家小孫子拿回去壓壓驚!”

    “真的?”婆子眼楮一亮,先前的猶豫散了大半,“那還等啥?走,咱這就瞧瞧去!”

    城西的豆腐坊老板,清晨推著板車去市集,剛過巷口就听見“撲通”一聲。

    對門的傻小子掉進了水缸,等被撈上來時,嘴唇凍得烏青,早沒了聲息。

    傻小子的娘抱著孩子直哭,老板卻突然想起听來的“落水急救”,扯開孩子濕透的衣裳,跪在地上對著他胸口一下下按壓。

    按到第三十下時,孩子猛地嗆出一口冰水,“哇”地哭了出來。

    圍觀的人都松了口氣,有人拍著他的肩膀笑︰“要不是你,這娃今天就懸了!”

    那老板剛從生死線上把人拽回來,胸口還劇烈起伏著,額頭上的冷汗順著臉頰往下淌,他一手撐著膝蓋,一手指著地上剛緩過勁的孩子,對著圍攏過來的街坊鄰居們啞著嗓子道。

    “謝我干啥?我這可是全靠了這幾日京里傳得沸沸揚揚的那本醫書,上面明明白白寫著這法子!”

    人群里立刻有人咋舌︰“什麼?這醫書還能讓咱們百姓知道?往常不都是大夫們藏著掖著的寶貝嗎?”

    “你這就不懂了吧!”老板直起身,抹了把汗,語氣里帶著幾分興奮,“國子監那邊新開了家知味書局,賣的就是這幾本醫書。京里稍有名氣的茶館、客棧,只要有說書先生的地方,早都編了故事講這些救命法子了。我估摸著啊,八成是朝廷心善,怕咱們百姓遇著急事來不及找大夫……”

    “什麼朝廷?”旁邊一個挑著菜擔的漢子插話,眼里滿是敬佩,“這是寫書的知味居士心善!你瞧瞧,先前哪有人肯寫這種醫書?還特意賣五百文一本,就為了讓咱們平民百姓也買得起!那些醫書,哪個不是被大夫們死死攥在手里?咱們想知道點法子救自家人,門兒都沒有!依我看,這知味居士才是真真正正的大善人!”

    “可不是嘛!”有人跟著點頭,目光落在那孩子漸漸紅潤的小臉上,唏噓道,“今兒這可是實實在在救了一條命。你是沒瞧見他方才那臉色,紫得跟茄子似的,跟前不久京郊河邊那孩子一個模樣,那回啊,人就沒救回來……”

    周圍頓時靜了靜,想起那樁憾事,不少人臉上都添了幾分沉重。

    過了片刻,才有個老太太嘆道︰“這麼說來,這知味居士當真是積了大德了。往後啊,我也得讓家里小子去書局買一本,哪怕看不懂字,听著說書先生講講,心里也能有個底。”

    老板听著這話,用力點了點頭,手里還攥著方才救人時被扯皺的衣角,聲音雖還有些發顫,卻透著股篤定︰“買!必須買!這書啊,擱在家里比啥都安心!”

    胡同里的張大娘,孫子前幾日吃了塊沒腌透的肉,半夜里突然上吐下瀉,手腳都涼了。

    兒子急著要去請大夫,張大娘卻攔住︰“先灌點生姜水!我听剛買的醫書上就有寫著,這叫穢物傷胃,得先暖胃止吐!”

    她撬開孩子的嘴灌了半碗,又用熱布巾裹著孩子的腳焐著,等大夫趕到時,孩子竟已不吐了。

    大夫診脈後嘖嘖稱奇︰“虧得你們先做了急救,再晚一步,孩子怕是要脫水了。”

    還有那開雜貨鋪的老兩口,孫女被灶台上的熱水燙了胳膊,起了一串燎泡。

    老太太急得要往傷口上抹醬油,老爺子卻吼住︰“用冷水沖!我前兒剛听人說,燙傷先沖半個時辰,再涂豬油!”

