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1107章 理政大臣沈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1107章 理政大臣沈明

    天統二年的深秋,襄郢城籠罩在一片肅穆而忙碌的氛圍中。

    範蠡的請辭,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漣漪雖漸平息,但理政殿七卿之位空懸一事,始終牽動著朝野上下敏感的神經。

    這個位置,乃是帝國的權力的核心決策層,權勢巨大,地位尊崇,是多少官員畢生奮斗而難以企及的夢想。

    皇帝熊章對于這個空缺,並未急于填補。

    他需要時間觀察,更需要權衡。

    理政殿並非尋常衙署,其內每一位大臣都分管一攤國之重務,彼此協作又相互制衡,新的人選必須既有足夠的資歷與能力擔當此任,更需能與現有的彌生、卜子夏、昭信、公孫朝等諸位大臣和諧共事,確保朝廷大政方針的連貫與穩定。

    他的目光在朝堂重臣名錄上逡巡良久。

    最終,一個名字反復浮現,那就是大理寺卿、章華學宮祭酒,沈明。

    沈明,這個名字背後代表著楚國一段特殊的歷史與一份深厚的君恩。

    其父乃是沈諸梁。

    沈諸梁原是葉君,是少數忠于楚王的封君,在熊章地域外侮和平定內亂之時,出力頗多,之後又主動配合熊章的集權改革,上交奴隸與並與熊章更換封地,可謂識時務之俊杰,為熊章平穩解決國內最大封君勢力立下了汗馬功勞。

    之後又擔任楚國令尹,穩定了楚國朝局,緩和了熊章與楚國封君大夫的矛盾,這份情誼,熊章一直記在心里。

    而沈明本人,雖蒙父蔭得以較早步入仕途,先後擔任過郡守、吏部尚書,直至如今的大理寺卿,但他並非紈褲之輩。

    相反,他在每一個職位上都兢兢業業,勤勉任事,尤其是在吏部尚書任上長達十余年,掌天下官員銓選考績,卻從未听聞其有營私舞弊、任人唯親之舉,反而以公正嚴明著稱,為楚國選拔輸送了大量實干人才,朝野官聲極佳。

    調任大理寺卿後,執掌楚國司法審判之權,同樣能做到明斷獄訟,少有冤濫,深得同僚敬重。

    兼任章華學宮祭酒之時,更是將這座楚國最高學府打理得學術氛圍濃厚,壓制了學宮各學派的無效爭斗,為朝廷不斷培養了不少未來的棟梁。

    更重要的是,“大理寺卿兼章華學宮祭酒”這個職位,在過去的十數年里,仿佛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它幾乎成為了進入理政殿的預備階梯。

    之前的卜子夏、昭信、公孫朝,無不是從這個位置步入帝國最高決策層的,沈明在此位已有時日,資歷、能力、聲望均已足夠。

    總理大臣彌生也曾在閑談中多次向熊章稱許沈明,言其“老成持重,顧全大局,乃國之干臣”。

    這一切,都讓沈明成為了填補空缺的最合適,也最順理成章的人選。

    空缺三個月後,皇帝熊章終于做出了決定。

    這一日,沈明如常在大理寺官衙內處理公務,審閱著各地上報的疑難案卷。

    窗外秋陽正好,但他心中關于理政殿空缺的那點波瀾,早已在三個月的等待中漸漸平復,雖偶有遺憾,卻也安于現狀。

    就在此時,下屬官員急匆匆入內稟報宮中天使將至,宣陛下旨意!

    沈明心中猛地一跳,一種難以言喻的預感涌上心頭,他立刻整理衣冠,帶著大理寺一眾屬官,恭敬地來到院中跪迎聖旨。

    當內侍那特有的尖細嗓音清晰地念出“擢升大理寺卿沈明為理政大臣,入值理政殿,參議政事”時,沈明只覺得耳邊“嗡”的一聲,整個人如同置身雲端,暈乎乎的,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巨大的驚喜如同潮水般瞬間淹沒了他,三個月的期待、失落、再到強行平復,在這一刻全都化作了難以抑制的激動。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翻騰的心緒,以盡可能平穩的聲音叩首謝恩“臣沈明,叩謝陛下天恩!!”

    身後的屬官們亦是又驚又喜,紛紛向老上司道賀。

    他們深知,這位平日嚴謹甚至有些刻板的上司,終于走到了他仕途的頂峰。

    沈明一一回禮,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榮光,但言行舉止依舊保持著慣有的謙和與穩重。

    激動過後,沈明立刻收拾心情,依制入宮覲見謝恩。

    在宏偉而靜謐的勤政殿內,皇帝熊章看著跪在丹陛之下、頭發已然花白的沈明,心中亦是感慨萬千。

    沈明出身尊貴,是前葉君世子,現州來侯,能力出眾,為官清廉,按資歷早就該入閣了。

    然而,他卻在理政殿外徘徊了如此之久,究其根源,並非其才德不足,而是那一絲微妙的“親疏”之別。

    熊章的用人之道,講究“賢能”固然重要,但居于核心權力圈層,“忠誠”與“可靠”則更為優先,這里的忠誠,往往更側重于與皇帝個人的信任關系與淵源。

    沈明雖好,並非是熊章一手提拔起來的“嫡系”。

    相比之下,卜子夏是熊章通過科舉親手發掘並破格擢用的寒門英才,可謂“簡在帝心”;昭信、公孫朝更是早在潛邸時期就追隨熊章的心腹舊臣。

    這份由時間與共同經歷淬煉出的信任,是沈明難以比擬的。

    甚至沈明的弟弟沈巍,因更早投入熊章麾下效力,其與皇帝的親近程度,或許還在其兄之上。

    然而,時移世易。

    如今天下一統,政權穩固,熊章更需要的是能夠平衡各方、穩重持國的能臣。

    沈明多年的兢兢業業、潔身自好,以及其家族昔日的“貢獻”,終于到了該被酬答的時候。

    此舉既能彰顯皇帝不忘舊功、賞罰分明,也能進一步安撫那些歸附的舊貴族人心,顯示新朝的包容與氣度。

    “沈卿平身”,熊章的聲音溫和卻帶著帝王的威嚴,道“愛卿執掌大理寺,明刑弼教,朕心甚慰,今擢卿入理政殿,望卿能一如既往,秉公持正,為國分憂。”

    “臣蒙陛下不棄,委以重任,敢不竭盡駑鈍,以報陛下天恩于萬一!”沈明起身,恭敬地回答,聲音因激動而略顯沙啞。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1107章 理政大臣沈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1107章 理政大臣沈明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