    他按著法子,接了盆井水給孩子沖胳膊,沖得孩子哭著喊“涼”,卻真的沒讓水泡再擴大。

    等大夫來上藥時,直夸處理得當︰“這要是涂了醬油,皮肉怕是都要爛了。”

    甚至就連最底層的乞丐,也有被醫書救下的。

    有個乞丐,在破廟里見著個醉漢嘔吐時嗆了氣,臉憋得通紅直翻白眼。

    他想起听來的“嗆噎急救”,扳過醉漢的臉往地上磕了兩下,又拍著他的背猛力一震,醉漢“咳”地吐出些污物,總算喘勻了氣。

    第二天醉漢醒來,給了乞丐兩個饅頭,紅著眼圈說︰“我這條命,是你撿回來的。”

    另一個老乞丐偷喝了半碗變質的粥,上吐下瀉直不起腰,同行的乞丐想起听來的“昨夜听的穢食癥”治法,撬開他的嘴灌了些燒沸的米湯,又找了塊干淨布蘸著井水擦額頭,竟真把人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戶部侍郎的小妾,前幾日戴了支新打的銀簪,耳根子起了連片的紅疙瘩,癢得整夜睡不著。

    管家娘子想起醫書里“蠶絲敏癥”的說法,琢磨著銀器或許也會“惹禍”,便取了金銀花煮水給她燻洗,又抹了些豬油提煉的油脂,竟真的消了腫。

    最讓人唏噓的是青樓里的事,一個姑娘,陪客人喝了摻了蝦醬的酒,突然喘得倒在地上,嘴角發紫。

    龜奴們慌了神,老鴇卻想起听來的急救法子,掐著姑娘的合谷穴,又讓人趕緊煮紫甦水。

    等大夫趕到時,姑娘已能勉強喘氣。事後老鴇對著那本借來的醫書嘆氣︰“以前姑娘們出這種事,只當是撞了邪,燒點紙錢就過去了,哪知道是吃的東西在作祟……”

    大理寺審理一樁貪腐案時,涉案的小吏突然在獄中“氣絕”,獄卒嚇得要報官,典獄長卻沉著臉讓人按醫書里的法子施救。

    按胸口、呵氣,折騰了半個時辰,小吏竟真的緩了過來。

    事後典獄長盯著醫書冷笑︰“想裝死瞞過審問?這書里的法子,可不是白寫的。”

    勇勤伯的小孫子半夜突發高熱,渾身滾燙得像塊烙鐵,牙關緊咬著抽搐不止。

    府里的嬤嬤們慌作一團,捧著錦被往孩子身上裹,只說是“中了邪祟,得捂出汗來才能驅邪”。

    剛從外書房回來的勇勤伯瞥見這場景,心頭猛地一緊,前幾日在同僚處翻看過那本醫書,分明寫著“小兒高熱驚厥,切不可覆厚被,當解衣襟、敷涼帕”。

    他一把推開眾人,親自解開孩子的貼身小襖,又讓人取來井水浸透的帕子,按醫書說的敷在額頭與頸後。

    管家急得直跺腳︰“伯也…這會凍壞的!”

    勇勤伯沉聲道︰“照做!”

    不過半個時辰,孩子的抽搐竟真的停了,熱度也退了些。等太醫趕來時,見這處置法子,也不禁捻須贊嘆,但是神色一襲人復雜道︰“伯爺深諳急救之道,也是從《應急活法》學的吧。”

    勇勤伯眉峰一挑,語氣帶著幾分探究︰“怎麼,這書不是從你們太醫院傳出來的?”

    那太醫聞言,眼神幾不可察地閃爍了一下,並未立刻回話。

    他俯身給孩子重新診了脈,匆匆開了新的方子,又囑咐了幾句護理的話,便如蒙大赦般拱手告辭,腳步竟有些倉促。

    勇勤伯望著太醫離去的背影,緩緩眯起了眼。

    方才那太醫躲閃的神色,分明藏著什麼隱情。

    他眸色漸沉,轉頭對身旁的小廝吩咐道︰“去查查那知味書局的底細。”

    兩本醫書就像一雙雙眼楮,照見了京城的眾生相。

    百姓們靠著它救命,深宅里因它悔悟,連那些見不得光的勾當,也偶爾被它撕開一道口子。

    街頭巷尾的談論里,少了些對“知味居士”身份的猜測,多了些“那天我用書上的法子救了人”的欣喜。

    兩本醫書面世半月後,知味書局門前再次排起了長龍,比初時更甚。

    這般熱鬧景象,周小勇都看得發愣。他望著櫃台前絡繹不絕的客人,心里直犯嘀咕,

    到底是誰的手筆?這半月以來,京中上下都在瘋狂傳閱著兩本醫書的內容。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小官之女的富貴手札》,方便以後閱讀小官之女的富貴手札第893章 醫書發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小官之女的富貴手札第893章 醫書發酵並對小官之女的富貴手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